孩子愛打人?全年齡段的解決方案在這裡

2020-09-13 早教媽媽育兒優選

「孩子愛打人」這個問題是大部分家長在育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的問題。也是讓家長們束手無策的問題。小小的一個打人的動作,背後隱藏的兒童心理和孩子的各種問題,這才是家長們需要重視和摸清楚的。這也是解決「愛打人」問題的根本。

其實,當一個寶貝第一次出現「打人」現象的時候,背後的心理原因並不複雜。這個時期也是解決寶貝「打人」現象最好的時機。

接下來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寶貝, 幫助大家解答分析寶貝「愛打人」背後的真實原因。

孩子「愛打人」通常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不會說話之前,用打人吸引父母的關注。

一歲左右的寶貝逐漸的開始有自我意識。他們已經可以運用自己的情緒控制家長了。例如:用大哭來博取父母更多的關愛,而隨著他們思維的發展,手部肌肉的發展,他們開始可以控制雙手了。他們會發現,當我用小手打人的時候,父母尤其的關注我,無論他們在做什麼?我一打人,他們會立刻關注到我。所以初次出現打人現象,也許孩子只是要告訴你:「媽媽,我需要你關注一下我」。

第二個階段:1-2歲孩子打人,大部分是情緒的表達。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情感發展越來越豐富。而豐富的情感對於還不會處理情緒的小寶貝來說,他們會束手無策。例如有的時候很興奮興奮的「手舞足蹈」「活蹦亂跳」,而這種興奮引起的不好影響,例如打到周圍的小夥伴等等,或者真的就是興奮過頭,啪啪打人,對於孩子本身並無敵意,只是情緒的表達。

或者,當孩子被父母拒絕的時候,沒有得到滿足,為了表達憤怒,他們會表現出「打人」的行為。

第三個階段:3歲以後打人,這個階段如果孩子出現打人情況,多半是缺乏安全感。

3歲的寶貝他們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相對於小的時候他們需要更多的情感呵護,因為他們會悲傷、會難過、會感受到被忽視,也會自卑。而恰恰相反的是從3歲起,家長會自然的覺得孩子長大了,需要更多的獨立。

其實這沒有錯,錯在忽視了安全感的建立。孩子獨立的前提一定是足夠的安全感。

父母不理解還會給孩子貼標籤,例如「這孩子是不是有暴力傾向啊?」必須要好好管才行。然後就強硬的上綱上線的以壓迫管教的方式要求孩子。殊不知適得其反。

有的寶貝,不但會打別人,也會去傷害自己,來獲取家長的關注,讓他們去感受自己的存在。

家長們可以細品,每個階段的寶貝,他們剛出現打人行為的時候,其實背後的心理原因,基本上都是上述3種情況,這個時候,如果處理方式不當,就會讓這種「打人」情況變得複雜。讓打人成為一種「固定模式」。

接下來給大家舉例兩種最常見的被家長「複雜化」的孩子「打人」情況。

第一種情況:家長或代養人有打人的行為,給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樣。孩子誤以為「打人」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博2歲的寶貝,媽媽最近特別的焦慮,下課了和我聊了很多。他說,有一個問題急需解決,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影響到孩子正常交往了。

孩子打人,所以沒有朋友,問我怎麼辦?我問他的第一個問題是:「孩子第一次出現打人行為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

他說:「他打別人,那我也打他唄,讓他感受下被打的感覺,也讓他知道打人就得接受懲罰」,這樣也沒有錯啊?

我說:「看吧,你以這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孩子當然會以同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通常家長會說「不改我打你了?下次能不能不打人了?打人我還打你」。

孩子會發現被威脅被恐嚇之後,我聽話了變乖了,看來「恐嚇、打別人是好用的」。

我也會用這種方式來管理別人。別人就不會和我搶了玩具就是我的了。所以他們就養成了以「打人」的方式解決問題。

一博媽媽恍然大悟,我還以為我的處理方式是對的,原來我的錯誤影響了孩子。

第二種情況:孩子博取父母關注的時候,父母選擇忽視。這樣的無視讓孩子開始用一定的行為來吸引家長。那麼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打人」。我去攻擊別人,父母會立刻過來,我的計劃就得逞了。而由於男孩子天生睪丸激素的分泌。讓他們享受這種力量、速度、爆發力等帶來的刺激感。如果家長不及時處理,他們會享受這種「暴力」帶來的快感。繼續用這種「功利性行為」的威力來實施他的計劃。

說了這麼多,真正的解決方辦法是什麼樣的呢?

中醫講究對症下藥。症狀我們已經分析透徹,現在就是策略了。

對策一:1歲以前的孩子,請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1歲以前的寶貝,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打人、掐人、抓人的狀況,請別忙著給孩子貼標籤。孩子出現狀況,做父母的首先一定要想到如何幫助孩子解決現在所出現的問題,而不是一次次強調錯誤,讓孩子加深印象。

你要做的是,告訴他應該怎樣做?而不是一次次的禁止。

1歲左右的寶貝出現手部方面的狀況很正常,因為這個時期孩子手部的肌肉正在發展,促使她去運用,去更靈活的運用小手指。小手指運用不當就會被家長誤以為打人。所以家長應該給寶貝提供多樣而有趣的手指精細動作練習。例如:串珠遊戲、黏土運用、顏料塗鴉、撕紙、手揉紙練習等。儘可能多的陪同寶貝以有趣的方式去練習小手,即增強了親子關係幫助寶貝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又可以很好的解決「手部打人的狀況」。

很多家長會發現,如果有一段時間你陪孩子的時間少了,你會發現孩子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行為,所以說,足夠的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特別的重要。

對策二:1-2歲打人的寶貝,家長請給予孩子更多情緒上的認知和疏導。

自我意識的出現,讓孩子有了更多的情緒,包括,生氣、難過、嫉妒、憤怒、同情等等。他們希望作為自己的主人,情緒的多樣讓家長們覺得孩子們開始難帶了,怎麼總惹事。事可多了,不像小的時候,吃了睡。

如果這個時期發現寶貝「打人」,請別過於緊張也別大怒。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學會如何幫助孩子們認識自己的情緒,並以正確的方式疏導情緒。

這時候適當的運用「繪本教學」是很奏效的。他們會學習繪本故事中的小動物去感同身受的體驗這種情緒。

其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將情緒內化於遊戲中。比如孩子憤怒的時候正要朝你打過來,可以順勢握著他的手,跳個舞或者做個小手指操,在快樂的遊戲中幫助寶貝宣洩情緒。孩子也會學著當憤怒的時候可以做些有趣的事。我不高興的時候,並不只有「打人」這一種方式。

對策三:以身作則給寶貝做個好榜樣。若你的孩子恰好在兩歲左右並頻繁出現打人行為,那麼父母就該想一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現了問題,或者是自己的行為是否給孩子做了壞榜樣。要知道,孩子是你的複製品,原件如果就以打人的方式處理問題,那麼怎麼要求複印件是個乖乖的寶貝呢。這個月齡的寶貝其實已經能很好的聽懂成人的語言。

如果孩子打人了要明確的告訴寶貝,打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解決你遇見的問題。

例如:「如果你想要玩小朋友的玩具,那麼你不能打人,不能搶,想要獲得朋友的分享,你要勇敢的去表達,對他說:「你可以把這個玩具借我玩一下麼?」如果對方同意了,那麼你不但獲得了玩具,還獲得了一個朋友。

孩子會發現,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有很多選擇來解決問題。孩子們會在日常生活中處理事情的同時,逐漸的獲得自信自己處理問題的方法。他們是自由的感覺自己是自由的。並非受別人壓迫。

策略四:對於歡動的孩子來說,可以適當的增強寶貝的運動量,去消耗孩子更多的精力。

要知道,越動越聰明。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會改善孩子很多缺陷。隨著運動,孩子的感統會越來越好。肢體協調越來越棒。身體越來越有力。

運動思維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動腦子的活動,讓孩子越來越聰明。並擁有更持久的專注力,情緒更穩定。

策略五:幫助寶貝分析所遇到的狀況,讓孩子了解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麼樣的?

寶貝打人,處理問題方式不對,也許孩子會很固執的堅持自己的做法,那是因為對於小小的他們覺得除了「打人」,他們別無選擇。那麼如果你幫助寶貝正確分析了。並清脆的給予他們正確的做法,反覆幾次,孩子會領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出現這樣的問題,並不是用武力解決,而是怎樣做?

切忌嘮叨和責備,對於已經形成打人行為習慣的寶貝,矯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要做好思想準備並努力在有群體生活之前把這個問題解決,否則你會發現孩子很難融入集體。沒有朋友,得不到社交帶來的幸福感,他們會越來越孤僻冷漠。

當您解決了這個問題,站在孩子的角度陪她一起度過這個孩子們特有的時期,你會發現這只是育兒路上的一個小片段,是你和寶貝共同進步的見證,想想也不錯。

家長們一定要記得,一切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親子關係以及父母的問題。當你發現孩子身上有一些不正常的狀況時就要反省自己了。

我是 國際早教中心指導師,育兒有良方,方法要科學!關注我讓我們一起輕鬆育兒吧……

相關焦點

  • 父母必看-孩子愛打人怎麼辦?
    在漫長的育兒過程中,孩子愛打人,會是我們家長逃不開的難題,尤其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 朵朵媽:我女兒一歲五個月,特別愛打人,還愛搶別人東西,現在都不敢帶她到樓下小公園玩了,每次都把別的小孩打哭,又或搶別人的的玩具,我天天跟她說不要這樣,每次答應的好好的,哪知道轉眼又和別家孩子打起來了。各種辦法都想了還是沒用,不知道該怎樣教育,我天天為這事頭痛,覺得自已教育孩子好失敗。
  • 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
    導讀: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在學校愛打人怎麼辦?
    孩子愛打人,這也是一個家長很頭疼的問題。那有沒有什麼好的處理辦法呢?辦法永遠比問題多,但一定要先找準「病因」再「對症下藥」。(雖然我們大多中國人的習慣是要「魚」也就是直接的解決之道,而沒耐心和興趣去看「怎麼漁」,但我還是要在這裡再次強調此前一再強調的老觀點:任何問題都有不同的原因,不分析原因和針對不同的原因而直接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招鮮」的解決之道是沒有的。您如果連這點了解原因的耐心都沒有,那可以很武斷地說,您肯定就沒法教育好孩子,或許孩子喜歡打人、簡單粗暴沒耐心去講理的根源就在您這裡。)
  • 2歲寶寶愛動手打人,家長的引導很關鍵,不然孩子就毀了!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我同學叫蘭蘭,她說自己的孩子兩歲了。可是,有個壞毛病,就是愛動手打人!聽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於是,我就開始研究這個事情了。據相關調查,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關鍵是看家長怎麼去引導孩子。首先,這個年齡段愛動手打人是有很多因素的。
  • 可愛的孩子愛打人!聰明的媽媽巧管教,從此孩子不動手兒
    我說:「她也有不聽話的時候,只是過了那個年齡段了,所以不聽話的表現也不太一樣了。」朋友說:「我兒子現在總是喜歡打人,我很煩惱。你也看到了,這樣的事情經常會發生,真的不是一次兩次了,我心裡很著急。」這件事雖然不簡單,但也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以試試以下幾點:1、培養孩子的耐性家長要讓孩子變得有耐性,時刻提醒他們遇到問題時別急著動手,冷靜並耐心的分析與思考之後,再找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最後才不會後悔。比如,你想玩別人的玩具,你可以用你自己的和別人交換,而不是搶奪。孩子有了耐性,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再偏激。
  • 孩子兩歲了,老是愛罵人、打人怎麼辦?
    最近東東不知道在哪裡學到的「傻X」等汙言穢語,甚至還動手打其它小朋友,真是愁壞媽媽了,明明家裡都是文明人,孩子為何這樣?氣得都不知道該如何教育。打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兩歲左右的兒童,特別是男孩的常見行為,也可以說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特點。
  • 孩子打人或被打,各個年齡階段解決方式各不同!
    但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打人或被打的原因及處理辦法都是不同的。  1、嬰兒咬/打人的行為分析  孩子嬰兒時期的打人、咬人行為,並不是大人常理解的發脾氣後的攻擊性、無禮的行為。  2、幼兒咬/打人如何處理  家長可通過以下辦法減輕或避免孩子的攻擊行為:  (1)充滿愛的家庭  幼兒和學前時期,給孩子提供穩定、安全的家庭生活,充滿愛的管教和全天候的陪伴
  • 孩子總愛打人?把握孩子打人"敏感期",輕鬆整治孩子打人問題
    其實,很多孩子在長到兩歲左右都會出現打人的行為,可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自己的錯誤表現沒有太多的認知,而且孩子總愛打人也有一定的原因,家長要仔細找到,再來正確應對。>除了以上4個原因會導致孩子總愛打人以外,還有一個原因並不是孩子有意為之而是他們進入了打人的敏感期。
  • 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家長做到這3點,對解決問題很有幫助
    這鄰居也知道,可問題是她說了孩子,也吵了孩子,甚至也打過自己孩子,可小屁孩除了當時哭哭啼啼的,下次再和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是照打不誤。其實孩子在2歲左右,很多都有「武力」傾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愛打人,家長一定好正確的教育,萬不可以暴制暴,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對孩子造成新的傷害。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父母該怎麼辦?
    然而「孩子愛打人」並不像各位家長想的那麼簡單!其實導致孩子形成愛打人行為的原因有很多,不過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種:1.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問題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與家庭教育模式有關係,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1.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問題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與家庭教育模式有關係,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在長大後容易產生愛打人的行為;另外有些體格強壯的幼兒由於受荷爾蒙分泌影響,也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為,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男孩總比女孩愛打人,但是生理因素是造成孩子打人行為的次要因素。
  • 孩子遇到愛打人的小朋友,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今天我就和我的小寶貝遇到了一個愛打人的小哥哥,這個小哥哥看著和我兒子差不多大,兩個孩子一遇見就一見如故玩得非常投緣,可是玩得正開心,這個小朋友突然就朝我兒子的頭上打了一下,我心裡一驚但是也沒有說什麼想看孩子們怎麼處理。
  • 寶寶愛打人應該怎麼教育?多聽聽孩子的心聲
    網友函函媽:我的孩子跟其他小孩玩時,不如意的話就愛掐他們的臉,我試過很多方法教育她,都以失敗而告終:我告訴她打人不是好孩子,她也會說也知道,打完也說再也不打了,可是毫無作用小編支招:對於愛打人的孩子,千萬不能以暴制暴,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多和孩子交流,當孩子感受到被愛之後,內心的安全感逐漸增加,慢慢地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親社會的一面。此外,對於愛打人的孩子,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惹事,就減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這樣也是非常不妥的。愛打人的孩子更需要多參加集體活動,需要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正確的社會交往方法。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試試這些招
    現在的家庭當中,有不少年輕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寵愛,寶寶的性格變得十分任性,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因為擔心孩子長大後惹事生非,那麼,家長們這時就會非常著急,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呢?下面,我來教大家一些遇到孩子打人時如何去做,高情商的爸媽都用這三招。趕快學起來吧。
  • 對付打人的孩子,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前段時間米粒媽寫了一篇文章《孩子被打後,打回去?忍了?都不對!!》之後,後臺收到了很多這樣的留言:「如果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孩子老動手打人該怎麼教育?」還真是,米粒媽身邊確實有很多寶寶動不動就打人,家長怎麼教育都沒用。
  • 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辦?
    磊磊媽媽昨天接到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讓她趕緊來把孩子提前接走。老師向她反應,說磊磊最近在幼兒園經常動手打人、撓人,甚至還咬人,剛剛有兩個小朋友都被他抓傷了。其實這種情況在現在的孩子身上並不少見,有時候甚至還會發生更加有攻擊性的行為。
  • 年幼的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在兩三歲的時候喜歡胡亂打人,家人也經常摸不透,孩子有時還樂在其中。如果你聽過之前檸檬關於孩子打人的分享,就會知道,這其實是孩子正處於一個「打人的敏感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溝通、交往都不大熟悉,打人就會成為他的一個表達方式,家長可以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孩子過了這個階段以後還經常打人的,就需要特別關注,並及時介入教育了。
  • 2歲孩子愛打人,怎麼糾正?
    原標題:2歲孩子愛打人,怎麼糾正?親子問答解答專家:曾春蘭,廣中醫心理專業學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荔灣區方太太問:我家兒子2歲半了,平常性格也比較暴躁,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喜歡打人,生氣的時候會打人,高興的時候也會打人。有時候,還會亂咬東西,咬人。這樣的行為,讓我很擔憂。
  • 你的孩子打人嗎?
    孩子打人,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對於孩子打人的現象,我想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原因,我們應對的方式也不一樣,我想把我目前為止積累的一部分情況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幫助我補充完善。,老師會用紗布把孩子的小手包好,告訴孩子:「小孩兒的手不打人。
  • 一個只會「和稀泥」的家長,其實比愛打人的小孩更讓人討厭!
    孩子愛打人本身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這種愛打人的行為一旦養成,只有第一次,和無數次。俗話說「三歲看老」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童年裡養成的習慣,將會一直伴隨著孩子並影響他的一生。即便年齡再小,正確的是非觀念也是必須要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