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讓孩子在玩中學

2020-12-24 親子育兒港

提到教育很多家長朋友們就會想到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當然這是無可厚非的。有時候我們總會抱怨孩子,讓孩子寫作業非得要畫畫,讓孩子畫畫非得要玩具,總是不聽話。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有潛力的,我們要想讓孩子學習本領學習知識,首先得誘惑他,讓他感興趣,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肯定是好玩的,孩子在玩耍中學到的知識不到印象深刻,而且這些知識在孩子腦海中還非常深刻!

怎樣誘惑孩子產生興趣,在自己感興趣的世界裡玩耍著學到更多知識呢?這樣做非常有必要!

小菲上小學二年級了,她的識字量跟閱讀水平都非常高了,媽媽就像讓她讀長篇小說,因為小菲平時讀的都是以圖為主的兒童讀物,她也經常看到媽媽讀長篇小說,基本都是字沒有插圖。所以她本能地覺得非常難,不想讀。

媽媽就特別有想法,她去書店買了一本《笑傲江湖》,這本書非常好看,有很多懸念,每天晚上看完都會感嘆,這本書真有意思真好看,還時不時拿出一些情節來跟小菲討論,漸漸的小菲有了興趣,開始讓媽媽給她讀。

開始媽媽給她讀一些情節,後來媽媽會故意找一些藉口說下次再讀,正讀到引人入勝時候,小菲心裡痒痒,看她著急,媽媽就順水推舟讓她自己去看,去試試。不認識字沒關係,讀懂大概就可以,小菲聽了媽媽的話,就這樣讀起來。

孩子最討厭的就是強迫,最難抗拒的是誘惑,有了誘惑,就會慢慢好興趣,有了興趣那必然是好玩的,在玩中學到知識,感受知識的力量,那是最好的教育。

願每一位家長都能誘惑孩子去找到興趣,在快樂的玩耍中學習。

相關焦點

  • 兒童教育專家:最好的學習方式是「玩中學」
    玩play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通過玩,孩子潛在的獨特能力才能被發掘,並得以發揮,從而培養良好的個性和品格。育瓏灣幼兒園一直以來都秉承「玩中學」和「自然成長」的教學理念,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這對老師的教育方式和活動設計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如何玩出智慧,玩出精彩未來?如何在玩中發掘並鍛鍊孩子的獨特能力?
  • T花點新思|讓孩子在玩中學,才是最好的教育
    作為一名曾經的教師,馬雲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裡談到了很多,為什麼創辦雲谷學校,怎麼辦雲谷學校,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其中關於孩子的教育,讓人感觸蠻深的。馬雲認為孩子應該有自己的童真。"孩子就要像個孩子,孩子就應該有自己的童真,考試不是全部,分數更不是唯一。 雲谷不會為了分數而放棄藝術和綜藝能力的培養,這一點也是跟深圳市花點新思發展有限公司的教育理念是契合的。花點新思是一家新文創企業,致力於少年兒童美學美育,設計出一系列仿真花花藝拼裝玩具,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 一位父親的感受:在玩兒中學,是最好的教育
    學生以更輕鬆的方式寫作業,學習內容也被包裝成好玩的形式,在玩中學。新的學習和做作業方式,引發人們對教育信息化、人工智慧等話題的關注,很多人熱捧,也不乏一些爭議。質疑的人認為在線作業時存在「遊戲」,有些家長擔心孩子為了「玩遊戲」進行消費。站在理性和一個父親的角度,談談我的感受以及使用在線作業APP的經驗。
  • 尊重孩子玩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學
    「我家孩子腦袋聰明,就是粗心馬虎,考試時大題不會做,小題總出錯!」「我家孩子放學後就送去補課,為什麼成績卻一點不見長呢?從來都不讓他們玩遊戲,為什麼孩子對學習就是提不上興趣呢?」面對此情此景,一部分家長是憤而訓之,揍之,一部分家長是常常抱著僥倖的心理,覺得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這些都是極大的誤區!家長們要明白一點,帶情緒的教育是最無用的教育,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養孩子都是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越急越沒有效果。
  • 潤爾教育「iPad玩中學」開啟少兒教育新模式
    這種全新教育理念的出發點是促進兒童的個體發展。我國目前也有部分公立學校採用iPad教學,成效顯著。兒童的學習特點與成人不同,孩子們更青睞圖形記憶,而不是文字。因此,iPad在少兒教育領域的效果更為突出。iPad強大的圖像信息的展示功能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iPad本身具有的互動功能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使用iPad教學在無形中鍛鍊了孩子手、眼、腦協調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 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近20個活動項目,讓學生們暢玩少年宮  當一輛滿載著科技設備的「流動少年宮」駛入黃巖實驗中學,校園頓時變得活躍起來。  在學校的體育館裡,魔法實驗、3D列印、「雷鳥」飛機、桌上冰球等近20個展臺一字排開,每個活動展臺前都圍滿了好奇的學生。
  • 孩子「玩中學」 家長有哪些功課要做
    一些家長往往糾結:既希望孩子能在玩的過程中放鬆身心,有擔憂玩會導致孩子「不務正業」,被努力學習的小夥伴們甩在後面。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生活豐富多彩,為孩子的玩提供了眾多的資源;如何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在玩中開動腦筋、勇於探索,輕鬆學到知識,而不是瘋玩、傻玩。正所謂,讓孩子在「玩中學」。
  • 分享|以色列教育:玩中學,做中學
    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以色列的教育都是寓教於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做中學,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動能動性
  • 品牌學生託管班教育模式:學中玩,玩中學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品牌學生託管班的教育模式就是:學中玩,玩中學。今日遊戲課上介紹的新遊戲——《亢龍擺尾》就用上了。我們班果然喜歡跑動性強的遊戲。都很喜歡在遊戲中表現自己。品牌學生託管班師生一起總結遊戲的意義今天中午玩的很開心,孩子們總結了這次活動的意義,有的孩子還說:下次我們一起玩。孩子們休息的時間到了,一進寢室馬上就安靜的在睡覺。表揚他們。
  • 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的重視,從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我們總是熱衷於各種胎教方式各種早教班各種興趣班,總是痴迷於買學區房為孩子選擇一個好學校,總是想方設法的為孩子擇班擇師甚至是幫助孩子選擇朋友。但是,真正打動孩子內心對孩子的成長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來自父母的教育和影響。在孩子的心裡,最好的教育,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好好說話。
  • 做一個會「玩」的父母,在玩中教育孩子
    親子遊戲的目的是為了增進親子情感,陪孩子做親子遊戲時,這幾點要留意,做一個會「玩」的父母。1、教育放第一,玩放第二不少父母與孩子玩遊戲就是為了陪孩子,單純地讓孩子開心。但適當在遊戲中加入一點教育的元素,或許會更有意義。
  • 「玩中學,學中玩」 一起中學讓學生走出學習困局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所以,寓教於樂成為了很多教育機構的主打法則,西方著名心理學家Piaget在一百年前就肯定了「玩」的重要性,Piaget認為「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認識世界、開發學習能力的工具;玩在本質上也是一種智力活動,通過大量的玩耍能夠體驗生活中的科學、培養自信,同時也能學習知識和建立規則。
  • 「玩中學」的樂高機器人創新教育
    如果在課堂上給孩子一個機器人,他能創造出什麼樣的未來?名家雲集,觀點交鋒,此次研討會將用先進的教育理念與生動直觀的動手實踐,全面詮釋"做中學"的教育理念。  機器人,讓素質教育玩出來  EV3機器人的構成往往令家長們目眩,但卻令接觸了樂高教育課程的孩子們異常興奮。通過 "玩", EV3架築起了孩子通往素質教育的道路。  2010年,中國教育部和樂高籤署了"技術教育創新人才培養計劃"。
  • 學渣兒子逆襲成哈佛學霸,佛系爸爸直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玩
    而這一切的改變都離不開他的爸爸王建軍的堅持與教育,王遠因為逆襲成為了當地名人,而他的爸爸也被很多家長爭相討教。面對家長們的羨慕,王建軍直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玩。玩讓孩子逆襲:李玫瑾教授曾說:6歲前家長的教育是黃金,12歲後的是垃圾。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掌握好教育精髓,吸取多方經驗輔助孩子逆襲。
  • 「玩中學」有缺陷?真的有孩子「越玩越聰明」?
    如何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早已成為父母帶娃過程中的頭等大事,市面上各類「玩中學」的課程和工具也是層出不窮,不少父母都在猶豫——孩子專注力不太行,「玩中學」真的能有效果嗎?孩子年齡太小,長大再學效果會不會更好呢?
  • 中國的兒童音樂教育背景,「玩中學」為何不流行,你知道嗎
    不同教育者與不同的機構,對於「玩中學」有著不同的定義。但不可否認的是,「玩中學」的概念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確實變得更加成熟了,澳大利亞、美國與英國等西歐國家也樂於採納這一教育體系。然而在中國的音樂教育背景下,「玩中學」並不流行。   一、什麼是「玩」?
  • 多地中學校長暢談「最好的教育」分享從教感悟
    「一間教室就是一個世界」「最好的教育應該『滿含愛、滿含希望、滿含信仰』」……記者20日獲悉,中國多地優秀中學校長匯聚上海,暢談教師職業的真諦與多年從教的感悟。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代蕊華表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 「我就是跟你鬧著玩的」:界限感教育,是你給孩子最好的教養
    導讀:「我就是跟你鬧著玩的」:界限感教育,是你給孩子最好的教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選擇適合孩子的學前兒童音樂,讓孩子在玩中學、樂中學
    通過這些特點帶領孩子們在玩中學、樂中學,使音樂教育置於歡快的音樂感受與音樂表現裡,能夠學得開心,能夠學到知識。使孩子在歡快、活潑、極具藝術特點的音樂活動裡接受教育,把教育包含在愉快的音樂活動裡,把「樂」當做孩子們接受教育的有效方式,來增進孩子們性格活躍,身心健康,德智體美全面接受教育,這些都是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性的特點體現。
  • 提倡「玩中學,做中學」,蒙林童軍給孩子一所「沒有圍牆的學校」
    與此同時,作為新時代下成長起來的家長, 80後、90後家長對於下一代的教育理念更加開放,更加注重孩子的創新能力、綜合素質和個性發展,讓孩子「走出校門」的願望和需求越來越強烈。「玩中學」伴隨著市場需求,一大批戶外教育機構如雨後春筍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