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者在對老子道德經的研究中發現,巜道德經》感悟於《歸藏》。因歸藏中以坤卦為卦首,坤主順。因此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而孔子在巜論語》的問答中展現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觀點!孔子根據易經寫了易傳,在晚年,又根據巜易傳》作了巜春秋》。可見孔子的思想受易經的影響是深重的。OO在關於宇宙生成問題上,道德經的思維模式與周易是不一樣的。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孔子在巜易傳》中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不難看出,巜道德經》中講有又講無。而孔子只講有。高懷民先生曾說過,孔子的一生表現了乾之健。老子的一生表現了坤之順。論語作為儒家經典之一,其思想和文學語言,比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任重道遠,後生可畏等等,對後世影響很大。孔子的巜易傳》《春秋》和《論語》作為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從綜合的角度對比,《論語》遠遠不及《道德經》的境界。
從層次看。
《論語》下限說的是個人的教化,自我修養,上限是天下的教化,是國家,是「禮」。
《道德經》,下限說的是國家的統治,上限說的是天地大道。
從內容看。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主要說的是孔子個人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道德經》是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
從作者的身份
《論語》的作者孔子,在他還在世的時候並沒有達到什麼太令人高山仰止的程度,他代表的儒家思想,也是後世歷代大賢一步步完善發展起來的。
《道德經》的作者老子,在世的時候已經成為聖人的級別,包括孔子都要向他請教。
從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諸君,經書各有所妙,無論高低,都是我華夏文明的瑰寶。我等身為華夏兒女,擁有它們真是我們天大的福氣,誰不會說上兩句其中的連連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