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竹裡館》

2020-12-13 騰訊網

盛世讀王維。王維的詩歌裡,氣息平和,平淡。這一點我贊同。王維一生,有波折,但得善終。懷才有遇,仕途也算是有成。

今天來學一首王維的詩歌《竹裡館》,這是他在輞川別墅寫下的一首詩,是和裴迪的一首和詩。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那裴迪寫的那首詩如何呢?

竹裡館

來過竹裡館

日與道相親

出入唯山鳥

幽深無世人

《輞川集》序:餘別業在輞川山谷,其遊止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萸泮、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裡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與裴迪閒暇,各賦絕句云爾。

各賦絕句,想必是各自獨立寫,然後拿出來相互鑑賞,求得那詩意相知。

竹裡館,就是竹林裡的一間房子。而這間房子,王維是很喜歡的,不僅白天在裡面活動,晚上還不捨得離開。

「明月來相照」

這正是夜景。明月仿佛是天上的知音者啊,被竹林裡房子中傳出的琴聲、吟嘯聲吸引而來,特意灑下月光,加以關注。

王維說,「深林人不知」,顯然這個「人」不包含裴迪,在他心目中,人不知,是世間的忙碌人,而裴迪是知己,是真正悠閒的山居人。

裴迪也說:

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

在他們各自的心目中,彼此都不是世人。

這間竹裡館,王維是主人,裴迪是客人。

裴迪寫道:

「來過竹裡館,日與道相親」

來過,造訪過。

日與道相親,親近自然之道,與得道之人交流。這要比「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更清淡,沒有人間的煙火氣。

而確實啊,少了人間的煙火氣。

我喜歡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描述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桃花源裡生活的人,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是和光同塵的氣息。而王維的輞川別墅,沒有多少生活氣息,更多的是禪意的空曠,空靈,不帶人間的煙火氣。

王維這個主人在竹裡館做什麼呢?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品味生命的獨在。輕撫七弦琴,長嘯天地間。過著竹林隱士的生活。

在輞川別墅的日子,王維身心安頓,沒有官場的人事煩擾。已有裴迪這樣清淡的友人,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泰伯篇》)

王維是否做到了「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他在做一種平衡。若隱若現,大概就是莊子所倡的「間世」,在出世與入世之間。

我們再看看早期的王維——

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裡暮雲平。

曾經的少年遊俠兒,曾經豪氣沖天,有一番報復的王維,到了中年以後,終於收起了稜角與抱負,回歸生命本身的安頓。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找到生命的獨在,不假於外物。

「深林人不知」,又透出些些不平,沉澱在內心深處的少年意,終究不是那麼輕易消散的。

而「明月來相照」,照清晰的,不也是一個人的內心嗎?

「明則誠矣,誠則明矣!」——真正坦誠地面對自己,直面人生的所有境遇,才能真正得到生命的超脫,如此才可——「日與道相親」。

禪,不是逃避,而是兩刃相交。是生命的坦誠,直面所有。唯有如此,空靈不是一種幻想,而是一種真實。

盛世讀王維,不是取其能把生活過得唯美,有禪意。而是他能在平淡中,抑或是雍容華貴中,過得真實,有明覺在。

想起藥山惟儼的一首禪詩:

選得幽居愜野情

終年無送也無迎

有時直下高峰去

月下披雲笑一聲

這就是獨在的生命,自由的生命。

這些年,我在探尋——「鋼筋水泥,詩意棲居」,這樣的一種城市生活。在深夜書寫,在這個城市靜下來的時候,找到了這種生活的感覺。

聽一首漁歌吧。

相關焦點

  • 共賞唐詩之美,王維《竹裡館》
    竹裡館 唐·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之前,我們先後賞析了王維的《相思》、《雜詩三首·其二》、《鹿柴》,這一回,我們繼續賞析王維的另外一首詩《竹裡館》。再上一篇《鹿柴》的賞析中,我們知道,天寶三載(744年)後,王維隱居於藍田輞川。
  • 未來講堂|王維《竹裡館》誦讀:於芳
    今天,由著名播音員於芳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竹裡館》。《竹裡館》(點擊收聽)04:11來自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作者|王維(唐) 誦讀|於芳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作品賞析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作者王維(701-761,一說699-761),字摩詰。河東蒲州(今山西)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中進士,唐肅宗乾元年間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 和王維齊名的詩人盧象,也有一首《竹裡館》
    和王維齊名的詩人盧象,也有一首《竹裡館》文:枯木《竹裡館》【唐】盧象這裡要說的是,在唐代開元年間的一位詩人,曾經和王維、崔顥比肩,有國士之風。這位詩人叫盧象,字緯卿,汶水(今山東)人,生卒年月不詳,由前進士補秘書省校書郎,轉右衛倉曹掾,歷任司勳員外郎、郡司馬、膳部員外郎等職,安史之亂受偽職,後貶為果州長史、永州司戶、吉州長史,最後拜為主客員外郎(從六品上),病逝在湖北武昌。
  • 古詩詞文賞析之唐詩《竹裡館》王維
    「竹裡館」顧名思義是一座建在竹林深處的房子,王維獨自坐在裡面。他的朋友裴迪的同題詩寫道:「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僅詩的第一句就塑造了一個悠然獨處者的形象。我們知道王維是著名的音樂家,所以考取進士後,當上了太樂丞。但是他獨自坐在竹裡館中彈琴顯然不是供人欣賞的,而是抒發自己的懷抱。「長嘯」指拖長聲音大聲吟唱詩歌,如蘇軾《和林子中待制》:「早晚淵明賦歸去,浩歌長嘯老斜川。」可見彈琴還不足以抒發自己的感情,接著又吟唱了起來。他吟唱的詩也許就是這首《竹裡館》。
  • 古詩文學習072:七年級下冊王維《竹裡館》
    竹裡館[唐]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裡館,是輞川別墅二十景之一,應當是建在竹林裡的屋舍。王維(約701-761),字摩詰,河東(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西)人,祖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唐代詩人、畫家。②〔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篁,竹林。③〔深林〕這裡指「幽篁」。
  • 看似清新脫俗的小詩,王維的《竹裡館》其實在寫什麼?
    王維的這首《竹裡館》,歷來膾炙人口,自古及今,都認為是一首寫隱者的閒適生活情趣的詩,抒發了作者置身大自然的恬淡心情與高潔人品。的確,王維的山水詩,有佛教的禪趣,詩人特別愛描寫那清靜空靈的山水田園,刻畫恬靜安寧的心境,這同他所信奉的佛教思想有一定的聯繫。
  • 【古詩詞賞析】王維《竹裡館》
    我們知道王維是著名的音樂家,所以考取進士後,當上了太樂丞。但是他獨自坐在竹裡館中彈琴顯然不是供人欣賞的,而是抒發自己的懷抱。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並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
  • 《竹裡館》一直想隱居的王維寫下這麼有趣的詩,真如詩般愜意麼
    竹裡館 [1]獨坐幽篁裡 [2] ,彈琴復長嘯 [3]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注釋】[1]竹裡館:是王維隱居處輞川別業中二十處景點之一。輞川在今陝西藍田。詩人把描寫輞川各處景色的五絕二十首編成《輞川集》,本詩為其中第十七首。[2]幽篁:深密的竹林。幽:深。篁:竹叢。
  • 詩詞朗讀:《竹裡館》王維
    點上方綠標收聽唐詩宋詞朗讀者唐代·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裡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嘯(xiào):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於打口哨。深林:指「幽篁」。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此處原本是初唐著名詩人宋之問的別業,後被王維購得,從此,他在此過起了「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的閒適生活。在宋之問別業基礎上,王維隨勢賦形,植花木、堆奇石、築造亭臺閣榭,建起了孟城坳、華子岡、竹裡館、鹿柴寨等二十處景觀,把二十餘裡長的輞川山谷,修造成了一處兼具耕、牧、漁、樵的文人園林典範,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讀懂了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
    這首詩,就是王維的《竹裡館》。《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首孤獨的小詩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有人說,《竹裡館》和前期春風得意的王維實在不相襯。作為盛唐詩人,王維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他生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12年後,唐玄宗李隆基繼位,進入開元年間,青年的王維正趕上唐朝的開元盛世。王維也不負於這個盛世,開元九年,公元721年,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年紀輕輕就踏上仕途,小夥子前途不可限量。
  • 王維最治癒的一首詩,讀懂了最後10個字,再也不怕孤獨
    這首詩,就是王維的《竹裡館》。《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首孤獨的小詩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有人說,《竹裡館》和前期春風得意的王維實在不相襯。作為盛唐詩人,王維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他生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
  • 史上最感動的十段友情8:王維與裴迪,忘卻身份的交情
    後來老師張九齡執政,又把王維調入朝廷委以重任。但不久,張九齡去職,王維也遭到牽連,再次被外放。期間,妻子還去世了,好友孟浩然等人也相繼去世。這一切遭遇,使得王維對仕途心灰意冷,購置了輞川別墅,整日縱情山水之間。裴迪一介書生,性情恬淡,對仕途也不是很看重,與王維、杜甫等人多有交往。特別是王維隱居以後,裴迪一直陪著他。
  • 臨湖亭·唐代王維·輕舸迎上客·及王維的輞川別業和《輞川集》
    王維書畫特臻[zhēn]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昔人曾譽[yù]王維為「詩佛」,並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並提。
  • 王維晚年的這首五言絕句,短短20字,看似平淡但卻被評為千古佳作
    其中最喜歡竹子的怕要屬王維了。王維,字摩詰,一心學佛,淡泊名利,被後人尊稱為「詩佛」,因為他的詩中常常蘊含著一種佛系的哲理,那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描繪了多麼美麗的畫境,蘇軾對於王維就有過極高的評價「詩中有畫,畫中還有詩」,讀王維的詩就像是在品鑑、欣賞一幅沁人心脾的山水畫。
  • 他與杜甫王維是好友,詩才力敵王維,卻被王維埋沒
    文 | 謝小樓01今天要讀一位不太有名的詩人裴迪的詩,裴迪,介紹起來只能傍大腿,他是杜甫和王維的好友,其詩多五絕,多詠山水田園,詩風清逸淡雅,《全唐詩》存詩三十九首。王維與裴迪前面我們讀了兩首王維寫輞川風景的詩《鹿柴》、《竹裡館》,就是與裴迪唱和的詩。清王士禛說,王維、裴迪「輞川唱和,工力悉敵」。可惜,王維光芒太甚,他的詩才再好,有王維這樣的巨人在,他也發不出光來。所以,生在一個天才輩出的大時代,是幸運,也是不幸。今天就來讀一首裴迪的詩,《送崔九》。
  • 範美俊讀名畫(四):王維《輞川圖》
    王維 像南宗之祖畫青綠 詩畫合一有仙氣——王維《輞川圖》解讀04.輞川圖(局部)唐·王維輞川,位於西安東南的藍田縣境內,在《新唐書·王維傳》載:「地奇勝,有華子岡、欹湖、竹裡館、柳浪、茱萸遊、辛夷塢,與裴迪遊其中,賦詩相酬為樂。」可見這裡是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王維晚年時隱居輞川,購得唐代詩人宋之問的「藍田別墅」,與友人作畫吟詩、參禪奉佛,過著陶淵明式的生活。
  • 七下《竹裡館》《春夜洛城聞笛》賞析及練習
    01 竹裡館(王維)【原文】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譯文】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裡,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常見考題】一、理解性默寫1.王維《竹裡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兩句是:         ,          。2.王維《竹裡館》一詩中,寫詩人的活動的兩句是:          ,          。
  • 蒙曼品讀 || 王維《竹裡館》
    作者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於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絕俗」(《峴傭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淨,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閒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
  • 王維的《輞川集》,意境清幽,文詞秀婉,頗富詩情畫意
    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關於王維的《輞川集》,《唐書·本傳》有一個說明:「晚得宋之間蘭田別墅,在輛口。耦水周於含下,別漲竹洲花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