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讀書的時候英語不好,勉強過四級的水平,但是工作後善於總結,提高很快。而有人在大學時候英語還可以,工作後固守原來的那些詞彙表達,不肯接觸商務場合高頻用語,導致寫出來的東西看似華麗,其實很不對味!毫無疑問,老外更樂意和那些掌握商務用語的同學交流,溝通起來無障礙,而運用華麗詞彙的同學更適合寫作文和演講,在工作中效果不大。我總結一些實用商務表達給大家吧。
如何表達「一次性發貨」?翻譯成send all the goods once就是直譯,其實外企用send goods in one lot 這個表達,in one lot是「一次性全部,以一批貨的形式」。怎麼理解呢?這裡lot 表示「批,套」。短語in one lot 經常用在這樣的語境:客戶要你們一次性發貨,而不是分批發貨。如何表達「極力地討價還價」?翻譯成「try hard to offer the price」,這樣表達含糊,正確的說法是「drive a hard bargain」,顯得你來我往在討價還價。
很多同學不一定懂得如何用英語表達「運費」,其實很簡單,常用的表達是freight charge,還可以說shipping cost,transportation expense;「薄利多銷」一般都說small profits but quick turnover,單詞turnover 是交易量,也就是說「利潤雖然低了,卻換來了交易量快速增長。(更多實用而專業的商務表達,看文後我編寫的《頂級商務英語》)。
產品有很多類型,有高品質的,有中等品質的,有廉價的,不同的客戶群體需要的品質不一樣。高品質的產品,可以賺到的利潤多,但潛在的客戶量不會很大,就好比不是誰都有錢去住五星級酒店,中等品質的產品是工薪階層的最愛,而廉價產品也會有更廣闊的市場。在外貿中,印度和非洲市場一般都需要廉價貨物。用英語如何表達「廉價貨物」呢?有同學翻譯成cheap goods,結果一位在外企實習的同學說這是錯誤的!兩個人爭論不休!
實際上把「廉價貨物」翻譯成cheap goods並沒有錯,還可以譯成low-priced goods,而高品質產品可以說成product of great quality,還可以premium product。
Cheap goods are available, but not in sufficient quantities to satisfy demand
有一些廉價的商品,但是數量不足以滿足需求。
Low-priced goods have a ready sale and price remain firm for the present.
廉價貨物的銷路相當好,而且目前價格穩定。
本文分享了諸如「一次性發貨」「薄利多銷」這樣的地道英語說法,大家要記住哦。喜歡這樣的分享,想學習更多,可以訂閱我的頭條專欄《頂級商務英語課》,內容更系統,適合工作用到英語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