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裡的一句詩,寫盡了女子的無奈心酸

2020-12-16 文史小築zhu

喜歡看《甄嬛傳》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這樣一個場景。皇帝登基第一次選秀,也是皇帝和甄嬛的初次見面。皇帝問甄嬛的嬛是哪個字,甄嬛回答說是「嬛嬛一嫋楚宮腰」,皇帝接了下半句,「那更春來,玉減香消」,又說紫禁城的風水養人,必定不會讓她玉減香消。

果不其然,後來甄嬛被留牌子,封為莞常在,那個渴求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天真少女終是被捲入了紫禁城的硝煙之中,殘酷的宮廷磨平了她的稜角和天真,雖然成了後宮最後的贏家,贏得了太后之尊。但是那一刻天真單純的心還是在這紫禁城中玉減香消了。

剪梅·堆枕烏雲墮翠翹

宋 · 蔡伸

堆枕烏雲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一嫋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

柳下朱門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鑣。斷腸風月可憐宵。忍使懨懨,兩處無聊。

翻譯

黑壓壓的頭髮像烏雲一樣堆積在枕頭上,原本用來挽發的翠翹也掉落了。午睡的時候突然醒來,入目所及皆是春天的桃紅柳綠。輕柔優美的女子,哪裡經得住歲月的煎熬,到最後只有容顏衰敗罷了。

柳樹下的紅門伴著小橋,多少次在夜晚的時候點燃蠟燭映紅了窗子,以為是他打馬經過。這漫漫的長夜讓人肝腸寸斷,心情萎靡。只是徒增無聊罷了。

作者先寫一位午睡被驚醒的女子,借著又寫她的滿腔相思之情。是啊,春閨寂寞,女子在閨中終日無聊,也沒有什麼打發時間的東西。然而在一天午睡突然醒來的時候,卻發現春天又到了。心中不由感嘆,原來時光過的這樣快呀,轉眼又是一年,歲月不饒人,女子最美好的年華也就是那麼幾年,美好的容顏轉瞬即逝。

到了晚上,長夜漫漫更是無聊,把蠟燭一根根點亮,期盼自己心中的人能回到這裡。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女子始終沒有等到自己想等的那個人。每次聽到牆外有錚錚的馬蹄聲,她就會想起自己要等的那個人。相思最是折磨人,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變成失望,女子的心也變得如枯井一般,容貌也不復往日的青春靚麗。

宮裡的那些女子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日日夜夜盼君王恩寵,但最終得到的只是少數人罷了。很多正值青春妙齡的女子,只能守著冰冷的宮殿,獨自一人度過一個又一個夜晚。

相關焦點

  • 《甄嬛傳》裡最發人深省的一句詩,原來是李白寫的,警醒世間女子
    作者:燕七,來源:古詩詞大賞(ID: gh_55afc179c9b5)如果你是一個女人,你會和哪位詩人做朋友?
  • 甄嬛傳:皇上封餘氏為官女子後,為何念了一句詩就走了?到底何意
    在《甄嬛傳》第五集,甄嬛因之前的「福子事件」、夏冬春的「一丈紅」以及在碎玉軒裡挖出麝香等一系列事件之後,甄嬛深深明白後宮爭鬥的可怕,於是就找溫實初幫忙裝病避寵。新年將至,合宮夜宴,因甄嬛的身體不適所以就沒能參加。
  • 宋朝女子愛慕表哥卻無緣偕老,重逢時寫了一首詞,道盡愛情的心酸
    文/涵涵宋朝女子愛慕表哥卻無緣偕老,重逢時寫了一首詞,道盡愛情的心酸在古代,大多數女子作為男人的附屬物哪有什麼自由與尊嚴。古時的女子只能固守閨房,生在條件好些的人家的女子,也僅僅是有機會在小時候,與親戚家的男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等到了一定年歲,幸運的,能與和自己兒時有過交集的,甚至是一直互有情愫的表哥弟互送婚貼。但是大部分女子則要接受父母的安排,和素昧謀面的男子締結婚約,到了洞房的時候,才能第一次見到自己未來一生要依靠之人的容貌。
  • 溫庭筠的三首詩詞,運用的地方截然不同,連甄嬛傳也引而用之
    但是超脫之人總歸不被當時的境況所接受,若然只是在心系之人間相互傳遞那也就罷了,只是有一人卻偏偏要念出來,寫下來,告訴這是人,自己便就是這麼灑脫,這麼風流。此人便是唐朝詩人溫庭筠。溫庭筠出生於官宦世家,自小就十分聰穎 ,會做詩詞歌賦,經常舞文弄墨的嘲諷有權有勢的貴族,官宦,引得很多人都看他不爽。因此之後的官途坎坷,弄得自己一生潦倒。
  • 《甄嬛傳》餘氏因罵甄嬛被降為官女子,清朝官女子是做什麼的?
    《甄嬛傳》中,有一個橋段,一個從宮女變答應的女子竟然敢當面罵甄嬛。因此引火燒身,被降為了官女子。其實餘氏本就是宮女出身,因為那夜皇帝看到了甄嬛在梅園祈福,因一句詩,讓皇帝對前面的女子動了心。然後他居然不知道那是甄嬛,反而讓蘇培盛去宮女中找。餘氏當時還是梅園的宮女,被派去折梅了。所以得以目睹了甄嬛跟皇帝在黑夜中的互動。如果不是甄嬛逃脫,甄嬛那一夜怕是就要侍寢了。
  • 《詩經》裡最受傷的女人,寫盡天下被拋棄女子的心酸
    可畢竟如張愛玲所言「看到他,我的心便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開出花」有時真愛來臨時我們都卑微。關於此詩的背景,《毛詩序》說:「《終風》,衛莊姜傷己也。遭州籲之暴,見侮慢而不能正也。」認為是莊姜遭莊公寵妾之子州籲的欺侮而作。朱熹《詩集傳》說:「莊公之為人狂蕩暴疾,莊姜蓋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終風且暴為比。」
  • 《甄嬛傳》:甄嬛,教給女人們的那些事
    》等不錯的宮廷劇,但《甄嬛傳》播出的早,收視率又很高,堪稱宮鬥劇的鼻祖,我前幾天才有空了才找來看。現代女子,段段不能容忍自己的夫君有那麼多心上人,他們也不能容忍和另外幾十個幾百個女子共侍一夫。作為一個已經解放的新時代的女性,我越看越鬱悶。
  • 晚唐詩人很悲涼的一首詩,亂世地主無法無天,8句話寫盡平民心酸
    這是水滸傳裡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句詩。也是因為這首詩,宋江在「逼上梁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宋江為什麼會因為這首詩被告謀反,因為詩中提到了黃巢,而且將自己與黃巢相比,在朝廷看來,這就是很明顯的包藏禍心。黃巢生活在唐末,說起來還是反派中比較勵志的一個角色。
  • 甄嬛傳:果郡王臨死前對甄嬛說的話,字字透露出無奈與傷心
    甄嬛傳:果郡王臨死前對甄嬛說的話,字字透露出無奈與傷心   很多朋友在看甄嬛毒死果郡王一段時,都會跟著流淚吧,那一段劇情確實是非常虐心,明明兩個人相愛卻不能在一起,這也就罷了,還要親手毒死自己心愛的人,真是戳中每一位觀眾的淚點。
  • 甄嬛傳:誰看懂了?孤傲冷豔的葉瀾依,才是活得最沒自我的女人
    最後《甄嬛傳》的大結局裡,熱扎依飾演的葉瀾依最後在保護和成全甄嬛之後,選擇了自殺,準備追隨果郡王這個白月光而去。其實,葉瀾依看上去是一個活得非常自我的女人,實際上卻自顧自己爽,活得終究是太假,根本不能面對現實。
  • 甄嬛傳裡淳兒的命運,早在這首詩裡暗示了
    今天的內容,電視劇裡沒有,但原著裡有,光頭認為比較重要,所以單獨拎出來講一講。家庭聚會party上吃酒「佔花名兒」是紅樓夢裡的名場面,甄嬛傳原著第七章叫《花籤》,也算是致敬。抽花籤呢,其實就是一種遊戲,和現在大家聚會玩兒殺人遊戲一樣,沒有多神秘。
  • 十首詩詞,寫盡最無奈的人世悲涼
    人世間總有太多悲涼的事情,陰陽永隔,天各一方,知己零散、時光匆匆,都讓人無奈感傷,在詩人的筆下,這些悲傷更顯得無奈悲戚。《桂殿秋·思往事》【清】朱彝尊思往事,渡江幹,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 學霸父親逼10歲女兒寫作文,不寫完不能睡覺,妻子無奈凌晨報警!
    學霸父親逼10歲女兒寫作文,不寫完不能睡覺,妻子無奈凌晨報警!都說孩子的教育非常的重要,一些父母因為這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現在很後悔,希望他的兒女們不要跟他們一樣。而一些父母是自己原本的文化水平就非常的高,所以他們對兒女的要求就會非常的嚴格,當然這對兒女有時卻是一件心酸的事情。學霸父親逼十歲女兒寫作文,不寫完不能睡覺,妻子無奈凌晨報警。事情是這樣的,在凌晨的時候,公安局接到了一個女子的報警,電話接通以後,那邊的女子卻說了大晚上的自己的丈夫還不讓孩子睡覺,她實在是沒有辦法才打電話過來向警察求助。
  • 《甄嬛傳》裡的詩詞
    《甄嬛傳》這部電視劇自開播以來,熱度一直很高,直到今日,還有很多平臺文章在寫《甄嬛傳》,可見得,這部電視劇多麼深入人心。我注意到,這部電視劇也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還有不少好詩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因為一句詩,愛上一位詩人
    在浩瀚的詩海中,總有一句詩,讓你眼前一亮,總有一句詩,在一瞬間打動你的心靈,讓你久久回味。總有一句詩,讓你愛上一位詩人。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因為這句詩,喜歡超脫的李商隱。一直以為李商隱的情詩寫得最好,直到讀這句詩,才真正佩服他,大千世界,俱是微塵,為何愛憎?
  • 甄嬛傳裡的純元:韶華易逝未必是壞事
    純元皇后是甄嬛傳原著及電視劇的核心,雖然故事開端她已經去世了,卻始終活在皇帝心中,從而導致甄嬛傳整個故事都是圍繞她而來。她的存在同《蝴蝶夢》裡的呂蓓卡一樣,從未出場卻貫徹了整個故事,但不同於呂蓓卡的放浪形骸,純元仿佛是真的很純善。
  • 詩詞欣賞——讀懂《甄嬛傳》裡的詩詞,才能懂她們的愛恨情仇
    上兩篇寫的都是才華橫溢的甄娘娘的詩詞,其實《甄嬛傳》裡除了她,其他人也是飽讀詩書,且每個人說的詩詞跟自己的處境很相符。今天讀一讀劇中的那份美好~開始時,溫太醫用「以一片冰心在玉壺」表達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品德。
  • 朱敦儒最有哲理的一首詞,開篇的兩句直抒胸臆,寫盡了人生的無奈
    蘇軾在《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一詞中,寫盡了人生的無奈,道盡了委屈,特別是開篇的兩句: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北宋後期的文壇大家,還見證了北宋的滅亡,這件事情對他打擊也是很大,為此在他的作品中,也是處處能夠感受到他的無奈,還有悲痛之苦。他在這首詞中,也是表達了對於人生的看法,還有悲痛之苦。
  • 《甄嬛傳》中,陳建斌老師是如何做到,無奈中帶點煩的?
    很多人對《甄嬛傳》這部劇評價非常之高,因為演員們精湛的演技,連細節都無可挑剔的劇情。讓這部劇值得人們反覆推敲。某乎上曾有個問題,《甄嬛傳》中有哪些隱藏的劇情。看過那些精彩紛呈的答案,讓人對這部劇的了解不禁更進一步。
  • 辛棄疾最憂愁的一首詞,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
    兒時的美好一去不復返,記得那個時候讀辛棄疾的詞是不能夠理解,他為什麼會那麼傷感,直到長大了之後,再次讀他的作品,突然發現那種傷感,還有那份憂愁,其實與自己極其想像,以他這首《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來說,每一句都感人至深,道盡了人生的無奈,還有一生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