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出現648萬km罕見臭氧空洞層,原因非氟利昂
而不同於我們以往的認知,該空洞並非由我們熟知的「氟利昂」造成,而是另有原因。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是一種有腥味的淡藍色氣體。在人類工業和生活中,臭氧一般被應用於殺菌消毒,在有水的時候也可以成為強效的漂白劑,其作為氧化性比氧氣還強的強氧化劑,液態臭氧甚至可以作為火箭燃料。
-
氟利昂背鍋36年,南極臭氧層非它破壞,中國科學家21年前就已預言
早在1984年,英國南極科考隊就已發現南極上空出現巨大的臭氧層空洞,至今已36載。人們長期認為,巨大的臭氧空洞是由製冷劑「氟利昂」所致,因此後續人們在1987年籤署了《蒙特婁協定書》,以限制氟利昂的排放。
-
氟利昂被冤枉,南極臭氧層非它破壞,真相到底是啥?
在地球的兩極地區甚至出現了臭氧層空洞的問題。臭氧層對於地球生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中養成也是地球的保護層,它可以阻擋紫外線對於人們的傷害,一旦臭氧層被破壞,那麼紫外線釋放的高能量會灼傷人類的皮膚,甚至會產生皮膚癌等,因此科學家對於臭氧層的問題也是非常關注的。
-
7月起我國將禁止氟利昂等臭氧層消耗物質的消費
「2007年7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氟利昂等臭氧層消耗物質(ODS)的消費,提前兩年半履行《蒙特婁議定書》。」國家環保總局相關負責人近日說。 《蒙特婁議定書》是一個對全球環保有重大意義的協定。自從這個呼籲保護臭氧層、淘汰ODS的議定書問世以來,20年裡已有188個國家先後籤署。
-
20年前被氟利昂破壞的南極臭氧層現在怎麼樣了?科學家給出答案!
曾經很「火」的臭氧層空洞為什麼沒了消息?科學家的話讓人欣慰!說起臭氧層大家肯定不陌生,地球正是因為有了臭氧層的存在,才讓我們這些生靈免收太陽紫外線的輻射,可以說,它是地球所有動植物的「保護神」,可你知道嗎,在差不多20年前,『臭氧層空洞『,這在當時是個十分火熱的話題,但近些年來沒了消息,仿佛」人間蒸發「一樣,這是為什麼呢?換而言之,20年前那個被破壞的臭氧層「破洞」,現在怎麼樣了呢?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欣慰!
-
臭氧空洞有史以來最小!大氣臭氧恢復正常軌道?科學家:並無聯繫
NASA和NOAA的科學家報導說,自1982年以來觀測到了最小的臭氧空洞。臭氧空洞在每年的9月8日達到峰值630萬平方英裡(16.400萬平方公裡),然後在9月和10月的剩餘時間內縮小到不足390萬平方英裡(1000萬平方公裡)。
-
雙語閱讀:南極上空臭氧空洞形狀「異乎尋常」
科學家稱,南極上空每年出現的臭氧空洞將是30年來最小的。Researchers say the hole is also a particularly unusual shape this year, being heavily skewed towards South America instead of centring on the South Pole.
-
氟利昂排放真兇懸疑
該雜誌刊登的一篇科學論文稱,因破壞臭氧層而早就退出歷史舞臺的化學品一氟三氯甲烷(CFC-11,氟利昂類合成化學物的一種),自2012年突然出現了排放量的謎之增長,每年增排約1.3萬噸。觀測結果表明,其一大排放源位於東亞地區。隨後,國際科研團隊進一步調查和研究發現,中國東部地區是這種違禁化學品的排放大戶,佔到增排量的約一半。這意味著,該地區每年CFC-11的實際使用量可能高達數萬噸。
-
臭氧層空洞現象最早什麼時候出現的?
自1970年代以來,大氣層臭氧濃度逐年減少的問題就開始受到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關注。1985 年,英國科學家首次在《自然》雜誌上報導了在南極上空發現的臭氧層空洞現象,引起了全球的極大震動和擔憂。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是指每年的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20 ~25千米高度的南極大陸上空,臭氧總量開始減少並出現空洞,10月初空洞面積最大,可達2000多萬平方千米,覆蓋了整個南極大陸及南美洲南端的上空,11月份臭氧濃度才重新增加,臭氧層空洞也逐漸消失。
-
氟利昂被禁30年後,仍有人在生產,證據指向東亞
氯氟烴曾被普遍用作此類設備的製冷劑,但自2010年起就被禁止使用。得益於《蒙特婁議定書》的生效,南極臭氧層空洞在本世紀不斷縮小。然而,最新的《自然》論文卻給這一趨勢蒙上一層陰影。研究發現,近年來,一類氟利昂(CFC-11)的濃度出現了反常的變化趨勢,這意味著某些人正躲在陰影中違規生產這類汙染物。
-
米基利是對人類破壞最大的發明家,含鉛汽油和氟利昂都是他發明的
然而,鉛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已有很長的歷史,人們早就知道鉛和鉛的化合物是劇毒物質,作為天才科學家的米基利自然更加明白鉛的危害。但利慾已經薰心,為了掩人耳目,米基利在發明四乙基鉛後,僅稱其為「乙基」,刻意避免提到鉛。
-
臭氧O3與GRI-9106-E-O3臭氧檢測儀
臭氧,化學式O3,式量47.998,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有魚腥氣味的淡藍色氣體。臭氧有強氧化性,是比氧氣更強的氧化劑,可在較低溫度下發生氧化反應,如能將銀氧化成過氧化銀,將硫化鉛氧化成硫酸鉛、跟碘化鉀反應生成碘。松節油、煤氣等在臭氧中能自燃。有水存在時臭氧是一種強力漂白劑。
-
臭氧層的剋星不止氟利昂,解決這個問題,或加速臭氧層修復
「臭氧層」,對於很多人來說,應該是比較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說它熟悉,是因為我們經常會聽說,由於地球有臭氧層這個「保護傘」,吸收了大量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讓我們免遭強烈的紫外線輻射。說它陌生,是因為我們平時並沒有真正接觸過它們,只是知道它的存在。
-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 專家:非人類所為對人體傷害小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 專家:非人類所為對人體傷害小時間:2020-04-15 19: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 專家:非人類所為對人體傷害小 每次說到臭氧層的空洞,說得都是南極的臭氧層空洞,北極的臭氧空洞而且不引人關注,但是據自然期刊近日報導
-
南極臭氧洞的發現
1、 臭氧洞的發現1985年5月,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三位大氣科學家Farman, Gardiner和Shanklin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根據南極觀測,首次揭示了南極平流層臭氧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每年春季就出現急劇降低的現象,而且臭氧降低的趨勢在不斷加強。
-
新產品將全面禁用氟利昂
國家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近日透露,我國將在2010年1月1日全面禁用氟利昂類物質。到目前為止,中國共淘汰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約10萬噸的生產量和11萬噸的消費量,佔所有發展中國家的50%。而在今年年底前,我國可完成四類主要消耗臭氧層物質100%淘汰的任務。 有著「地球殺手」稱號的氟利昂,其溫室效應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000倍。
-
南極臭氧層破洞縮小 或因人類禁用氟利昂
中新網7月2日電據外媒報導,曾幾何時,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被視為地球環境危機的象徵,但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首次有確實證據證明南極臭氧層的破洞已經開始萎縮,對整個地球環境而言是好消息。研究發現,從2000年到去年9月間,南極臭氧層破洞的面積減少了4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印度面積。
-
英研究稱臭氧層修復或導致南半球加速變暖
新華網華盛頓1月26日電 (記者任海軍)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地球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正在緩慢縮小。然而,一項新研究稱,臭氧層修復也有可能導致南半球加速變暖。 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最新的全球浮質模型以及1980年至2000年間的氣象數據後得出上述結論。
-
南極臭氧層破洞縮小 或因人類禁用氟利昂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曾幾何時,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被視為地球環境危機的象徵,但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首次有確實證據證明南極臭氧層的破洞已經開始萎縮,對整個地球環境而言是好消息。研究發現,從2000年到去年9月間,南極臭氧層破洞的面積減少了4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印度面積。
-
氟利昂是如何破壞臭氧層的?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氟利昂是如何破壞臭氧層的?冰箱、空調、冷藏庫的製冷劑和大型飛機所排放的廢氣中都含有氟利昂,發泡劑、噴霧劑、清洗劑中也含有氟利昂。2氟利昂主要由碳、氯、氟組成,一個氟利昂分子含有三個氯原子。一個臭氧分子由三個氧原子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