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管事,領導是帶人

2022-01-28 新時代企業家

來 源 | 管理智慧(ID:guanlizhihui)

作 者丨姜嵐昕

推 薦丨睡前君

你好,這裡是睡前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認為,領導=管理,似乎管理者就是領導者,領導過程就是管理過程,實際上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

管理主要強調控制,領導主要強調激勵。

領導的魅力驅動,團隊的強大支點

一隻獅子統帥的羊群,能夠戰勝由一隻羊統帥的獅群。

由此可見,領頭人是團隊的強大支點,而領頭人能否具有卓越影響力的關鍵就是領導力。

具有超強領導力的領導,也是最有魅力的領導,因為他能驅動整個團隊變得更強大。

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領導者的領導力亟待提高。

那如何提升自己的領導力呢?

在這一篇中,我就和讀者仔細探討如何運用領導的魅力驅動,形成團隊的強大支點。

為什麼領導者已經事無巨細,事必躬親,而企業的發展還是緩慢?

 

不少企業的領導者成年累月地忙來忙去,結果是自己累得半死,公司的業績卻沒有明顯的增長,甚至出現下滑。

同樣,也有很多企業家學員對我說,他很累,可是公司業績總讓他操心,想放也放不下。

可以說,100個領導者當中,有99個都很累,天底下沒有幾個領導者說自己不累的!

 

他們為什麼累?

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明白這樣一個真諦——領導於無形,管理須有道。

真正懂得領導真諦的人,不會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而是知道如何讓別人幫助自己去完成任務。

所以,改變習慣,就從自身開始。

 

當然,領導者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與人打交道。

人是企業中最重要的「資產」,沒有人,企業所有的運營都將癱瘓。

可以說,人是企業創造財富的最大資源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下屬的潛能,如何採取最有效的方法與措施去影響和輔導下屬,提升下屬的績效和價值增值,提升領導者所屬的團隊績效。

從而真正實現領導於無形,是許多領導者必須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在這一章中,我會向大家詳細介紹如何實現領導無形、管理有道的方法。

領導和管理有區別嗎?

如果有的話,你認為區別在哪裡?

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

 

領導和管理一樣嗎?


通常,人們都習慣把管理和領導當做同義詞來理解和運用,似乎管理就是領導,管理者就是領導者,管理過程就是領導過程。

事實果真如此嗎?

傑克·韋爾奇有一句名言:「多一點領導,少一點管理。

張瑞敏也說過:「海爾在向世界一流公司邁進的過程中,既需要精細的管理,又需要強有力的領導。」

在他們看來,領導和管理是有區別的。

的確,這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也曾和很多朋友分享過:

「我們正處在一個管理者太多而領導者太少的時代。

因為有太多的領導者僅僅把自己扮演成管理者,而忘記了他們是集團前進的領袖、群體行動的導師。」

所以,我認為領導和管理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從字面上看:

 

管理,《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負責某項工作使順利進行」。

為了這個既定的目標,它可以整合各種資源,藉助各種手段來達到。

它注重做事,把事情做得既有效果又有效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又快又好。

 

所以,管理主要強調理智和控制,是把一群人組織起來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

比如,我們需要一群人來完成一項工作,那麼管理就是要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讓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在合適的崗位上發揮才能,並且確保日常工作順利進行。

管理者通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

什麼是我應該做的?

應該如何去做?

可以說,管理既是一種制度,也是一種方法。

 

領導,《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率領並引導」。

從科學的角度說,領導是一種行為過程。

它是領導者為了實現預定的組織目標,運用相應的理論、原則、職能、方法,影響、率領、引導組織內的成員完成預定任務的活動過程。

領導者通常會問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要做這些事情?

哪些人真正適合做這些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領導者要激勵人們,以便在他們完成個體成長並對他人作出貢獻的同時,也完成組織共同的目標。

 

為了更好地說明領導與管理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事情發生在100多年以前。

亨利·福特於1903年創建了自己的福特汽車公司,1908年推出了福特T型車。

從1909年至1913年,福特的T型車在多次比賽中獲勝,名揚全美。

同時,亨利·福特將流水線引入他的工廠,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亨利·福特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他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嫉恨,甚至還有人陷害他。

在一起誣告福特的案子中,主審官充滿偏見地質詢道:

「尊敬的福特先生,我們知道您的公司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我有一個問題始終搞不清楚,您知道您的福特T型車一共用了多少個車錠嗎?」

 

福特沉思片刻,不急不慢地回擊說:

「哦,法官先生,這個問題我確實搞不清楚,但我可以告訴你,我非常清楚在我的公司應該是誰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不知道讀者朋友有沒有從福特充滿智慧的回答中看出什麼來?

事實上,福特機智的反駁已經道出了一個不言自明卻總是被混淆的兩個概念:

領導與管理有著涇渭分明的權力邊界,而這也隱約透露出領導力的核心所在——解放權力,釋放能量

領導的核心在於影響力,在於能善於激勵別人,而不是單純地利用職權去命令別人做事。

 

被譽為「領導力第一大師」的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翰·科特說:

管理者試圖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領導者卻努力解放人與能量。」

這句話實際上已經闡述了領導與管理之間的辯證關係:

管理和領導互不相同——

管理的工作是計劃與預算、組織及配置人員、控制並解決問題,其目的是建立秩序

領導的工作是確定方向、整合相關者、激勵和鼓舞同仁,其目的是產生變革,顯然,這也正是領導力的運行軌跡。

 

如果說管理側重技術和手段,側重過程和方法,那麼領導則側重人文和目的,側重結果和藝術。

具體地說,領導通常關注做人,關注人的尊嚴、人的價值、人的潛能、人的激勵和發展。

關注意義和價值,關注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否正確、是否值得。

當然二者間還存在一些重要的區別,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第一,管理是日常性的、非決策性的工作;領導主要是負責方向性的工作,起帶領和引導作用。

 

第二,從事管理的管理者主要憑藉正式職位發揮作用,而進行領導的領導者則主要憑藉影響力去發揮作用。

管理本質上是一種職能關係,領導本質上則是一種追隨關係。

 

第三,管理的科學性大於藝術性,而領導的藝術性大於科學性。

管理追求的是精確,領導追求的是生動。

 

第四,管理主要強調控制,側重從人的行為上進行規範;而領導則更注重從人的內在心理方面去感化人。

 

第五,管理通常解決常規問題,具有確定性;而領導則通常處理非常規問題,具有不確定性。

 

第六,管理的功能在於維持秩序;領導的作用在於規劃願景、創新求變。

 

第七,管理比較重視權力的作用,而領導則重視個人魅力的作用、重視影響力等。

 

從上面這些不同可以看出,領導者是決策者,管理者是執行者

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既有領導又有管理。

只有領導而無管理,則領導的意圖和目的往往比較難以實現;

同樣,如果只有管理而無領導,管理的願望和目的也難以達到。

所以,領導者就應該做領導者該做的事情,政策方針的落實問題,還是留給管理者去做吧!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領導無形管理有道》,不代表睡前學管理立場。如果您認為標註與事實不符,請告知我們。

我是睡前君,今天的分享就到這,為了幫助管理者發現、整合各類資源,學會運用有效手段達成目標,睡前君特別向大家推薦旗下公開課《企業全面經營管理提升沙盤模擬培訓》,助力企業的發展和個人的提升,實現綜合能力及素質的飛躍。

【11.26 - 11.27 · 深圳 報名入口

點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乾貨!

相關焦點

  • 人大商學院EMBA:管理是管事,領導是帶人
    原標題:管理智慧 | 管理是管事,領導是帶人【MBA中國網訊】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認為,領導=管理,似乎管理者就是領導者,領導過程就是管理過程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明白這樣一個真諦——領導於無形,管理須有道。真正懂得領導真諦的人,不會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而是知道如何讓別人幫助自己去完成任務。所以,改變習慣,就從自身開始。當然,領導者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與人打交道。人是企業中最重要的「資產」,沒有人,企業所有的運營都將癱瘓。可以說,人是企業創造財富的最大資源。
  • 管理是管事,領導是帶人!好文!
    【老闆先鋒】本微信是全國獨家免費精品,每天播出企業管理實戰文章及視頻,分享最專業、最實戰的管理技巧和案例!
  • 讓下屬服服貼貼的管人管事十大手段
    人管不好,就會出事;事管不好,就會出局。愚蠢的管理者靠職務唬人,聰明的管理者靠能力馭人。能力是什麼?就是管人管事的領導藝術。領導者雖然大權在握,但是並不代表有領導力。艾森豪說過:「你不能靠拍人家頭而領導別人,那是侵犯,而不是領導力」。只有緊緊地把握住領導權,又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把人管的熱血沸騰,把事管的有條不紊,這才是真正的領導力。所以管人不能沒有手段,管事必須講究技巧。
  • 山東一體化動態式管理河長 系統管河管人管事
    「打開山東省河長制湖長制管理信息系統首頁,全省河湖管理實時動態一目了然,誰在巡河、巡河軌跡、投訴情況、水質狀況等在屏幕上清晰顯示,通過全省『一張圖』管理,每條河流的分布
  • 「管事」村支書當起了「防疫採購員」
    接觸到那些人?最近都不許走親戚,也不要趕集。要勤洗手、多開窗通風……  一邊排查登記,一邊宣傳,張貼標語和《通告》,時刻把村大喇叭開著宣傳「疫情」相關知識,陳南宇還在陽光村微信群裡面向鄉親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讓他們多學習疫情防控知識,不信謠、不傳謠,這個時候要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不給國家添亂。
  • 剛當上領導,不知如何管理下屬,怎麼辦?懂這4點,輕鬆管人管事
    職場中,但凡想升職加薪,甚至是有一番作為的人,必然要經歷管理這個環節,然而很多職場人在底層待久了,突然一天讓他當領導帶團隊,或多或少都會感覺手足無措,尤其是很多從底層爬上來的新領導,說話沒人聽,工作沒人幹
  • 麻雀小學「管事的」
    管理這樣一所學校,劉世國既是校長又是校工,既管業務又幹雜務,幹則主動,缺則補位。看他風風火火的勁兒,師生們稱他為「管事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學校雖小,辦學同理。」談起學校管理,劉世國頗有感觸,無論什麼學校,都應堅守育人為本、質量為先、安全為天。幹事才能管事從副職到正職,劉世國信奉一個理:幹事,才能管事。
  • 領導與管理
    在現實生活中,要維持企業或者一個組織正常的運轉,領導與管理的存在和作用可以說是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因為管理的實施與職務分不開,所以經常讓人們感到領導與管理是一回事,是同一個概念。實際上,領導與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雖聯繫緊密卻又截然不同。領導是從管理中分化出來的,領導與管理的客體不同,領導與管理實施的方式也不同。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 管理就是管事、理人,企業要做到有情管理,無情制度
    管理就是管事、理人,企業要做到有情管理,無情制度。任何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擁有完備的管理制度,但企業是由人組成的,除了要講制度外,還要講感情。怎樣正確地看待制度和感情?在這裡,我們對管理的概念進行了分解,管理就是管「事」,以理動「人」,把事情管好,讓人人有事可做、事事有人管,這樣,在做事情的時候,人被調理、梳理得比較順,人際關係也比較協調。
  • 剛當上領導,沒有任何管理手腕,怎麼辦?搞懂這5點,輕鬆管人管事
    從員工成長為領導,是很不容易的職業發展過程,意味著企業對你的期待從對你個人價值的期待,轉變為對你帶領的團隊價值的期待。而領導的「手腕」其實就是職場領導力的體現。包括角色、責任、權利、視角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對人的要求也完全不同了。
  • 流程管事,制度管人,自覺遵守企業的流程和制度
    原創 劉譯文優秀的企業,全體職員一般都會自覺遵守企業的流程和制度,各司其職,嚴格按照企業的流程和制度從事生產勞動、經營管理。發現問題會及時反饋和改進,不斷去優化流程和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進而實現效率最大化和價值最大化。
  • 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身處領導崗位,如何帶好團隊
    很多人都羨慕那些手裡有權、底下有兵的領導,無論是高層領導還是中層領導。總是認為當了領導就不用每天沉浸在繁瑣當中,可以管人管事了。 卓越的領導者應當率先垂範、勇於挑戰,尤其應當以品格、素質樹立領導的威信,以智慧、藝術成就事業的發展。 領導者個人的修為與現代管理藝術運用成效息息相關,有必要以提高領導自身修為作為前提,來提高領導的信服力和團隊的凝聚力。領導者的素質修為是領導者從事管理活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一種潛在的領導能力。
  • 管理好文: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你搞明白了沒?(值得借鑑)
    績效制度不完善,執行力度欠缺「制度管人、流程管事」,這句話是績效管理這一行中的流行語而這句話實際上也已經囊括了績效管理的精髓。只要是對於企業的績效管理有著比較深入了解的管理者,都會認同這句話。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現代管理的精髓,就是在按照統一的標準流程去做績效管理的同時,兼顧績效制度的建立。
  • 挑戰性管理:團隊領導五項能力修煉
    接著我們要以終為始,運用 MECE 找到大分類。找到大分類後,繼續思考能否以 MECE 再細分。最後需要確認無遺漏,或同一項目分屬不同類別。前面提到的 MECE 常用分類方法包括:二分法、過程法、要素法、公式法、矩陣法、商業模式法、頭腦風暴法。
  • 管理,三分管人,七分帶人
    山可以不靠山,人一定要靠人。能聚人者以一當十,善帶人者合百為一。高明的領導者以德帶人,一般的領導者以巧帶人,愚笨的領導者以力帶人。
  • 張應春談管理:工廠管理,打造高執行力團隊的6個核心要點
    你可能馬上就質疑了,「事情需要人去完成,人和事怎麼能分離呢?」這裡的「分離」並不是說把人和事完全隔離開來,而是強調人和事的管理方式是不同的,我們既不能把管人的那一套方法用到管事上面,也不能把管事的那套方法照搬用在管人上面。管人和管事是不同的。
  • 阿里張勇:管人大於管事,後患無窮!換套讓業務員主動幹的模式
    作者:zwwjx168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認為:「很多團隊的管理工作之所以會無效,是因為管理者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管人」,而不是「管事」上。」
  • 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3招管理技巧,讓你擁有高績效團隊
    管理人是最難的,因為沒有人天生喜歡被管理,所以管理者在管人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阻礙。那麼對於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答案是:管事。這是管理者應該做好的事情,這樣執行才可以生效。「三分管事、七分管人」是每一位優秀領導的良好管理崗位,是打造好「中國式團隊」的前提。因此,管理者的修養是前提,具體的管理手段是工具,兩者相輔相成,不可迴避。
  • 身為領導,遇到不服管的下屬怎麼辦?4個策略,讓你輕鬆管人管事
    作為領導,遇到在工作上不配合的下屬是很常見的事情。畢竟每個人的脾氣秉性,對工作的期待以及自我要求等等都是不一樣的。對管理者來說,遇到不聽話的下屬,的確很棘手。針鋒相對,容易激化雙方矛盾,視而不見,容易削弱領導權威。
  • 身為領導,遇到不服管的下屬怎麼辦?4個策略,讓你輕鬆管人管事
    作為領導,遇到在工作上不配合的下屬是很常見的事情。畢竟每個人的脾氣秉性,對工作的期待以及自我要求等等都是不一樣的。對管理者來說,遇到不聽話的下屬,的確很棘手。針鋒相對,容易激化雙方矛盾,視而不見,容易削弱領導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