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動能外,初中物理能量中還有一種能至關重要,它的名字叫勢能。而勢能又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它們的相關內容。
重力勢能
①定義:物體由於高度位置所具有的能量。
比如說結在樹枝上的蘋果(以地面為參考平面)就具有重力勢能。
②單位:焦耳(J)
③探究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實驗裝置:小方桌(小方桌的桌腿是四根鐵釘)、沙箱(平鋪上釋放厚度的細沙)
實驗思路:用重物衝擊小方桌,通過觀察小方桌下陷的深度比較重物重力勢能的大小。
重力勢能與其質量的關係
操作:如上圖,將兩個質量不同的重物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觀察比較小方桌的下陷情況。
現象:質量更大的重物,小方桌下陷深度更大;
結論:重物所處高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其重力勢能越大。
重力勢能與其高度的關係
操作:如上圖,將質量相同的兩重物從不同高度自由靜止釋放,觀察比較小方桌下陷情況。
現象:重物被舉得越高,小方桌下陷深度越大;
結論:質量相同時,物體被舉得越高,其重力勢能越大。
總結:
①物體的質量越大,高度越高,其重力勢能越大。
②實驗方法
1、控制變量法(研究質量時,控制高度不變;研究高度時,控制質量不變)
2、轉換法:重物重力勢能的大小轉換為小方桌下陷的深淺。
彈性勢能
①定義: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
跳板發生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
關於彈性勢能初中物理研究得比較淺,需要知道彈性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和基本的能量轉換即可。
②影響因素: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彈性勢能越大。(不能超出物體的彈性限度)
比如彎弓射箭時,弓張得越滿,放手後箭射得越遠(弓的彈性勢能轉化為箭的動能)。
好了,今天內容就分享到這裡,歡迎留言討論,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