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利華重點以併購加強美容個護業務 稱過去4年只完成併購計劃的10%

2020-12-14 界面新聞

通過併購調整投資組合,以增強美容個護領域的發展潛力,仍是聯合利華眼下的重要發展戰略。

據路透社消息,近日聯合利華美容及個人護理業務總裁Alan Jope在巴克萊消費業峰會上表示,過去4年,他已經核准了130多項併購計劃,但最終完成收購的為13項,其中包括對Dollar Shave Club,Murad及Hourglass等品牌的收購。

Alan Jope表示,目前美容個護市場上有很多新興品牌引發行業關注,他們必須不斷關注以發現有潛力的品牌。

聯合利華執行長Paul Polman此前透露,集團從2015年以來已進行了24次併購,加速調整美妝個護板塊的品牌組合。

以目前已收購的主要品牌來看,聯合利華看中在新渠道、新興市場、新消費趨勢上有優勢的品牌。

例如,2016年,聯合利華收購了網際網路男士個護品牌Dollar Shave Club,拓展男士個護業務線的同時,也看中該品牌按月訂購的銷售模式,該品牌對寶潔旗下男性剃鬚品牌Gillette吉列造成了衝擊;為提升亞洲市場的地位,2017年9月其以22.7億歐元收購韓國美妝集團Carver,該集團35%的銷售來自中國,今年8月,Carver旗下專業護膚品牌AHC開始布局中國線下渠道,以加強高端個護業務在華市場份額。此外,2017年,聯合利華還收購了奢華彩妝品牌Hourglass,首次進入彩妝市場。

AHC在上海大悅城的指尖SPA體驗館

這些收購的品牌對集團業績有所推動,並使得美容及個護正在成為拉動這家全球第二大消費品製造商業績增長的核心業務。

聯合利華7月發布的2018年財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上半年聯合利華營收和淨利雙降,完成營收264億歐元(約為209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5%;淨利潤為32億歐元(25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了2.4%。但美容及個護業務營收為101億歐元,同比增長2.7%;家庭護理部門營收為51億歐元,同比增長3.5%。美容及個人護理、家庭護理兩個部門在總營收的佔比為61.3%,

而在品牌營銷與消費者互動方面,聯合利華也意識到了網際網路與社交媒體為行業帶來的變革。

Jope指出,目前品牌需要在開發產品的早期階段,就應該直接觸達消費者,與之溝通,而不是在開發產品之後再進行市場測試。「我們已經完全改變了市場調查的方式。」

在營銷上,傳統的電視廣告也已經被聯合利華弱化。Jope表示,新品牌應該在社交媒體與商場更多進行展示,而不應該依賴傳統的、「進入暮年」的電視廣告。

例如,在中國市場推廣AHC品牌時,聯合利華為吸引年輕消費者,就選擇了偶像團體UNIQ成員王一博做代言人。同時,也將與中國KOL(意見領袖)合作,提升品牌在中國內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相關焦點

  • 聯合利華第三季度業績改善,高端美容業務實現增長
    歐洲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周四公布了第三季度關鍵財務數據,營業額同比下降2.4%至129億歐元。儘管貨幣匯率影響導致營業額整體下降,但排除匯率和收併購影響後的基礎銷售額 (underlying sales growth,USG) 實現了 4.4%增長。
  • 日用巨頭聯合利華在時尚路上一路狂奔 瘋狂收購美容品牌
    交易雙方均沒有透露財務細節,WWD 則引述業內人士稱,該全球第二大日用消費品製造商為2018年銷售規模估計為7,000萬美元的Tatcha 耗資接近5億美元。英國《每日電訊報》上月報導,今年初聘請投行尋求賣盤的美國初創護膚品牌Drunk Elephant 也已成為Unilever PLC 聯合利華的目標,而且該集團準備了10億美元的報價。
  • 聯合利華VS寶潔:我們越來越像
    編者按/ 寶潔逐步剝離食品等大宗商品業務,而把重心放在健康與護理產品上,以避開和聯合利華甚至雀巢的競爭。出身寶潔的聯合利華新CEO波爾曼正在沿革寶潔的策略,這使得聯合利華和寶潔競爭如影隨形。  沉寂了整整9年之後,聯合利華(Unilever)再度開啟併購大門。
  • 聯合利華看中高端品牌在華增長潛力 ,為AHC開拓線下渠道
    在收購珂泊亞集團時,聯合利華全球個人護理業務總裁喬安路(Alan Jope)曾說過,「這項併購將在北亞地區——這一全球最大的護膚業務市場中,顯著增強我們的地位,並補充我們現有的產品線,從而為消費者提供價位適當的奢侈護膚品。」
  • 力壓寶潔,聯合利華對標的是全球最大美妝公司
    文|曉曉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聯合利華CEO Alan Jope近日表示,公司將在未來繼續收購或投資大量美妝個護類公司,並考慮繼續處理增長緩慢的資產。本月,聯合利華宣布收購高端護膚品牌Tatcha,這已是其今年的第4筆收購,該交易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完成。
  • 聯合利華的美妝「掃貨」清單與套路-虎嗅網
    以併購起家的快消巨頭,又開始頻繁對新興品牌下手。近日,聯合利華宣布將收購定位天然的高端護膚品牌Tatcha,交易價格約為5億美元,預計交易在今年三四季度完成。相信大部分人對Tatcha品牌是很陌生的,但此次交易已是聯合利華2019年的第4筆收購,類似的交易,聯合利華可能要做130個。「掃貨」清單把時間線再拉長一些,在近4年的時間中,聯合利華已經有17次收購,其中15次都是美妝品牌或公司。
  • 聯合利華或550億美元收購高露潔
    昨日,聯合利華大中華區副總裁曾錫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他目前並沒有收到相關的收購信息,聯合利華曾在3年多前把北美的牙膏業務賣掉,現在的情況與當時不同,是否會收購高露潔也說不準。但如果真能收購成功,對聯合利華來說肯定是件好事,收購價格可能會是其現在銷售額的2倍。
  • 聯合利華為什麼要和寶潔換牌打 能挽救下滑的業績嗎
    換臉」的戲碼——以多品牌而著稱的寶潔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不斷出售其旗下品牌,緊急瘦身,準備開啟大單品策略;相反,聯合利華則開始走上了併購之路,試圖推行多品牌戰略。  到了2015年,數據有了一些變化,聯合利華第一季度收入增長12.3%,銷售額也按年增長了0.9%,而根據寶潔4月23日發布的第三財季季報,銷售額同比下降了8%,根據寶潔的預計,2015全年淨銷售額將下降5%-6%,業績仍在下滑。
  • 聯合利華5億美元收購高端護膚品牌Tatch,這是它在美容個護領域的第...
    記者 | 楊秋月為強化美妝個護領域的優勢,聯合利華加快了收購新品牌的步伐。近日,聯合利華宣布將收購定位天然的高端護膚品牌Tatcha,交易價格約為5億美元(約合34.6億元人民幣)。預計此次交易會在今年三四季度完成,Tatcha品牌將納入聯合利華正在著手成立的高端護膚品部門。此次交易是聯合利華2019年以來的第4筆收購,是該公司美容個護品牌收購史上的第二大收購案。
  • 綠葉集團加速擴大醫療版圖 併購Healthe Care完成
    中國網財經4月21日訊 中國醫療行業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樁海外併購,終於在綠葉醫療集團的戰略版圖上落子。  4月18日綠葉醫療集團宣布,與澳大利亞Archer Capital Fund正式完成交割,澳大利亞第三大私立醫院集團 Healthe Care成為綠葉醫療旗下一員。
  • 化妝品業務依舊領先寶潔,聯合利華穩了?
    ▍截自聯合利華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兩大全球日化集團先後發布財報,有哪些看點?皮膚清潔品拉動增長,美妝個護業務依舊領先通過2020年最新業績來看,聯合利華的整體表現不如寶潔。據寶潔最新財報顯示,今年1-9月寶潔淨銷售額達到了3619億元,這是寶潔近5年來最好的業績表現。
  • 聯合利華去年營收下滑5.3% 稱Blueair影響中國市場業績
    刨除業務剝離的一次性利潤,營業利潤僅達45億歐元,是2017年的69%。  2017年,在拒絕亨氏的收購提案後,聯合利華前CEO Paul Pollman便提出業績目標——「到2020年實現20%以上的利潤率」,以穩定投資者及資本市場。近兩年,聯合利華也是出於這一目標的考量,加碼美妝個護業務。從2018年的業績表現來看,聯合利華似乎正在朝著目標奮進。
  • 消費品行業一個時代的結束,聯合利華計劃業務拋售
    據《每日郵報》消息,聯合利華的股東幾乎一致支持將該公司合併為一家總部位於倫敦的集團的計劃。此舉將是消費品行業一個時代的結束。英國和荷蘭瓜分消費品行業已有90年。聯合利華昨日表示,超過99%的股份投票支持此次合併。聯合利華希望在11月底前完成此次合併。總部現在將完全設在英國,放棄荷蘭的總部,荷蘭的實體將併入英國實體。聯合利華將繼續在阿姆斯特丹上市。
  • 廣告風格隨決策層轉變 聯合利華、寶潔攻防互換?
    攻防風格悄然變化   今年年初,曾在寶潔工作了26年的波爾曼正式成為聯合利華的全球CEO,很快在全球重啟聯合利華已停滯了9年的併購活動,作風強勢凌厲。   與此同時,在中國一直領先對手的寶潔也不甘坐視,記者獲悉,寶潔今年在中國的廣告投放策略也發生了諸多變化。
  • 聯合利華定價能力「孱弱」一季度收入下降5.2%
    中國網財經4月23日訊(記者 段思琦) 近日,全球第二大消費品製造商聯合利華公布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其旗下多款美容及個人護理產品定價下降。、Hourglass 及AHC 所屬的美容及個人護理部門產品售價下跌0.2%,收入同比去年下滑4.5%至49.08億歐元。
  • Verizon Business 完成併購 Cybertrust
    晉身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全球資訊保安服務供應商 香港及美國新澤西 BASKING RIDGE 7月9日電 /新華美通/ -- 完成早前宣布併購 Cybertrust 的程序後,Verizon Business 現已成為全球大型企業及政府部門客戶的管理資訊保安服務領導供應商。
  • 聯合利華裁員「過冬」
    種種收縮戰略之中,聯合利華宣布2014年裁員2000個工作崗位的計劃似乎並不那麼顯眼,但仔細觀察聯合利華的裁員構成不難發現,市場部是最為「受傷」的部門,因為銷售不再那麼容易。重演裁員懸疑    日化產業受到了衝擊,壓力巨大,一致採用裁員的方式減輕財務的壓力。
  • 可口可樂之後,聯合利華也打算「丟」掉CMO
    即將退休的聯合利華CMO Keith Weed至於聯合利華的下一步動作——據《華爾街日報》此前的報導,相關知情人士透露,儘管Keith Weed領導的團隊負責推動聯合利華的數字營銷並且處理公司與代理商間的關係,但他實際上並未掌控公司旗下任何品牌的營銷預算,而是分別由三大業務部門(美容個護、家庭護理、食品飲料)的主管來進行分配
  • 中國上市公司海外併購實踐與挑戰(可下載)
    在受訪企業中,約33%的企業在過去五年內參與過海外併購,近60%受訪企業表示未來有海外併購計劃。一、實踐與挑戰海外併購可分為四個階段,即併購戰略、標的搜尋和篩選、交易執行和投後整合。過半受訪企業認為上述每個環節都是海外併購中的痛點,以交易執行中的估值和談判,以及投後整合最為突出。
  • 摩根大通亞太區併購業務聯席主管: 自然資源和健康板塊 或成新併購...
    他認為,在三大領域保持熱度的同時,市場對自然資源和健康兩大板塊併購機會的興趣亦在升溫,未來或將成為海外併購的新熱點。   2016年,中資海外併購達到歷史高點,全年約2200億美元的併購金額超過了過去數年的總和;但隨著2017年國內監管部門關注海外併購風險,隨後中資海外年度併購交易規模快速回落,2017年和2018年均在1000億美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