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水」的通識課程才能更好地留住學生
浙江工商大學開設了一門叫《食品加工與創新實踐》的通識課,在課上老師會帶著學生們體驗食品的製作,如冰淇淋、鮮肉榨菜月餅等。由於課程太受同學們的喜愛,學校通過搖號的方式選課,有同學表示靠運氣,選了兩年才選到這門課程,許多網友留言誇讚「別人家的通識課」。
-
校園裡經常見不到大三大四的學生,他們在忙啥,你要畢業你也忙
找工作並不是一次就可以成功,往往要挑選多家用人單位,參加多次面試時才能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崗位。所以,在校園裡看不到大四學生,他們很有可能奔波在去面試的路上。 ,學校會要求學生們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實習活動。
-
越忙越窮,越窮越忙!如何才能走出財富馬太效應的怪圈?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中誕生了一個新興人群——窮忙族,它是指為了生計日夜忙碌,但卻無法擺脫貧困的人,俗話說就是「瞎忙」,窮忙不光會帶來身體上的勞累,還會給心理帶來失敗感,從而陷入到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的馬太效應當中,那麼如何才能在這個循環的怪圈中解脫出來呢?
-
黃燈:調整就業觀念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
會上,嘉賓與學生友好交流,分享經歷,交換有價值的信息,為畢業生就業和更長遠的職業規劃提供新思路。任教於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我的二本學生》作者黃燈為現場五位遇到職場問題的少年解答了各自的困惑。,「穩就業」、「保就業」的任務非常艱巨。
-
學生去學校幹什麼?
圖片來源:Unsplash什麼樣的學校才是更好的學校?校園設計與教育工作的關係是什麼?我們把有限的資金花在哪裡對於學生、對於教育更有意義?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校園設計師和教育工作者認真思考。於是在傳統的理解裡邊,孩子上學這件事情,就等於「坐在教室裡聽講,加去操場玩,加宿舍睡覺食堂吃飯」。那麼學校的空間概念就簡單地被定義為學校就是「教室,加操場」。
-
如何才能更好地去融入美國學生圈子?
,因此在美國大學課堂上,學生們都會踴躍發言、參與討論、提出各種各樣的疑問甚至是質疑。除此之外,學生還要遵守學校校規以及所在州的法律也需同學們嚴格遵守。根據哈佛大學管理委員會上月公布的數據:2018-2019學年,一共有50名學生被退學。其中有10名學生是因「社會行為」問題被開除,包括毒品、酒精犯罪以及性行為不端;剩下的40名學生是因為學術不達標而被退學。此外,還有 30名學生因為紀律問題被留校察看,123名學生因為學術問題留校察看。
-
為什麼「越忙越窮,越窮越忙」?我們如何打破「窮忙」怪圈?
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特別忙,從成年人到現在都孩子們無不如此。成年人自有忙的道理:單身的年輕人事業還沒有發展起來,還要在各方壓力下解決婚姻的問題;為人父母者不僅要還房貸,努力晉升,還要讓孩子站在更好的起跑線上。
-
專科學校的學生算大學生嗎?網友回復:是比本科更好就業的大學生
問「專科學校裡的學生算不算大學生?"這樣的問題是要挨打的,你把幾千萬專科生看成什麼了?專科學校的學生當然是大學生,認真上好專科同樣前程似錦。一、上專科學校並不丟人,不要看輕自已。二、專科學校有好學校、也有好專業。有不少專科學校可能需要本科分數才能進,這些學校是專科學校裡面的985、211學校,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緊跟就業市場,深受用人單位喜歡。不要動不動說專科學校是150分或者200分能進的學校,其實不少學校需要四五百分才能進的。
-
張雪峰:大學「最熬人」的三個專業,讀研後才能更好的就業!
張雪峰:大學「最熬人」的三個專業,讀研後才能更好的就業!大學專業是多種多樣的,很多專業本科學歷很難滿足現在的社會需求,需要更高的學歷才能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和機遇,2019年的高考成績都在陸續的公布中,學生又迎來了填報志願,作為這方面的專家張雪峰老師就指出,這三個大學專業學生選擇要慎重考慮,大學期間會很熬人,而且只有讀研後才能更好的就業。
-
男生走高職單招,應該如何選擇專業才能更好的就業?
雖然還是沒有到開學的時間,但是很多高三的學生已經坐不住了,有些選擇在家複習文化知識,有些開始考慮接下來的高職單招,應該如果擇校,如何擇專業。作為一名過來人,建議學生先選擇專業,然後再通過專業去挑選對應專業下的優質學校。
-
放著985、211高校不去,而去警官學校的學生,現在怎麼樣了
當時很多人都說他傻,放著985,211不去,非要去什麼警官學校,要知道985,211都是名校,畢業之後就業很容易,那麼為什麼不去呢? 多年之後,才明白,原來警官學校不比985差。特別是在現在就業這麼難的情況下。
-
有哪些填報技巧,才能更好的就業?
① 先看專業冷熱,再看院校排名我國的高職高專學校,錄取分數層次不一,有的專科院校裡的某個專業的分數線並不低,甚至比有些本科院校的分數線還要高。對於有的一些師資力量和教學經驗豐厚的院校來講,這個專業是這所學校的王牌專業,同時也是同類學校中的佼佼者,在某些行業的中就業率非常高。因此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之後的就業會比較吃香。
-
14年堅守學生就業工作,協助學校安全平穩送走54000餘名畢業生
每逢畢業季,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便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讓更多應屆畢業生有更好的就業選擇和較高的就業率,總有一批一線工作者為此辛勤付出,文華學院招生就業處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李鵬便是其中之一。自負責招生就業工作以來的14年間,他以一顆堅守與責任之心,在文華學院54000餘名畢業生工作就業方面做出巨大貢獻。
-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三大策略確保學生「好就業」!
全程服務為就業護航 確保「一個都不落」 自2月份以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外語外貿學院的輔導員老師谷鳳鳳就忙個不停:摸底排查、把就業信息推送到學生手中、了解企業需求崗位……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就業,從投遞簡歷、筆試、面試、籤約,她全程都在對學生開展一對一就業服務。
-
十年後這三類專業學生將更「受歡迎」,就業更容易,薪水福利更好
,不少崗位競爭壓力都很大,上千上百人面試同一個崗位,因此人們開始意識到提升自己的優勢,或者選擇有發展前景、就業容易的專業學習。高考後學生們都會進行專業的選擇,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選擇一個就業輕鬆、前景好的專業,因此對於專業的選擇就非常慎重!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專業選擇的事情,十年後這三類專業學生將更「受歡迎」,就業更容易,薪水福利更好!
-
關注 | 黃燈:「二本學生」要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就業工具
黃 燈:我不是專業作家,不存在為了寫作刻意去找題材;自己本職工作就是老師,也是因為教了十幾年書以後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就覺得有些話想說。而且在公共領域裡面也很難聽到這種聲音,就出現這樣的創作想法,會有意識地在平時去積累一些材料,跟學生深入交流,有意識地做一些田野調查。
-
「打工人」為何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人們感慨,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睡眠缺失,甚至收入安全感不足,卻弄不清問題出在何處,以及如何應對。事實上,此類問題很可能並不僅是個體所遇到的困境或能予解決的,它們大多具有系統性,有些本就是商業社會的必然邏輯。換個角度看,「工作」除了帶來壓力和疲勞,還能帶來成就感,甚至是城市健康發展所必須。
-
提升自我,懂得「輸入」才能更好地「輸出」
也有同學很贊成:「就應該走出去,多學習別人更優秀的瑜伽理念和新的課程,才能保證學生們不會倦怠,不會覺得沒有新意而失去了興趣。」深以為然,如果總是千篇一律地每天重複課程,我也覺得自己不想堅持學習瑜伽了。靜靜老師的眼界很寬廣,她明白要想長久發展,必須想辦法不斷提升自己,用新的知識點來不斷充實自己。
-
越忙的時候小孩越會添亂,你的好情緒,才能開啟孩子的好人生
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我一開口說話,他就開始大聲尖叫;我閉口看向他,他馬上噤聲;我提高說話的聲音,他立馬高分貝尖叫,聲音決勝性地蓋過我的聲音……幾個回合過後,電話那端的上級無奈地說:你先搞娃吧!被影響了思路、打斷了溝通的我,氣急敗壞地衝著兒子大吼:媽媽越忙你越搗亂啊!你到底想幹嘛?為人父母,類似的場景也許你也很熟悉吧?
-
大學生假期生活:大一學生忙回家 大四學生忙考研
原標題:大學生假期生活:大一學生忙回家 大四學生忙考研 對於大學生來說,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十一」黃金周有不同的計劃。人人網調查結果顯示,剛入學的大一新生比較戀家,而即將迎來就業選擇的大四學生最努力。不同的黃金周規劃也體現了大學生如今的生活需求和對未來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