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璧專欄】劉廷璧|一代情僧蘇曼殊

2021-03-03 晨鐘作文

  帶著清寂的面容出世,心卻斑斕多彩。從此,他又一次開始了漂泊、浪跡的生活。清末民初,世事紛雜。而這樣的生活,仿佛對蘇曼殊來說如魚得水。逐漸長大的日子裡,他孤雲野鶴,任情適意。同時四處求學,才學不斷地在長進。這個時期,他結識了柳亞子、章炳麟等詩人,並多次與他們交遊,吟詩作畫。「江南花草盡愁根,惹的吳娃笑語頻。」「輕車肥犢金鈴響,深院何人弄碧簫。」「易水蕭蕭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莫怪東風無籟甚,春來吹發滿庭花。」這些美麗的詩句詩中有畫、情景交融、清新秀麗。並且如落花流水,空山無人般的怡然超曠,讓人景仰和接代吟哦。特別是他後期的詩,更是成熟,那些風華搖夢,纏綿騷雅的詩,可稱為深邃的天空中閃亮的星辰!不久他成為南社中最負才華的詩人。

  他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曾任教於蘇州吳中公學。不久,到上海參加《國民日報》工作。後又南遊暹羅、錫蘭,學習梵文。歸來後即編撰《焚文典》八卷。他在日本與幸德秋水等組織亞洲和親會,公開揭出「反抗帝國主義」的主旨。同年,和魯迅等人籌辦文學雜誌《新生》,未成。辛亥革命後,參加上海《太平洋報》工作。他激揚文字,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水晶簾卷一燈昏,寂對河山叩國魂!」辛亥革命失敗後,他意志雖然消沉,但沒有動搖這個信心。當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時,他發表了著名的《討袁宣言》,歷數袁世凱禍國殃民的種種罪行,揭露袁賊「擅屠操刀,殺人如草」的行徑。時而是最激烈的革命者,時而是悲觀消極的厭世者,蘇曼殊的生活就在這兩個極端間徘徊。這也構成了他獨特的奇情生活。他耿直的個性令他結交了不少朋友,朋友都是當時革命界、文藝界的著名人物。如陳獨秀、章太炎、宋教仁、魯迅、李叔同……如果把他的友人,一個一個名字排在我們腦海裡,這差不多成了一幅民國以來文人名士的縮影圖。他愛憎分明,好友趙交誼在黃花崗起義時獻身了,他含悲作了一幅《荒城飲馬圖》,焚於故友墓前,從此不再作畫,以對故友悼念;而當有些人投身袁世凱時,他則立即與之絕交。

  但貧困潦倒,寄人籬下,袈裟披肩,風雨漂零,情滿心腸,似乎是他更真實的寫照。1902年,他萬分憐愛的女友菊子死了,使他形同槁木,萬念俱灰,便再度遁入佛門,開始了「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裡遊」的生涯。長夜漫漫,木魚篤篤,青燈黃卷,粗食破衣。這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著實是一種艱難的精神之旅。對蘇曼殊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生命的懲罰。而塵世間,他一顆破碎的心,似乎難以彌合了。「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生。」「無端狂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似冰。」但另一個蘇曼殊卻一直活著,他始終在寫作著,似乎看不出他是清癯枯瘦,古貌古心,一副古之高僧薪火綿延的零餘者的形象。他甚至脫掉袈裟,西裝革履,出入於秦樓楚館,調笑狎侮,浪蕩無忌,離經判道。但這個時期,他寫了《斷鴻零雁記》《絳紗記》《焚劍記》等小說,行文清新流暢,文辭婉麗,情節曲折動人,對後來流行的「鴛鴦蝴蝶派小說」產生了極大影響。

相關焦點

  • 民國大師蘇曼殊嗔痴無度,放浪形骸,卻成了眾人眼中最純淨的靈魂
    但蘇曼殊不一樣,曼殊是同民國高僧李叔同一起被稱為南社二僧的僧人。僧人講究六根清淨,無欲無求,稍顯特別一點的,也就活佛濟公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蘇曼殊入佛門,淫,妄,酒,貪,嗔,痴,皆有所涉獵。且愛琦語,時愚痴,常妄語,也殺生,佛門十善已洋洋灑灑地棄去四善。
  • 蘇曼殊遺稿——與海上諸友人書(四)1918
    蘇曼殊遺稿——與海上諸友人書 蘇曼殊 | 《先施樂園報》 1918-09
  • 廉江市河唇鎮東村劉姓始祖廷金公源流的聲明
    關於廉江市河唇鎮東村劉姓始祖廷金公源流的聲明根據僅有的一本破殘的清朝光緒十八年的手抄(劉氏族譜),其中有一代接一代的先輩出生時間而往上推溯,始祖廷金公大約生活在明朝的弘治、正德、嘉靖這三朝皇帝在位時間(1488-1566),但是祖籍具體在什麼地方,譜中並沒記載,只有族中老人一代傳一代的口口相傳,始祖是從「福建瓦子巷」展轉遷徒而來,而又說不清是福建的什麼州,什麼府,什麼縣的瓦子巷,目前,根據初步尋查,以及福建劉氏宗親傳回的資料
  • 非洲的敦煌:廷巴克圖
    廷巴克圖:文化的起源廷巴克圖(Timbuktu)位於北撒哈拉沙漠南緣,西非著名大河尼日河中遊北岸,按照西非古代遊牧民族浪漫的說法,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陸海」,廷巴克圖便恰在這「陸海」的中央。由於馬裡王室覬覦廷巴克圖的商埠和貿易、文化樞紐地位,廷巴克圖則希望藉助馬裡,打開面向南方黑人世界的商路,1324年,馬裡國王曼薩·穆薩(Mansa Musa)以商貿特許權作為交換,取得了廷巴克圖的統治權。
  • 延禧攻略沉璧是好人是壞人 沉璧名字有什麼含義
    ­  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瓔珞在圓明園一聽說皇帝有了新歡就坐不住了,尤其是聽說乾隆為那名女子起名沉璧之後,那麼沉璧名字有什麼含義嗎?沉璧的出現讓魏瓔珞第一次有了危機感,而且這次魏瓔珞算是踢到了鐵板,你知道沉璧是好是壞嗎?瓔珞和沉璧無冤無仇,剛回宮就成了朋友,瓔珞實在不願意相信沉璧要害自己。
  • 「陽廷安班」戰旗——凝聚「兩不怕」精神的血性名片
    從即日起,我們將推出「功勳榮譽戰旗巡禮」專欄,跨時空尋根戰旗血脈,展現戰旗精神,感受戰旗傳人勠力強軍的鏗鏘步伐,歡迎大家踴躍來稿。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上,有一面以一位班長的名字命名的戰旗——「陽廷安班」戰旗。這面戰旗背後凝聚的,正是廣為人知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 貢膳廷藥膳——源自御膳房,傳承中醫藥膳經典
    而經過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對藥膳的研究和改進,到了如今,中醫藥膳已經形成了獨有的融入現代科技和營養學理論的成熟體系。「貢膳廷」起源於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至今已有257年歷史。清乾隆時期,擔任御膳房尚膳正一職的御廚李孝堂,為貢膳廷的初創人。
  • 大亞灣燦邦瓏廷廣場是超市嗎-淡水燦邦瓏廷廣場
    舉步即大亞灣佔地36萬,讓生計的節拍全在你的把握,1小時高速便捷通達深圳各個區域,建築佔地面積18127平方米,大亞灣燦邦瓏廷廣場是超市嗎-淡水燦邦瓏廷廣場        燦邦瓏廷廣場臨靠大亞灣兒童公園500米,燦邦瓏廷廣場名目位於大亞灣西區主搞講龍海兩路旁,燦邦瓏廷引進國際知名幼兒兒園
  • 惠州燦邦瓏廷廣場開盤了嗎-淡水燦邦瓏廷廣場
    惠州燦邦瓏廷廣場開盤了嗎-淡水燦邦瓏廷廣場        燦邦瓏廷廣場戶型方正。周邊等多個大型商業體環繞,但是也有的樓盤從8樓開始每層樓加肯定的價錢,燦邦瓏廷廣場項目由燦邦集團開發,燦邦瓏廷廣場位處大亞灣成市CBD地段,給西區的城市面貌增添更多色彩,箇中還籌備建造45層約159米高層地。
  • 璧銅線開工|璧銅線設站9座 新型快線車從銅梁一小時飆攏解放碑
    璧銅線建成後,從銅梁到璧山只需30分鐘,一個小時左右即可通達解放碑。璧山、銅梁將融入主城區「1小時軌道通勤圈」△璧銅線與規劃27號線銜示意圖銅梁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璧銅線是重慶東西向大都市圈市域軌道快線,是加快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一圈兩群」區域協調發展的示範線。
  • 一代高僧,具有日本人血統,卻對日本深惡痛絕,至死不說日語
    他就是蘇曼殊。蘇曼殊,清末明初作家、詩人、翻譯家,生母是日本女子,父親則是廣東的茶商,出生在日本橫濱。因為他私生子又是混血兒的身份,歸國在蘇家後備嘗歧視與冷眼。他十三歲那年,突發一場大病,蘇家人不僅不給他找大夫醫治,甚至任他在柴房自生自滅。雖然他在蘇家頗受虐待,沒有家族認同感,但他每每提及此事,只是感嘆自己是個不幸的中國人,生活在這樣的家庭。
  • 展示策劃師知識體系專欄之一:怎樣理解新一代信息技術?
    為此,快展雲開通了「展示策劃師知識體系專欄」,力圖幫助策劃師們建立重點行業的基礎知識體系,從而在遇到相關客戶時,可以平等而有效地展開溝通。信息科技行業由於發展迅速,更新迭代頻率高,是展覽展示公司的重點拓展行業。那麼,如何準確理解新一代信息技術呢?
  • 何伯勤:清易雙璧簡評
    清易雙璧簡評 餘初治易,惜乎無有師承,雖涉獵頗豐,用功非淺,然如大海行舟,古林探路,發奮數載,日夜不輟,竟難曉崖略,更遑論奧旨!至清中期,解易者頗能兼採漢宋,集其大成,尤以《康熙御纂周易折中》、《乾隆御纂周易述義》為一代翹楚,堪稱清易雙璧。今人慾入易學門徑,此二書實為至佳之途也。易之難解,端在易例散失太多,後儒多望文生義,不乏臆測,是以聚訟紛紜,莫衷一是。若能循例而求,比類而觀,雖歷代傳抄有誤,亦不礙其疏通大義,獲其受用。
  • 「陽廷安班」七勇士像在某旅移防後的新營區落成
    仲春時節,第77集團軍某旅「陽廷安班」七勇士像,在該旅移防後的新營區落成。隨即,一場歡迎老英雄「入營」儀式隆重進行。在數千名官兵的注視下,七勇士銅像映著朝陽熠熠生輝,一如他們曾經書寫的那段傳奇——在1962年10月的一次戰鬥中,二連六班班長陽廷安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來,打進去!」的口號,直至壯烈犧牲。
  • 冰雪絲路|塞上雙璧:渤海國的古都記憶
    這兩座千年古都堪稱「塞上雙璧」,千年之前,它們共同見證了渤海國兩百餘年的興亡。敦化:渤海國古都的人文蹤跡作為歷史長河中曇花一現的地方政權,渤海國給後世留下的東西並不多,因此往往被蒙上一層神秘色彩。關於這個遙遠國度的眾多未解之謎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渤海國二十四塊石」遺址。
  • 上海五馬路上的大師身影:蘇曼殊逛街買糖,胡適觀戲喝茶
    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曾駐足於此,胡適和陳獨秀在這裡爭論主義,蘇曼殊來此尋找茶花女喜愛的玻璃紙糖……這個西人排列的五馬路,今天成了人們了解上海、研究近代上海文化流變的驛站,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本文為《五馬路:從外灘到跑馬廳》一書摘選章節。
  • 把你的玉我的玉串一串,串一個連璧對
    連璧對是對偶形式的一種,即四句相對,互為對仗。整齊的四句排列在一起,就好像整齊的四塊玉璧排成一排,齊整而美觀。關漢卿的那句「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就是連璧對的典型,看起來整齊劃一,畫面美觀,讀起來抑揚頓挫,節奏感強。  連璧對在元曲中最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