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旗袍的製作工藝與旗袍特色

2020-12-13 巾幗鳳旗袍閣

旗袍是近代興起的中國婦女的傳統時裝,而並非正式的傳統民族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比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較少,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現代旗袍在滿清以及民國旗袍的基礎上加強了展示女性身材線條特點,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現,變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現。現代西方裙裝的所有這些表現女性體態細微變化的表現而言,民國旗袍是無與倫比的。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穿旗袍的女性急劇減少。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現代旗袍有什麼特點

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多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現代旗袍的製作工藝

1.裁剪

(1)確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疊在裡面,將粉線畫在反面,淺色衣料勿用過深色的畫粉;

(2)確定衣料的對摺線——因旗袍前後中心都沒設縫,所以排料時可以把面料獨邊對摺,折夠身肥為止。

(3)確定衣料圖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領片上的圖案方向一致;

(4)裁剪絲絨面料時,注意使各衣片毛絨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5)裁剪時,要在輪廓線外加適當的縫份和貼邊。 如裝縫普通拉鏈,止口需1.5cm,隱形拉鏈,止口需1cm,包邊和嵌邊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6)檢查面料裁片和裡料裁片的數量和質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無錯裁)

2.縫製

(1)衣片歸拔

(2)側縫貼牽條

(3)襟邊貼牽條

(4)縫製

相關焦點

  • 旗袍的打板製作及工藝要求才智服裝技術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1、款式要點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 我的家鄉奔小康 | 時尚與傳統相融,吳江旗袍小鎮走出特色「絲綢...
    黃秋停說:「當時盛澤做旗袍的人十分稀少,而絲綢面料結合刺繡等傳統工藝才可以將旗袍之美呈現到極致。以旗袍為載體,也可以更好地展現盛澤絲綢文化的獨特魅力。」於是,2013年吳江首家集設計、研發、生產、 銷售於一體的定製化旗袍公司——新旗藝絲綢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書聖故裡 越韻旗袍——訪旗袍設計師陸江英/趙芹燕
    越韻旗袍,如一南國佳人,瀕水而居,悠然佇立,不為三千嬉客,只為紅塵中廖廖數個知己。那位妻子,身著一襲暗紅重緞旗袍,五十開外的年紀依舊身段姣好。她雲髻輕挽,步履輕盈,行走於綾羅綢緞之間,儼然成畫。她是越韻旗袍的掌柜,也是一名資深的旗袍設計師,又是一名現成的旗袍模特。她來自於水鄉紹興的齊賢鎮,有一個柔中帶剛的名字,陸江英。
  • 福建旗袍設計師楊慶鴻:客家服飾融入旗袍的全新演繹
    年逾六旬的楊慶鴻接觸旗袍已有二十餘年,早年他是三明市歌舞團的一名舞美設計師,因為工作的關係,讓他有機會學習到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服裝製作技藝,近距離感受傳統服飾文化。年逾六旬的楊慶鴻接觸旗袍已有二十餘年,早年他是三明市歌舞團的一名舞美設計師,因為工作的關係,讓他有機會學習到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服裝製作技藝,近距離感受傳統服飾文化。
  • 親手做個「旗袍」書籤
    「京式旗袍傳統製作技藝」傳承人張鳳蘭向活動參與者講授旗袍知識。  首都圖書館 供圖   本報訊 (記者孫海悅)近日,「閱讀北京」閱讀體驗活動——「當書香遇見旗袍」邀請「京式旗袍傳統製作技藝」傳承人張鳳蘭走進「十佳優讀空間」之一的石景山區金頂街街道圖書分館,通過知識分享、手工製作,傳遞京式旗袍文化的魅力。
  • 蘇派旗袍亮相蘇州博物館 盡顯東方華美
    6月11日晚7時,姑蘇好白相「旗袍大賞·蘇派旗袍2018時尚發布會」在蘇州博物館華麗登場。來自蘇州的繡娘絲綢、桃花塢旗袍、雲水依旗袍、吳縫天衣旗袍、古吳女紅旗袍、上久楷絲綢、馮英旗袍、唯緣坊旗袍8家品牌登臺亮相,一展2018蘇派旗袍「清雅與華美」的新風尚。
  • 福布斯生活|旗袍設計師周立言:我想把旗袍做成一件實穿的藝術品
    2015年,品牌受到了米蘭世博會的邀請,以「竹.尚」主題,展示了20多件「奼紫嫣紅」系列蘇繡旗袍,驚豔了眾人。此後的每一年,荷言(HEYEN)會參加各種國際時裝大秀。「我們的品牌一直堅持原創設計,現在市面上主打旗袍原創設計的品牌很少,大多數旗袍都是沿用傳統的版型和花樣,很多款式也不夠生活化。我們希望通過原創的設計,將傳統的面料和現代的時尚審美結合起來,做當代人可以穿的生活化的旗袍。」
  • 向已故旗袍大師楊成貴致敬
    他借鑑西方服飾的設計,在傳統旗袍的肩線、胸省等處做了調整,他說:「自己總希望把中國旗袍的藝術精華和高超技藝縫進每件旗袍的緄邊,鑲邊、開襟、裝點、花扣和曲線中,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人穿的藝術。」所以改良後的楊氏旗袍既傳承了傳統的優良工藝與文化,又融合了新潮流的審美情趣,使其在臺灣迅速風行起來。
  • 石屏開展手工旗袍製作培訓班 讓傳統文化接續傳承
    為傳承手工旗袍製作技能,培育、孵化地方人才,近日,石屏縣文化和旅遊局與嵩明縣喜客旗袍藝術館合作,在石屏縣開展了手工旗袍製作技能培訓班。為自己親手製作一件旗袍是什麼樣的體驗?此次培訓班的授課老師是嵩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旗袍製作代表性傳承人、被譽為「雲南旗袍收藏第一人」的金梅老師,2020年初金梅老師在石屏古城舉辦了金梅·絕代風華旗袍收藏展。「老師很負責任,都是一對一輔導,這次的學習不僅讓我們圓夢自己製作旗袍,也讓我們對旗袍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學員們表示。
  • 東方韻味之美——旗袍知識與文化講座舉行
    旗袍,承載東方韻味之美的美麗衣裳,賦予女性以端莊優雅的形象。在現代社會中,一襲古典的旗袍依舊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2016年5月14日,在北京大學二教207教室,在旗袍文化方面頗有造詣的徐冬老師身著一身古典旗袍,為現場聽眾帶來了一場關於旗袍知識與文化的講座。
  • 「手藝課程」旗袍集中課程-裁剪單元(贈送工藝單元)
    0 2教受的款式有:傳統平面式右衽旗袍、雙開襟旗袍、單層旗袍、雙層旗袍、透明旗袍配襯裙等多款,不同款式都有案例現場演示教學0 4裁剪單元包含旗袍裡料吊蕾絲邊及旗袍襯裙工藝。,如學習過傳手藝的馬甲課或中式短褂同學,基礎工藝完全可以滿足後續的完成,如還想學更複雜的工藝技能可以繼續報名工藝單元。
  • 「老上海」的記憶|「鴻翔公司」與「海派旗袍」
    旗袍,最早流行於辛亥革命時期,那時女學生為了穿著方便將滿人的旗裝簡化而成的一種服裝,在當時被稱為「改良旗袍」,款式極為簡單。我父親金鴻翔1917年在上海開了家成衣鋪,為了在同行競爭中出人頭地,與弟弟金儀翔兩人,悉心研究改造了旗袍的製作工藝,豐富了旗袍的花色品種,十年間,營業額大幅上升,積累了巨大財富。
  • 創新一條傳承的路子 「杭州全球旗袍日」看全球藝術家的「如詩」旗袍
    倘若讓外國藝術家設計旗袍,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自2017年起舉辦的「杭州全球旗袍日活動」一直深受關注,其中一項重頭戲便是旗袍展。從2018年開始,中國絲綢博物館共邀請全球24個國家及地區,共計100名設計師及團隊參與到全球旗袍邀請展之中來。
  • 遼寧瀋陽定製旗袍大賞:重工業向時尚的華麗轉身
    」的濃鬱文化氣息,品味旗袍的時尚之美,進一步推動旗袍服飾文化的創新發展。其品牌以時裝旗袍為概念,體現東方時尚風尚,適合消費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穿著;來自上海的瀚藝HANART品牌設計總監張琛。品牌傳承蘇州織造皇家工藝,以手繡手繪工藝見長,讓中國極致皇家工藝以「中國審美」方式走向世界;來自廣州的CHENGXIAOQIN品牌設計總監成曉琴,是廣東非遺推廣大使,同名品牌融入相關民間文化設計靈感,運用手工製作方式,傳達當代人文精神;來自深圳的吉祥齋品牌由楊帆女士創立。
  • ...旗袍,越劇,技藝,布鞋,上海市,菜點,流派,靜安區,綠楊村,名錄...
    三、龍鳳旗袍手工製作技藝  龍鳳旗袍是海派旗袍中的佼佼者,其特色在於全手工、高質量的個性化精工製作。經過精確測量人體36個部位的尺寸,保證製作的旗袍完美展示體型。龍鳳旗袍的縫紉製作工藝繼承了瀕臨失傳的蘇廣成衣鋪的「鑲、嵌、滾、巖、盤、繡」的傳統工藝特色,其精選的面料和手工鏤、雕、繪出的圖案,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 這個展覽不容錯過:百件旗袍藏品 與民國旗袍美女「穿越」合影
    「梅品蓮韻」旗袍文化校園展正在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展出,展覽展出了晚清、民國100件(套)旗袍,以及與旗袍相關的配飾、老照片、手包、月份牌……這些經歷了歲月的老物件,展現了當時女性的優雅和知性,每一件旗袍的材質、款式、工藝均有其獨特之處,這也側面展示了中國服飾的演變史。
  • 旗袍的起源於何時?為什麼旗袍是中國女性服飾的最佳代表
    旗袍有女性國服之稱,是展現東方美的極佳選擇,它以立體式修身剪裁為主,強調展現女性的曲線,因此旗袍最易打造S型的體態,同時又不失東方女性特有的內斂與優雅。一、旗袍的起源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是中國女性的傳統袍服,始於清朝的旗人著裝。
  • 沉睡在瀋陽故宮的旗袍珍藏:正版后妃穿著典範
    中國網5月28日訊 沉睡在瀋陽故宮的旗袍珍藏,歷數百年歲月的遮掩,於日前再次躍入人們的視野。作為首屆中國旗袍文化節暨「盛京1636」第三屆瀋陽國際旗袍文化節中的一個活動亮點,這裡正舉辦「花樣旗裝——瀋陽故宮館藏清宮后妃袍服展」。記者了解到,該活動已吸引大量觀眾前往,共同感受旗袍的文化魅力。
  • 傳統服飾旗袍文化展亮相石家莊
    百年芳華 旗跡盛典——傳統服飾旗袍文化展 " 將於 11 月 7 日在石家莊市博物館華彩綻放。展至 11 月 15 日,免費向公眾開放。該展覽由石家莊市電視臺都市頻道、河北省企業社會責任促進會文教委旗袍中心主辦,石家莊市博物館、石家莊綺蘿服飾設計有限公司承辦。
  • 陰丹士林旗袍是民國女知識分子的首選
    ■收藏周刊記者 陳福香花重金從海外搶救性拍回晚清旗袍在張雙蓮的印象中,父親經常出遠門,回來的時候身上背個大包,裡面都是他的寶貝。「父親總愛拿出他的藏品,給我們講每個藏品的材質啊,工藝啊,背後的故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