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教師行業,很多人都會羨慕教師,因為我們有兩個非常長的假期:寒暑假,但是其實每年的暑假我們從管部門都會組織相應的專家給教師們做培訓,學校也會組織培訓。
按理說培訓可以提高教師們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但是為什麼教師們越來越討厭這樣的培訓呢?
難道是老師們不知好歹,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呢?
為了不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很多時候的培訓都安排在假期進行,同時這樣的培訓在開學前較多,這樣就無形地減少了教師們的假期,但是老師們又得背負這樣的名頭,說老師們放了一整個暑假,但是很多學校很早就開始了假期培訓。
比如說我知道的很多學校都是從8月15號就開始培訓,培訓兩個星期左右,然後開始準備上課。
我們培訓的形式比較單一。目前教師培訓大多數以講座的形式進行。我們作為老師也知道,如果一個人老是在臺上不滔滔不絕,講個45分鐘學生可能還能忍受,但是如果一連講個兩個小時這樣的形式,老師們能聽得進去嗎?
現在的培訓大多數以一個人在臺上講,下面若干老師在下面聽,沒有互動沒有解答,只有一個人的講座。這樣我們參加的培訓選擇就比較少,只能是單一的服從,卻不能夠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選擇能夠提升學習的機會。
我們每年要參加班主任培訓教學,科目培訓,師德培訓,法律法規等各項培訓,有些情況還是可以學到一些知識的一些專家通俗易懂的講解,但是有些人完全就是照讀PPT,而且也有一些背離一線教學情況,這樣就使得我們所學習的內容和日常使用根本沒有太強的關聯,對教師的職業生涯沒有起到指引的作用,這樣就使得講座的意義大幅度的減降低。
還有就是因為只要是外出培訓,就要調課補課,後期還要報銷一系列的雜事兒,而且報銷不是一時間就能解決,需要不停找領導籤字,自己錢花了,但是需要跑多少趟腿才能將自己的錢報銷回來。所以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大家都不太願意參與培訓學習了,除非不得已輪到自己,很多時候似乎並沒有主動爭著搶著去參與培訓的。
各位,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