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上半年,深圳深圳鹽田高級中學的名師熊芳芳辭職了,放著公辦教師的高工資和福利,再加上年紀都48歲了,讓人不解。而在幾年前,江蘇的一位名師史金霞也辭去了工作了23年的公辦教師身份。這兩位辭職老師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辭職前都是知名的老師,辭職後都投身到了網課中。這些名師為什麼要辭職?是為了為了更高利益還是為實現更高的教育價值?
一、史老師從兼職網絡授課到辭職全職網絡授課。史老師在辭職之前,是江蘇省蘇州星海實驗中學高中語文教師,在網絡開設收費課程,所授的是人文素養方面的課程,以閱讀、寫作、鑑賞為主,也包括高考作文輔導內容。課程受眾面比較廣,中小學生、大學生、家長、中小學教師都來聽課。由於她授課水平高而收穫著高人氣,同時也有了高收入,這時有人質疑她的行為違反了相關規定,她收費上網課的行為應該屬於「有償補課」。
因此,史老師因收到舉報而被校領導約談,希望她停止網絡授課。體會到網絡授課的成就感和高收入的史老師,知道網絡授課是一條比較好的教育之路,為了不讓領導為難,決定辭職全職從事網上授課。
二、深圳名師熊芳芳辭職單幹。在辭職前,熊芳芳擁有眾多的頭銜,是「生命語文」首倡者、「微寫作」創始人、多家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及專欄作者、人教社部編教材培訓專家。湖南師範大學實踐型專業碩導、人民出版社「名著課程化閱讀叢書」語文統編高中名著圖書主編、魯迅文化基金會立人教育研究會教研專家、2018「閱讀改變中國」年度點燈人。全國文學教育名師、廣東省強師工程重點課題負責人、深圳市「十三五」重大招標課題負責人。這樣的優秀的老師,是不甘心只在一座學校給學生上課的,她需要更大的舞臺,因此她辭職了。
三、名師辭職到底是為了更大利益,還是為了實現更大的教育價值?說實話,對於這些名師來說,如果僅僅只是在課堂上面對幾個班學生,受眾確實少了點,沒有真正發揮其個人價值。而他們選擇辭職網課授課,可以有更多的受眾,可以讓更多的人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從而實現更大的教育價值,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至於說在網絡授課中,能夠有比在公辦學校教學高得多的收入,那應該也是她們的價值體現。試想,如果她們的課程水平不行,誰願意花錢買她們的課呢?所以說她們取得高收入是她們教育價值得到實現的副產品,因此也無可厚非。
四、網絡兼職有償授課等同於有償補課?我們之所以反對在職教師有償補課,主要是因為以前出現老師以權謀私,強迫自己班上學生到自己辦的輔導班上課,也有人與課外培訓機構合作,為他們提供生源。更惡劣的是個別老師為了一已私利,竟然在正常上課時不講重點,在補習班上才講重點,逼迫家長給孩子報補習班。
但是網絡兼職有償授課的學生不再是與自己利益相關的學生,也不存在強迫學生買課的可能,所以不能稱為有償補課。當然有人認為,在職教師在網上授課,可能會分散教師的精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在學校上課中來。但是我想說,那是不是可以限制老師們業餘時間不能從事其他任何工作呢?比如搬磚,如果搬磚累了,也沒有精力專心投入到教學中來?但你管得了別人業餘時間搬磚嗎?
不管怎麼說,這些名師雖說辭職了,但還是在從事教育工作,並且受眾更廣,體現了更高教育價值。我們不能因為她們取得了比在學校裡的老師幾倍或者幾十倍的收入而否定她們,畢竟這些收入正是她們價值的體現。
對於名師辭職上網課,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