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長評】神子非神——由幸村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說開去(下篇)

2021-02-18 網球王子

如標題所說,本文分析的重點是「幸村精市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及衍生」,在發散討論中我會引用並參考一些對戰成績、過往交手記錄、權威性的身體數據或排名等。

本篇文章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分析角度偏三次元,代入了一些現實裡人際關係的思維,並非漫畫裡準確的人物性格,還望看過後的大家理性討論,和諧回復。

以下是正文部分(接上篇):

之前也說了,在關東大賽的時候真田也扮演過「代理教練」一職,但幸村的自我定位同真田完全不同,他是非常徹底地在當教練。
這點從立海大的出場名單就可以看出來了。
此處參考百度網王分析討論吧吧友 @破曉の楓Ⅰ 的數據統計分析文章:

【網王資料庫】網王各大校及選手的戰績統計


關東大賽時期:

注意紅框部分圈出來的內容,真田是有把自己排進出場名單的,而且還排進過雙打並出賽。

全國大賽時期:

除了對陣越前之外,幸村根本沒有把自己排進出場名單(同時真田在S2出賽過),換言之,幸村的全國大賽根本不是「只打了一場跟越前的比賽」,而是「只準備打一場跟越前的比賽」。
全國區的那麼多球隊,這麼幹的部長還真心只有幸村一個,哪怕是被人說「之前從沒出場過所以實力成迷」的白石,不僅排進過出賽名單,也跟千歲組過雙打並出賽。

幸村的這一舉動確實能用「大病初癒需要照顧」來解釋,但此處存在兩個有趣的邏輯推論:
1.幸村本人是絕對不可能認為自己需要照顧的;
2.如果其他人認為幸村需要照顧,以幸村的性格,同樣絕對不可能接受這種照顧的。

換言之,不管是哪種可能,幸村的不出戰都無法用「需要照顧」來解釋,可他依然沒有出戰——也就是說,他並不認為自己需要出戰。

那麼第二個可能的解釋立刻就來了,「幸村百分百信任自己的隊友能贏」。
誠然,這個解釋並沒有說錯,除了刻意而為的半決賽(前兩場)外,立海大在剩下的比賽中都是碾壓性獲勝,實力之強無可置喙。

就算如此,幸村把自己排進對兜的比賽中當個划水的S1毫無任何壓力,甚至於,他代替真田去跟星德的S1耍耍估計也用不了十分鐘——但他一個都沒做。
也就是說,他可以用毫無成本的方式讓自己顯得跟其他隊員相同,但他並不沒有這麼做,反而用一種看起來不醒目卻分外惹人在意的姿態,強調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坐上了教練席,就百分百將自己當成了教練,而教練當然不用考慮在比賽中出場。

不論是實力還是地位,幸村都用一種簡單粗暴地方式將自己凌駕在立海大其他人之上,在人際交往之中,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不明智的舉動,更別說——他還喜歡嘴炮別人。
除此之外,幸村身上還有兩件事對他的人際交往也有很大的影響,也就是我之前說過「後續再討論」的兩點。

其一,幸村是個自我意識極強,而且非常輸不起的人,他很在意自己的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是否足夠完美);
比如他絕不會再對真田提起「手冢」和「輸給一年級」這樣自打臉的話題,他也非常在意是否有人侵犯到自己的權威。

幸村:仁王好像連我都能變成呢,不過在那之前,就會被我奪取五感吧。(pp4 一言評論)
幸村:連我都能變成,真是恐怖的男人。不過,練習中還是不要變成我比較好。(pp4 仁王的一日)

在幸村的意識中,仁王能模仿自己似乎是件非常「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換言之,他不覺得自己能被模仿;另一方面,他也會毫不留情地「威脅」仁王:要變成我的話小心被滅五感。
由此可見,幸村對自己有一種過度保護,他非常在意自己的「與眾不同」,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或者說,為了維護他強調出的那種不平等,他可以毫無壓力地扼殺一切不好的苗頭。

其二,就是Yips這個備受爭議的神技。
幸村的這個技能跟其他王子的絕技有著很大的差別,這不是一個「我想打立刻就能打出來」的主動技能,但也絕非一個簡單的被動技能。
真要說的話,這是一個必須通過主動控制才能產生的被動技能,而且幸村本人不能控制這個技能的具體生效時間。(怎麼跟幸村有關的定義說起來都這麼繞OTZ)

先看看許斐本人借四天之口對這個技能的解釋:
?:「不管打到哪裡都會被打回來的印象?」
小金:「……是,是的,因為不管打什麼球幸村都會還擊回來,不自覺得,只有那個記憶緊緊地纏繞在腦海中了,變得不再想打過球網,身體似乎也漸漸地動不了了……」(POT Vol.41 G375)

「不管打到哪裡都能打回來」其實是個很寬泛的概念,真田用林跟手冢對拉的時候兩邊都是如此,小金跟越前一球打了四十多分鐘的時候也是如此,但此時並沒有產生Yips,說明「打到哪裡都能被打回來」只是「產生Yips」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真正讓Yips產生的,是幸村本人對於擊球方式的刻意選擇和控制,並通過這人為放大了那種「絕望」的感覺,增加了精神上的壓迫力。

但另一方面,幸村本人看起來無法控制這個技能的具體生效時間。這一點在比賽中有很明顯的體現,當越前局面佔優,並進行「絕對預告」之時,幸村的表情已經開始慌張了——說明他已經意識到,比賽漸漸脫離了他的控制。
在第五球到來,越前起跳準備扣殺之時,幸村的這種慌張達到了頂峰,他甚至萌發了「這,糟糕了……?!」(POT Vol.41 G 374)的想法,但當越前觸球完成扣殺動作的同時,幸村的表情立刻冷靜下來,在後一刻,越前擊球出界,Yips正式生效。

強調一點,幸村絕不是入江奏多那樣浮誇的演技派,他在比賽中的感情流露都是非常真實的。在這個場景中,越前觸球之後幸村立刻由慌張變得冷靜,說明他已經從越前的動作中發現了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也就是說,直到這一刻,他才終於確認Yips這個技能生效了。※
※如果用遊戲來解釋的話,這大概等於幸村攢怒氣條放大招,或者比如最終幻想14裡面的極限技,區別在於,這個怒氣條/lb條不是直接可見的,對不同的選手來說積攢的速度也不一樣。

Yips的技能特點對於幸村的打球方式來說又有什麼影響呢?
在這裡不得不先提一下幸村自己對於這個技能的看法,或者說,是他的網球理念。

井上:「幸村君以剝奪對手五感的Yips為得意技。但是,你本來的實力就已經夠強……其實不必依靠那樣的技巧,只靠普通的打法就足以取勝了吧? 」
幸村:「比賽時有絕對的勝負之分的嗎?毫無技術含量可言的僥倖一擊或許會成為比賽的決勝一擊,有時,單靠幸運一擊也可能贏得比賽。所以我要把這種可能性完全去除掉才行,只有把對方的五感奪去了,才能遵守那個要100%獲勝的約定!」(pp5,雙人訪談)

為了保證絕對的勝利,幸村會去掉一切「失敗的可能性」,更別說他本人無法直接控制Yips具體生效的時間(生效時間跟對方的能力和心態關係比較大),理所應當的,除非對手弱得不值一提,他是一定會使用這個技能的。

新網王中真田和幸村的那場對戰也很重要,我並不想分析這場比賽的表面涵義和實際意義等等內容,我只想以此論證一個觀點:
在關係勝負的場合,幸村是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哪怕對手是他認定的摯友,真田,也同樣如此。
真田的待遇尚且如此,其他的網球部成員想必就更不會有什麼特權了,更別說幸村對於勝負、對於自我地位的執著,是絕對不會讓他在比賽中有任何放水的。
眾所周知,Yips的最大特徵就是從精神層面擊潰對手,讓他認為打網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同時剝奪他對網球所抱有的一切美好想像,讓他「不想再打網球」。
只打了一個球的小金都心有餘悸,日常訓練比賽中會跟幸村對陣的立海大正選呢?

幸村在同其他正選的比賽中使用Yips這個技能,單看網球層面的話,也許對他和其他人的關係並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畢竟「實力至上,勝者為王」,但在網球(或者說純技術層面)之外呢?

幸村:「喜悅是建築在獲勝上的,但是能獲得這種勝利的喜悅的人是有限的,所以很遺憾的是無法獲得勝利的人,哪怕站上了球場也只是徒勞而已——」(然後井上被奪去五感了※)(pp5,雙人訪談)
※在這段訪談之後井上解釋了為什麼他會被奪取五感,關鍵詞是幸村的回答非常「圓滑」,讓他覺得自己的提問徒勞無功……說真的我非常不理解這裡的邏輯,幸村的回答明明爆點十足好嗎,哪裡圓滑了_(:з」∠)_

在幸村的價值觀中,「不能獲勝的人沒有站上球場的意義」,為了勝利,「要去掉一切意外發生的可能性」,Yips對他來說是確保勝利的最佳手段,因此而敗在他拍下的人,不過是打了一場毫無意義的比賽而已。


也就是說,幸村知道Yips作用在他人身上的會產生何種效果——畢竟比較主流的觀點就是,Yips對人產生的影響和幸村的病帶給他的痛苦差不多——但他並不覺得這是什麼殘酷的招數,也不在意這個招數對別人產生的影響,在他的想法中,輸掉的人僅僅只是「站在球場上徒勞無功」而已。※
※用比較流行(也很直白)的說法,幸村的心態完全可以被概括成:你這麼弱,怪我咯?

幸村在人際交往中的又一個缺點就此明晰:他以自己的價值觀看待整個世界,很難理解並接受其他人的價值觀,換句話說,他很難體諒他人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很自私。

當然咯,新網王中跟真田的比賽比賽其實還反映出了幸村在人際交往中的另一個問題,他不夠真誠坦率。

在比賽中,幸村有一段非常長的內心獨白:

幸村:託了你的福,我才可以再一次站在這裡打網球,真的,非常感謝你!我不在的時候,為了立海三連霸,你定下了絕對勝利的鐵則,為了網球部盡心竭力,把社團的事放在第一位,執著於勝利,真田……(NPOT GA9)

在幸村的內心深處,他是非常感激真田的,為了表達這種感激,他決定以更加認真地姿態對待同真田的比賽——但在這場比賽之後,真田不僅拒絕了幸村的賽後握手,更是在之後同越前談話時,將幸村稱為「曾經的夥伴」(NPOT GA26)。


以我的觀點來看(沒錯是以我這個真田本命!的觀點來看!),讓真田翻臉的並非「輸給幸村」,畢竟這貨在小六的時候能毫無心理壓力地感慨「……獲得本次大賽第二名的我……(手冢)居然和獲得本次冠軍的幸村勢均力敵……」(POT Vol.40 G353),而且,他在立海大輸給幸村的次數想必也不會少。真正讓真田感到不爽的是這個時候的幸村「比平時更不留情面」,這意味著兩個可能:一是幸村在平時跟他打的時候放水,不夠尊重他;二是他太過在乎U17集訓的資格,讓人有點說不上來的不快。真田完全無法感受到幸村對他懷抱的感激之情,自然也無法理解幸村為何要如此認真地打敗他,理所應當的,也導致了後面的不理解和翻臉。
幸村尚且無法跟認定是「摯友」的人交心,那麼跟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了。

行文至此羅裡吧嗦地寫了一萬多字,大概足夠解釋清楚幸村其人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了:

1)幸村將自己放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同時還會不斷強調這種不平等;
2)與此同時,幸村又喜歡開一些讓人尷尬卻又無法反駁的「玩笑」,並覺得自己這是「朋友間的玩鬧」;
3)幸村太過自我中心,喜歡以自己的價值觀衡量其他人,他很難體諒他人的心情;
4)幸村不夠真誠坦率,就算在自己認定的「摯友」面前,他也無法敞開心扉;

說真的,人際交往是一項非常個人化、而且也極具發散性的能力,但它還是有一些被大眾普遍認可的準則。
就好比塑造良好人際關係的七個原則:尊重原則,真誠原則,寬容原則,互利合作原則,理解原則,平等原則和信用原則。當然,簡單點的評判方法也有諸如「三A」法則:接受對方(Accept);重視對方(Appreciate);讚美對方(Admire),等等等等……

很可惜,不管用哪個角度看,甚至說,只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人際交往能力很強」的人所抱有的想像來衡量,幸村在這個方面做得不太好——甚至可以說很糟糕。
他不夠尊重他人,不夠真誠待人,不夠寬容也很難理解體諒他人,他也沒把自己放在與身邊人平等的地位上——當我們不夠了解他的時候,他看起來如此完美無瑕,可當與他的接觸漸漸深入,他就變成了想像之外的模樣。

也許這就像許斐自己在採訪中承認的一樣,他沒有機會在漫畫中畫出一個相當溫和的幸村※,只能讓「這個幸村」存在於漫畫之外的部分資料中。

許斐:……幸村被我漸漸畫成了一個嚴肅的人了(笑),在球場上的幸村因為背負著讓立海達成三連霸的重責而給人一種嚴肅的感覺。其實在球場外的他是個相當溫和的人哦。如果把他在買東西或是吃便當的這些畫面給畫出來的話,也許就能呈現出他溫和的那一面。可惜的是和故事內容沒關聯的場景是不可以畫的呢……(pp5 作者訪談)

※說真的,對於許斐這樣能用一個分鏡就展現出某個人物的某個特點的作者來說,我覺得吧,他要是真想畫一個溫和的幸村……總找得到機會好嗎【x

正如我在最開始所說的,幸村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確實只是個人問題,把這看做「有缺點的人物才真實」也未嘗不可,但這缺點對他確實產生了一定影響,與立海大息息相關的一點,就是這制約了幸村所展現出的領導力。

先從MBALIB的百科中看看「領導力」的定義:
領導力(Leadership Challenge)可以被形容為一系列行為的組合,而這些行為將會激勵人們跟隨領導去要去的地方,不是簡單的服從。……一個頭銜或職務不能自動創造一個領導。 
將其帶入網球王子中來看的話,我們很容易知道,「身為部長」本身並不意味著你就是一個「成功的部長」,當然也不能體現出你的領導力。

領導力就跟個人交際的能力一樣,很難用精確的語言來定義,但同樣的,它也是一種大家都可以輕易區分的東西。
就比如,你很難說出你心目中的美是什麼樣的,但當你見到某樣東西的時候,你立刻能判斷出它到底「美不美」;你很難說出一個擅長人際交往的人需要具備哪些完備而細緻的個人能力,但在一個人數眾多的場合,你很容易判斷出誰會交際而誰不會,大抵如此。
相對的,領導力和美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一樣,也有著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特徵:它意味著一種激勵別人心甘情願跟隨你的能力,也意味著善於團結集體,挖掘每個人的潛能,以儘可能平等而溫和的態度對待團體中的每一個成員。

在麥克斯韋爾所著的《領導力的五個層次》中,更是對領導力進行了一定的劃分:

職位——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他們非聽你的不可
認同——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他們願意聽你的
生產——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你對組織所做出的貢獻
立人——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你對他們所付出的
巔峰——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你是誰以及你所代表的東西

對於幸村這個個體而言,他在序章中領導力的巔峰,正是在分水嶺之前他住院治療的那段時間內。原因我在這篇分析的前段部分也提到了:「幸村身患重病住院治療」這件事,對他的形象有著一種飽含諷刺意味的美化,因為他身患重病住院接受治療的事實,不僅拉開了他與其他人之間的距離,也讓其他人對他有了一種出於人性本能的包容和好感。

在這個階段中,幸村對於立海大其他正選來說是一個單薄但卻無比鮮明的形象:他就意味著立海大的三連冠,意味著立海大絕對不能輸也不會輸的事實。
有沒有覺得很眼熟,沒錯,在這個階段中的幸村,所展現出的領導力誠然處在「巔峰」這一級別,他所代表的東西跟其他所有人的內心目標基本重合,其他人是為了本能的渴望而戰,同樣也是為了幸村而戰。

但在這個階段之外呢?
幸村在立海大中的領導力主要體現在他的「不敗」和「強大」上,哪怕他認為自己是把隊員當做戀人來看待,從之前的分析也足以看出,他對待隊員們的態度絕對不該是「溫柔的戀人」所擁有的。

誕生花:矢車菊。花語是「幸福感」,象徵體貼寬厚的性格,是個浪漫主義者,在戀愛方面相當專一,雖然眼前似乎是把社員全當成戀人看待。(20.5)

除了「不敗」和「強大」外,幸村無法也無意使用一些全國區幾大名校部長們常用的手段,比如跡部雖然高傲自大但卻非常在意隊員的感受,極度護短;手冢看起來面癱冰山,但很會說話,也很在意隊員們的心理狀況(在前往九州療傷之前他接受大石的拜託,不動聲色地激勵了所有正選);至於白石就更不用說,能搞定小金和切原這兩人本身就能體現他的水準,更別說看他同切原組隊比賽時與切原和不二的對話,簡直情商點滿——與此同時,這些部長同樣是隊伍中最強的人。

換言之,這些部長在以實力說話的同時,也會使用其他方法提高他們所展現出來的領導力,這一點與幸村截然不同。
當立海大在關東大賽決賽輸球之後,幸村身上的那種非常正面的「象徵意義」已經消失了,立海大此刻再提起「三連冠」,更像是為了一雪前恥,言語中都帶著點尖銳的戾氣,此時球隊中的氣氛也已經開始變得有些微妙了。


幸村的做法呢?
他沒有以恰當的方式舒緩隊伍中的緊張情緒,反而錯誤的火上澆油,初戰後近乎嚴苛的總結,與星德比賽時對切原近乎殘酷的「利用」,甚至之後命令真田放棄堂堂正正的對決,這些舉動都不斷拉緊了立海大諸人腦海中那根名為「我們必須要三連勝」的弦,這根弦崩得如此之緊,以至於當它斷裂之時,對立海大,對幸村本人,都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反作用。
再次強調我的觀點,我從不認為幸村的做法有什麼錯,在我看來,場邊那些為此看不起立海大的旁觀者才是天真得可笑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立海大的三連勝最終輸在了幸村精市的手上,因為大家都覺得他能贏但他沒贏(同理,關東大賽時大家也會這麼看真田),對於幸村來說,這個事實產生了一個讓他始料不及,甚至完全無法估量的後果:
他不再是「無法被打敗的」,也不再是「最強大的」——作為支撐他領導力的最大支柱,在輸給越前後開始了無可挽回的崩塌。


之前已經說了,除了實力上的絕對碾壓,幸村沒有其他有效的手段維持自己的領導力,如果故事真的如許斐最開始的預期在全國大賽後結束※,或者說,如果立海大這幫正選的社團關係停留在全國大賽結束後,這種崩塌也不過是存在於另個一次元中的後續腦補。
※「天衣無縫」這樣返璞歸真到刷情懷和本心的技能一看就是完結必備,更別說越前已經跑去美國了,明顯是暗示「越前的未來將在美國開始新的篇章」。

問題在於,U17的合宿開始了,王子們再次以學校為單位集中,參加這個不太看重學校這一「團體單位」的活動。
這麼說的原因,就是U17的價值體系並不看中王子們從哪個學校來,甚至說U17集訓營還會刻意消除這種聯繫(好友/搭檔捉對廝殺,不同學校的人之間做雙打配合),但這種以學校為單位劃分的小集體還是鮮明的存在於整個集訓營中,特別是觀賽的時候,一個學校的人基本上都會站在一起。


也就是說,理論上這個時候的幸村還保有身為部長的影響力,就好像跡部和白石一樣,他們在冰帝和四天這個小團體中,依然保持著說一不二的話語權,其他人也如在學校中一般對待他們。
但立海大的這幫人則不同,他們對待幸村的態度已經不同於序章之時了,那個時候他們對幸村有著一種沉默卻高效的服從——哪怕幸村這人各種ky,過分嚴厲。

可在U17集訓營中呢?
真田和幸村的翻臉暫且不提,柳和丸井的表現就已經體現的很明顯了,在他們的心中,幸村不再是那個「必須要服從」的人了。

柳:「我們犯下了很大的錯誤,赤也的惡魔化是為了勝利,為了變強,說白了就是確信這是為了立海的三連霸而必須的,但是這也會威脅他本身的生命。白石,想拜託你件事,希望你能阻止赤也的惡魔化,雖然這本來應該是我們來做的事情,但是我今天就要離開這個合宿了……」(NPOT GA 32)

柳的這段話信息量很大,他知道「切原的惡魔化有礙身體」,「當時為了立海的三連霸不得已而為」,「本來應該由我們解決」,但「我今天就要離開這個合宿了」。

立海對陣星德的那場比賽,說是鍛鍊了切原逼他進化,但方法和手段都殘酷得有些莫名。大家都知道,立海的決策基本出自三巨頭之手※,在這件事上,真田的態度是最好猜的,他肯定不願意,故意輸掉比賽這種事明顯有違他的人生哲學;柳應該是提出了這個意見的人,但同時他清楚這事存在風險也覺得此事不妥——換言之,拍板的人是幸村。
※值得玩味的是被迫故意輸掉比賽的人是S3柳生和D2丸井桑原,我不能說這體現著立海大全隊中的地位分層,但這能從側面體現立海大中誰的面子比較不值錢OTZ

而在幾個月之後,在U17的集訓中,柳將「改變切原」的重任拜託給白石,根本沒考慮過作為勝組成員的幸村的存在。

至於丸井和君島的交涉,雖說確實是丸井出於對幸村的誠摯關心,但他也是在幸村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君島:「我想幾天之內就會有人去聯繫他的。」(NPOT GA90)),以自身為籌碼,非常輕率地替幸村決定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對於幸村那樣高傲和自我的人來說,他會不會領情是很大的問題。同時,這也完全能從側面反映幸村在丸井心中的「絕對和權威」已經大大下降,他覺得自己可以隨意插手幸村的「私事」。

對於幸村來說,他用來體現自己領導力的手段太過單一,當這唯一的籌碼不再管用時,他甚至找不到任何行之有效的自救方法。
不過,新的團體已經產生,舊的小集體對大家的影響也會變得越來越小,幸村也不是新團體中的領頭人(國中代表隊的隊長是跡部景吾 NPOT GA131),在後續的故事中幸村身上又會發生怎樣的改變,這隻有許斐才知道了。

在官方惡搞《放課後的王子》中,幸村曾經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子」這個說法太孩子氣了,是時候把這個字從他的稱號「神之子」中去掉,升級成「神」了。

這誠然只是官方惡搞,這誠然也算是個精妙的註解:

——幸村精市終究不是完美無缺的神,而只是一個存在著顯著缺點和短板的普通人。

- 完 -

註:在公眾號後臺回復「封面」可獲得本期封面圖。

相關焦點

  • 人際交往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你都知道嗎?
    許多人頭疼自己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問題是你沒有注意到的吧!但實際上結果卻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人是需要謊言的生物,你的過分真實會給別人一種不牢靠的感覺。因為大多數人相信人都是有偽裝的,人際交往初期,你這樣急匆匆地表達自己的善意,也許在別人眼中,也成了一種偽裝的表現。
  • 《提問》:注意以下幾個非語言「雷區」,讓人際交往更順暢
    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僅僅局限於口頭語言的表達。很多時候,非語言溝通往往決定了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否。因而,擅於觀察和捕捉對方的非語言信息,能使我們的溝通與交流更順暢、更和諧。楊瀾在她的新書《提問》中提到了這麼一個故事。
  • 人際交往能力是個什麼東西?
    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人際交往能力就是在一個團體、群體內的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的人,很難想像,離開了社會,離開了與其他人的交往,一個人的生活將會怎樣?有人存在,必須與人交往。在學校,個體要與同學、教師、學校職工進行人際交往,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就不能有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當出現問題時就容易陷入困境、走入極端,成為問題的漩渦,目前很多中學出現的眾多學生圍毆一個同學就是人際關係處理不當的典型例子。人際交往與我們密不可離,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貫穿生命的始終。
  • 【處世哲理】人際交往中的進退策略
    【處世哲理】人際交往中的進退策略    我們從中也懵懂知道了:在處理事情和問題上,可以不按正常邏輯思維,用非邏輯思維來處理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使處理的事情在這種非邏輯思維前提下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人際交往的意義(豆瓜)
    人際交往的意義即使是眾星捧月級的人物,如果你真誠地對他們感興趣,也會引起他們的關注,贏得他們的合作。人際交往的意義因此他們在信中列舉了一系列有關自己以及他們的寫作方法的問題。人際交往的意義他們非常高興。
  • 如何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學習?
    在交往中學習是孩子成長中特別重要的環節,孩子能夠學習到書本中沒有的知識,也能夠學習到家長無法教的能力。另一個關鍵是孩子能夠從人際交往中獲得快樂。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物質條件優渥的環境中,但他們的內心世界卻缺乏豐富的情感刺激,容易在人際交往方面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表現為愛招惹別人、侵犯別人、自私、孤僻、缺乏責任感、不會與人交往等等。
  • 錯過「人際交往敏感期」的孩子,如同孤島一般存在,家長你別大意
    導讀:錯過「人際交往敏感期」的孩子,如同孤島一般存在,家長你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錯過「人際交往敏感期」的孩子,如同孤島一般存在,家長你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高中生人際交往的問題、原因及解決對策
    2.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夠和諧,孩子有問題不願意跟老師交流,對老師存在偏見,與老師保持了一定距離。3.同學關係難以做到融洽,時常會有矛盾出現。4.與異性交往不夠自然,羞怯、難為情。這幾類人際交往上的主要問題導致孩子出現自卑、閉鎖,防禦、退縮、嫉妒、逆反、偏見等異常心理。
  • 心理學小知識|人際交往中的心理效應
    有效的掌握心理學的知識,對於開展人際關係的構建與提升是有重大意義的,下面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人際交往中的七個心理效應具體的運用。首因效應,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
  •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指導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3.班主任對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問題與指導內容的認識  被調查者認為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不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沒有認識到人際交往的意義」「缺乏人際交往技能」。在人際交往技能方面,被調查者認為學生最為欠缺的人際交往技能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共情能力」「合作能力」「傾聽能力」。
  • 調查顯示大學生最困擾宿舍人際交往問題
    一想到開學後又要面對這樣一位「室友」,而且還將長達3年同在一個屋簷下,張樂感到很痛苦。  在今天的大學校園,像張樂一樣面臨宿舍人際關係問題的並不是個別現象。「據我們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最困擾大學生的是宿舍人際交往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劉希慶說。
  • 人際交往中的商務禮儀
    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 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 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 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 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 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 的技巧。
  • 如何減少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的發生?
    然而人際關係嚴重失調或經常失調的人,往往有可能存在個性缺陷、認知錯誤或心理障礙。因此對於人際關係適應不良狀況應作具體分析,分清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異常的。要從本質上去解決,而不能簡單地就事論事,治標不治本。改善人際關係,減少人際交往障礙,不僅對心理健康影響重大,更廣泛的說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 男性人際交往障礙症狀 人際交往障礙有這表現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男性朋友有一些心理問題,甚至會出現人際交往障礙的現象,那你知道男性人際交往障礙的症狀有哪些嗎?平日裡有什麼方法能夠克服人際交往障礙呢,導致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在人際交往中,到底應不應該將自己的過去全盤託出?
    導讀:在人際交往中,到底應不應該將自己的過去全盤託出?在現代社會中,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都不像以前那樣牢固了!所以我們能交到一個朋友,能處到一個愛人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有很多人認為兩個無話不說的人,心就會貼得很近。
  • 《鬼谷子》解讀:在人際交往中,三個問題掌握換位思考的技巧
    人都是有不同的人性弱點的,同時由於人性弱點的限制性,導致很多人思考和處理問題。再或者是在與他人的日常人際交往的時候,往往都會因為一味地堅持自己的感情立場而忽略考慮他人的情緒,只從自身的利益和需要的角度考慮而忽略了照顧到他人的感受。因為這種種原因,很多人就會覺得別人不能夠真正地理解自己,也不尊重自己的意見。而情商高的人則懂得如何去換位思考,從別人的角度出發來看待問題,顧及他人的感受。
  • 人際交往的3條潛規則,越早知道越好
    前幾天和閨蜜去逛街,她不經意間告訴我:上次我一個朋友看了你的照片,一直在誇你長的漂亮。 我當時表面上只是矜持的笑了笑,可是心裡早已樂開了花。 後來偶然碰見了閨蜜的朋友,和她交談了一會後,我對她的好感度簡直是蹭蹭蹭的往上漲。
  • 掌握說話分寸 人際交往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見風使舵,察顏觀色,留人顏面,掌握說話分寸人際交往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平原君趙勝的鄰居是個瘸子。 一天,平原君的小妾在臨街的樓上,見到瘸子一瘸一拐地在井臺上打水,於是便大聲譏笑了一番。
  • 人際交往障礙成大學生最常見心理問題
    人際交往障礙成大學生最常見心理問題 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讓公眾一下子認識到心理危機幹預的重要性。但是,心理健康問題不只是發生在災區,在校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心理問題也引起了多方面的關注。
  • 人際交往中有哪些實用的心理學技巧?
    在人際關係中,有些心理學理論是需要我們理解的,只有理解了,你才知道有哪些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去面對周圍的人。我舉三個最常見的社會心理學的理論知識。02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最簡單的人際吸引和交往的原則,叫做「接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