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打人應該怎麼教育?多聽聽孩子的心聲

2020-12-24 網易親子


網友函函媽:我的孩子跟其他小孩玩時,不如意的話就愛掐他們的臉,我試過很多方法教育她,都以失敗而告終:我告訴她打人不是好孩子,她也會說也知道,打完也說再也不打了,可是毫無作用。說也說了,打也打了,也嚇唬過她,還是沒用。

小編支招:對於愛打人的孩子,千萬不能以暴制暴,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多和孩子交流,當孩子感受到被愛之後,內心的安全感逐漸增加,慢慢地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親社會的一面。此外,對於愛打人的孩子,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惹事,就減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這樣也是非常不妥的。愛打人的孩子更需要多參加集體活動,需要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正確的社會交往方法。

總結:其實小孩子愛打人並不代表其本質就是這樣,有的時候僅僅是因為他們感到好奇或是其他的一些因素,改變這一種現狀更多的還需要靠一些技巧與方法,所以希望家長們多多的關注正確的方法!

正常情況———麻煩的2歲

家長態度:對孩子的暴力傾向不用太緊張

原因:很多孩子在1歲半左右就學會了打人、咬人、砸東西,有的延續到兩歲多,這個階段總體被歸納為「麻煩的兩歲」。孩子這時之所以會出現攻擊性行為,主要有幾個原因———

1、他不知道打人是不被接受的,也不知道被打的人會痛。因為孩子正處在一個「自我」形成的年齡段,他是用自己唯一知道的方法在解決問題,好像搶玩具、推人等,這是很正常的表現。

2、他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情緒。當他不高興或很沮喪的時候,他只能用身體語言來表達情緒,這也是正常的,但父母可以引導。

3、他在尋求探索因果關係,這是這個年齡階段學習或成長的一個特點。比如打小紅,她哭了,再打一下,看她還哭不哭,或者打小紅旁邊的小兵,看小兵會不會也哭。另外,孩子的學習交往很多時候就是從爭奪、搶奪開始的。

4、家庭環境的影響。有些家長對孩子說話、提要求,總是語氣急促,不耐煩,要麼拎著就走,不聽就打罵。這種粗暴的行為方式會被孩子模仿,並當成理所當然、可以接受。

5、家長無意中的暗示。比如一個媽媽很自豪地說「我家孩子不打人」,結果寶貝聽到以後立刻把身邊的小朋友推倒了,這種行為往往是出於孩子的試探:你說我不打人,那我偏打人,看你有什麼反應?會怎麼對我?

6、有的孩子很兇,可能是因為想引起關注。因為父母忙工作、忙賺錢,疏忽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甚至於對孩子好的行為鼓勵不夠,總是關注不好的行為,也會惡化攻擊行為。

對策: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一般會維持幾個月時間,家長首先不要太緊張。越是嘮叨和提醒孩子「不要打人」,三番四次地強調它,反而會強化打人的行為和習慣。家長應該在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幫助孩子去適當地表達情緒。比如在寶貝和其他小朋友搶玩具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說:「你的玩具被搶了,我知道你很不高興,你願意和小朋友分享嗎?」如果孩子不願意,家長就要帶孩子去把玩具要回來,教孩子禮貌地對對方說:「對不起,我現在不想和你分享我的玩具,請還給我。」或者適時地引導孩子交換分享:「我們再找一個玩具,你們可以一個人拿一個。」或者轉移注意力:「那邊有什麼東西,我們去看看。」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他不會幹壞事」,以免形成提示。

家長要注意言傳身教,一味批評指責反而不利於改正,在教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堅持原則,又要態度柔和。比如,1歲多的孩子打了人,要堅定地告訴他這個行為是不好的,媽媽不喜歡,而且你打別人,別人會痛。說話的時候語氣要很嚴肅,但聲音不用提得很高,像平常一樣就好。為了讓孩子明白「痛的感覺」,還可以輕輕捏一下孩子,讓他體會「痛」是什麼感覺。對於兩歲多的孩子,父母的態度要更加堅定,孩子打人要及時制止他,同時警告他再有同樣的行為就要有懲罰,比如再打人就不能在遊樂場玩了。如果孩子再打人,就要馬上把他帶離遊樂場作為懲罰。如果只是隨口說說,不堅決執行,孩子不引以為戒,今後就會繼續這種行為。

非正常情況———討厭的3歲

家長態度:對孩子的暴力傾向要嚴肅認真地處理

原因: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懂道理了,若這個時候還是動不動就打人,說明壞習慣已經形成,必須要果斷地糾正它。

對策:1、嚴厲地告訴孩子:「這種行為不被人接受,是不對的。媽媽愛你,你是一個好孩子,但這種行為不好,媽媽希望你做得更好。」家長要強調這種「行為」不能接受,不要因此而上升到對人的不喜歡,不要說「媽媽不喜歡你」、「媽媽不要你了」,這可能會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使他們更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2、要有懲罰,並且懲罰一定要即刻執行。

①打:哈佛教育學博士王濤認為,打是可行的,但要藉助用具,比如尺子或杖打,而不是直接用手打。這個尺相當於「法」、「理」,避免孩子認為父母不愛他。同時用尺子打孩子時,家長不應該怒氣衝衝,要心平氣和,告訴他是因為某個行為而受到懲罰。

②隔離:平時讓孩子明白犯錯是要被隔離的,在犯錯誤之前告訴他隔離會是怎樣的。每次隔離的時間和年齡相同,3歲的孩子每次就隔離3分鐘,家長要提前講解,還要有計時器,孩子能聽到滴答聲,時間到了才能動。但要是耍賴不願隔離,每耍賴一次加一分鐘,加到十分鐘不能再加了,可以追罰,比如「這一周都不能吃糖」。讓孩子明白行為的結果。家長要「言出必行」,從說「現在去隔離」到正式隔離之間不能超過10秒鐘,不要讓孩子認為有迴旋餘地。拖得時間長了,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懲罰的地方最好是一個空地,如果孩子隔離還有東西玩,說明隔離失敗,要是沒有東西玩,但孩子自個在一邊笑,家長不要理他更不要看他,因為會流露出不忍心,也會降低隔離的效果。

3、對孩子要多鼓勵,可以採取表現好「打勾」、「打五星」的方式,和孩子一起來制定規則,約定積滿多少個勾或五星,再獎勵糖果、玩具等。和孩子一起討論制定的過程很重要,如果沒有徵得孩子的同意,就這樣做,效果也是不盡人意的。

Tips:

對家長的四個忠告

1、父母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要孩子一哭鬧就妥協,也不要期望過高,希望孩子一下子全改好,要逐個問題地改正。

2、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在生氣的時候不斷提醒自己「他是個孩子,他是個好孩子,孩子沒有錯,是家庭教育的錯」。

3、要尊重孩子,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地打孩子,事後一定要道歉。

4、不要一味講自己的感受,多聽聽孩子的心聲。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綜合 責任編輯:馬麗_NQ3052

相關焦點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
    家裡大人如果有愛動手打人的,或是給寶寶看的視頻,動畫裡有那種打人的情節,寶寶看到後就會模仿。有一陣子給他看寶寶巴士裡一首關於西遊記的動畫,裡面的孫悟空拿著棍子打妖怪,看了幾回,我家娃就拿擀麵杖打人了,這個模仿能力沒話說。4,大人默許。當寶寶打人的時候,你不阻止他或是不理會他,那麼他就會覺得這是可以繼續做的。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找到打人的原因最重要
    寶寶的任何行為都有原因,打人也是,如果每次寶寶打完人,父母都只是說:你怎麼打人呢?不可以打人。這樣是沒有用的,我們只有找到寶寶打人的原因,才能幫助寶寶改掉打人的壞習慣。為了讓寶寶語言發展不滯後,那麼我就要多跟寶寶交流,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也要多告訴他,這是什麼,這是做什麼用的,那位姐姐在幹什麼……等孩子開始學說話時,要引導孩子說,千萬別著急替寶寶表達,比如說寶寶指著蘋果,父母就很懂他一樣,你想要吃蘋果對不對,你想要喝水對不對,這樣寶寶就會覺得即使我不學說話爸爸媽媽也知道我想什麼。
  • 父母必看-孩子愛打人怎麼辦?
    在漫長的育兒過程中,孩子愛打人,會是我們家長逃不開的難題,尤其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 朵朵媽:我女兒一歲五個月,特別愛打人,還愛搶別人東西,現在都不敢帶她到樓下小公園玩了,每次都把別的小孩打哭,又或搶別人的的玩具,我天天跟她說不要這樣,每次答應的好好的,哪知道轉眼又和別家孩子打起來了。各種辦法都想了還是沒用,不知道該怎樣教育,我天天為這事頭痛,覺得自已教育孩子好失敗。
  • 孩子遇到愛打人的小朋友,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今天我就和我的小寶貝遇到了一個愛打人的小哥哥,這個小哥哥看著和我兒子差不多大,兩個孩子一遇見就一見如故玩得非常投緣,可是玩得正開心,這個小朋友突然就朝我兒子的頭上打了一下,我心裡一驚但是也沒有說什麼想看孩子們怎麼處理。
  • 孩子總愛打人?把握孩子打人"敏感期",輕鬆整治孩子打人問題
    鄰居小李地寶寶已經快兩歲了,但最近這孩子卻成了整個小區的名人,因為不管和誰玩小李家的寶寶總要惹出一點事端,而且還會伸手打別人。對此小區裡面的孩子也都不再和他一起玩,而小李也因此苦惱不已,他甚至猜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 年幼的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在兩三歲的時候喜歡胡亂打人,家人也經常摸不透,孩子有時還樂在其中。如果你聽過之前檸檬關於孩子打人的分享,就會知道,這其實是孩子正處於一個「打人的敏感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溝通、交往都不大熟悉,打人就會成為他的一個表達方式,家長可以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孩子過了這個階段以後還經常打人的,就需要特別關注,並及時介入教育了。
  • 2歲孩子愛打人,怎麼糾正?
    原標題:2歲孩子愛打人,怎麼糾正?親子問答解答專家:曾春蘭,廣中醫心理專業學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荔灣區方太太問:我家兒子2歲半了,平常性格也比較暴躁,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喜歡打人,生氣的時候會打人,高興的時候也會打人。有時候,還會亂咬東西,咬人。這樣的行為,讓我很擔憂。
  • 孩子喜歡摔東西、咬人、打人是什麼原因?家長應該怎樣引導教育?
    這些想法都是不對的,孩子幼兒期的攻擊性行為如果不經教育會一直延續,影響寶寶的一生。家長抱著寶寶玩的時候有時候寶寶會無意識地拍打家長的臉,而且發出快樂的笑聲。此時如果家長錯誤地引導和強化這個動作,誇讚孩子,就會造成寶寶喜歡打人。4.
  • 孩子兩歲了,老是愛罵人、打人怎麼辦?
    最近東東不知道在哪裡學到的「傻X」等汙言穢語,甚至還動手打其它小朋友,真是愁壞媽媽了,明明家裡都是文明人,孩子為何這樣?氣得都不知道該如何教育。打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兩歲左右的兒童,特別是男孩的常見行為,也可以說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特點。
  • 孩子愛打人怎麼辦?你的做法影響他一生
    我們做父母的對於孩子打架千萬不能因為心急處理,讓孩子傷心,錯失了最佳的教育時機。父母應該向寶寶表明理解他的感受,平靜但要清楚地告訴寶寶:「我知道你很想要那個玩具,但是我們不能打人……。」 這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讓他認識到打人是錯誤的,從而知道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 孩子愛打人,該怎麼教育?家長試試這幾個辦法,對管教孩子很有用
    平常我們帶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孩子可能會出現打人、推人、咬人或爭搶玩具的行為,這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愛打人,家長該如何教育呢?其實,在孩子2-3歲的時候,他們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烈,開始意識到進入自我分離和認識自我的過程。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喜歡打人,也可以說孩子進入了「打人敏感期」的階段。
  • 寶寶愛打人?做對這3點,比吼一萬句更重要
    「蛋媽,我家寶寶不只愛發脾氣,還動不動抓我頭髮、打我臉……」「和小夥伴一起玩不過十分鐘,就開始推搡打人,我一教育老人就護著,說娃是鬧著玩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動輒打人的寶寶呢?寶寶為什麼愛打人?「愛打人」,就要用心體察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了。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試試這些招
    現在的家庭當中,有不少年輕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寵愛,寶寶的性格變得十分任性,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因為擔心孩子長大後惹事生非,那麼,家長們這時就會非常著急,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呢?下面,我來教大家一些遇到孩子打人時如何去做,高情商的爸媽都用這三招。趕快學起來吧。
  • 2歲寶寶愛動手打人,家長的引導很關鍵,不然孩子就毀了!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我同學叫蘭蘭,她說自己的孩子兩歲了。可是,有個壞毛病,就是愛動手打人!聽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於是,我就開始研究這個事情了。據相關調查,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關鍵是看家長怎麼去引導孩子。首先,這個年齡段愛動手打人是有很多因素的。
  • 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
    導讀: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歲寶寶愛打人,牢牢抓住「打人敏感期」,才是解決問題的硬道理
    2歲寶寶愛打人,牢牢抓住「打人敏感期」小希家的男寶,今年2歲了,平時淘氣不說,還特別喜歡打人,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定要搶到手才罷手。平時,小希帶孩子在園區裡面散步,從來都是緊緊跟在娃後面,生怕孩子一不小心惹出什麼事端來。一天,小希帶孩子在玩球,有一個推著嬰兒車的小寶寶路過。
  • 熊孩子愛打人,父母別當是好事,不懂教育的父母「害人也害己」
    為了幫孩子改掉「愛打人」的毛病,他們嘗試了講道理,打手心等各種辦法,結果一點效果也沒有。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類似的困惑:我們要教過孩子這些,他怎麼會養成愛打人的壞習慣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會打人,以及應對方法。孩子為什麼會打人?
  • 「育兒小課堂」愛打人的寶寶該怎麼教育
    其實寶寶學會打人,責任在大人。因為寶寶自出生以來,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時時、處處都在學習,通過他們的感知器官不斷的觀察成人,向成人學習,來獲得各種生活經驗和提高認知水平。當孩子看到家中的人有這種動作,或者其他人有這種動作,不管是真的打人還是家中人逗著玩,孩子並不理解,就會學著打人。寶寶的第一個打人的動作發生後,如果家長不去制止,寶寶本人並不好還是壞,下次他還會重複這個動作。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動作好玩,或是被打後大叫,實際上都強化了孩子的這種行為。經過多次重複,這種行為就會固定下來成為一種習慣。
  • 寶寶那麼可愛,怎麼能打人呢?
    攻擊衝動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尤其是3歲前,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覺醒,有強烈的想要表達自己各種想法的需要,但是自我控制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經常出現打人、推人、咬人的情況。這時候家長,不能用大人的道德來評判孩子,單純的說他「學壞了」,要「改正錯誤」。應該學會一種思考習慣,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 孩子總愛亂打人,背後的真相是...
    ,小的時候還只是頑皮愛搞破壞,現在和比較老實的小夥伴交往的時候,就愛欺負別人,說了很多次也不聽。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被別的小朋友貼上「壞孩子」的標籤,可能會在集體中失去同伴,會對孩子的心理髮育產生負面的影響。那麼,家長們在遇到自己家不聽話的熊孩子的時候,究竟該怎麼教育TA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