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的獨特辦學基因,突出教學、強化育人、服務社會

2020-07-26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國倩 通訊員 姚喆希

辦學以來,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堅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提升教學質量,豐富育人方式,服務師生、服務社會,打造了一批優質專業,培養了一批優秀學子,向社會輸送了一批適應能力強、創新精神強、創業技能強的特色人才,形成了獨特的辦學基因。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的獨特辦學基因,突出教學、強化育人、服務社會

堅持教學中心,打造了一批優質專業

作為一所特色鮮明的獨立學院,該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緊抓師德師風建設不放鬆,堅持不懈培養「學習的恩師」和「成長的嚮導」,建設了一支深受學生與家長尊敬和愛戴的教職工隊伍。通過長期不懈的師資建設,該校也進一步強化了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重點打造了1個湖北省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建設了1個中國頂尖專業(勘查工程與技術專業)、4個中國一流專業(石油工程、資源勘查工程等),在艾瑞深校友會網2020湖北省一流專業排名榜單中名列湖北省獨立學院前三。

該校的教師隊伍中,既有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資深教授,也有衝勁十足、敢打敢拼的中青年教師。他們不忘「教書育人」的初心,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該校「一切為了學生」辦學理念。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耿家源副教授、魏春霞副教授等是該校教師的典型代表。人民網、中青網、《楚天都市報》、湖北電視臺、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網站等各類媒體對這些優秀教師均進行了報導。

強化育人環節,培養了一批優秀學子

該校高度重視育人環節,倡導文化育人,將學生活動、思政教育、課堂教學相結合,探索了一條適合自身實踐與發展的教育之路。

科技文化節系列活動為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提供了良好平臺,在校園內形成了「愛專業」「比學習」的良好氛圍;「誠信、責任、感恩」主題教育活動將學生思政、環境思政相結合,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做事誠信、有責任感、懂得感恩;各類學生組織、社團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課外生活。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的獨特辦學基因,突出教學、強化育人、服務社會

在多元的校園文化環境中,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學生多次獲得各級各類競賽獎項,在國內工程圖學領域最高級別的賽事,被譽為「圖學屆的奧林匹克」的第十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中,該校代表隊在全國445支隊伍中取得第25名佳績;在第六屆湖北省高等數學競賽中,該校成為全國2所獲得一等獎的同類院校之一;「見義勇為模範大學生」、湖北省大學生年度人物張曉和周小宇同學,「全國優秀團員」馬俊則成為了全體湖北大學生學習的典型;「最強大腦」王崯清同學、獲得吉尼斯紀錄的豐文杰同學均在這種開放的氛圍中成長起來並脫穎而出。

該校深耕於校企合作領域,建立了龐大的校企、校地合作網絡。400多家合作企業,260多家協議企業,這是該校為學子們作出的職業規劃,也是該校為即將走出大學校園的畢業生們架設的一座橋梁。依託於此,工院學子們交出了「就業率連續多年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畢業生一年後平均月收入在同類高校中本科居第二、專科居第四」的優秀答卷。

校企合作作為該校就業工作的重點,已經持續開展了13年。從2006年在全校第一次提出特色辦學,要培養具有特色、企業歡迎的大學生起,該校就一直致力於探索校企合作的合理途徑與方式。這期間,該校先後舉辦了美的、雅本、金澳、恒隆等幾十個合作班,這些合作班不僅為學子們提供了就業的機會,也提供了更多與實踐相結合的崗位知識與技能。

此外,自2012年起,該校進一步將校企合作拓展到了校地校政合作。與荊州、武漢、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寧波、東莞、佛山、順德、金華等幾十個地方的人社部門開展了合作。通過地方人社部門的推薦,學校為學生的就業打好了前站,做好了保障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就業質量。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將培養特色人才的辦學理念根植於每一位管理者腦海、每一位教職工心中,獨特的辦學基因傳承在為每一位工院人血液中,為工院學子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以「班級責任制」建強學校的「細胞」——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班級是教育的細胞,是學校的細胞,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為強化教師的育人職責,學校對績效分配進行了改革,教師績效工資中增加「育人」部分,由原來的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個部分變為四個部分,「育人」部分總體佔比20%。教師只有完成一定的「育人」工作量,才能拿到「育人」績效,極大調動了教師參加思政工作的積極性。
  • 荊州市同城高校,長江大學和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是一所民辦高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學校,因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所有學院自行管理內部事務,承擔相關民事責任。這所學校並不是長江大學的二級學院,因為二級學院沒有「獨立法人」資格,而且兩所學校發放的畢業證書也不一樣,相對來講,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的畢業證書社會認可度比較低。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之所以可以掛「長江大學」的名字,是因為這所學校是長江大學申請的高校,長江大學準許其掛「長江大學」的校名,同時這所學校也要每年給長江大學一定的費用。
  •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學校詳情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是由長江大學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層次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是湖北省唯一一所以石油主幹學科為特色的獨立學院。學院位於長江中遊的歷史文化名城——荊州,校園環境秀麗,被湖北省政府命名為園林式學校。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教育品牌創新峰會上,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榮獲2012中國最具品牌價值獨立學院獎。
  • 躬耕黑土加油中國 東北石油大學60年辦學育人紀實
    2020年9月7日,東北石油大學迎來60華誕。60年前,在龍江廣袤沃土上,在松遼石油會戰中,東北石油大學創造了「揀糧、種地、幹打壘」興教荒原的辦學奇蹟,率先成為年輕共和國建立在油田上的大學。自誕生之日起,學校就擔負著為祖國石油工業培養急需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為解決石油開發難題進行科研攻關的歷史使命。
  • 四川省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好嗎?
    ,堅持體制機制模式創新,確立了「體制創新,開放辦學」的先進辦學理念,開創了「省市共建,社會共享」的全新辦學局面,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職教惠民,服務社會」的輝煌辦學成就,構建起了「省市共建、資源整合、多方投入、社會共享」的辦學格局。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以文育人 為學生成才提供良好的「精神土壤」
    此外,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道路、樓宇以祖國山川、河流、歷史、風物等命名,充分體現農林水專業特色。按照東西為道、南北為路基本原則,學院對26條道路和14個重點樓宇進行了命名,使校園道路和樓宇成為傳承學院歷史文化和彰顯學院辦學特色的重要載體。大學精神是大學文化的核心。
  • 巴中職業技術學院:實施四個「育人工程」,培養「三能」人才
    巴中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升學生素質為目標,以實現內涵式發展為主線,實施「四個育人」工程,即文化育人、教學育人、管理育人、制度育人,狠抓教學質量,努力培養「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走出去能幹」的「三能
  • 《瞭望》新聞周刊專訪高松校長 探究華南理工辦學理念和育人模式
    華南理工大學堅持「融入發展促發展」的辦學理念,引領支撐了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通過科教協同、校企(政)協同、學科協同、國際協同,學校不斷強化「三創型」人才培養,2019年以來,又啟動「新工科F計劃」,培養引領未來的人。學校在服務區域發展和人才培養上取得的「華工經驗」「華工模式」,正在不斷從高教界「破圈」,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 堅持內涵發展之路 提升服務社會能力
    二、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思路,學校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積極推進校企良性互動、深度融合,與達內時代科技集團籤約成立「達內IT學院」,與龍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龍翔電氣學院」,與北京鴻業同行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BIM技術中心」等,校企實現技術技能人才的共培共育;合作開展訂單人才培養,與中信重工開展工程機械專業訂單班
  • 廣東開放大學:強化與社會互動
    廣東開放大學:強化與社會互動 2016-06-13 來源:綜改司   廣東開放大學立足區域發展需求,設計專業課程,開展合作辦學,提供教育服務,收到良好成效。
  • 這所以長江命名的學校,思政第一課這樣講述長江
    楚天都市報9月18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王妍)「萬裡長江是課堂,將大學辦在工地,將工程建設項目轉化為教學內容,理論和實踐要結合交替進行,強調技術技能培養,突出實踐應用,我們要繼承好他的教育教學理念。」16日,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打造的「故事長江」系列思政公開課開講,黨委書記向家文以《從萬裡長江走來,走向更遠更輝煌——長江邊的學府,工院人的家園》為題作第一講,向全體思政課教師及學生講述「長江」的故事。
  • 山東職業技術大學、青島電影學院來了!三所「新」高校
    辦學定位學校自創辦以來,堅持以本科教學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全方位育人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完善綜合服務功能為基礎,以規範教學秩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為根本的辦學指導思想,努力為地方和行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良好發展潛質的應用型人才
  • 「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奮力...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學院的參賽項目獲得金獎;學院獲評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和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範校,近三年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均為95%以上,並在全省排前三……近年來,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治校水平顯著提升、特色辦學成果豐碩。
  • 重慶理工大學強化協同育人聚力新工科人才培養
    重慶理工大學積極響應國家和重慶市重大戰略部署,傳承發揚「工以建國、技以利工」的紅色兵工基因,堅持市場導向、需求導向,強化協同育人,努力培養新興工程科技人才,推動實現在「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養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一是強化協同育人基地建設。
  • 傳承百年職教基因 堅守職教興國之志——寫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作為中國現代職業學校教育的發源地,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前身是黃炎培在1918年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始終遵循「敬業樂群」校訓,在百年職業教育實踐中,凝練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手腦並用、雙手萬能」辦學理念、「做學合一」教學原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金的人格、鐵的紀律、美的形象、強的技能、創的精神」育人特色,在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同時,為中國職業教育的萌發勃興、創新發展書寫了獨特篇章
  • 蘭州交通大學:立足甘肅服務交通 奮力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2014年12月,我國建設裡程最長的高速鐵路——蘭新高鐵全線通車,甘肅進入高鐵時代,正是蘭州交大為蘭新高鐵建設培養輸送了從指揮長到工程技術骨幹的一大批建設者,作出了重要而獨特的貢獻。    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鐵路高校和較早設立的工科大學,學校始終秉承京唐兩校的優良辦學傳統,堅持實施「固基強能」的人才培養方案,把基礎理論教學和工程實踐教學擺在突出位置,教學管理嚴格、教風學風淳樸。
  • 上海大學:賡續紅色基因 邁向卓越一流
    突出政治建設,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高等教育的紅色一脈,在多年來的辦學實踐中,黨的初心使命早已融入上大人的血液,化為賡續不斷的紅色基因。主題教育中,上海大學旗幟鮮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定政治信仰。
  • 溫州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兩岸合作辦學項目)專業
    本項目為溫州大學與臺灣地區中華大學聯合舉辦,是首個經教育部備案、浙江省教育廳批准的兩岸合作辦學本科學歷教育項目,納入浙江省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於2013年開始招生,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在溫州大學。本項目利用溫州大學以及臺灣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優勢和中華大學物聯網技術的教育資源。
  • 校企深度融合探索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鼎利學院辦學特色和優勢
    校企深度融合探索雙主體育人模式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鼎利學院辦學特色和優勢為了培養社會急需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作為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院校,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持續推動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在與多家企業合作共建專業
  • 以文化的力量鑄魂育人——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育人創新典型案例...
    此時的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在文化育人方面已經頗有收穫,榮獲「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稱號、「全國文明單位」稱號,成為《中國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研究與實踐成果系列叢書》編委會成員單位,並承辦了第三屆高等職業教育「文化育人」高端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