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發脾氣不聽勸,讀這些繪本!用心理學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2020-12-15 虎媽潘潘

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有自己的小情緒的,但是往往因為他們年紀還小,語言體系和大腦發育還不夠完全,所以總是會通過哭啊、鬧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肢體動作來表達情緒,每當這種時候,爸爸媽媽就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來對寶寶進行引導。今天呢,我就專門挑選了幾本幫助大家教會孩子認知和管理情緒的繪本推薦給大家。

第一本:《我的情緒小怪獸》【西班牙】著名作家:安娜·耶納斯 適合2~6歲兒童

這是她創作的第一本繪本也是最知名的一本繪本。

在這本繪本裡,小朋友的情緒被比作了一隻小怪獸,在最開始的時候,這隻小怪獸情緒非常混亂,這是不是和我們的小寶貝一樣呢,常常說不清也道不明自己怎麼了。之後啊,我們就要對這些情緒分類啦,不同的情緒有不同的顏色表示。

比如,高興的時候小怪獸就是黃色的,它像太陽一樣發光,像星星一樣閃爍;傷心的時候,小怪獸又是藍色的,你看它坐在床上哭,旁邊還有霧蒙蒙的下雨天;生氣的時候,小怪獸又變成了紅色的了,感覺像是隨時會燃燒的火焰…通過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顏色,把這些抽象化的情緒給具體化了。這樣小朋友漸漸就會明白,哦,原來我哭是因為我傷心了,原來我大喊大鬧的時候,是我生氣了,原來我蹦蹦跳跳,歡呼雀躍,是因為我開心。那當小朋友在遇到這些抽象的情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可以問孩子說,「你今天是哪只小怪獸呢?」孩子會說:我今天是黃色的小怪獸,我今天是紅色或者藍色的小怪獸。爸爸媽媽也可以及時地分清,小朋友到底是想表達什麼意思。漸漸地,小朋友就會知道要用語言來表達情緒,而不是一味的哭鬧了。

第二本:《我為什麼不高興》【英國】莫莉·波特 適合3~10歲

這本繪本主要是講述了小朋友經常會遇到的12種情緒,包括開心、憤怒、厭煩、害羞、害怕等等。同時呢,不僅教會小朋友們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還針對這些小情緒,給出了處理的小建議。比如說開心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哈哈大笑,哼哼歌或者是吹吹口哨,把開心的情緒分享出去,讓別人也開心一下;

憤怒的時候,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呢?我們可以把自己縮成一團,能蜷多小就蜷多久,還可以捶打自己的枕頭,閉上眼睛深呼吸,或者是數數,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等等;還有悲傷的時候,我們可以找個舒服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想像自己大笑不止的樣子,最後把自己逗笑等等。每種情緒都給出了8個可以適用的建議,而且每一條建議的方法都非常簡單、好實現,幫助孩子學會管理和處理這些情緒。不僅如此,這裡面的關於處理情緒的建議也很適合大朋友,比如當我們感到嫉妒時,可以想像自己擁有的那些美好東西;或者當我們感到焦慮時,可以找個信任的人向他傾訴等等。所以這本繪本是非常適合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共同來閱讀的。而且它是有目錄的,家長或者小朋友呢,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感需求,選擇你要閱讀那一頁。

繪本的最後一頁,還有一張情緒變化表,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記錄每天的情緒變化,然後根據孩子的情緒變化,具體的分析,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緒。

第三本:《拜拜了「壞」情緒》系列繪本 【英】凱·巴納姆 適合3~7歲

這套繪本是英國獲獎無數的兒童心理學繪本作家邁克·戈登繪畫的,是送給3~7歲孩子的一套負面情緒管理指南。這套繪本著重講了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面對的6種負面情緒,就是:難過、害羞、生氣、焦慮、忌妒、害怕。那這些壞情緒呢,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還容易影響你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所以這套繪本呢,就針對這些壞情緒,用孩子喜歡的圖畫、小故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情緒,並且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同時呢,這套繪本裡面運用到的故事場景都是源自日常家庭和學校生活的。

比如這本《我不害羞了》第一個小故事講的就是一個小女孩,她到一所新的學校上學,但是一個同學都不認識,所以她感到很害羞,到學校3個小時了,都還沒有開口說話,於是另一個小朋友黛西就去幫助她,主動跟她說話,並且跟她做朋友。而且呢,第二天還邀請了其他兩位小朋友一起玩兒,最後啊,這個小女孩就融入到她們,和大家有說有笑,交到了三個新朋友。

比如這本《我不害怕了》,其中就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在一個雷電交加的晚上,這個小男孩發現他的妹妹躲在沙發後面哭,原來啊,他妹妹是害怕打雷和閃電,那這個小男孩呢,就想辦法了,他告訴妹妹這個閃電和雷是怎麼形成的,並且告訴妹妹,在暴風雨的天氣裡,站在樹下或者是寬敞的空地上是很危險的事情,但是在家裡就沒有關係的,所以不用害怕,漸漸的妹妹就不害怕了。那這套繪本裡面呢,每一本情緒裡面都涵蓋了4個有關這個情緒的小故事,並且都是小朋友平時身邊的經常會面對的真實案例。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一問一答的圖文互動的模式,幫助小朋友從小就建立正確的應對負面情緒的思維,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緒。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關於教會小朋友認識和管理情緒的繪本大推薦了,希望大家喜歡。我是虎媽潘潘,我們下期再見啦,拜拜!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最懂孩子的情緒繪本,讓孩子不亂發脾氣
    孩子發脾氣可是一件讓人焦頭爛額的事,每位爸媽應該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寶貝哭鬧著:「不要!不行!我就不!」面對孩子的種種情緒失控,我們常常脫口而出的話就是——不哭不哭,哭有什麼用呢!你再哭一個試試看?別哭了,再哭揍你了........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給你推薦幾本情緒管理繪本
    孩子喜歡罵人、打人?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動不動就大吼大叫?其實,很多時候,這些表現都是因為——他們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只會用生氣來表達所有的負面情緒。教授情緒表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示範、遊戲互動、動畫等,繪本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給大家推薦幾本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在親子共讀的同時恰到好處地引導孩子學會認知、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1 《生氣的亞瑟》本書曾獲第11屆日本繪本獎特別獎和英國鵝媽媽獎。
  • 孩子經常發脾氣怎麼辦?做好情緒管理,從這4個方面入手,很實用
    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愛,會增加對家長的依賴與信任。讓他知道父母是愛他的,願意聽他說話和傾訴,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學會如跟父母交流溝通,來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哭鬧來吸引注意力。如何做好情緒管理?2.消化情緒第二步就是需要接受孩子不是太好的情緒,有些父母在孩子表現出消極情緒的時候就很不耐煩,覺得他這樣是不對的,這樣不行,我們需要做的是教會孩子如何去消化這些情緒。比如孩子因為不想吃飯就大哭大鬧,作為母親要控制好自己情緒,再和孩子好好的說。
  • 孩子亂發脾氣愛哭鬧?情緒管理「5步走」,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大媽一邊用手攏著被孫子扯散的頭髮,一邊說「這孩子一直就這樣,稍有不順心就又哭又鬧,亂發脾氣,怎麼哄都沒用。」兒童的情緒管理教育對其長大後的情緒了解及情緒表現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教會孩子管理情緒,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事情。那麼,如何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 孩子情緒管理的必備繪本!8種常見情緒問題不再煩惱
    在我的育兒答疑群裡,最近媽媽提的比較頻繁的問題是:孩子哭鬧、孩子打人、孩子發脾氣。哭鬧、打人、咬人、發脾氣是孩子的行為,背後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這些行為首先表現為「情緒問題」。想解決孩子的行為問題,首先要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
  • 《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寒假期間適合2到12歲孩子閱讀的情緒繪本
    大一點的孩子,爸爸媽媽常常通過聊天、談心等方式幫助孩子排解疏導情緒,但對於低齡孩子,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沒那麼好,那麼親子共讀,就是父母和孩子交流情緒感受的好機會。《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是一套專門幫助孩子正當釋放壞情緒、培養健康心態的情緒管理繪本。
  • 幼兒園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巧用六種兒童繪本,讓孩子做情緒高手
    朋友柳兒最近比較煩,兒子5歲多,經常發脾氣。她婆婆卻很開心的說「孩子發脾氣是好事,總比憋在心裡,以後受委屈來的好,孩子能發脾氣是咱家的福氣!」如果家長缺乏有效的引導,那麼總有一天,這些情緒的刀痕就會把孩子變得面目全非。
  • 孩子總亂發脾氣?情緒教育要抓緊,這7本情緒繪本或許對你有幫助
    相信很多父母都深有體會,孩子各種問題頻發,好不容易掌握孩子"吃喝拉撒睡"的各種習性,但是總有一項是永遠無法順利解決的,就是孩子的"脾氣",總是搞不清楚為什麼孩子就是哭鬧,為什麼就是不能乖乖的呢?閨蜜前段時間說到,自家的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有人不搭理她也生氣,有朋友碰她的東西也生氣,就連父母進她的房間也生氣,都不知孩子哪來的這麼大的脾氣呢?孩子總是亂發脾氣,說到底就是情緒問題,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情緒教育,我們就來看看情緒教育到底是什麼?
  • 孩子總愛發脾氣,怎麼辦?教會孩子控制情緒,對孩子一生有益
    如何教會孩子情緒管理1.與其大吵大鬧,不如各自冷靜再溝通其實在孩子發脾氣的同時,家長的情緒一樣會遷怒,然後跟孩子大吵大鬧。情緒管理最好的方式是通過語言表達,孩子用語言去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當然在表達的同時家長要做好引導的角色。
  • 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很重要,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教孩子處理壞情緒
    我從孩子3歲起,就持續讀了不少國內外兒童情緒類的專著,也特意找了一些經典的情緒管理類繪本,和孩子一起來讀。最近正在讀的是一套來自的韓國「暖心」情緒繪本,叫做《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一共有8冊。在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期,情緒管理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性格和習慣,因為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有它的教育意義,可以讓孩子在故事中感受不同情緒,感受情緒的來源,以及情緒轉變的過程。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一定有個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控制好自己情緒
    鄰居也和我抱怨過:孩子越大越不聽話,動不動就發脾氣;每次說好幾遍都不聽,說多了還生氣;孩子都六歲了,再這樣下去,管不住了怎麼辦.鄰居經常邊說邊嘆氣:「孩子越大,脾氣也越大,每天家裡像住著仇人一樣,真怕哪天控制不住自己,扇他兩巴掌。」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愛發脾氣,就是不聽話、叛逆的表現,應該及時制止,以免以後闖下大禍。
  • 2~4歲孩子,一不如意就發脾氣。3個方法幫助孩子表達情緒少發脾氣
    侄子不聽,偏 要去玩,媽媽不同意。侄子就開始發脾氣,扔玩具,扔鞋子,還站在門口哭鬧甚至打滾,一直鬧了很久都不願進家裡來。 我媽是一個性格「安靜」的人,她不會打罵孩子的,孩子一鬧,她一般會都是先跟孩子講道理。但侄子的媽媽脾氣就有點大,她經常會大聲喝止和批評侄子的,所以每次侄子鬧,最後都要等到他媽媽發脾氣,打他了才安定下來。
  • 2~4歲孩子,一不如意就發脾氣。3個方法幫助孩子表達情緒少發脾氣
    侄子不聽,偏 要去玩,媽媽不同意。侄子就開始發脾氣,扔玩具,扔鞋子,還站在門口哭鬧甚至打滾,一直鬧了很久都不願進家裡來。我媽是一個性格「安靜」的人,她不會打罵孩子的,孩子一鬧,她一般會都是先跟孩子講道理。但侄子的媽媽脾氣就有點大,她經常會大聲喝止和批評侄子的,所以每次侄子鬧,最後都要等到他媽媽發脾氣,打他了才安定下來。
  •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3-6歲,可以說是孩子情商教育的非常關鍵的時期,情商教育諸多方面中,情緒管理佔了很重要的位置,為孩子進行情緒管理教育,首先讓孩子了解情緒、說出情緒、父母看見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梳理情緒,最終安撫情緒,解決問題。怎麼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教育?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正確引導情緒是關鍵,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你家孩子,會不會玩著玩著就突然生氣了呢?反正我家孩子是這樣,特別是到了兩歲的時候,經常發脾氣甚至亂丟東西,從來不會聽父母的話,甚至和父母吵架。直到後來我才明白,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只能用這種形式來發洩情緒,甚至罵人。
  • 黃磊機智應對妹妹「亂發脾氣」:好父母是孩子的情緒「控制器」
    02孩子的腦部在6歲之前是不會完全發育好的,所以6歲之前我們就要教會孩子認識情緒、控制情緒。作家雷布斯說過:「孩子衝你發脾氣,是想讓你走進他的內心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高興才是。」我們可以藉助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幫助孩子對情緒進行認識。兒童情緒管理專家米雷婭·卡納爾斯總結了九種常見的情緒情感:快樂、衝動、害怕、擔心、果斷、平靜、生氣、傷心和死亡。
  • 孩子總愛頂嘴:與其和孩子慪氣,不如教會孩子如何適當的表達情緒
    我是一個初中班主任,教書十五年了,自己的兒子都已經讀高中了,作為一個班主任,我的日常除了要教學生數學,也要幫他們分析成績,我的班上男孩子比較多,調皮的孩子也就多了,有時候還要管理一下班上同學的矛盾,時不時會出現男孩子彼此吵架打架的事情。所以,工作是繁忙的,但是由於這麼多年的經驗,對我來說,已經處理的得心應手了。
  • 孩子總是發脾氣?3招應對,幫孩子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研究表明,人類的理智腦比情緒腦發育落後。6歲以前的孩子,腦部發育還不成熟,一旦被情緒控制,很難用理智去控制行為,用意志去克制怒火。不是孩子不想聽,而是做不到。這些處理方式,並不一定能見效。很多時候,不僅不能安撫住孩子,有的時候還會加劇孩子脾氣的爆發,激化親子之間的矛盾。其實,不論是哄勸、說教還是打罵、無視,父母傳達給孩子的信號都是發脾氣是不對的,是需要制止和改變的。
  • 孩子愛發脾氣,是情緒管理不到位,學會三招讓他輕鬆管理情緒
    但其實孩子喜歡發脾氣,有的時候連他自己都控制不了,簡單點說就是小孩的情緒管理能力還比較差,他沒有辦法去管控自身的情緒,所以最後才會有發脾氣的場面。相信在很多小孩心中,原本是不希望有這種場面的,可奈何自己能力有限。所以說此刻父母要多給孩子諒解而不是埋怨,而且教會他們管理情緒才是正事,只有讓情緒逐漸降溫,才能減少發脾氣的"戰爭"場面。
  • 陪娃看這些情緒管理繪本,3步悅納孩子情緒
    2、給情緒命名——孩子的哭鬧本身,他並不知道這種情緒叫什麼,這正是父母讓孩子認知情緒的好時候。3、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哭可以,發怒也可以,傷心總是難免的,但是,光靠情緒不解決任何問題。在情緒被發洩之後,還是用語言來表達更能讓父母知道孩子怎麼想的,幾大類情緒中,孩子最先體會到的除了快樂、平靜之外,可能是就是憤怒、害怕、悲傷。關於情緒管控的繪本也有很多,今天篩選出我和維尼讀過的幾本情緒管理類繪本,針對孩子的不同情緒,讓孩子認知,引導孩子對常見情緒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