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為何更加認同立足漢地,做中國的皇帝?只因此人!

2020-12-22 騰訊網

忽必烈作為拖雷的第四子,很早便接觸到了中原文士,對漢地的情況有所了解。他對漢文化有著極大的興趣,在身邊聚攏了一大堆以漢族為主的知識分子。窩闊臺時期投靠蒙古貴族的竇默、姚樞先後被收入忽必烈帳下,竇默給他講三綱五常、正心誠意,姚樞給他講儒家齊家治國。和林僧人劉秉忠為忽必烈上萬言策,「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

忽必烈這個人最霸道的地方,在於用漢法治中原,用漢人管漢人。中原人才曉得那些道道,騎兵是不擅攻城的,這裡就冒出個張弘範。張弘範不得了,他先是搞定宋末三傑之一的文天祥,在零丁洋上勸他寫招降信,要投給張世傑,他已經決意要滅掉宋朝最後的反抗力量,結果得了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史》載,張弘範擊潰了張世傑部,「宋臣抱其主昺赴水死。獲其符璽印章。世傑先遁,李恆追至大洋不及。世傑走交趾,風壞舟,死海陵港。其餘將吏皆降。嶺海悉平,磨崖山之陽,勒石紀功而還」。

當然忽必烈也是有很大優勢的就是軍功比阿里不哥顯赫。第二、輩分比阿里不哥大,蒙哥死後,他居長。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忽必烈掌握漠南漢地,漠南諸王、漢族士大夫和漢族地主武裝全力支持忽必烈。

為了迎得漢地更廣泛的支持,忽必烈也做出了回應,立刻頒布新政,設立十路宣撫使治理地方,又設立太常寺、儀鳳司等機構,並採取了理冤獄,減賦稅等措施。在中統四年,設立樞密院掌兵戎。而阿里不哥叛亂被平定後,西北諸王對他的承認態度又十分有限,所以忽必烈更加認同立足漢地,做中國的皇帝。終於,在至元八年的十一月,頒布《建國號詔》,是為「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趙孟頫應召入京,為皇帝寫了副對聯,忽必烈:做我的兵部郎中吧!
    他是趙匡胤裔孫,卻受忽必烈器重,仕元36年,為何還受後世景仰? 引語 說起中國古代的書法大家,趙孟頫的名字是不能被遺漏的。趙孟頫的書法與繪畫成就,是史有定論的。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 忽必烈所建御湯池鮮為人知 連乾隆皇帝都不識
    忽必烈所建御湯池鮮為人知 連乾隆皇帝都不識   元代忽必烈的「御湯池」位於北海公園瓊華島的西坡,一處在閱古樓的後面,另一處在畝鑑室的後面,這是兩處開放的地域,隨時可以遊覽參觀。遺憾的是,兩個具有700多年歷史的元代御湯池一直鮮為人知,就連見多識廣的乾隆皇帝,也不清楚歷史上這兩個池子是幹什麼用的。於是,乾隆皇帝就憑藉著自己對中國園林的理解,命人在閱古樓的後面御湯池上修建了一座亭子,稱為:煙雲盡態。
  • 戰安南、伐緬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徵,為何失陷東南亞叢林之中
    面對佔人的木棚子,唆都只出動了那麼點兵,怎麼看都是村戰級的打鬥,戰況卻如此「慘烈」,不能不令人生疑。一場「史詩級」的大戰過後,佔城國王向元軍投降,但本尊卻藏進了密林深處,還把扣押的元朝使節全數殺害。元軍出擊,佔人就設埋伏打偷襲,還斷其歸路包餃子,用七百年後折磨美國大兵的辦法,折磨著元軍。
  • 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三代人五十多年,竟然有六位皇帝三位監國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什麼關係?估計還有不少朋友不知道,成吉思汗是忽必烈的爺爺。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小兒子託雷的嫡次子,下面圖南就說說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蒙古帝國最高權力的各位掌權人(蒙古帝國大汗或者監國)。公元1265年,忽必烈追尊自己爺爺成吉思汗鐵木真廟號為「太祖」,公元1266年,太廟建成,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諡號為「聖武皇帝」,公元1309年,元武宗海山加諡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這第二位蒙古帝國的掌權人並不是成吉思汗選定的繼承人窩闊臺,而是成吉思汗的幼子託雷。為什麼不是窩闊臺而是託雷呢?
  • 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是如何協助丈夫興盛大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之妻昭睿順聖皇后察必察必皇后出自元朝後族弘吉剌家族,是濟寧王按陳的幼女,嫁給忽必烈後守第二斡兒朵。察必是忽必烈祖母光獻皇后的侄女,論輩分則是忽必烈的小姑母。而忽必烈的原配、守第一斡兒朵的帖古倫,正是察必的侄子脫憐的女兒,也就是察必的侄孫女。
  • 忽必烈的首席理財師遭遇敲頭案(刺客系列)
    ——《元史·奸臣傳》 譯文:忽必烈曾經對淮西節度使昂吉兒說:「做宰相的人,要明白天道,察知地理,竭盡人事,兼有這三方面的人,這才是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人也不能擔任宰相;回回人中間,阿合馬的才能足以勝任宰相。」他為皇帝所稱道就是這樣。
  • 同樣都是皇帝,康熙皇帝為什麼在明孝陵給明太祖朱元璋三拜九叩?
    明孝陵從明洪武十四年開始修建,於明永樂三年完工,在二十五年的時間裡,動用勞動力人數達十萬人,佔地面積達一百七十萬平方米。跟唐宋一樣「依山為陵」,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的優秀典範。明孝陵代表了明朝前期建築和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是中國明清皇陵之首。康熙皇帝相當重視明孝陵。在明孝陵的石碑上刻著「治隆唐宋」四個大字,也就是說明朝唐宋還要治理的好。
  • 大元帝國的總設計師竟是漢族人,全方位改革備受忽必烈推崇
    他的孫子忽必烈創建的元朝,北至陰山以北,東北直到今天的庫頁島,西邊越過中亞,南方則包括臺灣諸島,成為中國歷代王朝中領土最大的王朝。而既為這個帝國取國號為「元」,又為這個帝國設計了一整套法制、典章、禮儀等制度,同時還為元帝國設計建立了大都的一代名臣,卻是一個漢族人,他就是出家後又奉命還俗的劉秉忠。劉秉忠,字仲晦,1216年出生於邢州(今河北邢臺)一個官宦人家。
  • 元朝的開國皇后-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的傳奇一生
    元朝人當時戴的胡帽沒有前簷,一次,忽必烈打獵回來,說打獵時眼睛總是因太陽照射而睜不開。心靈手巧的察必皇后思索了一番,便在忽必烈的帽子上縫了一個簷。忽必烈發現這個辦法果然解決了陽光刺眼的問題,為此非常高興,下令以後的帽子都照這個樣子製作。
  • 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生命中的三個女人,差距太大的忘年戀幸福嗎
    作為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也是風流成性,后妃大約有十個。他的一生,也離不開女人,其中最出名的是察必皇后。1.母親唆魯合貼尼古今中外,一個女人能生出一個皇帝就已經是富貴之命了,相比之下,忽必烈的母親就更厲害了,她一共就生了四個兒子,而這四個兒子都當了皇帝。
  • 忽必烈的妻子察必皇后是什麼樣的女人 元世祖忽必烈簡介
    作為他的孫子,忽必烈也是風流成性,后妃大約有十個,其中最為出名的是察必皇后。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雖然在忽必烈登基了30年後,察必才正式被封為皇后,但她一直是忽必烈深愛的妻子。察必生性聰明,是忽必烈的賢內助,幫他處理朝政。此外,她也是一個勤勞儉樸的人,在後宮常常廢物利用,比如把壞掉的弓弦重新煮了,織成綢布做衣服。
  • 【邊疆時空】張帆 | 元朝的多民族統一與國家認同
    兩種經濟生活方式在遼代的財政經濟結構中所佔比例較為均衡,因此實行典型的「一國兩制」並且能夠維持。遼儘管沒有入主中原,只佔據了一小塊中原地區,但在文化上有很強的中國意識和內向認同,不僅自認為能夠代表中國,而且有和宋朝競爭之意。其君主(尤其後期)的身份感與中原帝王比較接近,例如遼道宗便自稱「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
  • 為何清宮劇爛大街,元朝的電視劇卻少有人拍?其實是沒人敢拍
    在清宮劇泛濫的同時,很多人也不禁有這樣一個疑惑:同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為何極少出現以元朝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 雖然統治時間相較於傳統的漢人王朝以及之後的清朝都短,到元朝也的確是中國歷史上客觀存在的一個王朝,它的合法性與正統地位,連推翻它的明太祖朱元璋也予以了承認: 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
  • 安南,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地,忽必烈兩徵安南都是什麼結果?
    這是元朝翰林學士王惲悼念忽必烈的《大行皇帝輓辭八首》之一,這「遺恨」似乎就是兩徵安南失敗,準備第三次徵伐沒有成行,而忽必烈去世了。忽必烈一直想建立與乃祖成吉思汗相媲美的軍事徵服的千秋偉業,主持實施了渡江平宋和對爪哇、緬國、安南與日本等海外諸國的遠徵,先後都兩次徵安南與日本失敗。
  • 未解之謎:忽必烈的御湯池在哪兒
    元代忽必烈的「御湯池」位於北海公園瓊華島的西坡,一處在閱古樓的後面,另一處在畝鑑室的後面,這是兩處開放的地域,隨時可以遊覽參觀。遺憾的是,兩個具有700多年歷史的元代御湯池一直鮮為人知,就連見多識廣的乾隆皇帝,也不清楚歷史上這兩個池子是幹什麼用的。於是,乾隆皇帝就憑藉著自己對中國園林的理解,命人在閱古樓的後面御湯池上修建了一座亭子,稱為:煙雲盡態。
  • 為什麼中國人對清朝的認同感遠高於對元朝的認同感?
    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905字,閱讀約4分鐘元朝始於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至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佔大都,結束了在全國的統治。它持續了98年。
  • 「官家」為何能夠成為宋朝皇帝的專屬稱呼?
    在仁宗朝時,甚至能和皇帝平起平坐,坐而論道,那麼為何只有宋朝把皇帝稱"官家",而不是稱陛下或皇上呢? 皇帝的本意,是天下萬物之主,這非常契合他們所宣傳的家天下統戰思想。"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此進至陛下",陛下最早指的是在宮殿底下的侍候,後來演變成了對君王的直接稱呼。 前者顯得權勢逼人,而後者則威嚴端莊。與他們相比,官家要顯得親切的多。家,本來就是一個溫馨的詞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酒家,店家,商家,更加貼近百姓的生活。
  • 涮羊肉是元世祖忽必烈發明的?
    據說涮羊肉的發明與忽必烈有關。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裡也是中國草原遊牧民族活動的核心地區。約13世紀時,蒙古部落開始壯大、崛起,建立了大蒙古國,後來建立了多民族大統一的元朝。忽必烈便是其重要領袖之一,他創立元朝, 被稱為元世祖。忽必烈率大軍遠徵四方,馳騁南北。
  • 涮羊肉為何叫「古董羹」?
    涮羊肉為何叫「古董羹」如今,若問一人:「你喜歡吃『古董羹』嗎?」對方估計一定會疑惑地說:「那是什麼東西啊?」但是去問那些老北京人,他們估計會笑笑,說:「不就是涮鍋子嗎?當然喜歡吃辣!」那為什麼涮火鍋又叫「古董羹」呢?
  • 什麼樣的皇帝才能被稱為「世祖」?
    什麼樣的皇帝才能被稱為「世祖」?古代的皇帝都有各自的「廟號」,比如李世民的廟號是「唐太宗」,朱元璋的廟號是「明太祖」。這些廟號也都有各自的說法,要按照皇帝生前的功績來進行評斷。而其中「世祖」這一廟號,歷史上卻沒有幾個帝王得以使用,原因是因為「世祖」通常是繼承了先人的遺志,開創了一番豐功偉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