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吃口熱乎的已然成為剛需。在北方取暖靠暖氣,南方靠一身正氣的季節,火鍋無疑成為貫通南北的冬季升溫上上選。
可偏偏有的人你吃她也吃,你胖卻不見她胖,他們到底是咋吃的?
-圖片來自soogif-
先看看,吃火鍋為什麼易胖?
01
鍋底、調料高熱量
本著吃個開心吃個滿意的原則,大多數火鍋底料,油脂鹽分含量都特高,熱量也是高得嚇人。
以重慶的紅湯鍋底來說,每一百克的熱量就在523大卡了。主要集中在油脂和碳水原料上。
湯底熱量已經如此,別說每個人都有一份獨家的蘸料配方,像常青客的香油、牛肉醬、沙茶醬更是熱量炸彈。
食材本身熱量不論高低,下鍋一涮,起鍋一蘸,熱量也會隨之飆升,很容易就超標攝入。
02
食量食慾難控制
如果一個人吃飯呢,正餐一般20分鐘之內吃完。
但大冬天約上三五好友吃火鍋,八卦嘮嗑追憶流年,怎麼得也得1、2個小時。
進食時間延長,不知不覺就會吃更多。
何況重口味的火鍋,本來就更容易刺激食慾,熱量超標就在舉箸之間,長胖也就隨之而來了。
03
食材高熱量還高脂
本來嘛,吃火鍋為了滿足口腹。肉類肉製品是不可少的。五花、肥牛、牛丸……肥瘦相間才適宜。
但蔬菜也不遑多讓,豆泡、豆皮等,油脂含量同樣不低,在因為是素菜而大吃特吃的時候,已經悄悄給長胖埋下了種子。
一頓火鍋完,飽是飽了,樂是樂了,脂肪熱量攝入也悄悄超了。
有啥辦法,能吃上一頓不胖人火鍋?
01
選對鍋底
吃火鍋,想不胖,正確的鍋底選擇就是成功的一半。
比如潮汕鍋,更加清淡少油,對減肥中的胖友來說更為友好一些。
此外,涮菜之前還可以先撇去一部分浮油,把鍋底附加的熱量儘可能降到最低。
更清淡的湯底,相比麻辣鍋更加低卡。
02
自己調一款低熱量的蘸料
搞定低熱量鍋底,再給蘸料做個熱量減法。
想要瘦,就一定要以少糖少油少鹽作為選擇標準,既能防胖,還能遠離高鈉帶來的水腫或是血壓升高的風險。
你可以用醋、薄鹽醬油、蠔油,再加上蔥、姜、蒜、洋蔥末等天然辛香料來豐富口感。
這樣的低熱量蘸料,照樣可以有滋有味!
03
食材選擇要低脂
首先是肉菜,最好能選擇新鮮的低脂肉類,比如瘦牛肉、瘦羊肉、魚肉、蝦肉等。既能為你補充蛋白質,有利於肌肉的生長與修復。
同時,蔬菜的熱量雖然比較低,特別是菠菜、白菜等綠葉蔬菜,由於表面積大,會吸附更多的油脂,你以為在吃菜,其實也吃下了不少油!
因此吃火鍋的時候,就算是蔬菜也不能敞開肚皮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