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怎麼做個好家長?我回答:我不知道哎!第一次給人當親爹親媽,沒人教過我怎麼做。結婚還要領個證,當家長這麼重要的事,為什麼連持證上崗都不用?自從有了大寶,這七八年我摸著石頭過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上網搜了各種科學育兒指南,總結出五個字:自己看著辦!
前兩天我們幾個家長在群裡聊天,有個孩她媽發牢騷:我怎麼生了這麼個奇葩?每天早上上學跟上墳似的,哭哭涕涕,拖著去學校,到了門口還藉口這不舒服,那不舒服,想賴在家。
我說:淡定淡定!生氣的時候心裡默念:親生的!親生的!兩遍就能清熱降火,舒經通便。
她媽媽說:我跟孩子說,朱紫漪每天早上6點起床,有半小時讀課文,很優秀。然後孩子就問:朱紫漪的媽媽是後媽嗎?哈哈!
我在群裡跟了一句:親生的!但我們對待孩子要像「後媽一樣嚴格、乾爹一樣寵愛、損友一樣交流、牧羊狗一樣看護」。
我們這一生中會與許多人擦肩而過,有的人會與我山盟海誓、有的人會與我歃血為盟,大多數人是一笑而過。唯有孩子,我會說:我愛你,不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
國產片動畫片《哪吒》最感動我的是哪吒父親李靖偷改天書,願以自己的性命換哪吒活下去,而哪吒當時魔性入身,要與阻止自己作惡的父親拼命。如果是我,面對這麼頑劣的「熊孩子」,我願意以命換命嗎?李靖作為父親,不僅嚴厲,更有擔當,他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那句話:我愛你,孩子!無論你是魔是仙!
去年美國動畫片《尋夢環遊記》風靡全球。它不僅僅是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更是演繹了親情的真諦:故事裡的小格原以為自己的太爺爺是鼎鼎大名的歌神,能給自己帶來榮耀,沒想到真正的太爺爺卻是一個窮困潦倒的流浪漢。但是,小格並沒有因此感到沮喪,反而他為家人的正直感到驕傲。當太爺爺、太奶奶把小格送回人間時對他說:我們愛你,沒有任何條件!
我們當家長的都是凡人、俗人,要工作、要生活、要社交。一入江湖深似海,從此家人成路人。我們想愛孩子卻不知道怎麼愛。我想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愛他就放下手機,多陪陪他們吧。哪怕五分鐘,給孩子純粹的陪伴。
說了「愛與陪伴」,我還想說兩個我與孩子相處的原則:「像損友一樣交流」和「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先做到」。
像「損友一樣交流」,就是說你能和孩子玩到一起去,對你無障礙地說出心裡話。就像我們大人的「閨密」和「損友」一樣,無話不談,沒有顧慮。
平時我對大寶學習要求嚴格,並和她約好:要求你做到的,我們大人也要做到。做作業的時候,我們總評批她,而上了飯桌,她總批評我們:吃飯時候不要看手機,說過多少遍啦?還是記不住?!一臉嚴肅的樣子,正是我們訓斥她的模樣!
我們家就和孩子約定:爸爸媽媽要求你做到的,我們一定先做到,做得不好,孩子有監督的權力,大人做錯了,孩子說出來,也不許生氣。
都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但是現實中,我們對孩子的付出是要求回報的,甚至是超預期回報。為什麼呢?我們為孩子付出一切,盼望孩子能懂事和自覺。但現實往往與期望差距甚遠。於是我們焦慮、我們一腔理想無處安放,看到孩子不爭氣就氣不打一處來!
我先問個問題,我們的工作、生活是不是這樣的:「我要在三十歲之前有車有房」,「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老闆經常說:我不管你怎麼做,我只要結果?」「我要求孩子不能撒謊,我卻經常對別人說一些善意的謊言?」
如果是,請自省!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沒有正確的方法教育,少了必要的過程,怎能妄想要一個超預期的結果呢?
我看到有的家長身價不菲、事業有成,卻疏於管教孩子。李雙江的混蛋兒子就是一例,還有一個叫「李剛」的爸爸,有權有勢,卻養了那麼一個沒人性的東西。你優秀了不算牛,讓你的兒子、女兒也優秀起來,才是真正的牛人!
前世界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雖然工作很忙,但他從未放鬆過對孩子的教育。他給兒子寫了38封家信,流傳至今。信裡他教育兒子正確看待成功、失敗,努力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用信仰的力量去對抗世界的不確定。
有的家長忙於掙錢,說要給孩子買房買車,卻無暇陪伴孩子。農村不少留守兒童,常年見不到父母,有的甚至被無賴性侵。不少人嘴上說:我在外辛苦掙錢,不就是為了孩子?但他們卻用行動證明:錢重要,孩子的安全不重要!這與哪吒他爹「願用我命換兒命」的境界真是有天壤之別。
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去年剛去世。他的兒子,同樣做過美國總統的小布希在葬禮上回憶父親:他給我們最好的愛,現在他去陪伴母親和我們已經過世的妹妹了。美國總統老布希活著要給孩子最好的愛,死了就去陪伴另一個世界的家人。我們哪個家長比他還忙?
我認為:孩子是否優秀與你的期望無關,甚至與你的名望和金錢都無關,僅與正確的方法有關。錯誤的方法和過高的期望構成了我們教育孩子兩大誤區,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生活要求我們世故圓滑,但對於培養孩子的優秀品格,我固執己見;對於應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言傳身教。
因此,我總結:所謂家長,即用一生的愛與陪伴,教會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