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對中國東北畜產資源的掠奪

2020-12-20 同花順

  中國東北地域遼闊,土地肥沃,河流密布,畜產資源十分豐富。而日本土地有限,畜產資源不足,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外。1913年以後,日本根據其侵略需要,以「滿鐵」為依託,陸續在中國東北設置了各種畜牧業研究機構,從事相關試驗。顯然,這些畜產試驗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提高中國東北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為了滿足日本國內對畜產品的需求和對外侵略戰爭的需要,屬於日本對華畜產掠奪的一部分。

  中國東北地域遼闊,土地肥沃,河流密布,畜產資源十分豐富。而日本土地有限,畜產資源不足,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外。1913年以後,日本根據其侵略需要,以「滿鐵」為依託,陸續在中國東北設置了各種畜牧業研究機構,從事相關試驗。顯然,這些畜產試驗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提高中國東北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為了滿足日本國內對畜產品的需求和對外侵略戰爭的需要,屬於日本對華畜產掠奪的一部分。

  近代以來,日本逐步確立了對中國東北畜產業進行全面控制和掠奪的政策。日俄戰爭後,「滿鐵」即在東北建立了一系列農牧業試驗場、種畜場。為實現農牧業改良和增產的掠奪目標,「滿鐵」數次聘請專家調查東北地區的農牧業狀況,並在鐵路沿線創辦了「公主嶺農事試驗場總場」「農事試驗場押木營子分場」「黑山屯種羊場」等增產實驗機構,進行畜牧品種改良和試驗。

  1933年9月,關東軍特務部長小磯國昭在《關於滿洲經濟建設》中,將賽馬業、屠宰、家畜市場等作為「國營」或「公營」事業,將羊毛加工作為許可事業,將自營農牧業、除羊毛外的畜產品加工等作為可自由經營的事業。其中,賽馬和綿羊事業均列入所謂「國防事業」,並為這兩項事業設置了獎勵機關。1934年,日本內閣制定《日滿經濟統制方案綱要》。該綱要在畜產方面要求,儘量對綿羊飼養加以獎勵,有計劃地從事綿羊改良、繁殖和擴張;從國防角度對馬匹進行改良和繁殖;促進牛、豬的繁殖等。1936年8月10日,關東軍司令部制定了《滿洲國第二期經濟建設綱要》。該綱要在畜產方面提出,一方面為保障軍需而對牛、馬、羊進行增產,加強防疫;另一方面要保障農民耕種的需要,以滿足日本對農產品的掠奪。1937年1月,關東軍又出臺了《滿洲產業開發五年計劃綱要》,規定畜產部門以馬、綿羊的增產和改良為重點。1941年9月,偽滿政府制定了第二次「產業開發五年計劃」。在畜產方面,同樣為各種牲畜和畜產物設定了增殖目標。此次,還將雞、兔等牲畜和豬皮、牛乳、雞卵等畜產物納入了計劃,並對飼料和牧業制定了增加目標。這表明,此次計劃對東北畜產的掠奪更加全面。此外,這一時期偽滿政府還確立了《戰時緊急畜產振興方策》,其中亦包括畜產增殖和防疫等內容。上述政策表明,日本對中國東北畜產業的控制逐漸加強,掠奪日益加重。

  當時,中國東北的獸疫種類繁多,牲畜和家禽普遍容易感染疾病。根據獸疫造成的影響,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影響畜牧業及其他產業的獸疫,主要包括炭疽、牛疫、鼻疽、牛肺疫、豬「虎列拉」、雞「百斯篤」等。這些疫病無論急性或慢性,均能夠造成牲畜大批死亡,使飼養者遭受極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部分獸疫為人畜共患病,直接威脅人類健康和公共衛生。第二類是影響家畜育成的獸疫,主要包括羊痘、口蹄疫、班古熱、馬爾他熱、豬疫、仔豬副傷寒、仔羊肺炎等。此外,還有牛結核、馬流行性感冒、馬傳染性貧血、布魯氏病、間歇性眼炎、豬肺疫、豬丹毒、羊疥癬、流行性鵝口瘡、狂犬病、家禽「虎列拉」、破傷風、軟骨病、日射病、寄生蟲病等獸疫。因此,當時東三省被稱為「獸疫之巢窟」。上述獸疫頻發,減少了農業所需的畜力來源,阻礙了中國東北畜牧業和農業的發展,直接影響了日偽對中國東北農業的掠奪。因此,日本加緊開展各種獸疫防治活動。

  1925年10月,日本在奉天建立「獸疫研究所」。其主要任務是調查研究各種牲畜傳染病,製造血清和狂犬病預防液。「獸疫研究所」建成後,著手對牛肺疫、牛疫、鼻疽、羊痘、雞百斯篤等疫病的發生狀況進行調查,並研究防疫措施。1926年5月,「獸疫研究所」開始將預防液應用於獸疫防治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獸疫對畜牧業的危害。

  偽滿洲國建立後,偽滿政府在東北全境開展家畜防疫工作,這使得日本藉機加強了對東北畜產業的控制。偽滿政府的獸疫防治工作分為三個階段。1932―1936年為第一階段,偽滿政府成立了畜產管理部門――「軍政部」「蒙政部」「實業部」和「民政部」。同時,「奉天高等農業學校」開設畜產獸醫科,培養技術人員。至1936年,東北獸醫技術人員已達2000名。1937―1941年為第二階段,偽滿政府整合了畜產管理機構,以便防疫工作能夠順利開展。1937年12月,偽滿頒布了《家畜傳染病防治法》,將炭疽、牛疫、鼻疽作為三大法定傳染病。為培養技術人員,「奉天高等農業學校」改為「奉天農業大學」。為滿足各地對獸醫的需求,還成立了一批獸醫學校。1938年,在長春設立「畜產獸醫大學」;在哈爾濱設立「哈爾濱農業大學」;將「奉天獸醫訓練所」併入「中央農事訓練所」;在呼蘭設立「馬事技術員訓練所」;在哈爾濱設立「開拓指導員訓練所」。此外,偽滿政府還接收了「滿鐵」的各獸疫研究機關,新建了「馬疫研究所」。1942―1945年為第三階段,定期對家畜注射預防液,強化了對豬疫和豬霍亂的防疫。在各地設立防疫所,主要任務是大量製造血清,發現早期感染牲畜,並採取緊急措施,降低其他牲畜的感染風險。

  事實上,日本對中國東北畜產掠奪的內容較多。由於篇幅所限,這裡僅以「滿鐵」對東北羊毛工業和畜牛業的掠奪為例進行論述。

  第一,羊毛工業服務於戰爭。由於羊毛能夠製成軍用被服,對日本而言羊毛不僅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更是重要的軍需物資。1918年,「關東都督府」邀請「東洋拓殖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東拓」)和「滿鐵」共同探討日本內閣的羊毛政策大綱。「東拓」「滿鐵」兩家會社與荒井泰治、茂木物兵衛等日本民間勢力和以張作霖為背景的商務會會長孫白斛一起,於同年12月27日成立「滿鐵毛織株式會社」。該會社得到日本政府各部門在資金和設備上的援助。其中,日本陸軍省「將千住制絨所所有的毛織機25臺及其一切附屬的機械貸給」該所,以緩解該會社在設備進口上的困難。「滿鐵」從產業扶助角度出發,認購了該會社的3155股股份,佔總股份的5%。「東拓」則認購了該會社23%的股份,成為該會社的大股東。如此,日本政府、軍方等資本勢力紛紛參與其中。

  該會社主要生產呢絨、嗶嘰、毛嗶嘰、毛毯、護膝毯,其產品主要銷售給「日本陸軍、鮮滿各官衙、鐵道及中國軍隊、鐵道等」方面,而將滿足民眾需要放在次要地位。儘管該會社產品質量粗劣,經營不佳,但「滿鐵」和「關東廳」仍然從扶植該會社的角度給予補助金,「滿鐵」還每年認購衣料4萬碼左右。「滿鐵毛織株式會社」對東北羊毛工業的殖民,不僅表現在掠奪原料、保障軍需上,還體現在對待中日工人的不同待遇上。在會社中,中國工人的待遇與日本工人相比普遍較低,尤其中國傭員的待遇不及日本傭員的一半。該會社對中國工人的粗暴待遇,甚至激起了中國工人的數次罷工反抗。

  第二,牛肉加工業服務於戰爭。近代以來,中國東北地區豐富的畜牛資源一直被資源貧瘠的日本所覬覦,日本軍方更是將牛肉視為重要的軍事戰略物資。1930年後,日本海軍主要從東北供應軍需牛肉,東亞勸業株式會社在日本海軍牛肉補給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該會社成立於1921年,其主要工作是經營農業、土地和移民業務,同時也從事畜產業務,牛肉出口是畜產工作的重要內容。該會社設有專用屠宰場、飼養場和拴置場,並在林西和通遼擁有廣闊的牧場。從1929年1月至1930年1月,該會社向東京和庫頁島出口活牛1700頭,向東京、大阪、神戶地區出口牛肉和裝箱肉共計500頭。1930年1月,該會社向日本海軍省申請承辦對其出口牛肉的業務,並獲得批准。該會社最初向日本特務艦「間宮」號提供牛肉,1931年9月又成為吳鎮守府的直接供應商。由於東北牛肉價格便宜,橫須賀軍需部也在同年9月末向該會社試購254000公斤,1932年4月,將該會社作為指定供應商。佐世保軍需部在1932年3月也向該會社提出了預定,同年10月與該會社訂立了年度合同。

  1936年9月14日,由「滿鐵」出資,成立「滿洲畜產工業株式會社」。該會社除了繼承東亞勸業株式會社畜產部的牛肉出口業務外,還計劃經營罐頭、其他肉製品加工、羊毛以及其他畜產業務,成為一個掠奪東北畜產資源的綜合性企業。該會社成立半年後,即制定了詳細的1937―1938年度對日本海軍牛肉的供應計劃。

  此後,偽滿政府為了保障軍隊飲食、提高對副產品的利用,決定將「滿洲畜產工業株式會社」轉變為集鮮肉和畜產加工、聯合經營於一身的中樞機構。為此,1941年11月,「滿洲畜產工業株式會社」吸收了「滿鐵」「滿洲畜產會社」的資金,擴大了生產規模。

  從「東亞勸業株式會社」到設立獨立企業「滿洲畜產工業株式會社」,再到將該會社擴建為畜產中樞機構,隨著企業規模的逐步擴大,東北牛肉出口到日本海軍的業務愈發系統和完備。隨之,日本對東北畜牛資源的掠奪也不再限於活牛和牛肉。例如,「滿鐵」投資「滿洲畜產工業株式會社」的目的之一就是獲得牛油,而這正是基於牛油可作為車輛潤滑油主要原料的軍事用途。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日本海軍的人數不斷增加,對牛肉的需求量隨之加大,日本對東北牛肉加工業的控制也逐漸加強。

  總之,近代日本在中國東北進行的畜牧業科研活動,目的是掠奪畜產資源。日本將掠奪的部分畜產品投入其國內市場滿足民用,更多的是配給軍隊,保障日本士兵的後勤供給。日本對中國東北畜產工業的壟斷性、破壞性經營,嚴重阻礙了東北畜產工業的健康發展,其畜產政策更為其掠奪提供了保障。從「滿鐵」建立至日本戰敗的40年間,日本將中國東北作為其畜產資源的「補給基地」而大肆掠奪,給中國東北畜產資源造成了巨大損失。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sqc

相關焦點

  • 日本掠奪的360萬件文物,包括2.1萬噸黃金,為何僅追回117箱?
    日本掠奪的360萬件文物,包括2.1萬噸黃金,為何僅追回117箱?我國是一個有了漫長歷史的文明古國,從古至今,我們所具有的一個顯著特性,就是包容性。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與周邊各國有著密切的交往,而中國和日本的淵源,還要從兩千多年前的漢朝說起。但即便是歷史上的友好往來,今天的我們對日本還是有著仇恨,這仇恨的來源,是近代史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中國以其文化,在歷史上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日本卻反過來侵略中國,給中國帶來沉重的災難,尤其是二戰期間對中國的侵略。所以時至今日,我們與日本之間,還有著一條很長的鴻溝。
  • 近代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歷史特徵及警示
    特別是大本營制度,由天皇集中統一指揮一切軍事事務,強力的指揮體制和嚴謹的軍事編制,形成了能適應近代戰爭需要的軍事系統。在日本發動的一系列戰爭中,這種軍國主義戰爭體制為日本佔據戰爭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把日本帶進了萬劫不復的戰爭深淵。
  • 用中國的木頭做日本的槍託和炮架
    木工正在鋸圓木   近代東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很高,積蓄著無以計數的優質木材。日本人早早就調查清楚,為掠奪做好了準備。很快,他們進入了這個寶庫,掠奪森林資源的同時,殘暴奴役著中國勞工,許多勞工葬身山林之中。   日本的掠奪給東北森林資源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造成許多樹種瀕臨滅絕,生態環境受到破壞。   調查細緻到記錄每棵樹有多高   日本進行殖民掠奪活動前,總要通過調查來確保其侵略利益。
  • 日本統治下的東北,真的是經濟繁榮?還是虛偽的假象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製造了「柳條湖事件」,意欲挑起戰爭,中國軍隊簡單的抵抗後,東北邊防軍總司令張學良將軍選擇了不抵抗政策,他認為自己不是日本人的對手,最終撤離東北。數千萬同胞淪為亡國奴,直到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日軍佔領東北約14年之久。當時日本人對外界與國際公布,日本與偽滿統治下的東北經濟繁榮,老百姓豐衣足食,其實都是鬼子欲蓋彌彰的障眼法。今天單講在日本統治下的東北,14年間到底掠奪我們多少財富。
  • 日俄戰爭——贏的是日本,卻使東北回歸中國
    1904年至1905年發生的日俄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因為日俄戰爭雖然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戰場卻是在中國發生的。況且,我們學過的魯迅關於「棄醫從文」的緣由也是因為日俄戰爭中國人對同胞被日本處決莫不關心反而引以為樂的愚昧狀態。
  • 「九一八事變」前後,東北大豆是國際「搶手貨」,被日軍廣泛用於軍事
    因為東北盛產大豆,油坊很早就在東北興起。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作為通商口岸的營口,出現了近代最早的油坊:義泰德以及同興宏。此後十年間,油坊遍布東北。當時,東北傳統的油坊業主要使用手工生產,所採用的技術也是中國傳統的楔式壓榨法,出油量只能達到10%。到十九世紀末,通過洋務運動積累的產業發展經驗,東北大豆的油脂加工業開始進入到機器加工時代。
  • 近代日本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
    中國近代的高等教育,是伴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以及洋務學堂的興辦而發展的,始於鴉片戰爭後的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時期。1862年京師同文館的建立,標誌著我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1898年京師大學堂的建立,標誌著我國近代大學教育的正式誕生。
  • 日本老兵:日本埋了很多寶貝在中國,但具體位置我不能說
    在歷史上,鄰居日本一直是以一個好學生的姿態示人,謙遜、勤奮,對中國那是極盡仰慕。但這個學生雖好學,但不善良,甚至內心邪惡,一旦超過中國,就開始發起戰爭。日本覬覦中國的不僅是廣袤的領土,還有上面的資源,另外日本對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很是羨慕,對於埋在地下的文物更是垂涎三尺,很早以前日本就開始打東北的主意了。東北距離適中,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這對於資源貧乏的日本而言簡直就是一塊寶地,日本很早開始打東北的主意,企圖將此地作為侵略中國的戰略基地。
  •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鬥爭
    日本方面:明治維新取得成功,建立近代海軍;其國家發展戰略改變→從改革促發展到戰爭促發展中日《馬關條約》內容:①割遼東半島(後因俄國等幹涉未能得逞)、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 徐志民 | 日本的近代中國留日學生研究
    日本的近代中國留日學生研究,即使是宏觀選題也大多選取某個時段、某個事件或某個側面進行探討,往往把某個人、某件事考釋得較為詳細,彰顯了日本學者的資料搜集和考證能力。但是,他們容易忽略宏觀的時代背景,即近代中日關係的劇烈變動和日本不斷擴大侵華行動的基本史實,較少透過近代中國留日運動的表象,探究留日學生追求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本質目的,以及日本政府通過接受中國留學生而培植「日中親善」勢力和向大陸侵略擴張的主要目的,往往是就事論事。 首先,原本宏觀的留日學生政策選題,實則以清政府的留日政策為主。具體而言,一是清政府留日政策的形成與調整。
  •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在古代曾創造出璀璨的文明,令世界為之驚嘆,然而大航海時代後,中國卻沒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落後了。最後被列強打開了大門,陷入了1840-1945這個「恥辱世紀」。這其實是西方的觀念,如果從本意理解,所謂「殖民」,就是屯墾,移民到新的地方,比如秦朝移民開放兩廣,中國近代開發東北(闖關東),日本開發北海道…但近代西方的殖民地指的不是這種的(或者說不僅僅是這種),他們不是要土地本身,而是希望帶來利益,殖民地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宗主國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對它們進行商品傾銷,並努力在文化上同化。
  • 日本首次歸還戰時掠奪中國書刊資料 學術價值高
    70年前日本侵華時期掠走的40冊嶺南大學學士學位論文,日前歸還中山大學圖書館,並通過媒體尋找主人。一個月過去,這批論文僅1本被作者的後人尋回。中大圖書館館長程煥文昨日通過南方日報發出呼籲:請相關知情者和中大圖書館聯繫,讓這些學術歷史價值極高的論文流傳於世。
  • 「能源小知識」日本從中國掠走了多少礦產資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因此日本對東北礦產資源覬覦時間最久。東北地區礦產資源儲量巨大。日本侵略者僅僅在撫順就掠奪煤炭2.27億噸。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 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 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拉開帷幕。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個島國資源睏乏,中國廣袤土地蘊藏的各類資源對於窮瘋了的日本來說勢在必得。
  • 日本投降後,東北卻損失慘重,偽滿洲國多少財富被帶走
    對於日本侵略中國,最早開始淪陷的就是關東地區,東北三省。自張作霖被日本人算計而死,張學良採取不抵抗策略,整個東北三省徹底淪陷。而囂張的日本帝國主義竟然妄圖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可惜的是,他們終究是低估了中國這一頭沉睡的巨龍。在巨龍覺醒之後,眾志成城一致對外,徹底將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了中國。日本投降後,東北的財富去哪了?
  • 改造教育:近代中國的日本教科書翻譯浪潮
    種種跡象說明,大致在清末十年間,中國與日本的教育往來,包括中方「訪日」和日本教師來華,使近代教育理念輸入中國知識界,促成了近代教育在中國的建立。2.新教育的建立,要靠新知識結構來支撐。晚清以前用作教本的童蒙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龍紋鞭影》,乃至較高級的經典讀本「四書」、「五經」等,都處於知識體系和學科劃分上的混沌狀態。
  • 此地為我國故土,近代又爭端不斷,有兩個臺灣大,人口卻只有1/50
    在整個的東亞區域中,黑龍江就是流域面積最大的一條水系,從唐朝算起,還有後來的少數民族帝國比如遼國和金國,黑龍江都是在中國的版圖之中。不過到了近代,隨著沙俄不斷向東擴張,曾經的內河黑龍江也成為了中俄兩國之間的界河,而黑龍江入海口東南處的庫頁島也被沙俄竊取。
  • 揭秘:東北土匪究竟多殘忍?近代東北土匪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
    一聽「土匪」二字,首先想到的就是粗狂的外表,粗魯的行為,半路搶劫,打家劫舍...東北土匪的入夥儀式黑話叫「掛柱」,掛柱一般分保人保舉和自己投靠兩種。保人保舉相對簡單些。這個保人—般和土匪比較熟悉。在東北匪團混生活者,同樣是辛苦忙碌的打工族。土匪也需要面試和實習期,自清末開始,東北歷經甲午戰爭、俄軍入侵和日俄戰爭蹂躪,導致地方上槍枝泛濫,土匪多如牛毛。是什麼樣的人才在當土匪?基本以欠債者,賭徒,通緝犯和破產農民居多。他們當土匪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發財。土匪歌謠唱道:「當鬍子,不發愁,進了租界住高樓;吃大菜,住妓院,花錢好似江水流,槍就別後腰,真是神仙太自由」。
  • 日本侵略過的國家名單一覽!
    戰爭初期,日本侵佔了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及太平洋部分島嶼,後來在反法西斯聯盟各國人民抗擊下,終於一敗塗地。1945年 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結束了日本軍國主義長期對外擴張、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歷史。十四至十六世紀侵擾劫掠中國和朝鮮沿海地區的日本海盜,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從事中日走私貿易,通稱倭寇。
  • 神秘的日本開拓團:預計移民500萬人到東北,戰爭末期命運悲慘
    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而為了實現日本所謂的「大陸政策」,將滿蒙和東北收入自己囊中變成自己的後院,他們武力攻佔東北的同時,又源源不斷的向東北地區大量移民,派遣所謂開拓團,企圖將東北變成日本的永久居住地,其狼子野心讓人的膽顫。
  • 中國,東北,銀座,關東:這些竟然是日本的地名
    有許多小夥伴可能很驚訝,這些與我們中國有關的名詞,怎麼會是日本的地名,但這是真的!1.中國日本是有個地名叫中國地區(日文:中國地方,平假名:ちゅうごくちほう),位於日本本州島西部。日本的地域之一。由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5個縣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