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王維《竹裡館》

2021-02-19 小美姐姐講故事
點上方綠標聽小美姐姐講故事

此詩寫隱者的閒適生活以及情趣,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閒生活,遣詞造句簡樸清麗,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表現了清靜寧雅、高絕脫俗的境界。

這首詩寫詩人活動的環境非常幽靜。開頭一個「獨」字便給讀者留下了突出印象,這個「獨」字,也貫穿了全篇。「幽篁」指幽深的竹林。次句承上寫詩人悠然獨處,借彈琴和長嘯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我們知道王維是著名的音樂家,所以考取進士後,當上了太樂丞。但是他獨自坐在竹裡館中彈琴顯然不是供人欣賞的,而是抒發自己的懷抱。

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並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至於第一句的「篁」、第三句的「林」,其實是一回事,是重複寫詩人置身其間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兩字,更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這裡,像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有費什麼氣力去刻畫和塗飾。三、四兩句寫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有人能理解。「深林人不知」本來就是詩中應有之意,如果對人知與不知毫不在意,那他就不會寫出這句詩,既然寫了這句詩,就表明他還是希望有人能夠理解自己的,遺憾的是陪伴他的只是天空中的一輪明月。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

作為王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於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

詩中描寫周圍景色,選擇了竹林與明月,是取其與所要顯示的那一清幽澄淨的環境原本一致;詩中抒寫自我情懷,選擇了彈琴與長嘯,則取其與所要表現的那一清幽澄淨的心境互為表裡。

大發明家教我怎樣看世界

向大人物學習非凡領導力

大科學家的超級思維

改變世界的大夢想家

成為最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未來講堂|王維《竹裡館》誦讀:於芳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
  • 共賞唐詩之美,王維《竹裡館》
    竹裡館 唐·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之前,我們先後賞析了王維的《相思》、《雜詩三首·其二》、《鹿柴》,這一回,我們繼續賞析王維的另外一首詩《竹裡館》。再上一篇《鹿柴》的賞析中,我們知道,天寶三載(744年)後,王維隱居於藍田輞川。
  • 王維《竹裡館》
    盛世讀王維。王維的詩歌裡,氣息平和,平淡。這一點我贊同。王維一生,有波折,但得善終。懷才有遇,仕途也算是有成。 今天來學一首王維的詩歌《竹裡館》,這是他在輞川別墅寫下的一首詩,是和裴迪的一首和詩。
  • 古詩詞文賞析之唐詩《竹裡館》王維
    「竹裡館」顧名思義是一座建在竹林深處的房子,王維獨自坐在裡面。他的朋友裴迪的同題詩寫道:「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僅詩的第一句就塑造了一個悠然獨處者的形象。我們知道王維是著名的音樂家,所以考取進士後,當上了太樂丞。但是他獨自坐在竹裡館中彈琴顯然不是供人欣賞的,而是抒發自己的懷抱。「長嘯」指拖長聲音大聲吟唱詩歌,如蘇軾《和林子中待制》:「早晚淵明賦歸去,浩歌長嘯老斜川。」可見彈琴還不足以抒發自己的感情,接著又吟唱了起來。他吟唱的詩也許就是這首《竹裡館》。
  • 七下《竹裡館》《春夜洛城聞笛》賞析及練習
    寒假是彎道超速逆襲的好時機,欣然老師希望同學們利用好假期,讀好名著,預習好七下的古詩詞。
  • 古詩文學習072:七年級下冊王維《竹裡館》
    竹裡館[唐]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裡館,是輞川別墅二十景之一,應當是建在竹林裡的屋舍。王維(約701-761),字摩詰,河東(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西)人,祖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唐代詩人、畫家。②〔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篁,竹林。③〔深林〕這裡指「幽篁」。
  • 和王維齊名的詩人盧象,也有一首《竹裡館》
    和王維齊名的詩人盧象,也有一首《竹裡館》文:枯木《竹裡館》【唐】盧象這裡要說的是,在唐代開元年間的一位詩人,曾經和王維、崔顥比肩,有國士之風。這位詩人叫盧象,字緯卿,汶水(今山東)人,生卒年月不詳,由前進士補秘書省校書郎,轉右衛倉曹掾,歷任司勳員外郎、郡司馬、膳部員外郎等職,安史之亂受偽職,後貶為果州長史、永州司戶、吉州長史,最後拜為主客員外郎(從六品上),病逝在湖北武昌。
  • 王維為啥稱為詩佛?王維五首帶有空字的古詩詞賞析王摩詰的空觀!
    這也驚豔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深情地對王維說「哇,這詩是你寫的呀?我早就會背了。我還以為是古人所作呢?」。王維與母親的佛系人生:詩佛王維五首關空古詩詞賞析摩詰的空觀!但是,這期間王維還是遵從母親的意願和家鄉的崔氏結婚了。
  • 看似清新脫俗的小詩,王維的《竹裡館》其實在寫什麼?
    王維的這首《竹裡館》,歷來膾炙人口,自古及今,都認為是一首寫隱者的閒適生活情趣的詩,抒發了作者置身大自然的恬淡心情與高潔人品。的確,王維的山水詩,有佛教的禪趣,詩人特別愛描寫那清靜空靈的山水田園,刻畫恬靜安寧的心境,這同他所信奉的佛教思想有一定的聯繫。
  • 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方法
    語文是需要不斷積累的,特別是古詩詞這塊,做古詩詞鑑賞的時候,考生除了真正熟練掌握詩歌的內涵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現把小德把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
  • 2015中考指導:語文古詩詞賞析方法
    近年來,詩詞賞析題已成為許多省市中考語文出題的最愛。做這類試題,考生除了真正熟練掌握詩歌的內涵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現把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   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   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鑑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
  • 《竹裡館》一直想隱居的王維寫下這麼有趣的詩,真如詩般愜意麼
    竹裡館 [1]獨坐幽篁裡 [2] ,彈琴復長嘯 [3]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注釋】[1]竹裡館:是王維隱居處輞川別業中二十處景點之一。輞川在今陝西藍田。詩人把描寫輞川各處景色的五絕二十首編成《輞川集》,本詩為其中第十七首。[2]幽篁:深密的竹林。幽:深。篁:竹叢。
  • 王維 《雜詩三首》 賞析
    賞析  我家住在孟津河邊,家門正對著孟津渡口。    我們知道,王維的老家在「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也沒聽說王維在「孟津」安過家,所以這裡「家住孟津河」的是另有其人。那麼這人是誰呢?和王維有什麼關係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 詩詞朗讀:《竹裡館》王維
    點上方綠標收聽唐詩宋詞朗讀者唐代·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裡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嘯(xiào):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於打口哨。深林:指「幽篁」。
  • 「夜靜春山空」:王維的《鳥鳴澗》賞析
    這是一首小詩,屬於《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一首,是王維去皇甫嶽的雲溪別墅做客時的作品,也是組詩中最出名的一首。時值開元盛世,政通人和,社會安定,歲月靜好。王維的這首小詩正是一首閒適、靜謐的寫景作品,沒有大的思想寓意,沒有所謂志氣高昂,只有對山水和自然的入微觀察和靜心體會。
  • 中考指導:語文古詩詞賞析方法
    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 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鑑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如:李白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鬱頓挫的風格;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
  • 「中考」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方法總結
    近年來,詩詞賞析題已成為中考語文出題的最愛。做這類試題,考生除了真正熟練掌握詩歌的內涵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現把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一、注意積累古詩詞背景的知識如:李白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鬱頓挫的風格;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王維詩含蓄生動,白居易詩雅俗共賞,李商隱詩清麗俊逸,李煜詞頹靡傷感卻又細膩感人,歐陽修詞清麗明媚而又語近情深,柳永詞纏綿悱惻,蘇軾詞雄健豪放,李清照詞婉約悽切
  • 王維 《相思》 賞析
    看了介紹,首先,我們知道王維的《相思》應寫於「安史之亂」之前。其次,李龜年也是會作曲的,所以《相思》的譜曲可能是李龜年,而不是王維自己。其三,李龜年經常在貴族豪門唱歌,唐玄宗也很恩寵他,王維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情形,所以兩人自然是會經常在這樣的場所碰到,並成為好朋友。那麼為什麼會是「江上」贈「李龜年」呢?根據詩中的「紅豆生南國」,這江就是通往「江南」的了。
  • 秋分 · 古詩詞賞析
    本期白嵐賞析的《秋風辭》也是一首古琴曲,目前讀到的最早記載,是《和文注音琴譜》。此曲歌詞的作者,譜中記為漢武帝。琴曲版本為蔣心越(1639-1695)所做,他是禪宗曹洞宗35代高僧,法名興儔。俗姓蔣,字心越,浙江金華浦陽人,於明末東渡日本,傳播佛學與琴學。      今天賞析古詩詞,更加羨慕古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生活。
  • 學習古詩詞賞析的關鍵是什麼?具體怎麼做?老師的這篇文章說透了
    如今在語文的學習之中,古詩詞也成為孩子們學習語文的一大難點,其實學習古詩詞的孩子們,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有的孩子對於古詩詞賞析可謂是得心應手,而有的孩子即使怎樣去學習也無法入門。其實,這兩者的區別就在於學習的興趣,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是學生能否熱愛古詩詞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