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哆已經懷孕6個多月,由於今年的特殊情況,查出懷孕後她就乾脆辭職在家,加上婆婆的廚藝實在太好,現在才6個多月別人都以為她快生了,身上的肉肉蹭蹭長。最近,她感覺自己臉盤都比孕前大了一圈,以為是長胖太多就沒在意。結果在孕檢的時候,醫生告訴她已有妊高症的症狀,全身水腫都比較嚴重,要多注意飲食和運動。
懷孕以後,準媽媽們都想著要營養充足才能生個「大胖小子」。雖然孕期胃口都不怎麼好,但為了寶寶的健康還是強迫自己要多吃一點。所以,經常有寶媽把身體的「膨脹」誤以為是長肉肉了。
其實,孕期水腫,並不止出現在小腿、腳踝。甚至可能「上臉」哦!
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不斷發育增大,膨脹的子宮會因此壓迫到下腔靜脈,導致靜脈回流不好出現水腫的現象。因個人體質的不同,胎兒發育的大小,孕媽們出現水腫的時間也會有所區別,但大多孕婦在孕6個月左右都會出現這種不適。
一般來說,孕晚期的水腫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需要太擔心。
孕期水腫主要是由於血管中的液體滲出血管積聚到組織間隙所致。但如果孕期水腫並伴有血壓上升、蛋白尿等情況,這種病理性的水腫務必要引起重視,應及時要醫院就診。
1、生理性水腫
生理性水腫是由於子宮擠壓到靜脈導致血液和淋巴循環不暢,代謝功能減弱,繼而引起的下肢組織體液淤積。一般多發生於小腿、膝蓋、腳踝和雙腳,這種情況晚上睡覺前比較明顯,早上起床時並不會有明顯症狀,通過熱敷、適當運動和按摩一般都能自愈,孕媽們不用太擔心。
2、病理性水腫
病理性水腫簡而言之就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妊娠期高血壓、腎臟或心臟疾病等。孕期出現這些疾病,不僅會影響母體的健康,還會對胎兒的健康發育造成一定的阻礙,如胎兒發育滯後、早產等。
病理性水腫除出現在下肢外,還可能出現在雙手、臉、腹部等地方,很多媽媽還會感覺頭暈耳鳴、四肢無力等。這類型的水腫通過休息和運動並不會減緩,反而可能加重,孕媽們要格外注意,及時治療才是關鍵。
1、合理休息和運動
如果你孕晚期還在堅持工作,出現水腫情況後應注意休息,避免久坐和久站,實在無法避免的話要也要儘量隔段時間起身活動一下雙腿。另外,孕期適量運動也能緩解水腫,但運動量一定要把握好,首先保證不能累著自己,散步、健身操、瑜伽這些都可以的。
2、注意躺臥姿勢
到了孕晚期,增大的子宮對下肢靜脈的壓迫導致回流不暢這是正常的,孕媽們應注意躺臥姿勢,儘量選擇左側臥。如果你左側臥實在不習慣,也應經常變換睡眠姿勢。或者試試睡覺時把腳墊高,可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減輕浮腫。
3、按摩小腿
孕期水腫大多數媽媽都會出現,準爸爸可以在飯後、睡前給準媽媽按摩一下小腿和腳,不僅有利於水腫的改善,還能增進夫妻感情。準爸爸們可不要因此而厭煩哦!
4、合理飲食
孕期水腫跟飲食也有著一定的關係,孕婦飲食應低鹽高蛋白,少吃或不吃含鹽量較高的醃製品以及不易消化,容易導致脹氣的食物。可以吃些冬瓜湯、綠豆粥、鯉魚湯、薏仁粥等,這些食品具有利水消腫作用,還能補充身體所需營養。
---------
你有過孕期水腫嗎?你是如何緩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