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醋產業發展的七個時期

2021-01-15 澎湃新聞

清徐古稱梗陽,始建於春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山西老陳醋的發源地和全國重要的葡萄產地之一,素有「醋都」、「葡鄉」之稱。

「自古釀醋數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清徐是山西老陳醋的正宗發祥地,釀醋歷史悠久,釀醋史可追溯至2500年前;其釀造工藝以「蒸、酵、燻、淋、陳」著稱於世,2006年5月20日,清徐老陳醋釀製技藝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醋品更是以「香、醇、濃、酸、鮮」名揚四海,自古就有「天下第一醋」之美譽。1924年,「福源昌」生產的山西老陳醋獲得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優質商品一等獎;2019年2月25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品嘗老陳醋後,更是將其盛讚為「天下第一醋」。

目前,清徐縣匯聚了山西省35%的食醋生產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認證的45家,佔全省的35%,太原市的70%。已形成以紫林、水塔為龍頭的食醋產業群,培育了「紫林」「水塔」2件中國馳名商標,14件山西著名商標,5個省級名牌。食醋年產規模70萬噸,佔山西省的80%以上,全國的近30%,位居全國區域食醋產銷量之首,是全國最大的食醋生產基地。除了傳統的老陳醋、陳醋、燻醋等主導產品外,還延伸開發出符合市場消費趨勢的風味醋、保健醋、醋飲料等新型功能系列產品體系,擁有六大醋產品系列,共計200多個品種,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同時還遠銷至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清徐醋產業大體上可以劃分為7個發展時期:

發端期(春秋戰國)

醋亦作醯、酢或苦酒。據歷史學家推斷,至少在2500年前,晉陽城(今山西太原晉源一帶)建立之時,當地就有釀醋者了。其時,晉陽一帶的民間醋坊已遍及城鄉,且以陳年白醋最為馳名。這其中,又以附近的梗陽邑(今清徐縣)所釀之醋為最佳。1957年,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山西清徐老陳醋》前言說:「老陳醋——這一全國聞名的山西特產,據傳說自春秋戰國時代,就已在這裡的手工作坊開始釀製。」實際上,這一說法也已被著名歷史學家郝樹候認真考證而肯定;1962年,《人民日報》也有文章說,春秋戰國時期,太原市郊區已經有了醋的生產。

興盛期(明清)

明清時期,經過歷代釀造藝人的不斷改進,清徐醋的質量日益提高,所釀之醋遠近聞名。到了清初順治年間,釀醋藝人王來福接辦了「美和居」醋坊,並用清徐出產的半無煙煤燻制醋醅,「改陳年白醋為燻醋」。同時,他又用伏曬、寒凍之法,改進了老陳醋的陳釀法。老陳醋的生產周期延長,充實了酯化過程,使老陳醋的色澤更美,味道更鮮。從此,「美和居」名聲大振,銷量倍增,成了顯赫一時的大商號。此後,一些商人緊跟「美和居」後塵,陸續設坊制醋,而一些釀醋藝人又隨著龐大的晉商團隊流轉到全國各地,紛紛利用當地的原料、水源等開始釀製老陳醋,從而使得老陳醋全國聞名。可以說,清徐的老陳醋釀造技術對中國食醋工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人們亦將這一時期稱作山西老陳醋生產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飛躍期(民國初)

民國初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帝國主義無暇東顧,清徐醋業同中國民族工業一樣趁機發展。

至民國十三年,也就是1924年,當地私營醋坊達四十餘家,年產量兩千噸左右。清徐老陳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這其中,較為有名的釀醋字號就有「聚慶誠」、「玉信成」、「義和玉」、「玉順和」、「四義長」、「晉和鈺」、「乾恆太」、「元集生」、「裕發源」、「永泉盛」、「義興德」、「協和泉」、「晉和成」、「義興隆」、「吉記」、「泉記」、「湧泉裕」、「寶豐源」、「日升源」等。而「聚慶誠」、「協和泉」等字號更是發展成為擁有1個或8個淋子的大作坊。

當地生產的老陳醋以其色澤黑紫、清香濃鬱、綿酸醇厚、久放不黴壞、不變質等特點再次全國聞名,除供應本地外,還遠銷京津冀及內蒙古和東北、西北地區等,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停滯期(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冬,日寇侵佔了山西省會太原,距離太原一步之遙的清徐的釀醋業隨即遭到嚴重破壞,當地絕大多數釀醋作坊紛紛倒閉關門。至解放前夕,當地醋的年產量不足百噸,僅相當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的5%左右。

恢復期(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

新中國建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下,奄奄一息的清徐老陳醋釀造業獲得了新生,有條件的作坊紛紛恢復生產,醋的年產量逐年增加。

為響應黨的號召,1956年1月,「福源昌」、「聚慶誠」、「協和泉」等8家醋坊公私合營,合併為清徐縣「新生加工廠」,到1956年7月,以新生加工廠為主體,集清徐制醋業之精英,匯各作坊名師於一家,聯合清源、東於、東木莊等21家大小制醋作坊和徐溝「福源湧」曲坊,建成了清徐縣最大的國營企業——山西清徐曲醋廠(工人110多人),飽經滄桑的清徐釀醋業從此真正獲得了新生。

銀行給予貸款,糧食部門以計劃價格調撥原料,醋廠幹部、職工和技術人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繼承和發揚「美和居」、「福源昌」、「聚慶誠」等老字號傳統釀製工藝的基礎上,積極改進生產工具,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全廠生產很快實現了半機械化,老陳醋的生產規模迅速擴大,改缸、壇、簍包裝為玻璃瓶小包裝,以方便外銷,並正式為「山西老陳醋」設計了商標,批量投放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銷後,很受消費者的歡迎,當時即由太原市食品雜貨公司(後改為太原市糖業菸酒副食公司)包銷近20年。

期間,該廠生產的普醋及老陳醋除供應太原市民及太原郊縣(區)居民食用外,還行銷全國許多大中城市。在1956年召開的全國調味品鑑定會上,清徐曲醋廠生產的「山西老陳醋」獲得第一名,該廠也連續幾年被評為省、市、縣的先進單位。

為了不斷突出「山西老陳醋」的清徐特色,1958年,清徐醋廠幹部職工為山西老陳醋重新設計了以象徵清徐的「水閣樓」圖案為標誌,以清徐美景「東湖」為商標名的「東湖牌」商標。在同年召開的全國食品工業會議上,「東湖牌」老陳醋被評為第一名,並隨即開始向蘇聯、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出口銷售。

1975年,在全國調味品質評會上,「東湖牌」老陳醋獲得第一名;1979年,分別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國家輕工部命名為優質產品。

此外,1960年,國家還撥款20萬元,新劈場地60多畝,在東湖南畔為清徐曲醋廠興建了新的廠房,將分散的車間合併,形成了老陳醋生產的專業化生產線,生產規模得到迅速擴展。1966年1月,清徐曲醋廠更名為「山西省清徐老陳醋廠」。

圖為山西省清徐老陳醋廠。

振興期(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久負盛名的清徐醋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不僅廠房設備等勞動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且選料、粉碎、蒸料、制曲、包裝等均實現了機械化。

更重要的是老陳醋的生產在繼承「美和居」、「福源昌」、「聚慶誠」等老字號傳統釀醋工藝的基礎上,注重科技開發,大膽引進和吸收多種現代釀造技術,其中太陽能鋼化玻璃陳釀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使「山西老陳醋」這一名牌產品質量日臻精美,風格更加鮮明。

全縣生產老陳醋的廠家也由原來的一個國營廠增加到鄉辦、村辦、聯辦、個辦等六七十家,醋的年產量也由解放前的不足100噸增加到5萬噸,居全國之首,並形成了「東湖牌」、「水塔牌」、「貫中牌」等多種陳醋、老陳醋名優品牌。

其中,山西省陳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清徐縣第二醋廠)年生產能力已超過3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食醋生產企業,其生產的水塔牌陳醋、老陳醋繼於1984年、1987年分別被評為部優、省優產品之後,1988年分別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銅獎;1989年分別被農業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評為部優、省優產品;1993年同獲第二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95年又同獲首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1996年,「水塔牌」註冊商標被評為太原市「知名商標」,水塔牌陳醋、老陳醋同獲部「名牌產品獎」和第三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97年,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於「水塔」陳醋、老陳醋「全國食品行業名牌產品」,並被全國28個大中城市互認為免檢產品;1998年,「水塔」牌保健醋被國家衛生部批准為「保健食品」,產品遠銷國內外,深受國內消費者的歡迎。

轉型期(2000年後至今)

近年來,在醋產業繁榮發展過程中,清徐縣緊緊圍繞創新驅動戰略,著力推進轉型升級發展,堅持「強化優勢、優化結構、提升品牌、集群發展」的思路,以產業園區為載體,大力提升醋業價值鏈,延長老陳醋品牌鏈,力爭將醋產業做大做強,真正成為支撐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柱產業。

「十二五」期間,清徐縣結合當地醋產業實際情況,開始在孟封鎮一帶打造孟封食醋工業園。園區位於清徐縣南部,規劃面積17.7平方公裡。

該區域北近省會太原,南臨晉中市,交通便利,不僅在清徐縣,也在太原市經濟發展與城鄉布局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是全市未來區域發展的核心與重點區之一。

園區內公路、鐵路交通網絡發達,線路的通過能力和通暢程度較高,綜合運輸網配套建設狀況良好,與鐵路站點和機場的時空距離較短,有利於多種運輸方式相互配合。

2012年,該園區被省經信委評為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被省商務廳評為第一批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清徐縣醋工業在產業規模、品牌建設、科技創新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2018年,園區食醋生產經營收入12億元,完成稅收1.5億元,累計完成投資5.2億元,吸納從業人員3000餘人,帶動高粱種植基地5萬餘畝,1萬餘戶種植農戶得到增收。

2019年,經山西省發改委批覆,孟封食醋工業園升級換代,更名為山西清徐特色食品產業集聚區。

集聚區功能定位為以食醋產業為核心,食品產業、健康產業、新興產業為輔助,以商務、商貿、展覽、諮詢等產業為配套,以管理、居住、商業、文娛等為基本功能的綜合功能片區。規劃期內集聚區總就業人口1.5萬人。

 

集聚區按照「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之都、生態生活生產生機結合的特色食品之都」的發展理念進行建設,整體構建了「一核居中、三軸延展、北文南居中產業」的規劃結構體系。

一核居中:以同楊路兩側布置的公共服務中心為核心,滿足食品交易、總部辦公、創新研發、餐飲休閒等功能的需求,構築起生產生活的資源流、信息流、人才流的集聚焦點,帶動整個產業集聚區的協調發展。

三軸延展 :以現狀同楊路為主軸,南北延展聯繫水塔老廠區與核心商貿辦公研發區,形成新老功能發展軸。規劃的緯三街連通西部門戶及水塔老廠區,形成園區東西向功能發展副軸。核心商貿辦公研發區內部設置一條東西向的城市服務副軸。

北文南居中產業:緯三街以北區域結合沿街商業,規劃打造中華醋博園及教育培訓區,形成產業園區的文化教育展示中心。緯三街以南區域以核心食品企業及配套加工企業為主體,結合商貿服務中心,打造形成中部的核心產業區。園區東南角結合現狀的村莊建設,布置打造園區的配套生活區,並結合設置商業購物,文化休閒、幼託等生活服務設施,形成配套完善高端的生態住區。

目前,集聚區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清徐食醋行業最為靚麗的一張名片。(清徐新聞中心)

相關焦點

  • 中國醋都——山西清徐
    2020年12月30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聯合授予清徐縣「中國醋都·清徐」稱號。背景「自古釀醋數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清徐是山西老陳醋的正宗發祥地,釀醋歷史悠久,釀醋史可追溯至2500年前。1924年,清徐「福源昌」生產的山西老陳醋獲得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優質商品一等獎。
  • 山西清徐舉行醋產業主題推介 投資額達164.3億元
    央廣網太原9月20日消息(記者賀威通)山西老陳醋的發源地清徐縣於9月20日,在太原舉行了「中國醋都美麗清徐」醋產業主題推介活動。「自古釀醋數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清徐釀醋的工藝獨特,所產老陳醋綿酸醇厚、歷久彌香,為全國四大名醋之首。
  • 山西清徐獲「中國醋都」稱號,力爭5年內食醋年產能達百萬噸
    1月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山西清徐縣委宣傳部獲悉,當天傍晚,清徐縣委、縣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已於2020年12月30日聯合授予清徐縣「中國醋都·清徐」稱號。
  • 對山西省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歷史學家考證,晉陽(現太原)是我國食醋的發源地,公元前八世紀晉陽已有醋坊,春秋時期已遍布城鄉。宋代時期在我省太行、呂梁等地區出現了「家家有醋缸、人人當醋匠」的盛況。《齊民要術》中記載的24種制醋工藝,在如今的山西醋釀製方法中還能找到其蹤跡。山西人愛食醋,和醋有著深厚感情,有著極高的醋文化認同感,是山西地域文化最鮮明的特徵,承載著很強的親和力和凝聚力。
  • 中國醋都花落誰家?清徐已叫13年,鎮江喊自己唯一,兩地爭論不休
    開車行駛在公路上,每當途經山西清徐時,總能聞到路邊飄來的醋味,沿途兩側綿延不絕賣醋的商鋪,還能看到「中國醋都」的碩大拱門,橫跨路中非常醒目。作為山西醋的發源地,醋已經成為清徐的支柱產業,尤其是老陳醋的獨有工藝,成為原產地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這個縣竟然沒有評上中國醋都(山西清徐縣)
    縣情清徐縣位於山西省中部,隸屬於太原市,總面積609平方公裡,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下轄4鎮5鄉1個街道辦事處,人口35萬。歷史說到歷史,清徐縣可謂歷史悠久,清徐縣春秋戰國時期稱作梗陽。狐突廟,該廟是為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大夫狐突建立,狐突最著名的典故應該是教育其子「忠臣不事二主」,狐突的這項觀念備受各朝各代君王的推崇。該廟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金朝。都溝石窟,位於縣城以西方向7公裡,開鑿於唐朝,現僅存5窟,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造了4000年醋的山西臉往哪擱?江蘇鎮江摘得「中國醋都」稱號
    鎮江市政府副秘書長盧利林介紹稱,早在南朝時期,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經集注》中,就有鎮江米醋的入藥用法,足以證明鎮江釀醋至少已有1400多年歷史。盧利林說,鎮江食醋產業先後經歷了「以池代缸」、「以罐代缸」、「機械翻醅」等多次技術革新,目前已擁有全國最先進的釀造生產工藝。
  • 清徐縣34家醋企組團推介
    10月10日至12日,在第10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清徐縣委、縣政府組織全縣34家醋企業集體亮相,共同參加「清徐老陳醋濟南行」品牌推介活動。  推介會現場,來自清徐縣的34家醋企業受到了全國客商的關注。在現場搭建的展館裡,琳琅滿目的醋產品擺滿了展架。
  • 醋都之戰、武則天他媽研究、西門慶之墓,城市發展靠誰拯救?
    事實上,山西不僅有心打造醋產業,也是最早注重「醋都」形象宣傳以及醋產業發展。2006年,清徐縣將當地的「清徐老陳醋釀製技藝」申報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了首批獲此殊榮的傳統手工技藝;2007年,清徐縣還發布國家有關機構審核批准的「中國醋都」標誌,並一直沿用至今。
  • 清徐國際音樂焰火節效果視頻曝光
    您好,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方藍字「清徐生活網」再點關注,以後就可以每天繼續免費收到精彩文章!記住!是完全免費的!
  • 山西醋用山西高粱!怎是一個好字能形容的
    清徐是山西醋產業的原產地和主產區。做醋肯定離不開高粱,可過去這裡很多醋廠用的都是外省的高粱。不過這種捨近求遠的現象今年有了變化,一起來看劉洋發回的現場報導。您看,我身後這一排特製的不鏽鋼罐就是如今釀醋的容器,從過去的瓦缸到如今的不鏽鋼,這裡152個罐子盛放的原料,是相當於原來一萬口瓦缸的容量。2017年,這裡老陳醋的年產量突破了22萬噸,產品種類200多種,是全國最大的老陳醋生產基地。那這麼大的體量,原料從哪兒來呢?
  • 中國最大的醋都:年產醋超10萬噸,享譽全國
    旅遊隨筆:老一輩的山西人,或許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叫做:自古釀醋數山西,追源溯流在清徐!這句話是啥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全國釀醋工藝最好的,就是咱山西了,而咱山西老陳醋的源頭,在清徐。其中,這個清徐,就是我們百家號:圖報今天所要說的中國老陳醋之鄉,號稱是中國最大的醋都,年產醋超10萬噸,並且享譽全國。對於山西本地人來說,清徐自然是十分熟悉,但是,對於外地的朋友來說,清徐又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講清徐縣。
  • 人民網山西頻道攜手清徐共展「醋都葡鄉」韻美
    根據協議,雙方將以需求為導向,在主題宣傳、活動策劃、融媒體建設、輿情監測、直播助農等方面加強合作,建立合作共贏、可持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關係。 儀式上,人民網山西頻道總經理馬立明與清徐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吳英志代表雙方進行了籤約。
  • 世界頂級飛行表演在清徐上演!內附最全攻略……
    精心布置了各自的展臺突出展示各地通用航空產業基礎條件和優秀企業風採全面展示山西省航空體育事業、產業發展的歷史、人物、成就和未來發展規劃如此精彩的視覺體驗怎能錯過觀看攻略在這裡↓↓↓交通攻略公交:乘坐910、911路抵達堯城機場。
  • ...調整振興實施方案解讀(二十六):食醋產業金字招牌要做成「黃金...
    這是《山西食醋產業調整振興實施方案》提出的我省醋產業發展目標。省經信委有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發展,我省食醋行業已形成以老陳醋、陳醋、燻醋等傳統產品為主體,以風味醋、保健醋、醋飲料等新型食醋產品為補充的產業體系和以東湖、水塔、紫林、來福等品牌企業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食醋中小企業分工合作、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 清徐:新年新氣象 新徵程路上不鬆勁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清徐縣確立了「一河兩中心」城鎮發展框架和「一體兩翼」經濟發展格局,提出了建設創新活力之城、美麗幸福清徐的戰略目標: 2020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城鄉居民收入進入全省縣域經濟前列,初步建成創新活力之城、美麗幸福清徐; 202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城鄉居民收入進入中部省份縣域經濟前列; 203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 |世界上第一瓶醋
    醋醋,古漢字為「酢[cù]」,又作「醯[xī]」。晉陽(今太原)是食醋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前8世紀晉陽已有醋坊。唐宋以來,由於微生物和制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至明代已有大曲、小曲和紅曲之分。清順治元年,梗陽(今清徐)改高梁大曲燻醋為老陳醋,突出了「夏日曬、冬撈冰」的新醋陳釀工藝,形成該字號食醋的獨特品味,並將產品定名為「老陳醋」,從此名聲大振,被後世稱為「山西老陳醋」,列為我國「四大名醋」之首。人類食用醋的歷史非常悠久,約有一萬多年。有關醋的文字記載的歷史,至少也有三千年以上。
  • 山西一中學飲水機變身飲醋機,網友熱議:山西人真的把醋當水喝?
    虎撲6月8日訊 6月5日,山西省清徐中學高中部食堂用飲水機裝醋供學生們取用。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山西飲水機裡流的都是醋!#山西一中學飲水機變身飲醋機#學生拿水瓶接醋】2020年6月5日,山西省清徐中學高中部食堂用飲水機裝醋供學生們取用。校方介紹,用飲水機裝醋主要是為了方便學生和保持衛生,這種做法已持續一年,學校安排了專人定期對飲水機進行清洗。
  • 羅清宇深入美錦集團及清徐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現場辦公
    圖為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羅清宇在清徐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區現場辦公。梁琛 攝  11月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羅清宇深入美錦集團及清徐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現場辦公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強化全方位保障,支持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委常委、秘書長劉鵷,副市長盧秋生參加。
  • 山西醋博物館藏有上千種醋,一瓶百年陳釀世界上最貴,很少人知道
    依靠這一特色,山西也發展出大批醋的品牌,其中以清徐為最。山西老陳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至今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一個山西人一年起碼要喝掉18斤醋。山西醋原料的高粱,而南方的醋是大米,可見不同地域的醋文化也是有區別的,醋從小米,到蒸熟成米糕,到發酵,到翻缸,再到發酵,曬醋一道道工藝流程,繁瑣嚴謹,看著工人們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可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博物館內還有現代老陳醋系列產品,展示了當今山西老陳醋發展現狀。但很多遊客往往忽略了這裡,雖然這裡不及5A及景區那樣名聲赫赫,但它的深刻內涵卻讓它有著無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