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竟是蘇東坡損朋友時發明的 寫信常用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明年1月三蘇祠即將重新開館,在兩年多的修繕時間裡,三蘇祠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對館藏資料進行了大量的梳理,居然在《蘇軾全集校注》中發現不少書信裡有「呵呵」二字,難道現在我們網聊時最喜歡的倆字居然是他老人家發明的?沒錯,在眉山的三蘇文化研究院他們居然查找到了45篇含有「呵呵」的蘇東坡文章。

  出生於四川眉山的蘇東坡無愧於一代文豪之稱號,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900多年前的蘇東坡是北宋時期的時尚達人和全民偶像。建築師、工程師、音樂家、吃貨和潮人……這麼多的身份讓蘇東坡名噪一時,林語堂甚至在他的《蘇東坡傳》的開篇一口氣給蘇東坡羅列了19個頭銜,他的許多發明創造直接影響到了900年後現代人的生活質量。如果世界上從沒有誕生過蘇東坡,地球照舊會運轉,可是我們的生活還是會發生一些小小的改變,不是變好了,而是變得乏味了。

  段子手

  沒有他我們都不會用「呵呵」聊天了

  他不是嶽雲鵬,他也不是郭德綱,他是蘇東坡,一位來自北宋的著名「段子手」!如今,網上行走,常見「呵呵」二字,當有人不知道該說什麼時,就用「呵呵」兩個字應急,它可以是率性默許,可以是保留意見,可以是偶逢知己的會心一笑,可以是發表異議前的情緒緩衝。「呵呵」,它代表的意義竟是如此善變。而「呵呵」二字蘇老師則非常喜歡使用。蘇軾留下大量書簡,短則十餘字,長則百字,內容是軍國大事加上雞毛蒜皮,更寫有「呵呵」以資調味。

  近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在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調查了解到,《與李公擇十七首》、《與錢穆父二十八首》、《與文與可三首》、《與王定國四十一首》、《與趙德麟十七首》等45篇文章都寫有「呵呵」。蘇東坡曾給因「河東獅吼」出名的好友陳季常寫信:「一枕無礙睡,輒亦得之耳,呵呵。」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舒爽,寫詞只是小意思。該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中國蘇軾研究會副秘書長劉清泉說:「『呵呵』一詞大多出自蘇軾與友人的書信,和朋友聊天常常『呵呵』一笑,其含義和現在差不多。他的『呵呵』笑聲,穿越千年時空,如今似乎仍然餘音嫋嫋。」

  工程師

  沒有他我們哪裡去欣賞「蘇堤春曉」?

  如果你有機會去杭州旅行,千萬不要錯過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春曉。蘇東坡36歲的時候第一次來到杭州當通判(職務類似於副市長)。他十分迷戀杭州的山水,覺得西湖比古代美女西施更美,便寫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句絕妙好詩。可是過了15年,蘇東坡再來杭州發現西湖長久不治,湖泥淤塞,葑草蕪蔓,如此場面讓摩羯座的蘇軾痛心疾首。

  1090年4月,蘇東坡主持的治理西湖工程開張,用了半年的時間,當地出了20餘萬工,挖了25萬丈土,把挖出的湖泥葑草堆積成長堤,堤上夾種花柳,形成了著名的蘇堤,浚湖築堤的工程由此告竣。為了保護西湖水質的清潔,嚴禁在湖中種植菱葑。從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裡的一道漂亮堤壩正式完工,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其命名為蘇堤。

  城市規劃師

  廣州人因他提前900多年喝上「自來水」

  和當年在四川修建過都江堰的李冰父子那樣,蘇東坡不僅是那個時代的水利工程師,甚至還是優秀的城市規劃師,他在杭州修建蘇堤的同時,著手改善了市民飲水的情況,蘇老師經過認真細緻的田野調查,他發現當地六口井已堵塞、混濁惡臭,他派僧人仲文、子瑾、如正、思坦羅致20餘人浚疏6口井。他第二次來杭任知府時又對6井作了全面的整修,大大提升了周邊居民的飲水衛生。

  貶謫惠州時,蘇東坡發現廣州居民的疫症流行與飲水問題與有關。後來他發現當地蒲澗寺後有滴水巖,水質很好,於是他又發起了一項浩大的工程,在滴水巖下修建一座大石槽,用5000根竹管將10裡外的泉水引進城裡,再在城中修建一座大石槽用來儲水,又建小槽儲存起來供居民汲用。可以說,蘇東坡是城市自來水供水系統的發明人。

  唱作人

  沒有他KTV唱不了《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1999年,王菲的一首《明月幾時有》 紅遍大江南北,也掀起了中國流行樂壇改編中國古典詩詞的風潮,至今王菲版的《明月幾時有》都是KTV點唱的熱門曲目。這首歌正是出自蘇東坡的不朽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作為宋朝時期的全民偶像,蘇東坡在當時的地位類似於香港的黃霑。蘇老師現存於世的330多首詞作,幾乎每首詞都是用文字在作曲。

  宋人寫詞就像現代的填詞人一樣,寫出來的東西就是給人唱的,相比同時代的文學家,蘇軾更為通曉音律,不僅能寫、能唱,而且還彈得一手好古琴,也像現代的李雲迪或朗朗那樣到處給人表演,用今天的話講,他是一個出色的音樂家兼優質唱作人。蘇老師不但彈古琴,而且還像李宗盛愛吉他那樣,愛琴如命,甚至會抱著琴睡覺。

  美食家

  沒有他我們吃不到「東坡肉」

  蘇東坡一生三起三落,閱遍世間人情冷暖,無論順境亦是逆境,他都絕不會虧待自己的胃。四川出吃貨,而史上最大的吃貨就是他蘇東坡!1080年,宋神宗趙頊把他發配到黃州時,蘇老師還抱著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搞市場調研,當時他在當地菜市場發現,黃州的豬肉雖然很便宜,但當地人卻不知怎麼烹煮。於是,他買來一刀肉親自烹飪,在肉中加入七八味調料,用文火慢燉,創造出一道流傳千年的名菜——「東坡肉」。

  一首《豬肉頌》中,蘇東坡把此肉的烹飪方法寫了下來:「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淨洗鐺,少著水,柴火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由這首詩可以看到,蘇東坡雖再遭貶謫,但他的愉快的心情並沒有受到影響。生不逢時啊,如果蘇東坡在今天開一家餐廳,肯定能在全國連鎖賺得盆滿缽滿。

  潮人

  沒有他海南的「東坡笠」如何申遺?

  如果北宋時代有《vogue》或《瑞麗》這樣的時尚雜誌,估計咱們的MR.蘇肯定隔三差五會上個封面,因為他完全就是一枚引領潮流的潮人。1097年,貶謫海南之後,蘇東坡創製了潮爆了的海南竹笠,爆款的「東坡笠」流傳了整整近千年。2005年9月,瓊海市申報的「東坡笠」成功入選海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名錄」。他發明的竹笠載入人類時尚史,真的是醉了。

  如同英國的制帽大師Stephen Jones那樣,蘇東坡對服飾有著非同一般的時尚嗅覺,他早在元佑年間於京師為官時,就覺得衣著穿戴方便,寬鬆舒適將會成為潮流,於是他經常內穿和尚的衲衣,外套長袍與朋友談詩論文,美國嘻哈樂手喜歡穿著寬鬆外套和肥大褲子,沒想到人家蘇老師早就玩過這個範兒了。

  含有「呵呵」的部分蘇東坡文章名錄

  1.《與李公擇十七首》

  2.《與錢穆父二十八首》

  3.《與文與可三首》

  4.《與王定國四十一首》

  5.《與趙德麟十七首》

  6.《與鮮于子駿三首案》

  7.《與陳季常十六首》

  8.《與程正輔七十一首》

  9.《與程秀才三首》

  10.《與林天和二十四首》

  11.《與楊元素十七首》

  12.《與林子中五首》

  13.《與蔡景繁十四首》

  14.《與張元明四首》

  15.《與孫子思七首》

  16.《與陳大夫八首》

  17.《與魯元翰二首》

  18.《與石幼安一首》

  19.《與毅父宣德七首》

  20.《與徐得之十四首》

  21《與杭守一首》

  22.《與米元章二十八首》

  23.《與朱康叔二十首》

  24.《答李秀才元一首》

  25.《與王慶源十三首》

  26.《與子明兄一首》

  27.《與參寥子二十一首》

  28.《與南華辯老十三首》

  29.《與通長老九首》

  30.《與遵老三首》

  31.《與範子功六首》

  華西都市報記者 楊帆攝影 張磊

相關焦點

  • 蘇東坡的交友之道: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是永遠的朋友
    蘇東坡和李白一樣,就算遇到各種挫折,然而依然能夠活得瀟灑,活得讓人豔羨。都說要選擇快樂的人做朋友,無疑蘇東坡就是一個快樂的人,自然找他做朋友的人很多,據不完全統計,他的朋友得有近千人。然而他的這些朋友都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嗎?朋友是有酒肉朋友和知心朋友之分的。
  • 是什麼契機讓蘇東坡發明了一系列美食
    很多中國人說起蘇東坡,都會露出一種會心的微笑。這不僅僅是由於他的文化藝術成就,更因為他的其它個人魅力。作為一個大名人,他有一個相當獨特的地方,那就是他十分愛好美食,並且還自己發明了一系列東坡菜餚。中國自古以來,都是民以食為天,蘇東坡能夠千百年來如此被中國人民所喜愛,這個技能肯定為他加分不少。那麼到底是什麼契機讓蘇東坡發明了一系列美食呢?一起來看看吧!
  • 蘇東坡發明的3道美食,一道成家常菜,兩道深受男性喜愛
    蘇東坡的才名,無論是在宋朝還是之後的各個朝代,都能夠被人稱為一代大家,他在詩詞以及文章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可以說是北宋時期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成為了很多人的偶像。除了蘇東坡的才名之外,他還有極為出名的一點,那就是他身為「大吃貨」的本性。
  • 「東坡肉」「梅菜扣肉」竟是他發明的?他還是造酒家、瑜伽修煉者
    可一說到「東坡肉」、「東坡魚」、「龍井蝦仁」,大家的話就多了起來,沒錯,以上美食都是這位大詩人蘇軾的發明。就連我們現在經常用的「呵呵」,也出自他手!「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偉大的人道主義者、黎民百姓的朋友、造酒試驗家、瑜伽修煉者、月下漫步者……」林語堂在他的《蘇東坡傳》的開篇一口氣給蘇東坡羅列了19個頭銜。
  • 這梗常用於朋友間互損
    這梗常用於朋友間互損時間:2020-01-11 16:5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狗子,你變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朋友間互損 就是講一個傻子與你相處的時候,變聰明了 用於朋友之間互相損友。當你想套路朋友買單的時候,被他識破了。
  •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蘇東坡的荔枝情結
    ……蘇東坡晚年寫了不少詠荔枝的詩,這首詩是他在惠州初次食用荔枝後寫的。這首詩用擬人化的手法,把荔枝描寫的可謂生動形象,栩栩如生。詩雖然寫的很好,但背後的故事卻不見得美好。蘇東坡去惠州是「烏臺詩案」後以罪官身份被朝廷貶謫去的,並且這次貶謫還是霹靂手段。
  • 《蘇東坡傳》:一個真性情的蘇東坡
    文章來源:早安新東方 第396期作者:新東方西安學校 張龍這一次應該是第二次讀完了《蘇東坡傳》,但是在下筆寫讀書筆記的時候卻不知寫些什麼,因為在蘇軾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思考的東西。他的一生經歷豐富,並非一個完人,一生三起三落。起時最高官至兵部尚書,落時乃至連吃住都成問題的一介平民,一生起起伏伏飽經苦難風霜。就是這麼一個人,千古以來,受到無數人的喜歡和敬仰。
  • 蘇東坡被朋友妻子用棍子趕出門,寫了一首詞,形成一成語流傳至今
    後來,當蘇東坡被貶黜到了黃州之時,陳季常和他成為了好朋友,並且經常一起飲酒作樂。陳季常是個好客之人,每次有客人來,他都會準備好歌舞接待朋友。但是陳季常這樣的舉動並不是很好,因為他有一個善妒的妻子柳氏,此人每當陳季常邀請賓客陪酒之時都非常生氣,用木棍敲打牆壁,以此來提醒陳季常。
  • 想了解蘇東坡,東坡肉是不是真的是他發明的?他是個美食愛好者...
    想了解蘇東坡,東坡肉是不是真的是他發明的?他是個美食愛好者?除了這道菜,還有別的嗎? 蘇東坡不僅僅是一個美食愛好者,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上蘇東坡是最閃亮的那顆星,作為文學界的頂級美食家,烹飪界的金牌技師,他留下的東坡美食系列至今仍然是無數人的最愛。東坡肉好似藝術品,蘇東坡是該作品的原始版權所有者。初到黃州蘇東坡一邊感慨「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一邊為生計打拼。隨後蘇東坡發現黃州豬肉便宜,當地人卻不會製作,於是經過琢磨他解鎖了製作豬肉新方法。
  • 【惠州文脈·雜談】從「蘇軾」到「蘇東坡」:困境中的心靈淬鍊與...
    道人輕打五更鐘」「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在世人的印象裡,蘇東坡是個超然豁達、安閒自適的人,有大才,又有煙火氣,可敬又可愛。赴任鳳翔籤判時,太守陳公弼就看這愣頭青「不順眼」,要求他反覆改公文。他內心不平,曾作詩諷刺。寫《凌虛臺記》時,再寫諷刺之語。
  • 《蘇東坡傳》⑨ | 回首來時,忽覺身輕
    蘇東坡的妻子死於八月初一,太后則死於九月初三。蘇夫人死時,蘇東坡正洪運當頭,這時蘇夫人去世,正好躲開了蘇東坡一生中最為悽苦傷心的一段。而皇太后,神宗之母,當今皇帝哲宗之祖母,也曾經是蘇東坡的守護神。她之去世也就是蘇東坡的沒落之始,也是她當政期間那些賢臣的沒落之始。
  • 看看蘇東坡,遇見世間最有趣的靈魂
    當蘇東坡以被貶黃州時,好友馬夢得去找當時的黃州太守徐君猷,說蘇軾如今家中很貧困,看能不能給塊地他種;徐君猷痛苦地答應了。這塊地也讓蘇東坡一見傾心。本是無名高地,因為位於城東,蘇東坡便以「東坡」命名,自號「東坡居士」。自此成為了後人熟知的「蘇東坡」。親自耕作,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並深有體會地寫出了《東坡八首》詩歌。
  • 蘇東坡:3+7=0,這就是人生
    大文豪蘇東坡有詩曰:「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人生很多事,在將滿未滿時,往往最為恰當。酒飲微醺止,花看半開時。飯吃七分飽,茶倒七分滿。如果大環境不夠好,做人的智慧,不是莽撞對抗,而是把心態放平,把眼光放長,該糊塗時糊塗。待到時機成熟,有能力之時,你才可以改變局面。後來,曾國藩步步高升,對大貪官出重拳,嚴厲打擊,得了一個「曾剃頭」的稱號。
  • 蘇東坡的朋友圈
    那……這麼厲害的 蘇東坡的朋友圈是什麼樣的? ...... 歷史上有一個畫片對此作了精準的描述: 「三酸圖」
  • 蘇東坡惠州之行:大喜大悲的人生經歷~
    「蘇東坡」是個動詞。蘇子並非一下子成為了蘇東坡。得意時,他是在朝的蘇軾。失意時,他便成了在野的蘇東坡。黃州之後,在太后庇護下,蘇子復出,步步進階,成了「帝師」,給小皇帝講經。他又一次成為了蘇東坡。東坡精神的又一標誌性內涵,是樂觀豁達。證據之一,是他剛剛落腳,給友人寫信,以難以想像的樂觀與幽默,戲謔道:「兄弟俱竄……」驕矜的文人,誰會用「竄」來形容自己的狼狽情形呢?惠州市肆寥落,全城一天也就只殺一頭羊,好肉全供給官宦了。這卻難不倒東坡。
  • 好書在百度 蘇東坡:奔走潦倒的一生,波瀾曲折盡在詩裡見
    此時的蘇東坡變得成熟起來,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他給好友陳慥寫信,言辭激烈,寫完後告訴他趕緊燒了。給章惇這樣的人寫信,寫得義正辭嚴,說我今天真的要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唯有皇恩浩蕩不能報答,後來都寫這樣的東西。在黃州,朝雲給蘇東坡生下一個孩子。朝雲是蘇東坡在杭州收的丫鬟,後升格為妾。
  • 蘇東坡「旅居」海南的路線和生活:遍歷山河,人間你最值得
    這是蘇東坡形容自己被貶海南時的生活。 可即便如此,他卻視儋州為他的第二故鄉。 到達藤州他聽到了弟弟蘇轍被貶的消息,於是寫信一份,交由弟弟。 蘇轍收到信後,與哥哥匯合,兩人一路南下,到達雷州。
  • 多食姜或可損智乎
    而八大家中的二家,王安石和蘇東坡雖不是冤家仇敵,卻是政治上的對頭,歷史上有關他們的軼事很多。 有一次,王安石跟史學大家劉貢父吃飯。席間,王安石放下筷子問劉貢父:「為什麼孔子說吃飯不撤姜呢?」劉貢父說:「《神農本草經》說,生薑吃多了,就會變傻。孔子知道這個事啊,他又是傳道的,傳的是讓老百姓變傻的道,又不好明說。所以,就讓老百姓多吃薑,都變傻了好傳道啊!」
  • 蘇東坡在海南吃西谷米
    我們知道北宋大名人蘇東坡在高太皇太后去世,宋哲宗親政的時候,被新黨排擠,貶官外放。先是貶為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蘇東坡是樂天派,在惠州三年,政績卓越,士民擁戴。自己也是如魚得水,樂得自在。詩文不輟,屢有佳品。
  • 前半生,蘇軾;後半生,蘇東坡
    也有人曾說: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風雨,過眼雲煙,我行我素,泰然處之,他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年少時,總以為蘇軾蘇東坡不是一個人,後來,越了解他越發現,前半生,是蘇軾;後半生,才是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