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面臨盆底康復問題困擾 專家:早預防、早治療

2020-12-17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2月1日訊 我國每年有近1500萬名「新媽媽」面臨著盆底康復問題的困擾,其中,「80後」和「90後」女性是孕產消費的主力軍。

  對此,中華預防醫學會盆底功能障礙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蘇州市立醫院婦科主任醫師侯順玉表示,當真正出現盆底損傷時,任何年齡段的女性都應該及時採取科學的方法治療,早預防,早治療,早康復!

  據侯順玉介紹,除了凱格爾運動和盆底輔助器械之外,盆底康復治療儀等非手術康復治療設備也已被廣泛應用。其採用的低頻神經肌肉電刺激+肌電生物反饋聯合療法是目前盆底康復治療的主流方案。

  「相較於目前醫院所投用的大型醫療器械,家用盆底康復治療儀因為更加便捷輕巧和智能易用,成為了很多『產後媽媽』的不二選擇。」大悅創新(蘇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悅醫療」)CEO趙澤如表示。

  據趙澤如介紹,作為盆底康復治療領域的頭部企業,大悅醫療經過近4年的科技研發,推出盆底康復治療系統。據了解,大悅盆底康復治療系統中的大悅盆底康復治療儀通過499項國家檢測標準,在醫用級盆底健康監測、理想態低頻神經肌肉電刺激、無損肌電生物反饋以及陰道緊緻專利電極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與此同時,大悅醫療APP康復治療智能管理系統為了讓用戶全面掌握康復進程,其評估及康複數據同步至大數據云端管理,由大數據加專業康復師提供針對性方案選擇,大悅醫療專業康復師還提供一對一終身專業服務,並定期隨訪,陪伴用戶盆底康復治療全過程。

(責任編輯:顧凡)

相關焦點

  • 予力科技溫度 大悅醫療賦能盆底康復成「居家樂事」
    「自己在家有啥辦法進行盆底康復嗎?」……打開某「產後媽媽」線上交流平臺,諸如此類的討論不勝枚舉。據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民眾消費觀念的提升,女性更加注重自身的盆底康復。我國每年有近1500萬名「新媽媽」面臨著盆底康復問題的困擾,其中,「80後」和「90後」女性是孕產消費的主力軍。
  • 【醫技】盆底功能康復治療——讓產後媽媽更健康
    一朝分娩,很多媽媽都以為自己已經迎來「勝利的曙光」,結果接踵而來的是產後尿失禁、子宮脫垂,甚至是影響夫妻生活……哪怕是沒中招的媽媽們,也可能面臨年老後尿失禁和脫垂等疾病概率增加的風險。盆底康復,你做了嗎?那麼問題來了,什麼人需要做盆底康復?盆底康復可以治療哪些疾病?盆底康復都包括什麼內容?
  • 孕期可以做盆底肌鍛鍊嗎?早鍛鍊能早預防盆底問題嗎?
    大家都知道產後媽媽要去做盆底肌修復,為了讓自己以後不會出現漏尿、子宮脫垂等問題。這時有些媽媽就疑問:那我如果在孕期的話,提早做好預防,會不會就避免了盆底問題的發生?而在孕期又應該做哪些鍛鍊去預防呢?小編告訴你們,孕期其實是可以進行盆底肌的鍛鍊的,但是也不是說隨便什麼樣的鍛鍊方式都可以做。
  • 警惕盆底康復常見誤區 早發現早治療
    對盆底康復略有了解的人會說:「盆底康復有黃金恢復期,產後42天至半年內。」「我生完1-2年了,再做盆底康復就沒用了吧。」「我還要生二胎,生完一起康復吧。」但無論怎樣,盆底康復都是越早越好,「上醫治未病」從來都是真理。湖南婦女兒童醫院盆底康復檢查室。事實上,醫療機構對盆底康復的處理主要是指導患者學會正確的盆底肌收縮,在此基礎上強化訓練。學會並有能力堅持提肛訓練的人可以自行在家完成康復。
  • 甘泉縣人民醫院舉辦「女性盆底康復」知識講座
    講座現場,縣醫院婦產科的醫護人員深入淺出地向大家講解了女性盆底肌的生理功能和保健常識,詳細介紹了盆底功能障礙疾病的形成、預防及治療等相關知識。並提醒大家在平時生活中也要注意預防疾病和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對於一些常見的婦女疾病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女性盆底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病,有些女性在出現此類病症時,往往難以啟齒,導致病情延誤,錯過了最佳的有效治療。這次知識講座,目的就是讓更多的女性了解盆底康復健康知識,主動關注自身的健康,重視盆底健康,通過合理的治療方式關愛自己,早日受益。
  • 關愛媽媽,從盆底康復開始
    一個家庭迎來新生命,最開心幸福的就是寶爸寶媽啦,不過媽媽們是否也有一些小小的困擾呢,比如打個噴嚏就漏尿?時常尿頻、尿急、便秘?那如何進行產後盆底康復呢,什麼時候做最好呢?資陽市雁江區中醫醫院產科新引進盆底康復儀,對媽媽們的盆底肌進行綜合的評估
  • 辣媽幫|產後盆底康復您知道多少?
    大多數女性在經歷妊娠和分娩之後,盆底肌肉皆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而盆底肌肉的損傷會導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礙發生。如果盆底肌肉不能及時恢復,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生理功能的下降,相應併發症會越來越嚴重,而最後只能用手術治療。不但增加病人痛苦,而且治療效果也不理想。產後盆底康復你們到底知道多少?攀枝花市中心醫院產科為大家講解產後盆底功能評估和康復治療,及早發現產婦盆底功能異常,早期幹預,促進身心健康。
  • 剖宮產就不必做盆底康復嗎?媽媽們注意,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
    很多產後媽媽在產後42天檢查的時候,醫生都建議做個盆底篩查。寶媽不禁疑惑,盆底篩查是什麼檢查?怎麼查?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產後為什麼要進行盆底篩查?
  • 【攜手康復】如何拯救你的盆底?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對產後女性(尤其是肥胖與產程過長)、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困擾。 誘因:妊娠、陰道分娩、肥胖、年齡增大 康復治療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擁有一套成熟、規範的產後盆底康復治療技術。
  • 盆底康復——產後女性的必修課
    剖宮產也需要進行盆底康復治療嗎?哪一種慢性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常見? 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產後媽媽極易出現壓力性尿失禁、子宮脫垂、陰道鬆弛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 盆底不松,女人不老!媽媽們一定要知道的20個盆底問題
    即使身體沒有明顯疾病,可能在光鮮的表面背後,有著許多常人所看不到的一系列問題。而女性盆底問題往往被認為是妊娠產後不可逆的必然結果,且許多人羞於啟齒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無論是菜鳥媽媽還是資深寶媽,盆底問題對於媽媽們來說是萬分重要但又十分陌生的,有些事只有生完寶寶才有體會。
  • 產後盆底肌如何恢復?最好的治療是預防
    產後盆底肌肉由於擴張而失去彈力,產後如果能夠堅持運動,盆底肌肉可以恢復至接近孕前狀態,否則就不能恢復原狀。對於產後盆底的恢復,請看看下面詳細的指導。懷胎十月,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壓力均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宮重量的日益增加,盆底肌肉便在持續受壓中逐漸鬆弛。因此,即便選擇剖宮產,也無法完全避免。女性身體的特殊構造也決定了女性更易出現盆底問題。
  • 產後盆底康復治療不能等
    北醫三院教學護士長葛霖      「妊娠之後都需要進行盆底康復治療,但大家對這方面的認知非常欠缺。真正能夠理解並堅持治療的人不多。」北醫三院護士長葛霖進一步介紹,產後盆底損傷如不儘早幹預治療,以後可能會出現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和婦女性功能障礙等疾病。更值得注意的是,盆底康復訓練如果方法不當,會適得其反。葛霖強調說,不能盲目做提肛運動,如果做得方法不正確反而會加重臨床表現。
  • 盆底康復治療有用嗎 治療方法有哪些
    女性在順利生下孩子之後,身體是有損傷的,盆底受損是很常見的情況。一般,都會有人建議進行盆底康復治療。那麼,盆底康復治療有用嗎?治療方法有哪些?做康復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盆底康復治療有用嗎很多女性在生產完之後,都會感到身體有些不受控制。
  • 別忽視盆底肌問題和修復,影響比你想像的嚴重,一文秒懂
    相關調查顯示,全世界約有28.6%的媽媽因產後恢復不良引起各種後遺症,對其一生健康、家庭幸福產生極大影響。包括產後漏尿、臟器脫垂等問題困擾很多媽媽,今天為您掃盲盆底肌問題和修復。盆底肌,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
  • 產後盆底康復是不是個「坑」
    盆底的支持結構主要就是韌帶、盆底肌肉及筋膜組織。因而,對盆底肌肉的鍛鍊修復可以預防和治療盆底障礙性疾病。盆底疾病發生率高、花費高,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五大疾病之一。北京協和醫院朱蘭教授牽頭完成的盆底障礙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成年女性盆底疾病的發病率約為50%,就診滯後約為10年,原因是許多人都認為生完孩子的女性或老年人都會有漏尿之類的問題,有的人則是對此羞於啟齒。
  • 產後盆底康復是不是個「坑」?
    門診中,有不少當上媽媽的女性被生育後尿失禁的問題所困擾,打噴嚏、原地跳躍、跑步都會出現漏尿的尷尬,其原因是由於妊娠分娩後盆底支持結構受到損傷引起膀胱頸位置下移,增加腹壓時膀胱內壓大於尿道內壓而造成漏尿,嚴重的甚至需要通過手術予以解決。
  • 盆底康復,再不做可能就晚了
    盆底康復——解決盆底問題的「專家」   想預防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及早發現盆底問題,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外,盆底康復是一線解決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它已經讓很多人擺脫了盆底疾病的困擾,也讓越來越多的女性遠離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 咳嗽就漏尿,寶媽產後幾年了,做盆底康復還有用嗎?
    當醫生提出做盆底康復時,寶媽表現得比較遲疑,問:我生產已經兩年了,做盆底康復還有用嗎?案例分析:根據下圖報告顯示,該寶媽明顯盆底肌力不足且耐力較差,尤其是慢肌肌力,僅有31分。因為懷孕分娩造成了盆底肌肉鬆弛,需要盆底肌肉鍛鍊。由於咳嗽漏尿的症狀,要選擇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方案。耐力差在家訓練時,注意盆底肌收縮並保持。產後好多年做盆底康復還有用嗎?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專家表示:當然有用。
  • 福建省康復醫學會「盆底康復專業委員會」成立 將完善我省防治結合...
    我省多位專家分享產康知識推動產後康復學術發展專委會+社會力量完善我省防治結合的盆底康復體系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產科服務需求增加,高齡高危孕產婦比例增高,母嬰安全保障工作面臨嚴峻形勢。據福建省康復醫學會盆底康復專業委員第一屆主任委員、解放軍聯勤部隊第900醫院婦產科主任黃惠娟介紹:生了二胎後,不少媽媽出現了「尿失禁」、「子宮脫垂」、「盆底疼痛」等問題,這一系列問題在醫學上統稱「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而全國範圍內19024例成年女性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後發現:成年婦女總體尿失禁發病率為30. 9%,且隨年齡增長發病率增加,而分娩是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