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19日,新之航傳媒集團第五期臺灣考察團暨山東大學廣告研究中心臺灣考察團一行8人赴臺灣考察交、規劃、創新與創意,站在更國際化的創意立場將歷史建築賦予創意性的概念,保護歷史建築、舊廠房、老街區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基礎上不斷挖掘與放大創造新的價值,是新之航創意人服務客戶的重要課題之一。
新之航考察團考察四四南眷村並與博物館長交流
四四南眷村毗鄰臺北101大樓,在現代化的建築包圍中保留了眷村「懷舊風」的特色,文創館、博物館、手作館以及居民活動中心,都別具風格,散發出老一輩與新一代文化交融碰撞中誕生出的清新味道。
四四南眷村博物館,講述著村落的遷移歷史和村民獨特的性格特點
四四南眷村的族譜設計,記錄著平凡又偉大的生生不息的故事
四四南眷村手作館,訴說一段柔軟的小時光
法鼓山農禪寺是臺灣兼具「信仰觀光」與「宗教弘化」功能的佛教文化藝術新地標,被譽為臺灣最美寺院,深受新一代年輕人的追捧。
空中花,水中月,入農禪寺,即景觀心
靠近它的樸素,心情自動就安靜、平靜下來了
經文教化豈在於日夜念誦,自然之處最有佛性
陽光穿透經文,讓佛法以最自然的方式,親近每個人
巧妙的設計讓《金剛經》與《心經》通過光影變幻完美映於一牆,佛性瞭然於自然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前身為「臺北酒廠」,為臺灣臺北市市定古蹟,也是臺灣的第一個文創基地。
絢麗靈動的「噴泉」雕塑,與灰色質樸的老建築相映成輝
互動小品依舊是最吸引年輕群體的有效載體
富有表現力的門面設計,引導著參觀者的好奇心一探究竟
色彩給予這個平凡的世界最美麗的感動,凝聚著最年輕的心
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一個童話的夢,知音文創深諳此道
建於1908年的西門紅樓位於西門町,是一座兩層高的古蹟紅磚洋樓,建築最獨特之處是其外觀為每正立面8米,也因此通常被稱為「八角堂」。
再熾熱的天氣也阻擋不住年輕人「紅樓獵奇之心」
紅樓的歷史通過「圓點」的概念真實還原在牆壁上,醒目而動感
拾級而上,歷史感撲面而來,每一步都是時光的聲音
歷史中有著最鮮活的文創,一幅幅都是西門町的舊味道
簡約而理性的設計形式,讓老建築迸發了時尚新活力
剝皮寮老街是臺北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清代完整街道,因電影《艋舺》在此取景,使得許多影迷,尤其青少年來此朝聖,成為臺北市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老街新生,完全依賴創意人的一個最初想法——築夢
從空無一人到遊人絡繹不絕,是創意讓美好發生
臺灣島造型的小裝置與實用的板凳結合,鮮亮的色彩引人關注
用心的創意,總能吸引大批的擁躉
街頭互動,讓老街煥發新生,吸引著新的一代來到這裡
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臧麗娜、新之航傳媒集團首席創意官李天波、新之航品牌戰略中心副總經理劉瑜、新之航品牌戰略中心設計總監楊寬、新之航品牌戰略中心資深策劃王靜等隨團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