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聖約翰大學的風華歲月

2021-02-23 上海故事周末茶座

     你知道這些人物嗎?

 
   顧維鈞


  宋子文


  榮毅仁


張愛玲


周有光

顧維鈞、宋子文、嚴家淦、劉鴻生、林語堂、潘序倫、鄒韜奮、榮毅仁、經叔平、貝聿銘、顏福慶、張愛玲、周有光等等。

這批聲名顯赫的校友,都是佩帶過聖約翰大學校徽的學生。

位於上海萬航渡路的聖約翰大學聲名遠揚,享有「東方哈佛」、「外交人才的養成所」等盛名。

       可惜的是在1952年秋,聖約翰大學撤銷,院系分別併入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第二醫學院、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學院、華東政法學院,校址劃歸華東政法學院。

歲月流逝,聖約翰大學依舊存在於歷史的長廊中,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

今天,讓我們一起回眸昔日的聖約翰大學影像,領略其風華歲月……



   上下圖:校門


   校長卜舫濟先生校長樓外貌


    1890年的禮拜堂


   禮拜堂內景


   1932年的主教學樓


      1932年的思顏堂


        1930年的圖書館

 

懷施堂,1951年改成韜奮樓


       大學生軍訓

       中外教師合影


      卜舫濟校長與學校合唱團合影


       大學生做早操


       博士生畢業照

校友日,校友攜家眷來校

校友宋子良,前排左起為宋子安、宋慶齡等


       校徽


        1929年授予社會傑出人士榮譽博士學位現場


        1951後聖約翰師生召開反美大會


最後的影像

 

相關焦點

  • 上海最早的大學:聖約翰大學
    提起「約大」的校訓也頗有意思,校訓中英合璧,英文校訓是Light and True,意為「光與真理」,而它的中文校訓則是出自《論語·為政》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辦學之初,為適應本地學生的情況,聖約翰使用官話和上海方言教學。大約在1880年代晚期,學校開始注重英語教學,規定所有科目(除中文)一律採用英語教學,校園內一律採用英語進行交流,聖約翰成為中國第一所全英語教學的學校。
  • 東方哈佛: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前世今生
    抗戰初期,上海淪陷,聖約翰大學曾一度將學校遷往公共租界裡的南京路,與滬江大學、東吳大學、之江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等學校組成上海基督教聯合大學,幾年之後,於1940年遷返原校址。當年,學校的辦學經費除了來自學費收入外,也有教會和其他社會捐款。
  • 東方哈佛——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前世今生
    1952年,新生政權又對全國高等院校做出大調整,聖約翰大學也難逃厄運,被肢解之後,各院系分別併入上海交大、上海同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華東師範等幾所滬上院校,而原來的校本部變成了華東政法大學的校園,從此畫上了在大陸辦學歷史的句號。悠悠往事,並不如煙。如今校園內依然可見不少聖約翰大學的歷史遺韻,包括孫中山曾作過演講的大廳,外牆上還掛有解讀當年情景的紀念銘牌。
  • 上海聖約翰大學:「光與真理」
    上海財經大學的經濟,第二醫科(現已併入交通大學)的醫科。它和我們文章標題中的上海聖約翰大學又有什麼關係呢?上海聖約翰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 是建國前我國14所教會大學之一。它創建於1879年,原名是聖約翰學院,是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 (S. J. Sekoresehewsky) 將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合併而成。
  • 上海「網」事(之一):久違了,聖約翰大學
    文/圖:《網球》雜誌  對於很多人來說,上海是一個迷城。  走進茂名路的1931咖啡店,把玻璃門輕輕帶上,周旋的嗓子顫微微地從每一個角落裡傳來。在這裡,時光是可以流轉的,現代化的數碼技術處理過的周旋,仍然可以讓人拾起一個六十年前的舊夢。
  • "東方哈佛":上海聖約翰大學
    73年的辦學歷程中,聖約翰大學享有「東方哈佛」、「外交人才的養成所」等盛名,並於1921年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新聞專業。聖約翰大學作為私立教會綜合性大學,每學期學費高達兩百多銀元,所以考入聖約翰大學的都是富家子弟,每到周末,接學生回家的汽車便會在聖約翰校門口排起長龍,這在舊上海也是一個奇觀。當然,聖約翰對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會給予免費或一定的補助,每年約30個名額。
  • 視界:老文憑賞析——上海聖約翰大學(圖)
    上海聖約翰大學文憑  圖錄: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證書(英文版),紙本。頒證日期:1942年6月6日於中國上海。署私立聖約翰大學校長沈嗣良(英文籤字),打蓋「聖約翰大學」火漆印記,並打蓋「聖約翰大學」圓形鋼戳(內有校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字樣)。   沈嗣良(1896—1967)著名體育活動家。浙江寧波人。1919年聖約翰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學位。1923年回國後,應聘為聖約翰大學教務長,兼體育部主任。
  • 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太倉籍名人
    上海聖約翰大學由美國基督教派聖公會主辦,起始於1870年,原名為聖約翰書院,由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培雅書院(1865年)和度恩書院(1866年)合併而成,在滬西梵皇渡購地興辦。在1892年起正式開設大學課程,1905年,成為聖約翰大學(St.
  • 近代博雅通識教育先行者:上海聖約翰大學
    上海聖約翰大學,中國首個全英語授課的大學,有「外交人才養成所」之雅稱,創下了中國近代教育的多項第一,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1896年,聖約翰形成文科、理科、醫科、神學科及預科的教學格局,為當時上海唯一高等學府,對東南地區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改革產生深遠影響。1898年,聖約翰曾獲得兩江總督劉坤一所贈的200支槍,此後每周組織學生進行操練,是中國最早對學生實行軍訓的大學。1900年,聖約翰成立了同學會,是國內最早成立校友會的大學。
  • 新加坡航空公司服務上海聖約翰大學校友聚會
    (2006年4月26日)新加坡航空公司今天從中國內地、香港、臺灣三地四個主要城市接載了幾百位前上海聖約翰大學校友前往新加坡,出席由該校校友會舉辦的聖約翰大學全球校友第七屆聯誼大會。  這次聯誼大會共有386名來自中國內地、臺灣、香港、美加等地的聖約翰大學校友及其配偶出席。
  • 「民國上海聖約翰大學」百件珍貴文物入藏上海歷博
    圖片說明:聖約翰大學校友會文物文獻捐贈儀式  東方網記者程琦5月3日報導:日前,在漢口路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會議室裡,幾位年逾古稀的聖約翰大學校友會校友代表向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移交了一批「民國上海聖約翰大學文物文獻
  • 1879年:聖約翰大學
    若干年後喊起聖約翰拉拉隊的口號,已八九十歲的約大校友們依然激動不已。82歲的孫摩西說,當年正是這歡呼聲伴隨著聖約翰的學生在一項又一項體育賽事中獲勝,聖約翰的體育教育就此聞名整個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建於1879年的聖約翰大學,是美國聖公會在上海創辦的一所教會大學,有「江南第一教會高等學府」之稱。學校設在當時滬郊西鄉的梵王渡,蘇州河畔的校園三面鄰水,南面是兆豐花園,中西合璧的建築別具一格。
  • 這些舟山人,都出自大名鼎鼎的「上海聖約翰大學」!你聽說過嗎?
    是年底,劉鴻生由上海聖約翰大學輟學,在上海工部局老閘巡捕房任外籍人員的華語教師。劉鴻生弟弟劉吉生後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肄業。十來年後,實業家劉鴻生「衣錦還鄉」,聖約翰大學舉行隆重歡迎儀式,並授予他「名譽博士」, 還邀請他任校董。校長卜舫濟更是對他十分恭敬。劉鴻生寬宏大量,以德報怨,捐資母校。
  • 被稱為「東方哈佛」的上海聖約翰大學(英語:Saint John's University)
    聖約翰大學(英語:Saint John's University),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葉,美國聖公會在中國上海創辦的一所享有盛譽的高等教育學府
  • 美國歷史系列133:執掌上海聖約翰大學53年的傳教士卜舫濟
    聖約翰大學校長卜舫濟(照片:公有領域)說起上海現在的大學,復旦、交大鼎鼎大名,但在20世紀上半葉,聖約翰大學在上海灘名頭更加響亮,
  • 回首中國高校發展史,東方的哈佛聖約翰大學孕育上海多所名校
    同濟大學的強勢專業源自聖約翰大學聖約翰大學孕育了上海眾多知名高校聖約翰大學是一所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葉在上海第一所高等教育學府,中國近代著名大學,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由於解放後中美緊張的關係,1950
  • 聖約翰大學(上)
    聖約翰大學(上) 2020-10-26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聖約翰大學老校友向歷博捐贈史料,勾勒民國上海教育
    今天上午,在漢口路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會議室,幾位年逾古稀的聖約翰大學校友會校友代表向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移交了一批「民國上海聖約翰大學文物文獻」,這批文物文獻將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永久典藏
  • 中國最早的現代大學——「東方哈佛」聖約翰大學
    聖約翰大學是當時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美國多所名牌大學如耶魯大學等,皆承認約大學生的學歷,並給予直升其研究生院的優待。卜舫濟主持聖約翰校政長達53年之久,對學校的發展起到了很大影響。該校師生具有反清、反殖民主義的光榮傳統,上海歷次的學生愛國運動,都有約大學生積極參加。
  • 聖約翰大學
    一直等我進了哈佛大學,我才體會到在大學時代我所損失的是什麼。聖約翰大學的圖書館有五千本書,其中三分之一是神學。來到中國做傳教士的洋人之中,有些好教授,如巴頓·麥克奈(Barton McNair)教授,還有一位瑞邁爾(Remer),學識都很好;還有一位美國布魯克林口音很重的教授,因為對聖約翰大學極具熱心,自動義務來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