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又要到了,教師忙碌了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剛要結束,本該盼望著好好休息一下的假期,可能又要被各種培訓所佔用。培訓,對教師來說本是好事,可是對於無論是平時還是假期的各種培訓,教師真的很無奈,不去領導不讓,關鍵是去了,培訓的內容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既浪費時間,又費力,而且收效甚微。
現在的各種培訓模式,什麼通識培訓、國培、省培等等,似乎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重形式輕效果,主要表現在重自下而上集中培訓輕自上而下分散指導,重理論專家講座輕一線名師上臺。不從方便教師、解決教師真正需要出發,讓人感覺教師培訓有商業化之嫌疑。
我們都清楚,教師培訓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主要包括文化素養、能力素養、理論素養和教育技術素養。而在這四種素養中,文化素養和能力素養是最主要的,是基礎,其次是理論素養和技術素養。可是培訓中都側重一些高深的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教學的整合。缺少文化素養和能力素養的培訓。
沒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能力素養做支撐,再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技術也無法應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所以教師培訓,應該結合教師實際,有針對性,注重實效性。不能無的放矢、搞形式、走過場。就培訓內容來說,要清楚現在教師最缺的是什麼。農村教師是被培訓的主體,而在農村學校大部分教師是離開大學至少十年到二三十年的老教師,學科知識陳舊、斷層,專業能力滯後是主要的。少數的新任教師,能力提升是主要的。所以,培訓內容應該側重在以下幾方面:
一、學科知識的更新和學科前沿成果的培訓。在當今知識更新迅速的時代,各學科知識也在不斷更新,學科前沿成果不斷湧現。做為教師,要傳授知識給學生,就必須及時更新學科知識,了解本學科知識發展現狀、發展方向及本學科前沿發展成果。培訓機構可按排相關學科專家,培訓解讀這些內容。
二、安排教育教學實踐中基本能力提升的培訓。教師要完成教學任務,除了具備紮實的學科知識外,關鍵還要不斷提高傳授知識的各種能力。如:備課能力、課堂傳授能力、教研能力、管理學生能力、輔導能力等。由於開展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對這些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有新的補充和要求。
三、學科教學方法的研討培訓。每一學科都有適合本學科的有效教學方法,尤其是新任教師及時掌握本學科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培訓可以讓先進的學科教學方法得到廣泛推廣運用,大面積提高學科課堂教學效率。
四、課題研究方法的培訓。現在中小學課題研究越來越普遍,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越來越多,但多數教師對於課題研究的方法、思路等還缺乏系統的學習,直接影響著課題研究的進程和質量。所以,加強對教師課題研究方法的培訓,是大多數教師所需要的。
對於教師的培訓形式,要應靈活多樣,考慮教師實際,方便教師學習,注重實效。可以採取集中培訓和自主分散學習相結合等方式。建議:培訓者多下基層培訓,多名師示範授課加講座,名師課堂診斷等方式。
對於教師培訓的時間安排,建議最好不要安排在節假日期間,影響教師正常休息,教師有情緒,學習不安心,培訓效果也不會好。
有人說:「教師培訓是給教師最大的福利」,既然是福利,就要讓教師高興的接受才是。多一些讓教師得到收穫、得到實惠的培訓,那些無意義的培訓不要再佔用教師的假期!
您對教師假期培訓怎樣看?歡迎留言、評論、點讚、收藏,更感謝您的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