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級管理心得

2020-08-27 漫談班主任工作

春去秋來,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從事教學工作兩年了,並且擔任班主任工作兩年了。在這兩年裡,在心態和工作方法上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簡單地將在第一年裡和第二年裡的班主任工作進行一個簡單的對比。

一、品味曾經,磨礪思想:

初為人師,內心有無比的興奮,同時心裡也覺得有些壓力,畢竟自己缺乏教育管理實踐經驗,所以會碰到的問題所做的預測總比較樂觀,可是在碰到一系列的「突如其來」而又煩瑣不堪的問題時,自己也難免是亂了陣腳,往往在一些小事上疲於奔命,一看到學生做的事情不符合要求時,心裡就免不了不舒服:這些學生怎麼這樣啊?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其實,這是沒有能夠從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去考慮,局面常常朝著嚴重偏離與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

經過了一年的洗禮和經驗教訓的沉澱,到了第二年重新接班前,自己在周圍領導和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較仔細的反思,更多的從多方面去思考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問題的解決辦法。

二、嘗試走進學生的心靈:

在制定一些班規或者是一些日常需要共同遵守的習慣時,往往沒有很徹底地從學生的需要和能夠做到的範圍來考慮,並且在有時候無論學生何種情況做得不好時,我都是用較簡單的批評方法去指正,讓一些學生覺得沒有信心去做好,便久而久之,不但起不到約束和改進作用,反而讓他們的一些壞習慣更加根深蒂固。

在第二學年度,在制定班規和處理一些違規行為時,能夠更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自己學生先制定,再師生一起討論規範,讓學生覺得容易接受,自然執行起來的時候也不易有牴觸情緒。比如,我們班有一個逆反情緒較大的男生,經常遲到,而他偏偏又是一個主要科目的課代表,這樣一來每天的功課總是不能夠按時收齊,讓很多同學和老師很不滿意。在我了解到這個情況時,並沒有簡單地採取一些懲罰措施,而是向他進行了解情況,了解到他是住處很遠,所以就經常不能準時回來。後來我與他商量如何解決現狀,給了兩個方案給他參考:一是以後儘量安排好時間,晚上早點休息,早上早點起來上學;二是不擔任課代表,轉做其他崗位的工作。後來他從原來的「遲到大王」,變成了「早到大師」。當初若簡單粗暴地採取以往的做法如訓話,抄書等,可能就會獲得相反的效果。

現在的學生正處於青春敏感期,又加上功課相對比較緊,學業比較重,在學習和生活中容易與學生或其他人鬧情緒或者發生身體上的衝突,而忽略了考慮其他後果,除了在平時教育他們要和睦相處之外,在真的有突發事情發生時,也不會過於急躁地去追究誰的責任和責罵,而是讓他們先在自己身上找不足然後再從各自造成的危害去說,這樣學生也就更容易聽得進我的教育,慢慢地以前經常與同學鬧矛盾的同學也逐漸明事理了。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能引起我的興趣,我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上面,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們有哪些痛苦和歡樂等等。」只有當我們真正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時,學生才有可能對我們敞開心扉,訴說他們的心裡話。「用心靈贏得心靈「,這也是我開展工作時經常想起的一句話。在平時儘可能主動地向學生了解生活,聽聽他們的心裡話,一方面有利於自己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另外也可以及時了解和幫助解決問題。

三、學會藉助各方力量: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很有限的,於是我靜下心來,放下頭顱,放低眼角,多看看別人的工作,多學學別人的長處,多想想自己的不足。有時間多和同事們討論,多向前輩們請教,先把自己的想法提出來,再和大夥商量一下,這樣,處理事情就更妥當。一段時間下來,班級工作有了起色。

小小的成功使我更冷靜地去思考集體力量的效應,一個人的力量總是很有限的,我應該學會藉助多方面的力量來開展工作。教師是一方面,那麼家長呢,也應該是一方面;而學生自身呢,又應該是一方面。於是,我把這三方面聯繫起來變成一個鐵三角:一方面,我多和各科老師商討管理方法;一方面,多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家庭出身情況,和學生家長配合管理;另一方面,權力下放,讓學生自己學習管理班級,「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

四、更加善於使用批評和表揚:

在以前,很少考慮到批評要怎麼樣才能夠收到最佳效果,不太注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有時候沒有注意分寸,讓學生覺得難於接受,有時甚至雙方鬧得不開心而又沒有教育效果。

教育應該是一門藝術,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在處理學生課堂出錯時,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身心發展特點,本著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的原則,去善待每一個犯錯的學生。例如,本班有一位學習上有較大障礙的男生,他經常完成不了功課,還有一段時間裡經常是回到學校先打桌球然後才回到課室,在學生中造成了不好的影響。而他在生活當中卻又樂於去觀察,經常會將現有的一些用品進行設想和改良,還會相應地進行一些小發明創造,是其他很多同學都辦不到的。我跟他談的時候沒有直接說他錯在哪裡,而是和他分析作為「小發明家」應該怎麼樣在其他同學心目當中有更好的形象出發,讓他意識到不遲到是維護形象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學習上也逐漸有了一些進步。避開了直接的批評,反而受到了更好的效果。

五、真誠對待弱勢生:

以前對學生的家庭沒有做足夠的了解,但若要提高教育的成效,肯定要從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背景開始。在新一年的班裡,了解到來自單親家庭的有五位同學,來自家庭不健全的有一位,父母或有一方經常不在身邊的又有四五位。在平時比較注意他們心理的變化,主動關注他們,並和其他學生一起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有一位同學是一個較典型的例子,雖然有父母親,但從小由爺爺和奶奶帶大,經濟環境也比較差。在接觸前只是覺得他是一個壞透頂的孩子,但在接觸後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後,便抱著同情和寬容的心態去看待他的行為,雖然要改變他那些根深蒂固的惡習是要花很長時間的努力的,但是班上老師和同學們都沒有放棄過他。發掘他身上的特長為班集體服務,也讓他體會到屬於自己的成功。雖然現在還需要很長的努力,但在各方領導和老師、同學們的關心下,我相信他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雖然相比去年在教育管理上有了一定的進步,班裡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自己在理論水平上,在實際處理的方法還有很多亟待提高的地方,班裡面也還存在很多要解決的問題。在以後,將會更加虛心地向周圍的前輩們學習,在各方面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本文由代大蝦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班級e積分管理交流活動心得
    一句話「我幾乎讀了你班級管理的所有文章」就感動了我,說實話,我的文字表達能力真的很一般,只是想盡最大努力把所想所做表達明白。有時候篇幅很長,難免有點囉嗦。很感謝讀者朋友們肯花時間閱讀我隨手記下的文字,更感動於有人能如此用心的將這麼多篇文字花時間和精力讀下來。就這樣,一個人,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網友,憑著一份熱情邀請和幾次電話溝通就獨自踏上了遠去的火車。
  • 我對班級管理的想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我對班級管理的想法   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對不同個性、的幼兒的管理,又有對教育教學的管理;既有對人的管理,又有對物的管理等等
  • 特色班級的管理總結
    我所接手的班級是個四年級的轉學生班,由於我前期工作的經驗積累,工作還算是得心應手。當我走進班裡看到一雙雙炯炯有神渴望的眼睛時,我覺得我擇業方向是對的。經過近一個月的面談,我基本上全面了解了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為我之後的工作做鋪墊。二、走近學生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領導者和策劃者,一個班級是否具有凝聚力和活力,班主任的作用至關重要。
  • 班級管理必備寶典 班級優化大師好評
    短短半年,整個班級完全變了樣。然而吳冬潔卻坦言:「並不是學生在這期間受過什麼特訓,也不是我的功勞。在2016年3月偶然聽一個華南師範附屬小學的老師介紹說最近在使用班級優化大師,孩子們都很喜歡。當時只是抱著試試的想法。短短幾個月,沒想到班裡改變這麼大。」
  • 我的班級,我做主 班級公約助力學生自我管理
    大眾網5月26日訊(通訊員 呂寧娟)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班級的班風和班貌。山師附小2011級7班開展了「推進班級文化建設,構建和諧文明校園」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把班級文化落實到教學教育的每個環節中,成為每個學生言談舉止間的一種習慣、一種素養。他們的班級文化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和個性,倡導學生個性發展,展示風採,建設了包括衛生角、圖書角、植物角、展示臺、健康角、書法角等。為凝聚集體智慧,培養學生榮譽感,在教室側面開設一個班級獎狀牆。
  • 從班級管理走向班級建設
    黃岡中學 秦 鵬班級建設是以班級為基地,進行的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旨在通過日常管理、制度建設、文化引領、以身示範等,讓班級的管理逐漸由外到內,由被動接納到主動認可,由外化於行到內化於心,由短期順從到長期發展,讓班主任和學生成為班級建設和發展共同的主人
  • 「假如這是我的孩子」——我的班級管理漫談
    做了母親以後,我更能體會這一點。所以,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我努力把每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每當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狀況時,我都要問自己:如果是我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我會怎麼辦?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於愛的事業。」只有以愛博愛,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才能甦醒孩子的心靈,成為醉心教育事業的夢想者!
  • 班級管理交流窗:班級事務網格化
    在小學,少先隊中隊大多是建在班級裡,中隊輔導員多數由班主任兼任。因此,班級事務需要集合中隊的服務崗位,兩者結合,相互作用。目前,我班執行班級事務網格化管理,以落實班級各項大小事務,實現自我服務、管理和監督。
  • 班級管理模式
    班級管理模式教育學中,班集體與班主任工作是考試常考的實踐類章節,並且主要以理解性實例為主來進行考查。因此,針對本節重要的知識點——班級管理的模式進行梳理,備考過程中,作為考生,我們不僅要清楚班級管理的模式有哪些,更重要的是能夠理解具體內涵,面對出現一個例子讓我們去選擇時能快速做對題目。
  • 「和諧與信任」是班級管理的「法寶」——談班級管理
    近些年來,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班級的管理現狀有了很大的改善,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班級整體環境和氛圍更加濃厚,學生得以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然而,縱觀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了管理質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 讓班級管理「深入人心」
    讓管理變成「主動改變」這樣的故事讓我如夢初醒,我一直認為班上幾個調皮的孩子,是最讓我頭疼的事,那我為何不切合學生實際,了解孩子內心的最真實想法,調動全班同學的力量監督提醒他呢?當然在接下來的班級管理中,我還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去尋找更多孩子能接受的、適用於更多孩子的方法,進行班級管理。
  • 王黎軍:【我的班級,我的團】班級工作的六項常規
    第二步用軍訓、5S管理、考勤管理讓他們學會遵守規矩,學生服從,從而規範學生的行為。通過班級「5S」管理,教他們學會做事,創建一個環境優美、整潔、一絲不苟的學習環境。然後加強學生的生活管理,改善生活條件,讓大家都高高興興的,這樣矛盾就少了。這一切的措施就是讓學生,老老實實,規規矩矩,開開心心,順順利利地學習。
  • 班級積分管理日常記錄表的具體應用解析
    分享了很多班級積分管理的做法,有心得,有總結,也有具體的案例,這些都是我在兩年前開始系統學習學生積分管理培訓後,工作實踐過程的真實體驗和過程記錄。收到很多同行的熱情留言,詢問有沒有積分記錄表格,能否分享一下?具體實施過程中,當然有積分記錄表。即便我沒有系統學習積分管理前,在自我摸索階段的幾年間,就一直用積分管理記錄表啊。為什麼有表格而不分享呢?因為實在不敢分享。
  • 班級積分管理日常記錄表的具體使用解析
    分享了很多班級積分管理的做法,有心得,有總結,也有具體的案例,這些都是我在兩年前開始系統學習學生積分管理培訓後,工作實踐過程的真實體驗和過程記錄。收到很多同行的熱情留言,詢問有沒有積分記錄表格,能否分享一下?具體實施過程中,當然有積分記錄表。即便我沒有系統學習積分管理前,在自我摸索階段的幾年間,就一直用積分管理記錄表啊。
  • 班級管理金點子
    我在班級管理中始終堅信:只要我奉獻足夠的愛心、耐心、細心,真心,才能讓學生感覺更溫馨,學生才賴以信任,並盡我最大努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通過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我認為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憑幹勁和熱情是不夠的,必須注重方式方法,才能培養出良好的班集體。現在,我把自己在班級管理的實際操作中一些獨特的體會略作匯報。
  • 【班級管理】幼兒園班級管理重點,幼師須知!
    |一個小小的班級,就像是社會的縮影,一個班就是一個世界,裡面有著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的人,班主任就是這個小世界的領軍人物,是這個小社會的具體操作者、執行者,那幼兒班主任應從哪些方面來進行班級管理呢?重點又在哪裡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如下五個方面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幼兒教師們。
  •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
    多年來,我長期擔任班主任,每當新接一個班級,我首先對班上的學生進行摸底,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況,對於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我更是關懷備至的體貼他們,使他們重新得到關愛,那些父母早亡,父母離異的孩子心裡都有陰影,往往是性格孤僻古怪,學習興趣不濃厚,態度不端正,因為他們缺少愛,對生活失去信心,所以不能安心學習。
  • 班級管理的模式
    在我們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班級管理的模式是一個經常出現的考點,其中班級管理的模式常常以例子反選型的單選題、多選題以及簡答題的形式出現。那麼在這裡,老師用生活當中具體而鮮明的事例幫助同學們來學習班級管理的模式。
  • 班級管理之心法
    現在的學生缺少的不是管理,而是精神的引領。經營和管理好一個班級,我們僅有班主任的教育視野是永遠不夠的,它需要一定的工作方法和講究一些微妙的工作藝術。運用此管理心法,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打造品牌班級,先打造品牌學生在班級管理中我主張「打造品牌班級,先打造品牌學生」的理念。
  • 班級管理——班級行政運行結構
    班級行政運行是指班主任及班團組織為落實班級決策所採取的管理活動,是將管理內容轉化為客觀現實的過程。其運行結構主要有四種:直線式、職能式、直線職能式、平式。一、直線式結構直線式結構相對簡單,其構成要素主要為班主任、班長和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