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不委屈的工作,所以你的工資裡就包括一份受氣的錢。」看在錢的份兒,似乎一切都可以原諒。
許多人在初入職場時,也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受到領導的無端指責、同事的排擠受排擠與孤立、言語上的威脅、惡意中傷……。
就是所謂的職場欺凌!
然而,這樣的經歷,也不僅僅出現在入職初期,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每個人都可能面對職場中的各種負能量事件。
美國的職場暴力協會 WBI(the WorkplaceBullying Institute)在一項調查中發現:
20%的人曾經有過職場霸凌的經歷,7%的人正在經受職場霸凌;
21%的人目睹過職場霸凌;
23%的人意識到了職場霸凌的存在,而28%的人並未意識到職場霸凌。
並且職場霸凌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WBI的調查結果顯示:
41%的受害者變得精神不振,
76%的受害者遭受了嚴重焦慮,
84%的受害者會經歷失眠,
40%的受害者會由於健康方面的原因而離職。
有那麼一句話,職場,就好像是猴山,往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臉;左右看,全是耳目。
我們通常叫欺凌者為小人,這些小人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能力不高,不能勝任工作,靠拍老闆馬屁來掩飾自己的無能。
欺凌者很清楚自己能力不行,配不上這份工作,他唯一的機會就是曲解領導的意志,利用他人、攻擊比自己能力好的人、然後逼走很多人,佔著有利的位置……。
短期內,欺凌者可能是個勝利者,長期來看,最終上級會放棄他們,同級會鄙視他們,下級會厭惡他們,只有他們造成破壞性災難的時候才會被放棄。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會被這些小人欺凌,搞得被欺凌者叫苦不迭。
比如Jenny剛進一個新公司不久,但在職場裡也不是懵懂的孩子,本著老闆發工資我做好事情的想法入職的。
後來,她發現自己的直接領導Tony簡直是有毛病,能力很一般,安排的工作做不好,是裙帶關係進入公司的。只要上級領導在,就點頭哈腰,上級領導一走,就對自己吹毛求疵。
本來工作的事情,大家一起努力完成,好的氛圍大家也做得開心。Tony可不這麼想,因為是大領導帶進來的,能力很一般,生怕後來的人做得比自己好,晉升了,自己那點職位和工資不保,就玩起了權術。
故意把領導下的指令傳達個錯誤,導致最後結果不行,Tony去和領導匯報是Jenny能力不行。
然後又私下叫Jenny出去說:「你能力真的太一般了,連這個都沒做好,XX總很不滿意,憑我和XX總的關係,我才保住的你,你試用期還沒過,你最好小心點,不然你隨時要走人。以後最好聽清楚我的指令,不然以後不幫你扛事情了,你自己看著辦。」
Jenny目瞪口呆,一個很簡單的事情,Tony非要玩權術,是顯得自己對傳統文化懂得多,還是真的人品太差。Jenny有點考慮主動提出離職了。
其實,Jenny離職是Tony最想看到的結果,因為沒啥能力的Tony只能靠著職場欺凌來保住自己的飯碗,太可悲了。
因為Tony出去其他公司根本沒有能力混下去,只能在這裡混吃等死。
Vincent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員工,也有人脈資源,主要是員工關係崗,日常負責維護員工關係和企業文化建設。過去一年多他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做好工作,對全公司大大小小的人都點頭哈腰,本著服務意識滿足全公司的需求,也給自己造成很多的麻煩。
有一次因為和一個小主管解釋了公司的相關制度,小主管不滿意,直接向最大的領導投訴。大領導找他去,剛好他要解釋的時候,老闆找大領導去。大領導回來因為受了老闆的氣,所以借著他解釋的機會直接發火到他這裡,說他沒有盡責,沒有解釋清楚,不然小主管不會來投訴,一定是他沒做好。
Vincent火了,那麼用心的做事,居然被指責沒做事,還被猜疑……。他拿出微信聊天記錄給大領導看,隨口說:你看呀,你看呀,你看我有沒有和他解釋過。」大領導本來是借勢發火給他想出在老闆那受的氣,沒想到他會大聲反駁。
僅僅因為他反駁了,大領導把對Vincent過去的種種表現,隱藏在心中關於Vincent的種種不是,借勢一件件不分輕重的拎出來,然後說以後Vincent工作做得不開心,那是自找的。
Vincent以為是開玩笑的,想想可能自己是真的太衝動了,和領導道歉了,用更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但是後來Vincent發現自己更加錯了,這是拿破崙式的威脅呀。
法國大革命時,雅各賓派的羅伯斯庇爾很喜歡用恫嚇這招去嚇唬對手,甚至為此爬到了權利的頂端。直到他遇到了不怕死的丹東後,被敵人看穿了內心的弱小,於是迅速被人送上了斷頭臺。
拿破崙在這方面就做的比較好,他不喜歡用語言威脅別人,他都是直接開炮的。
因為大領導真的給很多小鞋子給他穿了。雖然他覺得自己可以盡力去承受,但事事不好受的職場的挫敗感讓Vincent的工作積極性越來越差,覺得呆下去也沒有必要了。
首先在職場中有兩個道理要明白:
1. 實力是你的標籤和殺手鐧
不要感覺平時和領導、同級、下屬有玩笑可以開,大家都很Nice就可以放鬆警惕,職場終究是個以結果說話的地方,實力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殺手鐧。
只有當你實力更強,做任何事情都有好結果的時候,欺凌你的人欺負你的時候就會有所顧忌,因為擔心惹惱了你會影響他/她的利益。
2. 負能量會影響你的正能量
職場上,你說過每一句話,特別是負能量的話,最後都可能變成你的「小辮子」和別人添油加醋的談資。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說的負能量的話有時候不但得罪別人,也會影響自己的職場生涯。少說多做,才是一個職場大咖應有的品質。
當你明白這兩個道理,我們在看工作的本質。工作本質上只是我們溫飽的工具。即使已經爬到了馬斯洛的需求頂端,要求自我實現,那工作,本質上也是一個實現的手段。
你要知道在職場中根本沒有什麼公平可言,而且欺凌弱小是人性的弱點。
如果真的不幸遭遇「職場欺凌」,我們該怎麼辦?
1. 謙而不卑,敏而不怒
如果遭受威脅後,低落、畏懼和厭工,那你就輸了,「欺凌者」的目的已實現。工作中不應過分的謙卑,要謙,但不要卑,職位有高低,資歷有深淺,但就事不論人。
無論如何,都不要發怒,因為發怒,你就一定會輸。
2. 以牙還牙
如果在職長中經常會有同事對你指手畫腳,對領導盈盈笑臉。你可以忍但不能一直忍者,你可以以牙還牙用別人欺凌你的方式打回去,給同事釋放信號:別惹我,我瘋起來自己都怕自己。
3. 做一個太極高手
職場中還有一類人受到了威脅和欺凌之後,完全是「老油條」的表現。對領導和同事的威脅和欺凌做到冷暴力,不合作。
「我不知道」「你要什麼」「你想讓我怎樣做」「哦,你稍等」.。
4. 人能否經得住考驗
還有一種人,心甘情願接受的威脅和欺凌,因為只有威脅他的人開心了,才能有更多的好處。所以要看你是否真的心甘情願接受職場威脅。
5. 勇於面對
如果真的遭遇職場威脅,要勇於面對,害怕、躲避只會讓欺負你的人更加變本加厲。要明示或者暗示對方,他的行為讓你已經有了不舒服、不友好的感受。這就相當於一種委婉的警告。
6. 尋求同盟
找同事中有類似遭遇的人一起聊聊,交流一下彼此的感受和解決方案。這其實是為你尋找同盟。
7. 尋求幫助
收集好你被威脅的證據,向上級反映情況,但避免用告狀的口吻,表達自己想得到上級幫助的願望。
8. 改變環境
如果你盡己所能仍不能改變被欺凌的情況,那說明這不單純是你的問題,此時可以考慮換個健康的環境,遠離那些不愉快的人和事。
職場欺凌最讓人沮喪的一點就是只要欺凌者還在公司中,欺凌的行為就不會間斷,而且欺凌會愈演愈烈,所以單純的忍耐,並非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很多時候不管是在職場還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感覺受到欺凌很麻煩和很痛苦,但是導致他們痛苦的並不是威脅他們那個人,而是他們本身。
很多人好面子,崇尚儒家思想,覺得忍忍別人就會不再欺凌自己了,那就大錯特錯了,欺凌著一般都是先試探,然後看你反應才做出下一步動作。
人在職場,沒有「容易」二字,誰的職場不委屈?被欺凌,你首先要保持冷靜,不必生氣,也不必自責、也不要否定別人給你的建議、也不要只是想獲得欺凌著和別人的同情,要學會解決問題。
想要不被人欺凌,最好的方法不是求求你不要威脅我,而是你敢欺凌我試試。
面對欺凌你的人,反欺凌有時是最有效的手段,比如。
「你要敢欺負我試試,我就把這事情說給大家評評理,讓大家都看看!」
「你的對話我已經截屏了,我要是以後有什麼問題了,出個啥大病,下半輩子都靠你養了。」(反威脅)
防止欺凌最好的方法是什麼:你先欺凌準備欺負你的人,反威脅的句子一定要比他長,如果他說出「我們走著瞧!」這種話時,你基本可以把這事忘了。
面對職場欺凌這件事,人必須先自救。在威脅中妥協,只會永遠陷入恐懼。
別欺凌我,我不怕欺凌,我怕你後悔。
推薦閱讀
▽
▪ 六家基金公司的 「獨角獸」 配售基金我都買了
▪ 「我家拆遷賠一千萬,回家躺著怎麼了?」
▪ 「曬一張你手機裡最捨不得刪除的照片「,看哭朋友圈百萬網友!!!
▪ Beyond黃家駒:永恆的光輝歲月
▪ 苦難來臨,熬下去出眾,熬不住出局
▪ 馮小剛:老炮兒終於變成了啞炮……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