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報告:2013年至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累計支出59502億元...

2020-12-24 中國證券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鬱瓊源)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部長劉昆24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於財政醫療衛生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的報告時介紹,2013至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累計支出59502億元,年均增幅11.7%,比同期全國財政支出增幅高出2個百分點。

  據劉昆介紹,其中,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14451億元,較2013年增加5156億元,增長55.5%,佔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7.1%,較2013年提高0.5個百分點。2018年全國財政預算安排醫療衛生支出15291億元,較上年增加840億元,增幅高於全國財政支出2.5個百分點,佔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7.3%。

  在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各級財政按照醫改部署要求,供需兼顧、突出重點,持續優化支出結構。劉昆說,對於供方,2013至2017年,財政投入由4893億元增加到7550億元,年均增長11.5%,佔財政醫療衛生支出的52.2%。對於需方,政府連年加大對醫療保障的支持力度,在較短時間內編織了全世界最大的醫療保障網,包括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在內的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群超過13億人,參保率達到95%以上。2013至2017年,各級財政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補助由3282億元增加到4919億元, 年均增長10.6%。

  2013至2017年,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醫療衛生轉移支付資金由1961億元增加到3095億元,年均增長12.1%,且呈現持續增長趨勢,中西部地區人均財政衛生經費不斷提高。

  2013至2017年,各級財政對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直接補助由1059億元增加到1808億元,年均增長14.3%,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總收入的44.2%。

  2013至2017年,中央財政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從408.5億元增加到587.2億元,累計補助2496億元,支持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30元提高至50元,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由11類增加至14類,支持開展針對愛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劉昆說,各級財政持續壓減醫療衛生領域行政支出。隨著近年來通過壓減 「三公」經費、提升行政效率,衛生健康行政支出佔比持續下降,使更多的財政資金用於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發展。

相關焦點

  • 孫春蘭:2018年全國財政預算醫療衛生支出1.5萬億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今天,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專題詢問現場,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回應委員提問時表示,新一屆政府成立後,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增幅放緩的情況下,對醫療衛生的投入只增不減,2018年全國財政預算安排醫療衛生支出15291億元,佔全國財政支出的7.3%,比去年增加
  • 3年累計2.45萬億的環保財政支出 財力與需求間矛盾仍突出
    3年累計2.45萬億的環保財政支出 財力與需求間矛盾仍突出北極星大氣網訊:12月25日,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部長劉昆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作國務院關於財政生態環保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地方全口徑財政扶貧支出評估
    我國的助學金在2006年才基本起步,當年全國財政助學金支出為57.27億元,2007年大幅增至228億元,2017年達1264億元。總的看來,地方助學金支出金額在逐年增加,佔財政支出的比重自2008年以後保持穩定,約為0.6%。我們還分析了助學金的內部結構。
  • 502.8億元!2020年泰州財政民生支出比2015年增長54.9%
    打造令人嚮往的「幸福水天堂」,著力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的背後,離不開全市財政在民生上的大力投入——「十三五」期間,全市民生支出由2015年的324.5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502.8億元,增長54.9%,民生支出比重始終保持在財政一般公共預算75%以上,民生是泰州市公共財政投入最大的領域,有力支持了泰州市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 關於市本級2018年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情況的報告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18〕34號)精神,強化財政支出績效管理責任約束與激勵約束。2018年績效目標申報與預算編制同申報、同審核、同批覆實現常態。全市共批覆市直單位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281項,涉及資金總額50.53億元,包括基本支出32.62億元,項目支出17.91億元,其中市財政撥款47.86億元;同步批覆專項支出績效目標1140個,涉及項目資金總額48.33億元。績效目標管理涵蓋了使用財政資金的所有預算單位。二是試點績效目標跟蹤審核。
  • 積極財政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1—2月全國財政收支運行綜述
    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232億元,同比下降9.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42億元,同比下降11.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7990億元,同比下降8.6%。  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350億元,同比下降2.9%。
  • 國務院關於2018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審計署審計長  胡澤君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國務院委託,報告2018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請予審議。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審計署依法審計了2018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
  • 張毓輝:應確保衛生投入在中央和地方財政中的優先地位
    在需方補助方面,政府逐年加大了對醫療保障的支持力度。2009~2018年,各級財政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補助資金從1965億元增加到7688億元,年均增長16.4%;2018年佔到財政醫療衛生支出的49.2%,強有力的財政投入不斷提升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 2017年全國財政超支是超收的2倍多 宏觀稅負有所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聯合財稅研究所、財政金融研究院周四發布的《2017年度財政預算執行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支出均超額執行,超支達到超收的2.28倍,在調入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對財政赤字造成較大壓力。
  • 胡澤君: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
    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2018年6月20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  審計署審計長 胡澤君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國務院委託,
  • 2017年財政預算報告解讀:繼續實施更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
    中國網財經3月8日訊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3月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查《關於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中央與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預算報告是國家的「帳本」,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群眾了解國家的錢從哪來、到哪去的「窗口」。
  • 國務院關於2019年中央決算的報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我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2019年中央決算報告和中央決算草案,請審查。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9475.01億元,完成預算的98.4%。加上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328.46億元,支出總量為110803.47億元。收支總量相抵,中央財政赤字18300億元,與預算持平。與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報告的執行數相比,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加4.06億元,主要是在庫款報解整理期國內消費稅、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增加。
  • 前11月財政收入近17萬億元,財政支出增速首次轉正
    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造成財政收入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前所未有衝擊,帶來財政收入下滑。另一方面是為了給企業等市場主體紓困,今年推出2.5萬億元力度空前的減稅降費政策,造成財政減收。
  • 2013年部門預算財政撥款情況
    財政部核定國務院國資委2013年財政撥款支出預算174,792.21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18,446.73萬元(包括人員經費95,007.66萬元、日常公用經費23,439.07萬元),項目支出56,345.48萬元(包括經常性專項業務費項目9,916.28萬元、跨年度支出項目5,942.80萬元、其他項目40,486.40萬元)。
  • 四年翻一倍,2019年財政擬補貼社保2萬億 | 2019年兩會
    從2015年的上萬億到2019年的近2萬億,各級財政對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的補貼僅用四年的時間就翻了一倍。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3月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查《關於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預算草案報告)。
  • 收入增幅回落 支出力度不減
    8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聽取審議了財政部部長劉昆受國務院委託所作的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劉昆在報告中表示,今年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623.08億元,增長3.1%;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7963.26億元,增長9.9%,預算執行情況較好。
  •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基金2013年度報告
    (三)社保基金會管理的基金根據國務院及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規定,社保基金會受託管理以下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下簡稱全國社保基金)為中央政府集中的國家戰略儲備基金,由中央財政撥入資金、國有股減持或轉持所獲資金和股權資產、經國務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構成。
  • 關於上海市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7年預算的報告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39.8億元。主要用於落實財政補助資金,支持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落實市級公立醫院醫療設備購置、學科人才建設、信息化建設等補助資金,對市級公立醫院降低藥品加成實行財政補償;支持實施第四輪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保障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順利召開;落實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經費;落實食品藥品抽驗等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經費,支持本市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試點;落實新華醫院兒科綜合樓及地下車庫、兒童醫學中心醫療綜合樓等醫療衛生基本建設支出
  • 2017年至2020年上海累計新增普惠性託育點154個
    上海市婦聯主席徐楓研討會上透露,2017年至2020年,上海累計新增普惠性託育點154個,託額4722個。第二屆中國家庭發展研討會今天上午召開(央廣網發 上海市婦聯提供)徐楓還表示,2019年上海市戶籍人口女性平均初婚年齡29.09歲,平均初育年齡30.29歲。上海90%以上家長期望孩子受教育水平達到大學本科及以上。
  • 關於君山區2018年財政決算(草案)情況的報告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我受區人民政府委託,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2018年全區財政決算草案情況,請予審議。我區2017年底政府債務餘額為14.55億元,加上2018年新增政府債券1.26萬元,本年政府債務限額為15.81億元,與年底政府債務餘額一致。2.隱性債務34.17億元,其中:融資平臺33.15億元,糧食供銷系統財務掛帳1.02億元。3.其他需要關注類債務3.26億元,其中:國開行和農發行專項基金8200萬元,經營性項目貸款2.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