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生缺少的不是管理,而是精神的引領。經營和管理好一個班級,我們僅有班主任的教育視野是永遠不夠的,它需要一定的工作方法和講究一些微妙的工作藝術。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管理中,結合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思考,提煉並總結出「四點」班級管理之心法:
1.打造品牌班級,先打造品牌學生;
2.點亮學生的思想心燈,引領學生追求精神洗禮;
3.引領學生做一名幸福的小學生;
4.班主任要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需要做到四個「需要」。
運用此管理心法,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班級管理中我主張「打造品牌班級,先打造品牌學生」的理念。為了落實這個班級管理理念,我以班級興趣小組為切入點來打造品牌學生,建設品牌班級。
班級興趣小組由學生自由確定組名,根據自己的愛好或特長自由組合,這樣以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班級興趣小組主要有
「文學小組、奧數小組、小品小組、朗誦小組、器樂小組、小主持人小組、科學暢想組」等,
每隔四個星期利用班會課進行一次班級興趣小組成果展示。
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潛能,也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在活動中找到自信,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擁有一項特長或愛好。這樣以來,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幫助、相互鼓勵、共同進步、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形成了良好的班風與學風,為打造品牌班級奠定了良好基礎。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一直堅持晨檢時每天和學生分享一條格言,讓學生心明眼亮,點亮學生的思想之燈。現在的學生缺少的不是管理,而是精神的引領。
於是,每天晨檢時,我總會引用《今古賢文》中的一些格言警句和學生一起分享,共同成長。其中「尊人者,人尊之」、「隱其惡,揚其善」、「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一萬次口號抵不上一次行動」、「聰明的人改變自己,糊塗的人埋怨別人」等格言警句已成為點亮學生心燈的良藥。漸漸地,學生也嘗試著寫自己的「心靈格言」,班會課時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一起解讀。讓我記憶深刻的有「教室,是學習的地方」、「要成為自己的主人,不要寄托在別人的屋簷下」、「學習認真點、生命珍惜點」、「早起,想點吉祥的事;晚睡,想點開心的事」等。
其作用有如春風化雨點滴入土,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學生的心靈世界仿佛有了一盞盞明燈的照耀,從心底裡萌發出對美好世界的嚮往,相信身邊、社會、世界充滿著幸福和陽光。慢慢地,學生的內心也隨之發生了改變,行為習慣從而變得更加規範和高雅,理想逐漸變得遠大。因為「正人行,不如正人心」更有力量。
什麼是幸福?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幸福的小學生?這是我們班主任在建設班級文化時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學生若能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學習中能得到成長,人格上能得到健康發展,這其實就是一種幸福。
①關愛他人是一種幸福。什麼是關愛?我想關愛是跌倒時的一個攙扶,是失意時的一個鼓勵,是挫折時的默默堅持……生活中處處都有關愛,比如一個微笑、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只要用心去體會,都會久久溫暖著我們的心靈。學生若學會了關愛,便找到幸福的方向。
②和睦相處是一種幸福。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裡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作為小學生,和同學和睦相處應當學會寬容,學會說話,學會讚美和學會微笑。它,是做一名幸福小學生的基礎。
③ 鍥而不捨是一種幸福。世界上沒有什麼能代替堅持。如果學生學會了鍥而不捨的精神,將會獲得幸福力量的源泉,實現自我夢想的保證。
④敢於擔當是一種幸福。學生只有學會了擔當,才能正確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挫折與得失,這是擁有幸福的根本。
⑤樂觀自信是一種幸福。有一句教育名言說:「要讓孩子抬起頭來走路」。「抬起頭來」即對自己、對將來、對所要做的事充滿信心,就像面對半杯牛奶,不同心態的孩子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其實就是告訴每一個孩子要學會樂觀,學會換角度思考問題和看待自己的生活與學習。學生若懂得了樂觀與自信,便學會了淡定和從容,就能快樂地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堅持引領學生做一名幸福的學生,讓小學生的幸福觀紮根於內心,慢慢地生根,發芽,隨後便會成為一股無形的教育力量;學生將會成為一個積極上進、樂觀自信、敢於擔當、內心有大愛之人。
「無事生非,無欲無求,無孔不入,無偏無黨」這四個「需要」其實是一個班主任最基本的素養。其中
「無事生非」是指班主任工作的主動性,有事沒事需常回班級看看,做到未雨綢繆。
「無孔不入」是指發現問題的敏銳性,細節到位,把初現端倪的問題扼殺於萌芽狀態之中。
「無欲無求」是指內心寧靜淡泊,處理問題時不被情緒所控制,同時不為名不為利,哪怕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出現了較大的過失也應保持一顆平和之心,別因一己之欲而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無偏無黨」是指對待學生公平公正,一視同仁,不能因家庭背景、學習成績等因素而以不同標準來評判孩子的是非或好壞。
這四個「需要」是管理一個班級,經營好一個班級的根本,也是重中之重,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促進。倘若你能做到「無事生非」,你的班主任工作便能「無孔不入」;倘若你能做到「無欲無求」,你在平時處理班級問題時便能做到「無偏無黨」。
教育無痕,指的是沒有痕跡的管理藝術,其實這是最高的管理智慧。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種管理策略即使再高明,如果固守不化,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一個靈魂工程師的塑造者和班級管理的領路人,我們更應該投身入於探索的大海之中,去探究更多、更好、更適合於我們當今教育,更適合於當今孩子們心理特點的個性化管理方法,真正做到「管理藝術化,教育無痕中」。
巫愛君(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