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脾氣暴躁、想打人,背後的原因你了解多少?

2020-10-23 京譽課堂

也許每一個家庭中都有過這樣的兩個矛盾:

生了孩子給到他所有想要的,久而久之,孩子變成家裡的「小祖宗」,被愛的有恃無恐;生了孩子引導他正確獲得愛,愛是媽媽幫他撥下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他幫媽媽擦乾淨飯桌。

家長在與京譽君的溝通過程中說了這樣一個孩子,他的名字叫李林(化名)。剛上初中一年級僅僅一周時間就被請了兩次家長,都是因為與其他同學發生衝突。

在與他的父母溝通時,他的父母說他自小脾氣就大,等不得,稍不順就急。

幾句話沒說完就大聲吵吵,要不就動手打人,在幼兒園時三天兩頭就會把別的小朋友打哭,曾多次把別人的鼻子打出血......

最後他的班主任老師不得不採取「一下課就讓他到老師辦公室報到」的方法,限制他的課間自由活動。因為其暴躁的性格班上也從來不會有小朋友去主動與他交往,他也因此成為了典型的「邊緣兒」。

衝突其實是青春期階段孩子交往活動中一種常見的現象。對於這種行為,父母不要加以限制或懲罰,而是要好好引導,減少這種行為的發生。

不過,如果有孩子經常惡劣欺侮其他同學,就屬於品質問題,必須加以糾正,否則稍不留神就會引發不可預料的後果。

比如曾經的「李天一事件」,事隔多年相信很多人仍然記憶猶新。俗話說,慣子如殺子,李天一的人生悲劇與其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李的父母對幼子過於溺愛的結果,不但與當初希望的樣子相距甚遠,還親手將其送進了監獄。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侵犯的行為呢?京譽君覺得是由於以下幾個方面導致的:

環境原因

在電視和電影中經常出現通過武打、搶劫、暴力等情節,青少年由於好奇、情緒發育欠成熟(崇尚體力、武力)、愛模仿等特點,易學會媒體中的攻擊性行為。孩子遭受挫折後,常常會表現出某種攻擊行為,以發洩自己的憤怒,尋求心理平衡。

孩子如果平時自我感覺良好、魯莽、衝動性大、缺乏生活經驗,就會將其憤怒的情緒直接發洩到使其遭受挫折的人(如同學、朋友、父母等)身上。

孩子如果平時缺乏自信心、情緒悲觀、力量較弱或自制能力較差,就會將其攻擊轉嫁到其認為可以攻擊的人(如弱小孩子、父母等)身上。

家長溺愛

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獨生子女的要求百依百順,一切事情圍繞著他轉,把他當做家庭中心或「小皇上」來服侍。

只要一不如他的意,他就會大發脾氣,甚至打家長。而此時的一些家長非但不批評,反而不在意或即刻滿足他的要求。

久而久之,獨生子女兒童就會形成對一切人都採取侵犯攻擊行為的劣習。

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1、要想教育孩子,要先學會尊重孩子

愛默生曾說過:「教育最大的成功在於尊重孩子!」因為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有愉快的溝通。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會展現出更多的潛能;同時,孩子也會依照成人對待他的方式對待他人和世界,不被尊重的孩子往往很難學會尊重他人。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有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雖不是很強,但也有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他們每做一件事,都有其自己的理由和想法。

因此作為家長,要給孩子傾訴的機會,讓孩子宣洩心中積鬱的情感,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2、認識衝突的意義,家長建立三原則

說起衝突,大家總是以負面的眼光看待,但其實衝突也是有正面意義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衝突是成長必經的歷程,作為家長應該就孩子們的衝突把握好兩個原則:

(1)針對幼兒一日活動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在孩子打打鬧鬧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有的孩子相對內向,處境往往比較被動;有的孩子會講道理,對衝突能起到緩和作用。而也有個別孩子從小深受家人溺愛,有一定攻擊性。

有時,孩子間的衝突也會「升級」。這時大人就不得不幹涉了。首先要了解情況;其次具體分析;最後給孩子講道理。

最不可取的是父母為了面子,不由分說拉來孩子或批評或打罵。這樣容易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也會破壞大家的好心情。

(2)生活中言行的榜樣教育。

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有較大的影響力。有的家長言語不一,在外「做一套」,在家「說一套」,當衝突發生時,礙於面子表現得相當得體。但一回到家中,或會因為自己孩子表現不佳而「秋後算帳」。如果父母前後言行不一致,就容易讓孩子混淆是非,從而缺失正確的判斷力。

一位美國兒童諮詢師曾教育要愛的孩子,往往會用最不可愛的方式來討要愛。」打人的孩子往往是孤獨的。常抱抱孩子,多陪陪孩子,陪他走過成長中的每個關鍵期,讓他知道愛比拳頭更有分量!

您覺得孩子經常打人的原因是什麼呢?如果是您的孩子,您會如何教育他呢?

相關焦點

  • 怎麼樣才能改脾氣,總是沒有緣由的暴躁易怒想打人?
    怎麼樣才能改脾氣,總是沒有緣由的暴躁易怒想打人?說起脾氣,有好多人經歷過此過程,無端的易怒,衝動,想罵或打人,其實這和人的性格有關係,另外在精神方面有抑鬱的傾向。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在思想意識上需要改善和加強,因為你的言行舉止將會影響到你的一生。你人生道路的光明程度大部分由你自身決定的,心態決定一切,而性格正是你心態的最佳表現形式。分析下原因再說下如何去解決問題。1、生活的環境讓你無法承受,壓抑,沒有自由,沒有人能夠理解和關愛你,感覺自已和別人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被無辜的隔離。
  • 孩子脾氣暴躁不聽話?弄清背後的原因,一招「低聲教育」輕鬆解決
    深感自己教育失敗的莉莉把孩子脾氣不好的原因都歸根於「孩子天生脾氣差、不好教育」,事實真是如此嗎?孩子出現脾氣不好,家長首先要反思背後的原因,再找出合適的應對方法才有效。弄清背後的原因每個人都有脾氣,孩子更是如此。在受到各種情緒的影響時,孩子會通過他們的方法來發洩情緒。有些孩子發脾氣的方法比較溫和,有些孩子發脾氣的方法卻比較暴躁。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脾氣暴躁不聽話呢?一般有這幾個原因。
  • 孩子脾氣暴躁愛打人,家長訓斥不管用,三招讓娃告別「暴力」
    原來,小明在幼兒園裡脾氣比較暴躁,這次因為搶玩具還把其他的孩子打了一頓。面對這種情況,幼兒園的老師首先是訓斥了小明一頓,不過小明在聽到老師的訓斥之後卻並沒有改正,反而感覺到特別的不服氣。最終,無能為力的老師只能把這個問題推給了爸爸。對此,爸爸也感到頭疼,為什麼自己兒子一生氣就想要動手打人呢?
  • 很小的事情就發很大的脾氣,甚至想打人,怎樣控制暴躁情緒?
    我最近以來脾氣暴躁。總是因為很小事情,卻發大脾氣。生氣的時候很想打人,有點暴力傾向、不太理性,突然間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但有時候、沒事的時候又很正常。我該怎麼控制我的暴躁情緒?舵主導航:分析及建議。我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沒有人天生就愛發脾氣,更沒有人願意用打人等暴力解決問題。
  • 孩子隨著年齡增長脾氣變得暴躁做家長的你需要了解這些原因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脾氣變大,總是不聽話、甚至喜歡摔東西,相信很多家長或多或少的遇到過這一情況。朋友家小孩總是一副混世魔王的樣子,看上的玩具不給買就一個勁哭鬧,甚至躺在地上不起來,大人沒辦法只能依著他買。在和小朋友玩時,搶別人玩具,搶不過時就動手打人,並且說髒話,威脅其他小孩。這令朋友十分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又該怎麼讓孩子聽話讓大人省心呢?孩子為什麼脾氣暴躁?
  • 脾氣暴躁是什麼原因 脾氣暴躁有什麼危害
    微笑永遠會給人親切,而脾氣暴躁的人就會讓人逐漸疏遠。相信沒有人願意和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相處,畢竟沒人想成為別人發洩脾氣的出氣筒。而脾氣暴躁一般都是有原因的,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文章內容中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希望能幫到大家。
  • 孩子情緒暴躁、容易發火還打人,原因多半出在父母身上
    現在孩子的媽媽在幼兒園裡鬧呢,你得趕緊過來。」聽了幼兒園老師簡短的敘述,小貝已經感覺到了是親那個的嚴重性——自家兒子又打人了!為什麼說是「又」呢?因為壯壯在家裡的時候,也經常會動手打人,一不順心就摔東西。
  • 脾氣暴躁是怎麼回事? 脾氣暴躁的原因是什麼?
    脾氣暴躁是怎麼回事? 脾氣暴躁的原因是什麼?時間:2016-05-18 13:13   來源:壹心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脾氣暴躁是怎麼回事? 脾氣暴躁的原因是什麼? 1 有些人總是忍不住脾氣暴躁,動不動火冒三丈,摔杯子砸碗,嚇活個死人。
  • 孩子總是脾氣暴躁,多半原因是來自家長,裡面有你麼
    因為爸爸媽媽是孩子們的榜樣,無論在孩子面前有什麼出格的行為,孩子都會有樣學樣,最後受傷害的還是孩子自己。那麼父母亂發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害怕失敗父母脾氣暴躁,會容易造成孩子膽小怕事,總害怕自己哪裡做不好會被父母打罵,也會給孩子心理上帶來創傷。這種孩子特別害怕犯錯、害怕衝突、被家長責罵,因此,做什麼都會變得唯唯諾諾,畏手畏腳。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其實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看看你有沒有
    她看到小武給別人道歉心裡也覺得過意不去,於是狠狠痛罵小武:「警告你多少次了,小區裡不要亂跑,今天別玩了回家好好反省!」說罷就想拉走小武,可是小武覺得自己被當眾教訓,心裡很不痛快於是開始反抗媽媽。看到小武不聽話,小武媽媽瞬間發火,對著孩子屁股就來了一巴掌。小武頓時怒吼道:「我已經道歉了,為什麼還要罰我!」說完一把推開媽媽小跑著離開。
  • 3歲以下的寶寶,發脾氣總喜歡打人,行為背後的原因父母知道嗎?
    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為什麼在剛剛學會講話和思考的時候,孩子都喜歡發脾氣?家長們注意了,孩子發脾氣背後的這幾件事,你不能不知道。朋友有個兒子叫圈圈,圈圈平常很可愛,見人就笑,也不認生。教授表示,嬰幼兒初期,孩子鬧脾氣屬於正常的心理和行為。這個時候寶寶們往往會比平常更加暴躁、易怒,心情捉摸不定,前一秒還在笑,可能後一秒就想和爸爸媽媽翻臉了。寶寶愛發脾氣的原因,家長們知道幾個?一、三歲以下的寶寶,總是發脾氣打人的原因?
  •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
    孩子的脾氣,各有不同,大多數孩子的脾氣是後天形成的。他們有的溫順乖巧,有的暴躁易怒,有的不經常暴露出自己的脾氣,有的發脾氣是家常便飯,而在這些孩子中,亂發脾氣的孩子又佔了主流趨勢。這樣的孩子做事只隨自己的性子來,從不考慮後果。想要怎樣,就要怎樣,稍不如意就馬上開始大哭大鬧,向家人宣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造成孩子好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溺愛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父母對孩子溺愛,有求必應,就會使孩子脾氣越來越暴躁,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假如父母對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絕,使他的欲望總是得不到滿足,也會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這真是讓父母們左右為難啊。
  • 家長脾氣暴躁、總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很多人在設想自己做父親或母親的時候,總是非常溫柔細緻的,但當他真正成為父親或者母親時,由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煩惱以及孩子的調皮等各種原因夾雜在一起,可能會變得脾氣非常暴躁,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 孩子打人不一定是脾氣暴躁,可能是缺乏「移情」能力,三步可化解
    對此,我們都會認為這只不過是孩子年輕氣盛,脾氣暴躁了一些,是青春期正常的行為罷了。但是,在我們不假思索把它當做「平常」的時候,是否考慮過其他方面的因素呢?孩子打人不一定是脾氣不好,可能是缺乏「移情」能力。
  • 孩子愛打人?「暴力傾向」背後的幾個原因,家長鬚知道
    為什麼孩子頻頻傷人?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你就一定要明白孩子突然暴躁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就會選擇簡單粗暴的方式去溝通,這也是孩子打人的重要原因。但是孩子歲數尚小,沒有學會合適的方式去發洩自己的脾氣,而且溝通不當,很容易出現打人的情況。
  • 啃指甲、膽小、愛打人?讀懂孩子6個常見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你會發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習慣性行為,比如啃指甲、愛打人,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大部分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制止,但最後你會發現,不論制止多少回,孩子還是照做。這不是孩子故意跟父母作對,而是大部分父母只制止了表象,但卻沒看到這些行為表象背後暴露出的孩子心理健康問題,所以自然是治標不治本了。
  • 你看不慣的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總是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孩子,大多數孩子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家長眼中的「問題」。孩子的行為和表現,也是家長關注的焦點,很多家長把自己看不慣的孩子的行為,當成是「不良行為」,但其實,這些所謂的不良行為的背後,總是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讓我們一起去探究。
  • 怎麼避免孩子養成脾氣暴躁的性格?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面對孩子的暴脾氣,家長們一定要重視。我們來看下導致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有哪些?原生家庭環境因素眾所周知,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境是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和優秀的人格的基礎。
  • 孩子脾氣暴躁不聽話,注意力不專心的原因
    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那些脾氣暴躁不聽話,注意力不專心的孩子,它的背後的根源問題是什麼?接觸過很多所謂的問題學生,我後來大致總結了一個規律,所有脾氣暴躁的孩子基本上他的主要陪護人,也許是也許是爸爸,也許是媽媽,一定至少有一個脾氣很暴躁。
  • 孩子脾氣暴躁?是什麼原因?家長要留心啦
    當孩子成長到了一定階段,脾氣會變得非常暴躁,因為一丁點的事情就大發脾氣,並且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耐心。對於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要充分了解孩子情緒變化的原因,及時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不要等到孩子的不良情緒影響到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