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一家族:李光耀兒子內訌不斷,孫子公開和男友結婚

2020-12-10 文史大司馬

新加坡開國元首李光耀是一位傳奇的政治家,是新加坡之父,在他執政的這30年裡,新加坡經濟蒸蒸日上,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新加坡,他在新加坡人民心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兒子們內訌不斷

然而他的後代們又如何呢?李光耀有3個子女,大兒子現在接棒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女兒是至今65歲依舊單身未婚的李瑋玲,還有作為新加坡電信巨頭的李顯揚,李光耀去世後,子女們卻不料內訌不斷,直接將第一家庭的內幕公之於眾。

最開始是女兒李瑋玲直接在臉書上對哥哥表示失望,對現任總理(也就是他的大哥李顯龍),徹底失去了信心,隨後李顯揚也同樣表示,更令人驚訝的是李顯揚的大兒子甚至表示已經做好了隨時移民的準備。

而他們內訌的原因據說是李光耀的房屋以及遺囑的更改,據說李光耀生前有7個版本的遺囑,但是最終卻立了一個最草率的遺囑,所以弟弟妹妹們對這份遺囑表示懷疑,而且與生前所說的大為不同,尤其是女兒李瑋玲直接對財產平分表示不滿,因為她說李光耀說了會給她雙份財產,但到頭來卻是平分,懷疑大哥做了手腳。

孫子們「百花齊放」

如果說兒子們為了財產鬧得不可開交,那孫子們呢?李光耀的孫子們不像子女那樣熱衷於政治,甚至有點「百花齊放」的感覺。

李光耀的長孫李毅鵬,患有白化病,視力有障礙,還患有自閉症,但是李光耀卻說他是最乖巧最討人喜歡的孫子。

孫子李鴻毅,李顯龍和何晶的長子,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畢業,在谷歌工作過,服兵役時期2007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郵件門」事件,當時為陸軍少尉的他向新加坡國防部長和數百名軍方人員發送電郵,投訴同僚,觸犯國防部守則,受到了懲罰,現在就職政府科技局。

最令人驚訝的一個孫子是李顯揚的次子李恆武,他和戀愛6年的獸醫男友王毅睿在南非正式結婚,婚禮當天全家出席,他可是現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親侄兒啊!要知道新加坡是一個不承認同性戀的國家。

並且新加坡的法律非常嚴格,在新加坡,是不允許同性戀存在的。甚至私生活行為是違反當地法律的,新加坡刑法規定:任何男性公開或者私下,實施或者教唆任何男性實施或者促成或者企圖促成任何猥褻他人的行為,應處以多則兩年的監禁。估計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選擇在南非結婚,但是回到新加坡他們依舊不能住在一起,否則會被認為是違法的,可以認定為「猥褻」。

而且最不可思議的是,2007年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世的時候,《海峽時報》記者曾經問過這個問題「如果你的孫子告訴你他是同性戀,你會有什麼想法?」,李光耀回答「無能為力,就只能接受。」

一語成諫,他心愛的孫子就真的公開和男友結婚了。

相關焦點

  • 李光耀孫子剛註冊結婚,竟攜丈夫及父母家人參加新加坡最大規模同性...
    而今年不一樣的是,李光耀的孫子李桓武剛註冊結婚不久,竟攜帶丈夫以及全家人參與到了此次新加坡最大規模同性戀聚會!除了新婚燕爾的小兩口,站在兒子和「女婿」身邊的李顯揚也是笑容滿面。乖乖的站在兒子身邊,看著鏡頭。不僅如此,李顯揚還十分親民的和素人玩起了自拍。其實,這已經不是李桓武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了。
  • 《李光耀的價值觀哪裡去了?》——李光耀女兒李瑋玲和二兒子李顯揚...
    他說,李瑋玲和李顯揚對他和妻子何晶的指責讓他很難過,他和何晶全然否認這些說法,特別是他要扶持兒子進入政壇的荒謬言論。以下為李氏家族三兄妹的公開信全文(譯者為網友陳九霖,轉自其微信公眾號「陳九霖博士」)。李光耀的價值觀哪裡去了?——李光耀女兒李瑋玲和二兒子李顯揚的公開信我們被推到現在這個位置,感到極度的悲哀。
  • 銳參考 | 整個新加坡都震驚了!李光耀兩子女發表6頁聲明,與總理哥哥公開決裂——
    李顯揚和李瑋玲稱,他們已對李顯龍「失去了信心」。雖然在新加坡,李家兄妹的矛盾從去年紀念李光耀去世一周年起就不再是「秘密」,然而,此番聲明中措辭的激烈程度,以及對李顯龍的各種指控,令新加坡人無不震驚!李瑋玲和李顯揚還批評李顯龍有希望自己兒子從政的意圖,對此,新加坡總理也矢口否認,並稱「認為我對兒子抱有政治企圖心,這是荒謬的說法」。
  •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我屬於「狐狸型」政治家
    即便在這樣悲慟的時刻,李顯龍謹守著新加坡公私分明的規矩。而嚴守規矩、「家長式領導」,正是李光耀開創並直接領導逾30年的新加坡最具特色也最富爭議的兩個標籤。李光耀的家族祖籍在廣東梅州市,自其曾祖父開始定居新加坡。1923年9月16日,李光耀出生,是家中長子。
  • 李家第三代:新加坡不再需要一個李家的領導人了
    李光耀,1923年生於新加坡,是漢族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市大埔縣,高中畢業後獲得大英帝國女王獎學金,20多歲在英國劍橋大學學習經濟和法律並且取得律師資格,1949年獲得了「雙重第一榮譽學位」獲得了世界前沿的法律知識和人權法治意識。
  • 新加坡華人眾多,李光耀為何將英語定為行政用語?
    1862年,李光耀的曾祖父從中國移民到新加坡並在那裡紮下根來,李光耀家族便成為了新加坡華人。 因為李光耀出生於新加坡,而他接受的教育也都是西式教育,對中國並不親近。新加坡整個國家還有著眾多的華人華僑。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6月,新加坡人口的74%左右都是華人。
  • 李光耀的孫子輩為什麼不姓Lee?
    說起李繩武,你可能有點陌生,但說起他的爺爺李光耀,那就地球人都知道了!李繩武是李光耀的二兒子李顯揚的長子。(李鴻毅在李光耀葬禮上)由此可見,李家到了第三代,才改用「Li」。就連名字的拼寫,也是按照漢語拼音來的。而他們爸爸和爺爺的名字拼寫,絕對不是漢語拼音!李顯揚給出的答案就是:低調!李顯揚在教育孩子時說,如果有人問他們是否和李光耀有親戚關係時,就可以說自己的姓氏拼法是「Li」而不是「Lee」。
  • 拼多多獨董、嘉裡物流主席、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家族的潮汕基因
    據說,當年他初入政壇,是因為李光耀的一句話,後來退出新加坡政壇,也是因為李光耀的一句話。33時,楊榮文從政,就受到李光耀的鼓勵。楊榮文與夫人梁利平,育有一女三男,小兒子3歲那年罹患血癌,10歲時醫生告訴楊榮文夫婦,說孩子的存活率僅20%。偏不信邪的楊榮文,帶著兒子赴美國治療,終於成功戰勝病魔。梁利平是名律師,系新加坡楊梁白律師事務所(YEO-LEONG & Partners)的創始人、資深合伙人。
  • 新加坡闢謠「李光耀去世」:總理公署官網被黑
    新華社發新加坡總理公署18日發表公告,稱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病情進一步惡化,病情危重。李光耀病重消息傳出後,引發世界關注。總理公署網站遭襲今年91歲的李光耀於上月5日感染嚴重肺炎,被送入新加坡中央醫院接受治療。此後多次傳出他已逝世的謠言。新加坡總理公署17日發表公告說,李光耀的病情因感染而惡化。
  • 新加坡超7成華人卻廢漢語,李光耀:漢語有劣勢,英語有一大優勢
    李光耀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應試教育,他自小聰慧,年僅12歲便考入當地排名第一的萊佛士書院初中部,入校後他刻苦讀書,18歲時又考入該校的高中部。後雖然因戰爭而被迫中斷學業,但李光耀卻沒有放棄學習,日夜苦讀。在戰爭結束後,李光耀通過數年時間的不斷的努力和積累獲得了大英帝國女王獎學金,繼續遠赴英國求學。在英國的倫敦經濟學院學習3個月後,李光耀又轉學到劍橋大學攻讀法律專業,畢業時他獲得了「雙重第一榮譽學位」,並在1950年在倫敦考取獲得了執業律師資格。
  • 李光耀為何說:漢語劣勢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
    在1965年新加坡建國之初,李光耀就公開表示過:漢語劣勢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乍一看,是不是感覺滿滿的排華意味呢? 第一,在新加坡內部社會發展中,如若因為華人是新加坡人口組成部分就將漢語作為國語,那麼,馬來語、泰米爾語也都可以因此成為國語,如此一來,堅持將漢語作為國語,無疑是在激發不同種族民眾之間的矛盾
  • 新華社記者講述李光耀:新加坡現代史開宗定調之人
    一部新加坡現代史,李光耀是開宗定調之人。    領導獅城31年,擔任國務資政和內閣資政十餘載,一生風雲,萬眾矚目,如實還原,何其難也。三名新華社前駐新加坡記者曾與有過深淺交集,記錄點滴,描摹聲情,是為回憶。
  • 李光耀為何定英語為新加坡官方語言
    1965年後,那些推廣華語運動的新加坡華裔積極分子從來沒有放棄過抗爭,不過,當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並號召中國人向新加坡學習時,那些鼓譟華語優先的人士才意識到,如果當初新加坡選擇了華文,新加坡可能不會那麼方便和快捷的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也就不會反過來成為中國學習的榜樣。
  • 李光耀發文褒中抑美 分析稱新加坡外交轉向
    回想不到半年前,李光耀還曾公開呼籲美國制衡中國。此次態度卻掉了個個兒,是什麼原因讓他發生「急轉」?  歷數李光耀幾次對中美關係表態的大轉變,社科院東南亞問題專家賈都強表示,新加坡一直奉行「大國平衡」戰略,藉助和利用大國的力量,獲取自己最大的利益。也正是這種「傍大國」的心態,讓新加坡在與中美兩國的交往中左右搖擺,成為新加坡處理國際事務的風向標。
  • 李光耀一家是如何牢牢地把新加坡的統治權力,緊握在李氏的手中
    新加坡這邊馬上要搞大選了,這場大選對於新加坡來講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很有可能是李顯龍的交班之戰。這場大選之後,李顯龍可能就要卸下擔子,讓王瑞傑擔任新加坡總理了,新加坡今天被人們稱之為李氏王朝,李光耀李顯龍兩任父子,才是新加坡實際上的統治者。
  • 美報:如果新加坡沒有了李光耀
    雖然李光耀此前也曾在重病後恢復,但是人們感覺到這一次他的病情更加嚴重,新加坡有可能在獨立50周年之際遭逢另一個歷史時刻。「活著」就是政治存在李光耀1959年出任新加坡的首任總理,隨後帶領新加坡擺脫英國和馬來西亞實現獨立,並以其經濟遠見和鐵腕作風把新加坡從一個第三世界殖民港口轉型為光彩亮麗的多文化商業中心。
  • 李光耀直言:漢字「缺陷」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通用語言
    從上古倉頡造字開始,中國漢字在不斷演變中形成了今天所用的方塊字,作為世界上最古來的漢字,中國漢字影響力是巨大的。 日本、韓國都深受影響,然而新加坡的工作語言卻不是漢語,新加坡人口主要由4大族群構成,華人、馬來族、印度裔和歐亞裔,其中華人就佔了新加坡總人口的74.2%,若是將漢語定為工作語言
  • 李光耀:漢語劣勢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
    在新加坡的民族構成中,華人所佔比例非常高,達到百分之七十五。1965年,新加坡剛從馬來西亞獨立之際,曾有不少華人找到李光耀,希望能將漢語定為新加坡的國語,但都被李光耀一一拒絕。當時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李光耀本人也是華人後裔,他為何堅決不同意把漢語選為新加坡國語呢?
  • 新加坡明明華人居多,卻為何廢除漢語?李光耀:使用漢語沒有好處
    很多事情如果不考慮發生的背景和前提條件,就貿然下了結論,無異於《鶡冠子·天則》中所言:「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聲。」特別是對於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想要了解真相,必須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華人佔比超過了70%,無數華人為新加坡的獨立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李光耀:漢語沒有競爭優勢,不能成為新加坡的主導語言
    李光耀晚年在與老友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聊天時,施密特問他這輩子幹過最自豪的事情是什麼,李光耀回答:「我把英語而非華語作為新加坡的主導語言。」眾所周知,新加坡的華人比例非常高,達到百分之七十五,這些人大都是廣東和福建一帶移民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