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說到雞蛋,人們肯定會想到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雞蛋,但是不同的雞蛋除了外觀和價格不同外,其營養成分真的存在差異嗎?雞吃不同的食物下的蛋真的沒有區別嗎?比如土雞蛋和洋雞蛋之類的區別就是常見的問題。有的人樸素的認為,二者食物都不一樣,「口感」不一樣,肯定有區別。有的人則言之鑿鑿的堅信這是「智商稅」,是心理作用。雙方可以說是各執一詞,都貌似有道理,而且你來我往真的是戰鬥了幾十年都不停歇,所以,我就索性來查資料看看,到底有沒有區別。
一、不同的雞蛋真的一樣嗎?
儘管雞蛋是家雞生產出來的蛋,基本成分也是大家熟悉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礦物質等。但是雞蛋就真的一樣嗎?
這一點很難服眾,至少,直觀的可以看到,不同的雞蛋蛋殼顏色和大小就呈現了明顯的差異。
當然,你可以說,這只是外觀和大小的區別,但是很多人反映雞蛋的風味不一樣,那麼這種情況下,難道真的只是心理作用嗎?
答案是:NO。
雞蛋的風味,還真的有區別。
二、不同的雞蛋真的不同
很多人感受到的雞蛋風味不同,並不是他們的錯覺,不同的雞蛋呈現了明顯的風味差異。
事實上,我們所說的風味,本質上是有風味的物質被我們的味覺感受器接收到了並形成的感覺。
而雞蛋的風味物質,早已經被破解了。早在1975年,Macleod等就用專業的設備對雞蛋中的揮發性成分做出全面的分析[1]。
最終檢測到其中的65種化合物和雞蛋的風味有關。包括C7ーC17飽和直鏈脂肪烴、不飽和直鏈脂肪烴、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少量的醛和酮等物質。
而進一步對不同來源如散養雞、籠養雞、蛋殼顏色、不同貯藏時間的雞蛋進行比較,發現這些雞蛋之間彼此的揮發性成分呈現了明顯的差異[2]。
其他研究也進一步拓展了雞蛋風味物質的研究,發現了更多的風味物質,目前已經發現了雞蛋中的風味物質可以總體分為醇、脂肪烴、醛、酮、芳香族、呋喃、硫化物、萜類等。而且不同的雞蛋呈現明顯差異[3]。
所以,大家覺得不同的雞蛋風味不一樣,並非心理作用,而是的的確確不一樣。
當然,有人可能會問,即便風味不同,但是雞蛋的總體營養應該一樣吧??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三、不同的雞蛋,營養成分也不一樣
雞蛋是雞的產物,不同的雞,攝入不同的食物,最終會影響到雞蛋的營養成分。食物中的礦物質元素如磷元素、鈣元素以及維生素等都會直接影響雞蛋的營養,色素也會影響雞蛋的營養,更別提基本的食物營養成分了。
比如在雞蛋的日糧中添加桑粉(枝葉混合物),結果可以發現雞蛋的產蛋率發生了改變[4]。
而且雞蛋相關成分也呈現了差異,尤其是蛋黃顏色。
可見,通過調節食物可以很好地改變雞蛋的營養成分,這也是為什麼不同人對於不同飼餵方式的雞蛋的營養認同不一樣,因為本身的確可以影響雞蛋的營養成分。
這也給養雞業的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參考,那就是通過改變食物的方式來改變雞蛋的營養,尤其是近些年來在產業上廣為推動的亞麻籽添加來調節雞蛋中的ω-3多不飽和脂肪酸。關於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相信很多人非常熟悉,大名鼎鼎的DHA,就是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於嬰兒總數升級系統發育和視網膜細胞形成具有重要作用[5]。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常見的來源是深海魚類,所以很多相關補劑之類的都是來自於深海魚,價格昂貴,也限制了其應用。
其實,在植物中,也有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存在,典型的就是亞麻籽這種植物,亞麻籽是亞麻科亞麻屬植物亞麻的種子,在國內又稱為胡麻,這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植物,而研究發現亞麻籽含有豐富的ω-3多不飽和脂肪酸[6],因此也被譽為「陸地上的深海魚油」。
既然亞麻籽有豐富的ω-3多不飽和脂肪酸,且具有較大的市場需求,那麼能否通過將其添加到雞的食物中,從而讓雞蛋中含有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呢?
答案是可行的。
通過在雞的食物中添加亞麻籽可以明顯改變蛋黃中的DHA含量[7],如下表所示:
飼餵含6%的亞麻籽食物可以顯著提高蛋黃中的DHA含量,尤其是在10-30天的時候,相比於0天,改變顯著。飼餵6%的亞麻籽食物可以將蛋黃中的DHA含量提高73.78%。
其他研究也佐證了類似的情況,比如中國農科院食物研究所對蛋雞食物中添加亞麻籽進行研究,發現0.8%的亞麻籽可以讓蛋黃中的DHA含量提高2.2倍,且不顯著影響產蛋雞的生產性能][8],也有添加深海魚油作為食物來調節雞蛋的DHA,不過成本你懂得[9].
事實上,添加亞麻籽來改變雞蛋中的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早已經成為了行業的熱點,而且不只是局限在科研中,已經在生產中得到了應用。
在一些歐美國家,OMEGA-3雞蛋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品類,進駐像沃爾瑪/costa這類全球連鎖企業,並且擁有非常親民的價格,國外普通放養雞蛋均價2~3元的情況下,OMEGA-3雞蛋即便用更高的成本的亞麻籽餵養,價格也保持在3元左右。讓更多人通過每天吃雞蛋就可以補充OMEGA-3,真的是人民的福利啊。
中國人更應該補充OMEGA-3,因為很多人的日常飲食結構決定了,通過我們經常吃的食材,OMEGA-3補充遠遠不足,比如常見的豬肉、牛肉、羊肉和雞肉其OMEGA-3含量如下[10]。
(來源[10])
即便是很多人喜歡吃的鮑魚和海參等高端食材,含量也一般。
(來源[10])
這就導致OMEGA-3補充不足。
而雞蛋可以作為一個很好地OMEGA-3來源。
事實上,近些年來,雞蛋消費呈現了明顯的升級趨勢,出現了2元、4元、甚至8元/枚的雞蛋,但營養元素基本上相差不大。只是國內OMEGA-3雞蛋目前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一些企業還停留在綠色、有機等養殖方面。
綜上所述,不同的雞蛋,的確存在差異,而且前面的分析也指出了,不同雞蛋的差異,絕非「玄學」,而是真真實實的科學,所以,就別執著於認為雞蛋都一樣了。
事實上,在科技發展的今天,雞蛋已經不單單是一種蛋白來源了,很多科技元素已經注入到雞蛋的生產中,通過調整雞蛋的食物最後讓雞蛋營養提升,作為脂肪酸的功能性食品,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趨勢。
1 Macleod, Alexander J., and S. Jane Cave. "Volatile flavour components of egg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6.3 (1975): 351-360.
2 Macleod, Alexander J., and S. Jane Cave. "Variations in the volatile flavour components of egg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7.9 (1976): 799-806.
3 BREWER M S, VEGA J D. Detectable odor thresholds of selected lipid oxidation compounds in a meat model system[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95, 60(3): 592-595.
4 彭曉培,肖西山,楊久仙,張孝和.桑粉對蛋雞生產性能及雞蛋品質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誌,2019,55(06):92-95.
5 Crawford M A. The role of essential fatty acids in neural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perinatal nutrition[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93, 57(5): 703S-710S.
6 Rodriguez-Leyva D, Bassett C M C, McCullough R, et al. The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flaxseed and its omega-3 fatty acid, alpha-linolenic acid[J].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0, 26(9): 489-496.
7 沈勇,王建發,郭麗,陳勇,賈鵬禹,楊煥民.亞麻籽對雞蛋蛋黃中DHA和EPA含量的影響[J].營養學報,2012,34(01):50-54.
8 馮嘉,張海軍,武書庚,閔育娜,齊廣海,王晶,高玉鵬.日糧中添加亞麻籽油對雞蛋脂肪酸組成和風味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2018,45(10):2733-2742.
9 Coorey, Ranil, et al. "Omega‐3 fatty acid profile of eggs from laying hens f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chia, fish oil, and flaxseed."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80.1 (2015): S180-S187.
10 李若谷,李安娜,張瑞雨,董捷朋,沈秀華.中國常見食物ω-3脂肪酸含量[J].中國食物與營
養,2020,26(03):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