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籲恢復部分繁體字 網友:先把字幕繁體化

2020-12-11 搜狐網

  在日前的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中,馮小剛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他舉例,如親的繁體字是左邊一個親,右邊一個見,組成了「親」。「愛」是在愛中加了一個心,這兩字的含義是親要相見,愛要有心。

  馮小剛說,「能不能選擇100個,50個也可以,200個也可以,最有含義的繁體字,能夠回到小學生、中學生的課本裡。我覺得不會給孩子增加過多的負擔。因為漢字是中華文化裡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希望這東西它,別失傳嘍!」

  簡體字普及,極大方便了大家的書寫,但部分漢字的簡化讓網友遺憾其中內涵的缺失。「漢字簡化後,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厰空空,麵無麥,運無車,導無道,兒無首,飛單翼,有雲無雨,開関無門,鄉裡無郎。」這是網友的總結。

  @馮馮馮:「我表示支持。建議馮導從自己的電影做起,先把字幕都換成繁體字!」

  @石頭集:有喜歡繁體字的,就當作個人愛好自己學去吧。不要推廣,我們更需要快速度交流。

  @ImaGine-意象:支持!很多簡體字都是為了簡潔,方便。但有的繁體字卻有著別樣的含義!了解、知道繁體字賦予的中國文化微妙的含義,對於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有一定的作用!

  (圖/文據新華社、人民、中新、中國網等 新快報記者 華靜言/整理)

  【延伸閱讀

  政協委員回應馮小剛:漢字簡化已立法 無法輕易改變

  馮小剛表示,將和張國立委員一同提出建議,選出一定數量、有豐富文化含義的繁體字回歸中小學課本,更好的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傳承。針對馮小剛的發言,全國政協委員鬱鈞劍回應表示,在往屆的會議中曾多次遞交相關提案,教育部也給予復函說明,漢字簡體化在我國已經立法,無法輕易做出修改。

  漢字是否需恢復繁體?5名委員會場激烈交鋒

  馮驥才力挺馮小剛:"字體演變與傳播速度有關,但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不能丟掉傳統。我覺得小剛委員的建議很好,起碼要讓孩子們認識、知道字體是怎麼演變的。"

  全國政協委員張國立從文字之美的角度贊成恢復部分繁體字。"漂亮的書法,大部分都是繁體寫就,學校給孩子們教一教繁體字,也可以提升下一代對書法的興趣"。

  鬱鈞劍對此不以為然。"漢字首先是工具,會認字、寫好字是對每個人的基本要求,用不著上升為一種藝術!"鬱鈞劍說。他坦言,自己在以前政協會議時提出過關於繁體漢字的建議,但教育部出具一個函就給打回來了,因為我國有《漢字簡化方案》,簡單說,恢復繁體字是違規的。

cul.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epaper.xkb.com.cn/view/981018 report 1426 在日前的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中,馮小剛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他舉例,如親的繁體字是左邊一個親,右邊一個見,組成了「親」。「愛」是在愛中加了一個心,這兩字的

");}

相關焦點

  • 政協委員馮小剛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
    據《法制晚報》昨日(3月4日)報導,在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中,著名導演馮小剛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馮小剛舉例,如「親愛的」這幾個字非常有含義,「親」的繁體是左邊一個「親」,右邊一個「見」,組成了「親」,「愛」是在「愛」中加了一個」心「,這兩字的含義是親要相見,愛要有心。結果簡化以後變成了「親不見、愛無心」。
  • 馮小剛建議恢復部分繁體字 加進小學課本
    原標題:馮小剛建議恢復部分繁體字 加進小學課本 馮小剛建議恢復部分繁體字   在3月4日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中,馮小剛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比如親愛的,親要相見,愛要有心。「我和張國立都認為,能不能選擇50個或更多有含義的繁體字,增加到小學的課本裡,讓小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馮小剛說。(記者 溫如軍)   附馮小剛實錄:我有一個建議就是恢復一些有特別含義的繁體字,比如「親」和「愛」,變成簡化字後,就成了「親不見,愛無心」。對於這些含有中國文化特殊含義的字,教育部門能否制定規定,將這些繁體字教給學生,更好的傳承中國文化。
  • 先讓「英語化」PK「繁體化」如何? ——中國文字發展走向的「三難...
    先讓「英語化」PK「繁體化」如何?——中國文字發展走向的「三難選擇」中國文字發展向何處去?而與之完全相反的是2015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分組討論的第一天,在政協文藝界別第26組的討論上,素有「小鋼炮」之稱的馮小剛聯合張國立,提出了一個恢復部分繁體字,讓部分繁體字進入中小學課本的提案。而這一提案,也得到了在座不少政協委員們的認可。他提出,恢復「有傳統文化意蘊」的繁體字。
  • 馮小剛建議恢復常用繁體字 選一兩百個進課堂
    原標題:馮小剛建議恢復常用繁體字 選一兩百個進課堂   南方日報訊(特派北京記者/鄭照魁)在今日的政協文藝組討論會上,馮小剛、張國立等委員打算聯合提交一份關於在校園課堂裡教學部分繁體字的提案。   馮小剛舉例說:「我們經常說『親愛的』但『親』和『愛』的意思,現在有多少人知道?從繁體字就能看出來。
  • 馮小剛呼籲繁體字回歸 讓中小學生感受傳統文化
    馮小剛委員建議恢復部分繁體字。京華時報記者範繼文攝   親要相見,愛要有心,要讓孩子們感覺到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在昨日上午的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中,著名導演馮小剛呼籲在中小學課本中,教授孩子學習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這一倡議得到同組委員的熱議。   繁體字其實有它的含義。
  • 馮小剛呼籲繁體字回歸:我希望這東西別失傳了
    馮小剛委員建議恢復部分繁體字。京華時報記者範繼文攝  京華時報訊(記者王碩)親要相見,愛要有心,要讓孩子們感覺到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在昨日上午的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中,著名導演馮小剛呼籲在中小學課本中,教授孩子學習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這一倡議得到同組委員的熱議。  繁體字其實有它的含義。馮小剛舉例說,如「親愛」這兩個字就非常有含義,「親」的繁體是左邊一個「親」,右邊一個「見」,組成了「親」,「愛」在「愛」中加了一個」心「,這兩字的含義是「親要相見,愛要有心」。結果簡化以後變成了「親不見、愛無心」。
  • 馮小剛:救傳統文化,得恢復繁體字!易中天:你把亂灶龜鬱寫寫看
    近些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中國國民對傳統文化極大地恢復了自信。因此,社會各界一直有一些零星的「精英人士」在呼籲恢復繁體字。比如導演馮小剛、演員靳東、還有一些央視知名的主持人,都曾經提議恢復繁體字。
  • 外媒:中國恢復繁體字就能彰顯字體的意義?
    中新網3月12日電 最近兩會上,政協委員馮小剛提議恢復部分繁體字並放到小學課本中,以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發表文章稱,馮小剛提議「恢復有含意的繁體字」,不是徹底的「廢簡復繁」,只是做出「小修正」,看起來更易於接近實際。不過,恢復有恢復的好處,不恢復有不恢復的道理,即使恢復了,繁體字的意義是不是就能彰顯了呢?
  • 繁體字回歸引熱議 專家:「識繁寫簡」才是王道
    3月4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小組討論中,著名導演馮小剛稱學漢字就要給孩子心中種下美好的種子,文化傳承需要繁體字,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並增加到小學課本裡。  繁體字回歸就此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只不過,在文字專家看來,恢復繁體字不可能,也無必要,「識繁寫簡」才是王道。
  • ...接受快報專訪時回應:教材須用簡體字,而古詩詞中已涉及部分繁體字
    和簡體字相比,中國繁體字中的「親」「愛」兩字讓人一眼看懂含義。在昨天的政協小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馮小剛和張國立就呼籲,選用部分富有含義的繁體字進入中小學生課本,傳承傳統文字文化。連續幾年的全國兩會,現代快報也曾多次對繁體字相關話題進行報導。這一次馮小剛以「煽情」的方式再次喚起了人們對繁體字的關注。
  • 部分學者稱恢復繁體字是歷史的倒退
    其中,備受關注的漢字繁簡之爭以教育部「為了維護社會用字的穩定,原則上不恢復繁體字」的表態終結,在徵求意見稿中只提出了恢復51個異體字和6個繁體字的意見。「語言規範需照顧歷史發展的歷程特點,也要結合時代發展需求進行必要的調整,還是要慎重。」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在接受CBN記者採訪時表示。
  • 中小學要學繁體字?教育部回應了!網友:繁體寫「憂鬱的烏龜」試試
    教育部 02 其實,早在2015年,馮小剛和張國立在兩會上就聯合提案:恢復部分繁體字。呼籲國家恢復部分繁體字以傳承傳統文化,讓部分繁體字進入小學課本的提案,並形象的表示「親要相見,愛要有心」。
  • 公眾人物曾提議恢復繁體字和漢服,是否可以如願?
    當前,全民素質大大提高,應該恢復使用繁體字,保留漢字作為「表意文字」的功能。第二,當前科技迅猛發展,電腦輸入法已經十分完善,許多人幾乎不再手寫漢字,每個繁體字可以由電腦敲出來,有效杜絕了繁體字難寫的劣勢。若恢復繁體字,並不會增加人工成本。
  • 《從要求恢復繁體字想到的》
    賀俊傑/文這幾天,猛然間網上不停的有人大喊大叫,要求恢復繁體字,這種煽動性的議論,其目的究竟是為什麼?我們說,不論是繁體字還是簡化字,它的功能主要就是一種記載交流的工具而已,漢字由繁到簡是一種歷史的趨勢。
  • 恢復繁體字?將漢字筆畫減少到十畫以內的目標是否切合實際?
    可有人卻不這麼想,有人覺得簡化字不好,應該廢除,應該恢復使用繁體字。您聽到恢復繁體字這種想法,可能立馬就會皺起眉頭,會說:啥人這麼想啊?這不有病嗎?放著簡化的,寫起來省事的漢字不用,非要去用那些筆畫賊多,寫起來賊麻煩的繁體字,榆木腦袋啊?這麼不開竅?」
  • 有專家提議應「恢復」繁體字,卻被網友噴,沒事找事
    最近在網上「恢復」繁體字的聲音越來越大,而且理由也相當的合情合理,但是有相當多的網友反對「恢復」繁體字,並怒噴專家,說他們沒事找事。所以專家認為,這樣的文字失去了文字本來的面貌,所以申請「恢復」繁體字的使用。
  • 中小學要學繁體字?老父親老母親穩住,教育部權威回復來了
    網友吵翻了對於學習繁體字這件事,中小學生家長怎麼看呢?在微博裡,網友吵翻了:小編看了一下,網友反對的聲音是佔據絕大多數的。看來老父親老母親們在陪娃寫作業這件事上已經「吃盡苦頭」,恐怕教孩子寫好簡體字已經耗盡「洪荒之力」了。
  • 恢復繁體字,不如恢復甲骨文更能繼承傳統
    《南方日報》報導,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又提出了議案,建議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簡化字推行了幾十年,貢獻了無量功德,成了國人必不可少的讀寫工具,也為全世界絕大多數人認同。潘委員何以逆天下大勢而動,主張恢復繁體字呢?原來,他以為,簡化漢字時太粗糙,違背了漢字的藝術和科學性;恢復使用繁體字,照顧了依舊使用繁體字的香港臺灣同胞的情緒,有利於國家統一。
  • 評論:繁體字復活有意義嗎?
    在全國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中,電影導演馮小剛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並將一定數量的繁體字增加到小學課程中,旨在「讓小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繁體字復活的議題再次在國家層面的會議上浮現,並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漢字簡化並不是割裂傳統文化  長徵(作家)  全國政協委員馮小剛提出的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並將一定數量的繁體字增加到小學課程中的提案,備受公眾關注。其實,漢字的繁簡之爭在歷屆兩會上一直存在。
  • 大陸人為什麼能看懂繁體字,而港澳臺人卻不一定看得懂簡體呢?
    大陸人為什麼能看懂繁體字,港澳臺人卻不一定看得懂簡體呢?我們國家有兩種字,一種是繁體一種是簡體,目前大陸人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簡體字,而港澳臺人士仍舊使用的是繁體字。其實有一部分人曾經提倡,將漢字重新繁體化,因為這樣有助於傳統的延續,是對老祖宗的尊重。斯以為即便是簡體字仍然是文化流傳下來的東西,而且更適合現代人的書寫使用,這種進步行為如何就變成了不尊重老祖宗了呢?我們漢字擁有數千年的歷史,從甲骨文開始到現在的簡體字,都是一步步變化而來的,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一段時間,我們一直使用的都是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