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倏地一下就冷了。疫情,忽然一下又緊了。
這兩天,拱袖子、戴皮帽、穿大衣,還凍得稀溜稀溜,心想,還有比這冰寒冬月更冷的消息?
還真有。
多處消息說,疫情又緊了,據說河北還弄了個王炸,攪擾得四鄰不安,都抓緊了疫情防控。
有朋友在石家莊火車站發朋友圈,說石家莊站已經實行了臨時性嚴防嚴控措施,所有乘客一律暫停進站乘車,買了票的乘客可以辦理退票。
咱山西方面連接河北的好幾條高速路都加緊了檢查檢測,咱小城也發布政令,取消一切聚集性活動,舉辦宴席也需要報批,為的是儘量降低疫情復髮帶來的不利。
疫情還會再來一波?
眼前的事實證明,完全可能。
也對,這不光和鍾南山院士年初的判斷一致,也和古人留下的諺語相符。
老話說,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完於春分、滅於清明。千百年來,盡皆如此。
小寒到了,疫病可能正在悄然生長,這個時候,我們根本不能掉以輕心,得更加注重個人防護,順利熬過後面六個節氣才行。
可問題是,經過一年的緊張,許多人心裡多多少少有了點鬆懈的思想,認為疫情無非如此,手也不經常洗了,口罩也不經常戴了,偶爾還搞個聚餐什麼的。
這些都不對。
要知道,我們的疫情防控能取得現在的成績,那是國家花了大本錢,全體人民投了大精力才換來的,決不能自以為是,認為和自己沒有關係。
疫情防控事關我們每一個人。一個人不聽話,可能會影響一大片。
那我們該怎麼做?
聽話照做。
對於我們普通人,聽話照做是疫情防控最好的態度。因為專家們積累了大量的疫情防控知識,普通人堅持跟著做就對了。
比如,去年疫情剛發生的時候,專家呼籲居家隔離勤洗手,出門工作戴口罩。許多人照做了,不光防控了疫情,還防止了感冒和不少呼吸道疾病。
最近我訪問了不少鄉村醫生,大家普遍的反應是,今年感冒的人和支氣管發炎的病人少多了。這些都是拜大家勤洗手、戴口罩所賜。
一個習慣的養成能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千萬不要忽視群體習慣的力量。
眼下,又到了疫情防控要緊的時候。該聽話時必須聽話,該居家隔離就居家隔離,該守原地就別胡跑亂竄了。
聽話照做是最好的防護。
那,我們個人如何做好防護呢?
保持好心情,增強免疫力。
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
我姐姐最近注意搜集了幾條損害免疫力的不良生活方式,專門發在群裡讓我們自己對照檢討,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對號入座,想辦法改掉這些毛病。
這些不良生活方式包含9個方面。
1、交際圈子太狹窄
2、平日欠下「睡眠債」
3、凡事老往壞處想
4、有話憋在腦子裡
5、頂著重壓過日子
6、外出常以車代步
7、朋友是個大菸鬼
8、過分依賴抗生素
9、不易被逗笑
有人說,其他的都好理解,第一條和第九條你得解釋解釋,難道交際圈子狹窄、不容易被逗笑也會損害免疫力?
當然會。
有研究說,一個人結交的朋友越少,身體就越容易生病。說朋友數目超過6個的人,抵抗感冒病毒的能力能提高4倍。
所以,友誼是增強「免疫力」的良藥。當然,笑也是開心的良藥,人只要開心,免疫力自然能得到提升。
我也收集了幾條激活免疫力的方法。
共6條,也送給大家。
1、充足睡眠
2、常飲蜂蜜水、姜水、檸檬水
3、享受下午茶時光
4、每周堅持鍛鍊
5、多曬太陽
6、保持微笑
只要免疫力強,不怕病毒猖狂。
只要聽話照做,不怕疫病肆虐。
總之一句話,你好了,這個國家就好。
祝我們早日戰勝疫病,回歸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