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墨西哥著名啤酒科羅娜的生產商卻遭遇了別樣的煩惱,因為公司啤酒品牌科羅娜(Corona Extra)與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名稱(Corona Virus)一致,讓一些不明就裡的消費者認為該公司的啤酒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在網際網路搜索上「啤酒病毒」和「啤酒冠狀病毒」的搜索量大幅度增加,而科羅娜啤酒在歐美市場的銷量則開始出現下降,讓該公司哭笑不得。
據谷歌搜尋引擎統計,自1月18日以來,在線搜索「啤酒病毒」和「啤酒冠狀病毒」的數量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增加,與去年同期相比,「啤酒病毒」的搜索量增長了744%,而「啤酒冠狀病毒」的搜索量增長了3233%。
這主要是因為科羅娜啤酒的英文名稱與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名稱都來自於拉丁語的單詞「王冠」(Corona)完全相同,而在過去科羅娜啤酒在歐美國家的知名度比冠狀病毒這個學術用語要高很多,人們聽到冠狀病毒這個詞首先就會想到自己平時喝的啤酒與這種病毒是不是有什麼關聯。心中有疑惑的消費者到網際網路上認真搜索一番相關文章還能解疑釋惑,不再把啤酒和病毒聯繫在一起;還有一些沒那麼勤快的消費者,看到搜尋引擎上推薦的熱詞,搞不清楚具體情況,可能就會直接選購其他品牌的啤酒,讓科羅娜啤酒已經開始蒙受一定的損失了。
科羅娜啤酒年產量超過4000萬噸,是全球5大啤酒品牌之一,不僅在墨西哥市場佔有率第1,也是美國進口啤酒的第1品牌。在中國科羅娜啤酒和冠狀病毒兩個名字差異比較大,人們沒有把他們聯繫到一起,但是在美國、歐洲等科羅娜啤酒消費量不小、兩個名字完全一致、民眾對生產商又不太了解的地區,科羅娜啤酒可謂是遭遇了無妄之災,銷量已經開始出現下滑。
科羅娜啤酒的生產商已經有點坐不住了,1月30日該公司高級傳播總監主動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公開解釋,科羅娜啤酒與新型冠狀病毒沒有任何關係,「我們相信消費者能夠弄清楚病毒與我們的業務沒有任何聯繫」,並懇請美國媒體能多做宣傳報導,幫助消費者解開心中的疑團,不過應者寥寥。美國媒體在等著收錢闢謠,科羅娜啤酒在等著網絡熱點退潮。
談到科羅娜啤酒的這次遭遇不能不說谷歌等搜尋引擎起到的負面作用。谷歌搜尋引擎默認將新出現的熱詞與此前的熱門詞彙關聯起來,到搜索者認可這種關聯時,這種關聯還會自我強化,推薦給更多的搜索者,這就使得「啤酒病毒」這種無釐頭的搜索詞越來越熱,成為困擾科羅娜啤酒的現實問題。其實科羅娜啤酒創建於1925年,而冠狀病毒這個說法出現在1960年,已經相安無事幾十年,如果不是谷歌搜尋引擎,想必也不會有多少人把這兩個東西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聯繫到一起去。
對於這種問題,谷歌公司最應該負起責任,在他的搜索頁面上闢謠比什麼宣傳方法都要有效得多。一個墨西哥的啤酒生產商在國際網際網路巨頭谷歌面前沒有太多的話語權,只能讓谷歌公司雖然拿捏了,如果想讓谷歌公司站出來闢謠也不是不可以,那就必須奉上足夠的金錢,在谷歌的頁面上做廣告了。科羅娜啤酒的遭遇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什麼叫網絡霸權,這些掌握了霸權的美國網際網路巨頭即便是改正錯誤,也是要收費的。
感謝閱讀,歡迎點評和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