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從事教學工作兩年了,並且擔任班主任工作兩年了。在這兩年裡,在心態和工作方法上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簡單地將在第一年裡和第二年裡的班主任工作進行一個簡單的對比。
一、品味曾經,磨礪思想:
初為人師,內心有無比的興奮,同時心裡也覺得有些壓力,畢竟自己缺乏教育管理實踐經驗,所以會碰到的問題所做的預測總比較樂觀,可是在碰到一系列的「突如其來」而又煩瑣不堪的問題時,自己也難免是亂了陣腳,往往在一些小事上疲於奔命,一看到學生做的事情不符合要求時,心裡就免不了不舒服:這些學生怎麼這樣啊?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其實,這是沒有能夠從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去考慮,局面常常朝著嚴重偏離與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
經過了一年的洗禮和經驗教訓的沉澱,到了第二年重新接班前,自己在周圍領導和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較仔細的反思,更多的從多方面去思考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問題的解決辦法。
二、嘗試走進學生的心靈:
在制定一些班規或者是一些日常需要共同遵守的習慣時,往往沒有很徹底地從學生的需要和能夠做到的範圍來考慮,並且在有時候無論學生何種情況做得不好時,我都是用較簡單的批評方法去指正,讓一些學生覺得沒有信心去做好,便久而久之,不但起不到約束和改進作用,反而讓他們的一些壞習慣更加根深蒂固。
在第二學年度,在制定班規和處理一些違規行為時,能夠更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自己學生先制定,再師生一起討論規範,讓學生覺得容易接受,自然執行起來的時候也不易有牴觸情緒。比如,我們班有一個逆反情緒較大的男生,經常遲到,而他偏偏又是一個主要科目的課代表,這樣一來每天的功課總是不能夠按時收齊,讓很多同學和老師很不滿意。在我了解到這個情況時,並沒有簡單地採取一些懲罰措施,而是向他進行了解情況,了解到他是住處很遠,所以就經常不能準時回來。後來我與他商量如何解決現狀,給了兩個方案給他參考:一是以後儘量安排好時間,晚上早點休息,早上早點起來上學;二是不擔任課代表,轉做其他崗位的工作。後來他從原來的「遲到大王」,變成了「早到大師」。當初若簡單粗暴地採取以往的做法如訓話,抄書等,可能就會獲得相反的效果。
現在的學生正處於青春敏感期,又加上功課相對比較緊,學業比較重,在學習和生活中容易與學生或其他人鬧情緒或者發生身體上的衝突,而忽略了考慮其他後果,除了在平時教育他們要和睦相處之外,在真的有突發事情發生時,也不會過於急躁地去追究誰的責任和責罵,而是讓他們先在自己身上找不足然後再從各自造成的危害去說,這樣學生也就更容易聽得進我的教育,慢慢地以前經常與同學鬧矛盾的同學也逐漸明事理了。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能引起我的興趣,我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上面,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們有哪些痛苦和歡樂等等。」只有當我們真正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時,學生才有可能對我們敞開心扉,訴說他們的心裡話。「用心靈贏得心靈「,這也是我開展工作時經常想起的一句話。在平時儘可能主動地向學生了解生活,聽聽他們的心裡話,一方面有利於自己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另外也可以及時了解和幫助解決問題。
三、學會藉助各方力量: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很有限的,於是我靜下心來,放下頭顱,放低眼角,多看看別人的工作,多學學別人的長處,多想想自己的不足。有時間多和同事們討論,多向前輩們請教,先把自己的想法提出來,再和大夥商量一下,這樣,處理事情就更妥當。一段時間下來,班級工作有了起色。
小小的成功使我更冷靜地去思考集體力量的效應,一個人的力量總是很有限的,我應該學會藉助多方面的力量來開展工作。教師是一方面,那麼家長呢,也應該是一方面;而學生自身呢,又應該是一方面。於是,我把這三方面聯繫起來變成一個鐵三角:一方面,我多和各科老師商討管理方法;一方面,多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家庭出身情況,和學生家長配合管理;另一方面,權力下放,讓學生自己學習管理班級,「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
四、更加善於使用批評和表揚:
在以前,很少考慮到批評要怎麼樣才能夠收到最佳效果,不太注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有時候沒有注意分寸,讓學生覺得難於接受,有時甚至雙方鬧得不開心而又沒有教育效果。
教育應該是一門藝術,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在處理學生課堂出錯時,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身心發展特點,本著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的原則,去善待每一個犯錯的學生。例如,本班有一位學習上有較大障礙的男生,他經常完成不了功課,還有一段時間裡經常是回到學校先打桌球然後才回到課室,在學生中造成了不好的影響。而他在生活當中卻又樂於去觀察,經常會將現有的一些用品進行設想和改良,還會相應地進行一些小發明創造,是其他很多同學都辦不到的。我跟他談的時候沒有直接說他錯在哪裡,而是和他分析作為「小發明家」應該怎麼樣在其他同學心目當中有更好的形象出發,讓他意識到不遲到是維護形象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學習上也逐漸有了一些進步。避開了直接的批評,反而受到了更好的效果。
五、真誠對待弱勢生:
以前對學生的家庭沒有做足夠的了解,但若要提高教育的成效,肯定要從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背景開始。在新一年的班裡,了解到來自單親家庭的有五位同學,來自家庭不健全的有一位,父母或有一方經常不在身邊的又有四五位。在平時比較注意他們心理的變化,主動關注他們,並和其他學生一起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有一位同學是一個較典型的例子,雖然有父母親,但從小由爺爺和奶奶帶大,經濟環境也比較差。在接觸前只是覺得他是一個壞透頂的孩子,但在接觸後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後,便抱著同情和寬容的心態去看待他的行為,雖然要改變他那些根深蒂固的惡習是要花很長時間的努力的,但是班上老師和同學們都沒有放棄過他。發掘他身上的特長為班集體服務,也讓他體會到屬於自己的成功。雖然現在還需要很長的努力,但在各方領導和老師、同學們的關心下,我相信他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雖然相比去年在教育管理上有了一定的進步,班裡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自己在理論水平上,在實際處理的方法還有很多亟待提高的地方,班裡面也還存在很多要解決的問題。在以後,將會更加虛心地向周圍的前輩們學習,在各方面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本文由代大蝦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