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知天命,你真的知道天命是什麼嗎

2021-03-03 我們的幸福家園

孔子說,五十二知天命。你不必等到五十才知天命,你現在就可以知道,無論你多大。什麼是天命?天命就是現實存在。所謂知天命,就是看見現實存在。

 

例如,我現在在寫文章,我現在要起床,我現在要刷牙,我現在要去上班,我現在在切菜,我現在在掃地等,當下的每一個行為,每一種實際存在,就是天命。

 

天命就是老天的命令,老天讓你幹的事——你實際正在做的事。天命是看得見的,你唯有看見這些實際情況,才叫知天命。

 

如何才能知天命?透出你的頭腦,透過你的頭腦。你唯有透出你的頭腦,透過你的頭腦,不被你頭腦所編織的夢幻之網所罩住、所蒙蔽,你才能看見現實存在——你才能知天命。知天命不是知道什麼神秘或秘密的事,而是知道那最明顯、最顯眼的事。

 

如果最明顯、最顯眼的事你都不知道,那說明,你睡得很深,你睡在頭腦裡;那說明,你墜在夢幻裡,你在一種夢幻迷的很深,雖然看起來你睜著眼,很清醒的樣子。但你在睡夢裡,你在夢境裡。為什麼呢?最明顯的證據就是,眼前最明顯、最顯而易見的事,你卻看不見,你卻沒看見。

 

知天命,就是從你的頭腦裡醒來,從頭腦鉤織的種種故事裡醒來。當你真正從頭腦裡醒來,你會發現你正在天堂——現實世界就是天堂,你正在做著天命——符合老天意願、和實際存在一致的事。在那裡沒有落差,沒有希望,也沒有失望,一切都心滿意足,一切都正正好,一切都是它本來的樣子。

 

天堂就是老天的屋子,天堂就是現實的房子,這個世界本來的、實際的存在就是天堂。生活在這裡的人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的天命,都在按自己的天命而活著,他們都過去無冤,未來無願,當下無怨。他們個個都活的清淨本然,就像他們本來的樣子——天命一樣。他們活出了自己的天命。

 

天命是你生命最表面的顯現,它的裡面或後面什麼也沒有。所見即所是,這就是知天命。知天命不是發生在生命的每個階段的事,例如五十歲,而是當下的。若你當下能知天命,這就是醒來,這就是開悟。從某種意義上說,開悟、醒來、覺醒等這樣的詞,就是指知天命。知天命就是開悟、醒來、覺醒,它們是同義的。

 

人們常說,天命不可違。這意思是說,現實存在是無法抗拒的。你只能順從於它,符合於它,和它沒有故事的並存。天命是真相,看見它才是真正醒來的標誌。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我更願說為「無事知天命」——就是,心中無事,無複雜的故事時,才更容易看到現實存在。五十知天命,我也願意說為「當下知天命」。與其等到五十知天命,或錯過了五十還沒知天命,不如當下知天命。況且知天命必須是當下的,因為天命就在當下,天命就是當下。

 

人要完成一切必須在當下,除了當下你還真實擁有什麼呢?事實上,當你真正來到當下,沒有什麼要完成的。當下一切達成,當下一切結束。當下是一顆究竟圓滿的、發光的水晶寶珠,它是老天的一隻眼,它除了反映如實的、老天的、天堂的存在,一無虛的景象顯現,一無虛的世界要讓你邁進。它在當下裡讓你體會安寧,滿足,美好。這就是看見或知天命的樣子。天命是用來看見的。天命是老天自己的生活。來,看見你的天命,以老天的化身生活在老天的世界。

你的朋友還閱讀了以下文章:


千萬不要去打擾別人的幸福


你的疾病,都是你自己製造的

你那麼好看,不要生氣

她,美若天仙的秘訣

我們的幸福家園公眾號

特此聲明:感恩作品的原創作者!本公眾號發布的所有原創或轉載作品信息,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圖文僅供個人學習、參考之用,所述觀點須自我甄別,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目的,任何基於此產生的法律責任我們概不承擔。

我們有:

健康課程情感課程成長課程

每天6分鐘,改變命運從現在開始


傳播正能量,共建我們的幸福家園

更多內容請進入公眾號或者訪問網站

http://www.9dairen.com

相關焦點

  • 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什麼天命
    孔子說,人生五十而知天命,那知道的是什麼天命?這種理解和答案因人而異,而且見解多且不同。有人說是知道了自己以後的人生該怎麼過?也就是說知道了上天給自己是怎樣安排了?有人說50歲的人對事情不再有追求,對榮辱不再關心;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知天命,應該是兩層意思,一層是人到了50歲,已經快從中年步入老年,應該徹底知道自己了,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和社會的位置,(不是地位)十歲以前可以混沌無知;二十歲可以懵懂輕狂;三十歲可以對自己非凡幻想;四十歲可以對自己抱有半醉半醒;但到了五十歲,那就該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塊什麼料,有多大的能量。
  •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忙碌半生的你,知天命嗎?
    「五十知天命」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段話是孔子的人生感悟。從生理角度講,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體盛衰的總規律。
  • 五十而知天命,什麼意思
    五十而知天命,什麼意思天命就是天道之理。即天道仁義。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老而有德。德是天道仁義,如果到了五十還不知道天道仁義,那麼這個人就是個糊塗人。他幹的事也可能是糊塗事。三十而立,三十開始獨立做學問,四十不惑,四十歲的時候不會感到困惑,五十知天命。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天道仁義,六十耳順,六十歲的時候平靜接受一切。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歲的時候才能隨心所欲。這就是孔子的修行過程。五十知天命。天道義理。這裡一定要知道,命是天命仁義的意思。而不是什麼規律。孔子是個修行人。一切行為基礎都是仁。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知天命」就是知道一事之成敗受客觀限制,非人力可為。既不是你努力就能控制,也不是誰的阻礙就能限制的。「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不尤人」,就是因為「知天命」,知道客觀限制非人力可為,故不在成敗問題上而有怨懟。「知天命」是把注意力從事實的成敗轉向價值的應該。即使知道不行,也應該「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因為要「行其義」。另一方面,「知天命」意味著「盡人事」。因為命既為人力所無可奈何者,那麼不盡人事,怎麼可能看到人力無可奈何者呢。人力不盡,如可知道無可奈何?「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看完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
    導讀: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看完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50歲是一個人從中年步入老年的過渡期,也說明一個人過完了半生,大體基本輪廓依稀可見,無論是學識,還是閱歷,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應該不變了。
  • 五十而知天命,那麼「天命」到底是什麼呢?
    孔子在晚年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簡要的自述,在《論語·為政》中寫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評述成為無數讀書人的「人生標杆」,每逢年歲將至,總有觀聖人行跡來反思自己的生平,三十「立」的是什麼?四十自己是否真能「不惑」?五十是否真的理解了「天命」?
  • 五十而知天命也!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個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五十本應是知天命之年 ,樂天知命,無需強求 ,因為人生已經過去了一大半 。過了五十是個很尷尬的年紀 。在單位上班的感覺進步沒希望 !去打工老闆又嫌你年紀太大!只要你失業了,就很難再就業 !絕大部分單位招工條件,年齡基本都是需要四十多歲以下 。每年畢業的大學生許多都找不到工作 ,就別說已知天命的我們 。
  • 五十知天命,都知道了些啥?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也過半了,真正開始下半場了。「吃一塹,長一智」,酸甜苦辣都嘗過,就漸漸看透了人生,也看淡了人生。1、忙來忙去,忙啥?忙了這麼多年,你忙了些啥?大部分的時間,其實都在瞎忙,做一些無用功。很多美好的時光,被白白浪費了,錯過了。人到五十,真的該放下了,凡事量力而行,別瞎折騰了。2、天天說累,累啥?人到中年,真的好累,最累是心累。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什麼含義
    二、天命要知生什麼是「知生」,在儒學的早期,生的意義就是成仁,成仁就是為了真理不得不死,即所謂的「殺身成仁」,在後期儒學大師孟子時,提出的「捨生取義」,其本質上是一致的,所以要知道生,從天命中悟到生的社會價值。
  • 關於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你了解多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見《論語·為政》)意思是說,人到三十歲的時候,即使沒有建功立業,也要找到人生立的方向;從三十歲到四十歲,經過十年的努力奮鬥,到四十歲的時候,在你所從事的領域中基本做到遊刃有餘不存在困惑了;五十歲的時候了解順應自然規律,六十歲的時候,別人說的好話壞話都不會放在心上了,聽什麼都順耳;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卻無處不中規中矩,也就是說主觀意識和做人達到了融合為一的階段。」
  • 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即知自己,你真知嗎?
    正應了孔老夫子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孔子論述的是一個人從出生到壽終思想的階段性變化,他認為人到三十是該成家立業的時候,經過一番塵世的洗禮,到了四十突覺醒悟,對金錢物質的追求有了更深層次的挖掘,從前山峰巒起,終有所得,終於不得。人生過半方知天命,六十而後只求心安......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增智慧了!
    人們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會事先和家裡人商量一下,聽聽他們的意見,這是因為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這個人的人生閱歷也會逐步增加,當人們到了一定年齡段,就會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事,孔子說五十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 五十知天命,何為天命?
    古語說,五十知天命,五十五了,還千裡在外打工,艱難維持生計,不能不說是命了!今生雖苦,但也要苦中尋樂,工作之餘,喜靜靜讀書寫字,聽音樂,漫步大自然,性格極內向,餘生做好自己,一切隨緣吧!《了凡四訓》有言:「造命者天,立命者我。」
  • 五十知天命,我們都知道了些什麼?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往昔經歷,歷歷在目,猶如昨日。然而,人生下半程已經真正的開始了,世間百態都看過,酸甜苦辣都嘗過,人心冷暖都試過,漸漸看透了人生,看淡了生活,儘自己的能力,努力作為,但不再強求結果。
  • 如何理解「五十而知天命」的「命」?(上)
    「天命之謂性」的「命」就是這個意思,老天好像發了話,表示了一種意思,它命令你做一個人,同時就給你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本分,這就是你的性,叫做「天命之謂性」。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命,也可以這樣解。孔子到了五十歲的時候知道,人之本性是天之所命,秉承天命而行道是他的本分。
  • 「五十而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繼續努力,在五十歲就達到了「知天命」。知天命就是開悟了,所以孔子是在五十歲開悟的。但是開悟之後還要繼續修啊,所以到六十歲就「耳順」了,無論你說他好還是壞,他都不在意,他安住在自己內在無比愉悅寧靜的心靈世界裡,不受外界的幹擾和影響。所以孔聖人也是修了幾十年,道業才穩定的。
  • 《知天命的五十歲》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四十不惑」指的是什麼?
    其中的「不惑」指的是什麼?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話,大概是敘述自己一生求學歷程的關鍵節點。
  • 「四十不惑」是指的什麼,和「五十而知天命」有什麼區別?
    古人曾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個「四十不惑」其中的「不惑」指的是什麼?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50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懂了,你就不再糾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其中提到五十而知天命。那麼天命是什麼?如果能懂,我們就會更加豁達明白。第一要直面自己的年齡,真的不再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