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從第一季的大火到最後一季的全民大吐槽,可謂是見證了一代高收視率節目的崛起和沒落。節目中介紹了很多有名氣、有歷史、有情懷、有味道的美食,可是情懷講多了就沒意思了,只有在我們心中可回憶的才叫情懷。
那些在「舌尖上的中國」出現的店鋪很多都大火了,每天都有人排隊,已經成為了現象級店鋪,美食確實有特點,味道確實好的都留下了。大家都不傻,不好吃的可能剛開始被騙,但是時間長了也就沒人吃了,因此有很多店鋪後來就門可羅雀了。
1.廣東蒸豬
按理說這種特別接地氣的食物應該很受歡迎才對,沒錯,剛開始確實火了一陣,可惜不到四年就倒閉了。
舌尖上的中國,從一個先前不被重視,安排在深夜播出的節目,一炮而紅,成為熱門節目,還出了三季,由此可見影響之大,觀眾接受程度之廣泛。
舌尖不但介紹了美食,勾起了鄉愁,還帶火了一大批店鋪。不過這些因舌尖火起來的店鋪,有的還算是抓住了機遇,現在做的還不錯。而有的,則逐漸平淡以至於銷聲匿跡了。下面就選取幾個比較了解的來介紹一下:
均安蒸豬。在廣東均安是村宴必上的大菜,開了4年就倒閉了,原因竟是:飯店門口修高架橋,道路不通,每日灰塵大,而房租沒得免,所以就關了!
黃饃饃。舌尖火了之後,記錄片裡做黃饃饃的老兩口被請到西貝餐廳去做黃饃饃了。
竹園竹升面。第二集出現的用竹竿軋面,讓面特別有彈性的那家店。這家店的鋪面是租來的,因為上了電視火了之後,房東要漲房租,與店老闆還鬧的不愉快,後來區商務局還專門協調過此事。後來房租漲的太狠,老闆李世林重新選址,新店開在了西關味更濃重的荔枝灣,一直開到現在。
片兒川。來自杭州的菊英麵館,上了電視後顧客多了很多,據說還在原址開著。
糊辣湯。杭州城北祥源路205號,叫逍遙湯府,是河南籍杭州計程車司機寄託鄉愁的地方。電視播出後火了一小陣,現在基本回復正常。
淮揚菜。揚州獅子樓東關街店。文昌中路458號浦發銀行旁邊。現在開得不溫不火。
曉宇火鍋。上了舌尖之後,名氣大了,很多店山寨它,取相近的名字。曉宇火鍋還算比較會運營品牌,現在加盟店開到了全國各地,邊很多三線城市都一個城市好幾家了。
總的來說呢,就是上過舌尖之後,火了一段,而後歸於平靜的居多數。這其實才是正常的狀態。紀錄片嘛,就是紀錄個真實的狀態,並不是宣傳片,不是選精取良的競賽,只是對真實狀態的紀錄。也正是這種真實,才引起了觀眾的共鳴,才抓住了觀眾的心。如果一昧追求哪個上了節目火了,那這節目也就到頭了。比如第三季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2.渝味曉宇火鍋店
這家店是連鎖的,也上過「舌尖」,但是據說有的分店用過期食品被查出了。
所以對於美食來說,不論是好吃也好,做過很大宣傳也好,時間是檢驗它的標準,人民群眾也是檢驗它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