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易經》和《道德經》有什麼特殊的關係?
其實這兩部書的關係應該是「母子」,易經是母,道德經是子,除了道德經之外,像儒家的《論語》之類的,也是以易經為藍本所創作的。
《易經》是群經之首,主要分為三部《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前兩部已經失傳,只有《周易》流傳下來,並且我們今天看的《周易》並不是最先的《易經》,是孔子及其學生們加注的。
《易經》通篇只有二十頁左右,而現在的《周易》有將近五百多頁,多出來的是後人加注,便於人們學習和理解的。相傳是伏羲觀天象,看河圖洛書成易經八卦,這算是《易經》1.0版本,而後周文王改進易經,八卦圖也有了先天和後天的區別,算是2.0版本,之後孔子和學生做了什麼?他們將給2.0版本增加了使用說明書,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
再來說說《道德經》方面,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其實這句話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實說的都是《易經》的卦。
《道德經》老子主要表達的意識就是「天人合一」,世間萬物都有跡可循,我們要順其自然,不可強求;而《易經》所說的是三個維度「簡易」、「變易」、「不易」,講的是整個宇宙一直在變化不停,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看看,是不是一樣的。
《道德經》正是在《易經》的基礎上進行分解重組和完善,老子主張的是「無為而治」,那麼什麼是無為?什麼都不做就是無為?其實不是的,說到底還是順應天道,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去進行一些動作。
現在只需要知道《道德經》是脫胎於《易經》就行,想要研究真的需要下苦功夫,還不一定能成,各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