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期間,蘇聯的軍事技術連美國都要膽寒,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包括一些正在進行的戰機研製項目,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殲10在俄羅斯有一個表兄,這款戰機外形跟殲10非常相似,曾經還是F22的頭號對手,是最讓美國害怕的俄羅斯戰機,這款酷似殲10並且號稱五代機殺手的戰機就是米格1.44戰機,然而最終由於資金與技術上的難題,米格1.44並沒有服役,如今已經淪為展館的玩物。
在冷戰後期,如果說美國的航空工業是第一,蘇聯的航空工業就差不多是第二了,雖然一度在四代機研發方面落後於美國,不過蘇27的亮相也令西方震驚,蘇27那
的機動性能,可以做出「眼鏡蛇機動「這般的高難度動作,空戰能力令西方不少國家震撼,而美國當年研製F22,就想用這種更具技術優勢的戰機飛入蘇聯領空獵殺蘇27,實際上蘇聯方面也很快著手研發新型戰機了,外形怪異的蘇47正是其一。
除了」金雕」蘇47之外,大名鼎鼎的米格戰機誕生地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也著手研發了新型戰機,這就是米格1.44,與美國人的思路相似,米高揚設計局也試圖在飛機隱身性能方面取得突破,機身採用吸波塗層覆蓋,擁有一定的對雷達隱身能力,而複合材料及新技術的應用降低了該機的紅外特徵,在面對紅外製導飛彈時更容易逃逸。
在五代戰機研發方面,蘇聯有些落後於美國,蘇聯方面在得知美國將要研製五代機之後才開始著手相關工作,而美國方面早在蘇27和米格29開始測試之時就開始著手研製五代機了,米格1.44的研發工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開始,1991年通過評審,隨後蘇聯就解體了,資金鍊斷裂,米高揚設計局獨立承擔開發工作,9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設計,2000年初進行首飛,不過後來俄羅斯方面似乎並未將其量產。
米格1.44機身長度19米,高度4.5米,翼展近15米,與殲10不同,該機裝備了兩臺AL-41發動機,每臺可提供175千牛的推力,動力充沛,該機航程可達400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接近2.6馬赫,超過了蘇27和F22戰機,其搭載的發動機應用了推力矢量技術,這使得該機擁有非同一般的空中機動性能,與F22相同,該機採用了隱身性能較好的傾斜垂尾。
米格1.44可掛載射程400公裡超遠程空空飛彈,這對預警機而言威脅巨大,而且其可將武器掛載在機艙之內,以提升隱身性能,總的來說米格1.44作戰性能遠超同時期的大多數戰機,不過因蘇聯解體,美俄交好,研發進度難免耽誤,2000年之後美國已開始大規模量產F22,以米格1.44的性能,還是難與之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