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舌尖上的中國介紹過的店鋪後來都怎樣了?

2020-12-20 百年苦易滿

「舌尖上的中國」從第一季的大火到最後一季的全民大吐槽,可謂是見證了一代高收視率節目的崛起和沒落。節目中介紹了很多有名氣、有歷史、有情懷、有味道的美食,可是情懷講多了就沒意思了,只有在我們心中可回憶的才叫情懷。

那些在「舌尖上的中國」出現的店鋪很多都大火了,每天都有人排隊,已經成為了現象級店鋪,美食確實有特點,味道確實好的都留下了。大家都不傻,不好吃的可能剛開始被騙,但是時間長了也就沒人吃了,因此有很多店鋪後來就門可羅雀了。

1.廣東蒸豬

按理說這種特別接地氣的食物應該很受歡迎才對,沒錯,剛開始確實火了一陣,可惜不到四年就倒閉了。

舌尖上的中國,從一個先前不被重視,安排在深夜播出的節目,一炮而紅,成為熱門節目,還出了三季,由此可見影響之大,觀眾接受程度之廣泛。

舌尖不但介紹了美食,勾起了鄉愁,還帶火了一大批店鋪。不過這些因舌尖火起來的店鋪,有的還算是抓住了機遇,現在做的還不錯。而有的,則逐漸平淡以至於銷聲匿跡了。下面就選取幾個比較了解的來介紹一下:

均安蒸豬。在廣東均安是村宴必上的大菜,開了4年就倒閉了,原因竟是:飯店門口修高架橋,道路不通,每日灰塵大,而房租沒得免,所以就關了!

黃饃饃。舌尖火了之後,記錄片裡做黃饃饃的老兩口被請到西貝餐廳去做黃饃饃了。

竹園竹升面。第二集出現的用竹竿軋面,讓面特別有彈性的那家店。這家店的鋪面是租來的,因為上了電視火了之後,房東要漲房租,與店老闆還鬧的不愉快,後來區商務局還專門協調過此事。後來房租漲的太狠,老闆李世林重新選址,新店開在了西關味更濃重的荔枝灣,一直開到現在。

片兒川。來自杭州的菊英麵館,上了電視後顧客多了很多,據說還在原址開著。

糊辣湯。杭州城北祥源路205號,叫逍遙湯府,是河南籍杭州計程車司機寄託鄉愁的地方。電視播出後火了一小陣,現在基本回復正常。

淮揚菜。揚州獅子樓東關街店。文昌中路458號浦發銀行旁邊。現在開得不溫不火。

曉宇火鍋。上了舌尖之後,名氣大了,很多店山寨它,取相近的名字。曉宇火鍋還算比較會運營品牌,現在加盟店開到了全國各地,邊很多三線城市都一個城市好幾家了。

總的來說呢,就是上過舌尖之後,火了一段,而後歸於平靜的居多數。這其實才是正常的狀態。紀錄片嘛,就是紀錄個真實的狀態,並不是宣傳片,不是選精取良的競賽,只是對真實狀態的紀錄。也正是這種真實,才引起了觀眾的共鳴,才抓住了觀眾的心。如果一昧追求哪個上了節目火了,那這節目也就到頭了。比如第三季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2.渝味曉宇火鍋店

這家店是連鎖的,也上過「舌尖」,但是據說有的分店用過期食品被查出了。

所以對於美食來說,不論是好吃也好,做過很大宣傳也好,時間是檢驗它的標準,人民群眾也是檢驗它的標準。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介紹過的店鋪後來都怎樣了?有的倒閉有的開分店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個大型的美食紀錄片,裡面介紹了很多地區知名的或者是不知名的特色美食,從第一季到第三季吸引了很多觀眾,收視率非常高。因此,也有的朋友問了,那些出現在節目裡面的店鋪,後來都怎麼樣了?發展的好嗎?只能說,經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店鋪,有很多都被帶火了,客流量增加到每天都有人排隊,可以說是成為了現象級店鋪。
  • 舌尖上的中國,都沒有介紹過的蘇州甜食,一桌花果宴
    舌尖上的中國,都沒有介紹過的蘇州甜食,一桌花果宴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桌花果宴。神農嘗百草時,我想他老人家也一併將草叢中的奇花異卉一口吞了。許多花卉看上去很美,其實味道不咋的,甚至有些苦澀,毒素也相當飽滿——比如曼陀羅、天仙子、五色梅之類,舌尖一沾,兩腿一蹬。如果神農對花粉過敏,肯定生不如死。想想老祖宗以洪荒之力開天闢地,那真是一個艱難困苦,褲腰帶上拴腦袋,摸著石子過河,我們今天吃香的喝辣的,滋陰壯陽,潤膚養顏,提神醒腦,真應該上拜觀音下拜神農才是。
  • 石花膏面線糊等上《舌尖上的中國》 刷屏泉州人朋友圈
    四果湯  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前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 石花膏、土筍凍、面線糊等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四果湯  泉州網2月22日訊 (記者 李菁)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前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 一碗麵半碗都是肉,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卻依然不火
    一碗麵半碗都是肉,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卻依然不火中國有很多的美食,很多外國人來中國就是為了品嘗中國的美食,品嘗過中國美食的外國人也都是讚不絕口的。中國其實有很多地方特色美食是不出名的,只有當地人才知道,所以很多中國人現在旅遊的時候都會去吃一些小吃,因為只有小吃才能代表這個地方的特色。大家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嗎?為了大家的身體著想,夜深人靜的時候千萬不要看,不然會深深吸引著你的味蕾。《舌尖上的中國》是一檔美食節目,裡面介紹了很多中國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特色美食,看得人口水直流,也是一檔深受人們喜愛的美食節目。
  • 泉州美食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吃貨街頭尋味
    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在泉州,石花膏是消暑品,泉州的街頭巷尾,不乏販賣石花膏和四果湯的攤點及店鋪。潤滑帶著彈性的口感,配上蜂蜜水、仙草、芋泥、豆類及各種水果,清甜可口。即便是冬天,石花膏、四果湯依舊是泉州人喜歡的甜品。
  • 《豫見後來》:那些曾經上過熱搜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然後這些時間迅速成為飯桌上的談資,成為大家生活中的調味劑。有些原本以為非常嚴重的、匪夷所思的事件,不出幾天就會被新的事件代替。那一刻,你會發現,你以為的過不去的,都將成為過去。如果,現在有人問你,過去的一年有哪些事情你印象比較深刻,我想你可能會思考好一陣兒,然後似乎能想到的事情寥寥無幾。如果,有人將鏡頭繼續往前跟進,去再次回訪曾經被上頭條的那些人,我會在心底裡佩服她。
  • 泉州面線糊、潤餅或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兩年前,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全國,牽動著無數人的味蕾與鄉愁。經過一年多的拍攝製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第二季)將於本周五晚開播。去年9月份,《舌尖》第二季攝製組來泉,在網友@平兄旺旺 陪同下,在泉州電視臺協助下,拍攝了第七集《三餐》,即拍攝一日三餐中最代表泉州特色的三道傳統小吃。經過溝通,攝製組最終選定有代表性的面線糊、牛肉羹和潤餅。經過數日的勘察踩點,攝製組最終選定泉州市區百源路八卦溝旁一家連店名都沒有的面線糊店鋪。而在此之前踩點了十幾家面線糊名店,竟然沒有一家讓導演選中的。
  • 舌尖上的美食夢怎麼開分店_開分店方法介紹
    舌尖上的美食夢怎麼開分店?很多玩家都賺足了資金,就想擁有更大的店面,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開分店,接下來一起來看看舌尖上的美食夢開分店方法介紹吧!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於舌尖上的美食夢開分店方法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多精彩相關介紹,敬請關注爪遊控手遊網哦!
  • 杭州最美味的早餐店大盤點,《舌尖上的中國》都來過這裡
    杭州有個詞叫做:「落胃」,就是說早餐的最高境界吃完了讓人從胃到身心都覺得舒服。想要達到「落胃」那必須得跟著老杭州人的腳步一起去尋找十幾年不變的味道。菊英麵館 《舌尖上的中國》曾在這裡錄過,說到菊英麵館那一定要提到一個小吃片兒川,來這裡吃片兒川要排隊好久。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 勾起舌尖上的鄉愁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 片中食材銷量大幅提升 深夜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使得不少吃貨眼淚伴著口水流。吃貨迷們一致認為,只能看得到卻吃不到是最大的煎熬。 《舌尖》饞倒外國網友:一頓飯後房租減半 圖 《舌尖2》的熱播,再次掀起對中國美食的潮湧好評,舔屏都不足以證明中國美食的誘人了,這幾天,網上盛傳《外國人是怎樣被徵服的》的長微博讓各位網友爆笑捧腹,這個本是搜集「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美食」的話題,不知不覺地就變成「外國人是怎樣被中國美食徵服的」,對中華美食最直觀的評價當然就是來自國際友人們了。
  • 最有名的中國美味早餐,卻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了兩次
    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流行好幾年了,我相信每個美食家都看過這個節目,一個關於中國食物的紀錄片,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每一集都是視覺和語言的碰撞,三分鐘的舞臺表演,十年的工作,那些在節目中呈現的美味,都是經過無數人的精心挑選,品嘗,文案,拍攝等,終於呈現在人們面前。
  • 廣州,一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店
    惠食佳(啫八店)惠食佳的環境沒的說,惠食佳的特別全部在「啫」上,所以啫啫煲是必須要嘗嘗的,還有煲仔飯,也是必點之一。不怎麼起眼的店,卻是米其林推薦餐廳,上過舌尖上的中國。隆重的介紹一下桂花杞子雪糕!冰冰甜甜的雪糕帶著絲絲桂花和枸杞的香甜,配上脆脆的玄米粒和烘烤的又香又脆的白芝麻,這種玄妙的搭配讓人太驚豔!!好吃到爆!!真的是吃出了雪糕界的一片新天地!!鐵板蠔烙是至今為止吃過最奢華的,裡面包含了好幾種海鮮,煲仔飯不是不要錯過,最後的冰激凌是薑汁撞奶冰激凌,口感清奇。
  • 雲南有個美麗的小縣城,以豆腐聞名於世,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芒果旅行日記:以豆腐聞名於世,被稱為「豆腐之鄉」,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雲南此縣城不簡單。這個小縣城位於雲南省南部,有多種稱號:「楊梅之鄉」、「豆腐之鄉」、「魚米之鄉」、「歌舞之鄉」等。石屏縣最著名的美食就是石屏豆腐,它是雲南有名的特產,獲得了「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的專用標誌。石屏豆腐有400多年的歷史,縣城的大街小巷裡到處可見烤豆腐的小攤,到此旅遊的遊客基本不會錯過此等特色美食。
  • 《舌尖上的中國》引動全球熱潮
    毛丹青/供圖《國際先驅導報》文章從《舌尖上的中國》令無數中國人熱血沸騰的那天起,這部紀錄片「能否走向世界」的問題就產生了。坎城電視節主席點名看片《舌尖上的中國》首映儀式上,總導演陳曉卿請了80多個國家的大使到場,他的考慮是,要儘可能地將這部紀錄片推向世界。
  • 黎平有家米粉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一碗9塊錢,遊客:太實在了
    我剛到黔東南,當地的朋友就說,來到我們這裡不要吃酒店的早餐,黎平最好吃的早餐在小店裡,然後一大早就帶著我來到了黎陽中路的金湯石鍋宴,店鋪的名字聽著很氣派,其實真的很小,最多而已容納十多個人。小店裡一大早就很多食客,老闆也忙得不亦樂乎,小店的牆壁上掛滿了各種獎牌,2012年的時候,舌尖上的中國當時來拍攝黎平米粉,就是在這裡,在黎平,大家的早晨一般都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開始的,在當地有一個這樣的說法,黎平人一天三頓吃米粉也不會煩。
  • 面線糊等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面線糊等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qz.fjsen.com 2014-04-16 09:48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包括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本周五晚
  • 離杭州最近古鎮,美食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良心景區不收門票
    西塘、南潯、烏鎮、同裡~等各色各樣的小鎮,隨便一百度,都能出來找幾個,而且這些個古鎮,在全國都是有排名的。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古鎮就是距離杭州最近的一個古鎮。一個來自紹興的古鎮。紹興市與杭州市相鄰,而距離杭州最近的古鎮便是安昌古鎮了。位於紹興柯橋杭州蕭山區緊緊相鄰,兩地之間有公交車來往,非常的方便。
  • 《舌尖上的中國》介紹過4種粗糧美食,我只吃過一種,大家吃過嗎
    對於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美食節目,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只要看到這檔美食的人就知道有這些粗糧美食的出現,很多人都吃過這些美食,也有人吃了這樣的食物之後還會遇到自己最為喜愛吃的美食,全吃過的是頂級吃貨。這款美食在舌尖上2裡就出現過,它就是蜜豆小窩頭,其實說起來都不會被其他人所喜歡,但是吃到這樣的食物之後還是會遇到無數人的喜愛,只要準備麵粉和雞蛋,都和好之後就可以下蜜豆,可以去煎也可以去蒸,都很美味。
  • 《舌尖上的中國》城市生活嘉年華——天津站在和平區啟幕
    新華網天津9月14日電(張建新 付昱)Q彈勁道的武漢熱乾麵,悠遠飄香的內蒙古大串,口感嫩滑的金陵鴨血粉絲……13日上午,《舌尖上的中國》城市生活嘉年華——天津站在和平區金街啟動,繁榮夜間經濟,推動商旅文融合發展。活動當天,金街遊人如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