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薩也有分工?那觀世音菩薩管不管消災延壽?

2020-12-12 騰訊網

老張去寺院拜佛,他來到觀世音菩薩面前虔誠禮拜、發願,希望家人都能健康平安。突然身邊的人拉住他,神色莊重地對他說:「你拜錯了菩薩了,求健康應該去拜藥師佛,觀世音菩薩可不管這個。」

老張心裡滿是疑惑:「觀世音菩薩不是『有求必應』的嗎?難道管不了消災延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去醫院看病掛號時,會根據病情的不同,被安排到各個不同的科室,如內科、外科等等。各個科室的醫生各司其職、分工明確,互不幹擾,比如眼科的醫生只負責對治眼睛方面的疾病。

那麼,佛菩薩在度眾生的時候,也有不同的分工嗎?

「各司其職」的佛菩薩

在我們的認知當中,佛菩薩似乎是有明確的職責和分工的。比如我們一般都認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是負責管眾生在生命結束時的往生,《佛說阿彌陀經》中也詳細地描繪了西方淨土的種種殊勝場景;而藥師佛又稱消災延壽藥師佛,其形象多為手中或捧藥缽或託藥塔,又或者捏著一枚藥丸,《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中也從有情現世利益出發,困苦的給予衣食,缺陷的令其完善,患病的加以救治……似乎是管大家的現實生命遠離災厄、病痛;還有文殊菩薩管眾生的智慧等等。

我們都知道,念「阿彌陀佛」能往生,念「藥師佛」可以消災延壽等等。釋迦牟尼佛下的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也分別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代表著悲、智、行、願這四種精神,看起來像是各有分工,專門對應著眾生某一方面的需求。所以,在很多人的意識裡,求健康就去拜藥師佛,求智慧就拜文殊菩薩,求超度就拜地藏菩薩。

那麼,阿彌陀佛能不能讓大家遠離災厄、增長智慧呢?藥師佛能不能讓大家往生呢?

佛菩薩度眾生的發心

答案當然是能!佛菩薩都是解脫的覺者,不會那麼小氣和狹隘,在度眾生的時候,以大慈悲心,於身口意三業,都以利益眾生為出發點。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每一願都為了滿眾生願、拔眾生苦。

所以,當你至心稱念「阿彌陀佛」時,不僅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能遠離各種災難、病苦。同樣地,當你真心稱念「藥師佛」時,不僅能消災除厄,也能往生藥師淨土。

佛菩薩無論是什麼形象和名號,均是以發心普度眾生為宗旨,適應眾生的根性,根據眾生的需求,去做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情,而從來不會去說:我只負責眾生某一方面的需求。

佛菩薩度眾生的發心是一樣的,比如觀世音菩薩代表著慈悲,文殊菩薩代表智慧,其他的佛菩薩就不慈悲和智慧了嗎?一樣是慈悲和智慧的。

所以,《普賢行願品》中云:「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觀世音菩薩也有「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無剎不現身」的說法。只要你跟一尊佛菩薩有緣,這尊佛菩薩就可以給予你種種的加持和護佑,教導你開啟智慧。

學習佛菩薩的精神

那麼,既然佛菩薩的發心是一樣的,為什麼還把他們區分開來呢?這是為了要展現他們各自的側重點,為我們示現出不同的方面。佛菩薩的名號、形象,都是表法的。

比如彌勒菩薩的歡喜和包容;文殊菩薩教的智慧;普賢菩薩實踐的精神;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地藏菩薩的大願力;伽藍菩薩護法的精神等等。

我們學佛、拜佛,是學習佛菩薩的精神,看到佛菩薩形象,時時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菩薩的教誨,依照佛菩薩所說的去修行、實踐,學習他們的慈悲心、智慧心、喜舍心,放下妄想、執著、分別,開發我們本具的光明、智慧。

所以如果發心去寺院拜佛,不必去執著於一定要拜某一尊佛菩薩,只要心中充滿恭敬和虔誠,則禮拜任何一尊佛菩薩,感受他的願力和慈悲,都能所願皆成,福報增長。

文章來源:上海玉佛禪寺

相關焦點

  • 佛菩薩真的「有分工」,他們到底管什麼?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弟子誠信禮拜,祈求為自己亡故雙親超脫輪迴……」「你這樣求菩薩是不對的,難道你不知道超度亡親應該求地藏王菩薩嗎?」師父,難道每個菩薩都是分管不同的業報嗎?特別是在香火旺盛的寺院,人流是很自然的會攢動到觀音殿,祈求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為自己的祈福,誠心點上三炷香,以求南無觀世音菩薩度化自己……其實,在佛門諸天佛菩薩是各有分工的嗎?很顯然不是的!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流通緣起
    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流通緣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的一部分,這個單行本是如何產生的呢?後漢明帝時,佛教傳進中國,從後漢到東晉,這幾百年間都是中印的高僧大德翻譯佛經、附帶講學的時期。一般四大不調的病用醫藥可以治療,業障病就不行,必須仗佛菩薩的力量,通過讀誦經典、禮拜懺悔,來消除宿世冤業。若是邪魔纏繞,那就必須靠佛菩薩的經咒力量來驅逐邪魔了。這就是醫病的三種方法。
  • 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3個字,福報無量!
    在漢地很多地區,都有人在家中設立佛堂,迎請觀世音菩薩,每天參拜,甚至給她上香。觀世音菩薩名號,來自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也有人說,菩薩的名號,來自於眾生對他威德的敬仰。此菩薩時常「觀世間音聲,尋聲救苦」,因此名為觀世音。
  • 佛教:觀世音菩薩與「大悲咒」的淵源,你知道嗎?
    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著名的「大悲咒」及其與觀世音菩薩的淵源。「大悲咒」是學佛人必誦常念的經典,是漢傳佛教叢林僧眾每日上早晚功課必定要持誦。「大悲咒」通篇有84句,比較容易背誦。它全稱「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出自伽梵達摩所翻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簡稱《大悲心陀羅尼經》。
  • 拜觀音菩薩時,牢記這2點,功德不可思議!
    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中《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有說道:若人一心稱念觀音名號,即可擺脫火災、水溺、黑風、刀兵、惡鬼、牢獄、怨賊等七種災難,還可遠離淫慾、嗔恚、愚痴等「三毒」的迫害,是故眾生皆因受此觀世音菩薩名號。觀音菩薩的威名早已在中國乃至世界家喻戶曉,是最受信眾歡迎的佛菩薩之一。
  •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不可思議
    經常會有人說某處的觀世音菩薩聖像很靈驗,真的是這樣嗎?作為一名正信的佛弟子,我們應該知道,對於菩薩來說,何處不是道場?何處不可度眾生?千江有水千江月,觀世音菩薩如一月在天,影現眾生,隨處示現,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誠心祈請,不論是哪個地方,菩薩總會如約而至。
  • 農曆二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吉日!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也是中國最受信眾崇敬和信仰的菩薩之一。我國民間素有「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在中國漢傳佛教寺院裡,都供奉的有觀世音菩薩,供信眾瞻仰和禮拜。觀世音菩薩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徵,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大悲精神,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在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中,浙江的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不肯去觀音」的傳奇故事就來自於此。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好處
    《普門品》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由於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單獨流通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本。讀大悲咒,讀普門品念菩薩名號三位一體的相結合,普門品原來是法華經中的一品,傳說在一千七百多年,有個國王生病了,全國的御醫都沒有辦法。病了一個月,這時候觀音菩薩救託夢給他。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繪畫 欣賞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又稱《觀音經普門品》、《觀世音經》、《普門品經》等。《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為觀音菩薩說普門圓通之德者,示現三十三身普使一切眾生圓通於佛道也,故名普門品。本品主要宣說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長行敘述無盡意菩薩和佛的兩番問答。初次問答觀世音菩薩得名因緣。二次問答觀世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方便。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正文釋(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就是說觀世音菩薩時常觀察世間的音聲而予以救度。世間的音聲就代表眾生遭受痛苦、遭遇危難、生命財產安全受威脅的時候而發出種種呼救的心聲或聲音,觀世音菩薩以千眼遙觀,千耳遙聞,尋聲救度。本來聲音是耳朵聽的,怎麼說是觀呢?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每句經文都搭配解釋,抄寫背誦,可消災解難
    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解釋】假使黑色的風吹其小船、大船,漂流到羅剎鬼國裡去(羅剎鬼是啖精氣鬼)。如果其中只有一個人發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這一切的人,都能解脫羅剎之難。以這種因緣,這位菩薩的名字叫觀世音菩薩(這段是說黑風難、羅剎難)。
  • 深入經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菩薩不能成就人的貪念
    誰有病,我勸人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名號,用念佛的功德回向給自己。誰要是有啥難處,生死攸關的時候,誦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聞到有求救的音聲,肯定會救度。別有點啥事都找觀世音菩薩,菩薩不是人的奴僕,記住。若想讓觀世音菩薩幫助、救度,用什麼作為回報呀?我們平時要多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和菩薩結緣,積聚功德。怎麼積聚功德?
  • 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不可思議!
    提起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的威名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人人最敬仰和尊重的佛菩薩之一。其實,菩薩本無性別之分,只是菩薩慈悲柔和的品性更符合女性形象,所以佛教在造像上逐漸以女性形象塑造觀音寶像,是為了更好地渡化人心。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化身,隨緣示現,眾生凡逢苦難,只要一心誦持觀音名號,菩薩即刻觀其音聲,示現救度。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 全文
    願解如來真實義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an3)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眾商人聞,具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wei1)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chen1)恚(hui4),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勢於生常應心念。
  • 庚子年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廣行善業、頂禮供養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古佛正法明如來所化現的。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
  • 你不知道的觀世音菩薩來由的那些事兒!
    但其實觀音菩薩是一位以慈悲救度、身份多變著稱的神秘菩薩。據不完全統計,他曾使用過的身份包括且不限於:高官、貴族、叫花子、女皇……小姐姐、老頭兒、小屈孩、天王……學者、出家人、天龍八部、山精水怪……據相關記載,不知N多世N次人類文明以前,菩薩曾是王子,名叫:【
  • 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觀世音菩薩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觀音信仰不僅貫穿整個中國佛教歷史,更是形成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觀音的信仰,在遇到苦難災厄的時候,許多人會第一個想到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甚至不自主的就念一句
  • 農曆九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觀世音,音譯阿縛盧枳低溼伐羅,是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現音聲菩薩、窺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音譯阿唎耶跋盧枳羝鑠筏囉,則為聖觀世音之義。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三者合稱西方三聖。遇難眾生誦念觀音菩薩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故稱為觀世音菩薩。
  •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眾生消災免難、福慧圓滿!
    觀世音菩薩,西方極樂淨土的接班人!今日恭迎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祈願一切眾生消災免難、福慧圓滿!西方極樂淨土的接班人觀世音菩薩是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梵語稱「阿那婆婁吉低輸」,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觀世音菩薩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稱為觀世音?全都是因為他的這項功能太強大!
    眾所周知,南海的觀世音菩薩經常將眾生解救於水火之中,他是一眾世人崇敬的對象,那你知道為什麼觀音菩薩為什麼叫觀音嗎?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觀音菩薩叫觀音!所謂「一切眾生若干種音,菩薩悉知悉見」,無論有什麼聲音,這一位菩薩都知道,為什麼?因為他一天到晚盡觀世界的音聲,觀一觀這地方有什麼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