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聖約翰大學:「光與真理」

2020-12-25 北京周報

上海聖約翰大學:「光與真理」

楊彬彬 • 2010-06-11 • 來源:北京周報網

聖約翰大學校門

說起上海的大學和各個大學最著名、最有權威性的專業,盡人皆知的是復旦大學的新聞,同濟大學的建築,華東師大的中文,上海財經大學的經濟,第二醫科(現已併入交通大學)的醫科。當然還有其它的,難以逐一列舉。如果再多問一句為什麼,估計會難倒大多數。「傳統」是一個精闢而又籠統的答案,那這個「傳統」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和我們文章標題中的上海聖約翰大學又有什麼關係呢?

上海聖約翰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 是建國前我國14所教會大學之一。它創建於1879年,原名是聖約翰學院,是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 (S. J. Sekoresehewsky) 將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合併而成。

1879年9月1日聖約翰開始招收第一期學生,設西學、國學和神學三門,用國語(即現在的普通話)和上海方言授課。1892年起學校正式開設大學課程,並且將英語作為最重要的學科教授。1896年學校形成文理科、醫科、神學科及預科的教學格局,為滬上唯一高等學府,對東南地區高等教育的改革產生深遠影響。1905年,學校成為正式的大學,並在美國華盛頓註冊,大學設文學院、理學院、醫學院、神學院四所大學學院以及一所附屬預科學校,成為獲得美國政府認可的在華教會學校。1913年,聖約翰大學開始招收研究生。1936年開始招收女生。上海聖約翰大學後來發展成為一所擁有五個學院(原來的四所加上後來的農學院)16個系的綜合性教會大學,是當時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學校直到1947年才向國民政府註冊。

聖約翰的歷史上有兩次重大事件。一是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曾有部分教職員及學生因對學校當局不滿而離開聖約翰大學,另組光華大學。二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聖約翰大學與滬江大學、東吳大學、之江大學四校組成上海聯合基督教大學。

說起聖約翰,必定要涉及一位重要人物,卜舫濟 (F. L. Hawks Pott) 校長。卜舫濟是美國人,生於1864年。年輕時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神學,得到神學士學位,後來得到三一學院、愛丁堡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贈予的名譽神學博士學位。他先是在中國傳教團當牧師,於1881年開始在聖約翰教授英語。1886年出任校長,時間長達52年,對聖約翰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他的主要貢獻在三個方面:第一,多方籌資擴建學校。卜舫濟利用回美國休假的機會籌款,還通過學生和校友會,以及社會上知名人士和當地士紳來解決學校的資金問題。第二,倡導英語教學,開創了全英語授課的先河,使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得到提高,造就了不少人才。第三,嚴格治理學校。他不僅關心環境整潔,還要求嚴格遵守紀律。經濟方面也以節儉為原則。他在創辦和發展聖約翰大學中,在溝通中西文化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教育家。更難得的是他對中國的感情,他說:「這兒是我的家,我要永遠在這兒,直到老死。」1947年3月7日,他死於上海,實現了他的心願。

在其存在的73年歷史中,聖約翰大學先後培養了近萬名學生,其中不乏商界巨子、學界泰鬥、政界領袖、醫界精英和教會名牧,被譽為中國現代工商和外交人才的搖籃,對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知名的校友包括了顧維鈞(外交家)、林語堂(作家)、經叔平(金融家)、貝聿銘(建築師)(I.M. Pei)、董鼎山(作家)等人。

 

相關焦點

  • 東方哈佛——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前世今生
    回望歷史,聖約翰大學,原名上海聖約翰書院,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S.J.Sekoresehewsky)將聖公會原轄的培雅書院(1865年)和度恩書院(1866年)合併而成。聖約翰的校訓初為「Light and Truth」(光與真理),後加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前半句出自基督教信仰,後半句則為孔子名言。
  • 上海最早的大學:聖約翰大學
    聖約翰的教與學 在舊中國,聖約翰以優異的教學質量而著名,人稱「東方的哈佛」。提起「約大」的校訓也頗有意思,校訓中英合璧,英文校訓是Light and True,意為「光與真理」,而它的中文校訓則是出自《論語·為政》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東方哈佛: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前世今生
    回望歷史,聖約翰大學,原名上海聖約翰書院,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S.J.Sekoresehewsky)將聖公會原轄的培雅書院(1865年)和度恩書院(1866年)合併而成。聖約翰的校訓初為「Light and Truth」(光與真理),後加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前半句出自基督教信仰,後半句則為孔子名言。
  • "東方哈佛":上海聖約翰大學
    聖約翰大學擁有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榮毅仁、貝聿銘、張愛玲、林語堂、顧維鈞、鄒韜奮等一大批聲名顯赫的校友。周有光百歲時自述:「我考大學有趣味。我報考了兩個大學,都考取了。一個是上海聖約翰大學,一個是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來變成東南大學,後來又變成中央大學,今天是南京大學。為什麼考兩個大學呢?有幾個比我高的同學勸我去考聖約翰大學,我到上海去考聖約翰大學,考取了。
  • 聖約翰大學(上)
    聖約翰大學(上) 2020-10-26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近代博雅通識教育先行者:上海聖約翰大學
    從以「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名滿天下的燕京大學,到「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都」的金陵大學;從「妙手生花、救死扶傷」的協和醫學院,到譽滿海內外華人圈的廣州嶺南大學……謹此,崑山杜克大學推出《中美合作教育百年史話》系列,向通識博雅教育的先行者們致敬。
  • 上海聖約翰大學的風華歲月
    這批聲名顯赫的校友,都是佩帶過聖約翰大學校徽的學生。位於上海萬航渡路的聖約翰大學聲名遠揚,享有「東方哈佛」、「外交人才的養成所」等盛名。       可惜的是在1952年秋,聖約翰大學撤銷,院系分別併入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第二醫學院、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學院、華東政法學院,校址劃歸華東政法學院。
  • 被稱為「東方哈佛」的上海聖約翰大學(英語:Saint John's University)
    聖約翰大學(英語:Saint John's University),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葉,美國聖公會在中國上海創辦的一所享有盛譽的高等教育學府
  • 中國曾經有所很牛的大學,被譽為「東方哈佛」的聖約翰大學
    剛開始的時候,聖約翰大學本著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方向,不僅免收學生的學雜費,還免費為學生提供住宿和日常的生活用品。即使有如此優厚的條件,辦學的歷程也並非一帆風順。學校建成了,要設立哪些學科呢?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的發展,聖約翰大學在剛開始的時候,設立了三類學科,分別是西學、國學和神學,並以上海方言授課。
  • 視界:老文憑賞析——上海聖約翰大學(圖)
    上海聖約翰大學文憑  圖錄: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證書(英文版),紙本。頒證日期:1942年6月6日於中國上海。署私立聖約翰大學校長沈嗣良(英文籤字),打蓋「聖約翰大學」火漆印記,並打蓋「聖約翰大學」圓形鋼戳(內有校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字樣)。   沈嗣良(1896—1967)著名體育活動家。浙江寧波人。1919年聖約翰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學位。1923年回國後,應聘為聖約翰大學教務長,兼體育部主任。
  • 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太倉籍名人
    上海聖約翰大學由美國基督教派聖公會主辦,起始於1870年,原名為聖約翰書院,由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培雅書院(1865年)和度恩書院(1866年)合併而成,在滬西梵皇渡購地興辦。在1892年起正式開設大學課程,1905年,成為聖約翰大學(St.
  • 【人間最美是重逢】聖約翰大學第11屆世界校友聯誼會側記
    原來今天在華政長寧校區舉辦了特殊的盛會:第十一屆聖約翰大學世界校友聯誼會,超過450個聖約翰校友回到了自己度過最美好時光的地方,老友相伴,共憶韶華年月。之後高尚全主席致辭,他介紹了華東師範大學與聖約翰大學的深厚淵源,以及當今校友會面臨的老齡化問題,並提出了解決辦法,最後祝願校友們健康長壽,家庭幸福。
  • 新加坡航空公司服務上海聖約翰大學校友聚會
    (2006年4月26日)新加坡航空公司今天從中國內地、香港、臺灣三地四個主要城市接載了幾百位前上海聖約翰大學校友前往新加坡,出席由該校校友會舉辦的聖約翰大學全球校友第七屆聯誼大會。  這次聯誼大會共有386名來自中國內地、臺灣、香港、美加等地的聖約翰大學校友及其配偶出席。
  • 「民國上海聖約翰大學」百件珍貴文物入藏上海歷博
    圖片說明:聖約翰大學校友會文物文獻捐贈儀式  東方網記者程琦5月3日報導:日前,在漢口路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會議室裡,幾位年逾古稀的聖約翰大學校友會校友代表向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移交了一批「民國上海聖約翰大學文物文獻
  • 上海「網」事(之一):久違了,聖約翰大學
    文/圖:《網球》雜誌  對於很多人來說,上海是一個迷城。  走進茂名路的1931咖啡店,把玻璃門輕輕帶上,周旋的嗓子顫微微地從每一個角落裡傳來。在這裡,時光是可以流轉的,現代化的數碼技術處理過的周旋,仍然可以讓人拾起一個六十年前的舊夢。
  • 1879年:聖約翰大學
    若干年後喊起聖約翰拉拉隊的口號,已八九十歲的約大校友們依然激動不已。82歲的孫摩西說,當年正是這歡呼聲伴隨著聖約翰的學生在一項又一項體育賽事中獲勝,聖約翰的體育教育就此聞名整個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建於1879年的聖約翰大學,是美國聖公會在上海創辦的一所教會大學,有「江南第一教會高等學府」之稱。學校設在當時滬郊西鄉的梵王渡,蘇州河畔的校園三面鄰水,南面是兆豐花園,中西合璧的建築別具一格。
  • 這些舟山人,都出自大名鼎鼎的「上海聖約翰大學」!你聽說過嗎?
    是年底,劉鴻生由上海聖約翰大學輟學,在上海工部局老閘巡捕房任外籍人員的華語教師。劉鴻生弟弟劉吉生後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肄業。十來年後,實業家劉鴻生「衣錦還鄉」,聖約翰大學舉行隆重歡迎儀式,並授予他「名譽博士」, 還邀請他任校董。校長卜舫濟更是對他十分恭敬。劉鴻生寬宏大量,以德報怨,捐資母校。
  • 上海百年老建築之聖約翰大學---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
    1950年12月,聖約翰大學正式宣布與美國聖公會脫離關係。1952年在全國院系調整中被拆散併入上海多所高校。原校址所在地現在是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地址是上海萬航渡路1575號。詳細情況如下:1949年聖約翰大學(新聞系)併入國立復旦大學,現發展為復旦大學1951年聖約翰大學(土建系科組)併入同濟大學1952年聖約翰大學(經濟系)併入上海財政經濟學院,現發展上海財經大學聖約翰大學(政治系)併入華東政法學院,現發展為華東政法大學聖約翰大學(理科各系、教育系、中文系)併入華東師範大學聖約翰大學(
  • 美國歷史系列133:執掌上海聖約翰大學53年的傳教士卜舫濟
    聖約翰大學校長卜舫濟(照片:公有領域)說起上海現在的大學,復旦、交大鼎鼎大名,但在20世紀上半葉,聖約翰大學在上海灘名頭更加響亮,
  • 回首中國高校發展史,東方的哈佛聖約翰大學孕育上海多所名校
    同濟大學的強勢專業源自聖約翰大學聖約翰大學孕育了上海眾多知名高校聖約翰大學是一所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葉在上海第一所高等教育學府,中國近代著名大學,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由於解放後中美緊張的關係,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