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說話被安排「特殊」座位,有遠見的父母,這項能力早培養

2020-09-21 涵妮媽媽育兒經

女兒今年上一年級了,在班裡排完座位後,問同桌是誰啊?她說同桌是以前幼兒園的同學果果,果果在幼兒園裡時就是最讓老師頭疼的,因為他上課總愛說話,做小動作,注意力不是一般的差,聽到女兒說跟果果同桌後,我心裡暗暗叫苦,挨到一個專注力差的孩子,害怕女兒會受影響,於是提前給女兒打了預防針:「上課不管果果怎麼說話,你都不要受他的影響,專心聽你的課。」

沒幾天問女兒,果果上課怎麼樣,女兒說:「他上課拿著紙巾在擦桌子,擦鞋,老師每次都會叫到他,提醒他注意聽課。而且他還讓我跟他一起玩,要不就不跟我做好朋友了。」

聽了後,反覆叮囑了女兒,認真聽課,不要管果果在玩什麼,幹什麼,只要自己專注聽好課就好,兩周後,班裡進行了調位置,老師把果果調到了第一排,雖然他是班裡男生裡面最高的,但是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聽課,老師把他放在了眼皮底下的「特殊」位置上,親自盯著。

一說起孩子的專注力,很多父母就覺得很頭疼,因為孩子注意力超級不集中!怎麼個不集中法兒呢?

有的父母說:

「孩子到哪兒都坐不住,旁邊一有動靜就要跑去看!」

「寫作業,明明一會兒就寫完了,可總是以各種理由中斷,比如喝水、上廁所等,結果一直磨蹭到8點!」

「跟孩子說話,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在課堂上常常走神發呆,不知道他腦子裡在想什麼。」

「上課小動作特別多,經常左顧右盼,當老師提問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回答。」

......

確實,孩子注意力差,什麼事都做不好,什麼事都做不快,真的是讓父母著急。

如果沒有注意力,人就聽不到、看不見,無法回憶,難以思考。考察一些高智商的孩子,穩定而集中的注意力,可以說是他們的一個普遍的特徵。

一、專注力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必備條件

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說過這樣一句話:「比起智商,專注是更容易讓孩子成功的因素。」

良好的專注力,是人的大腦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

對孩子來說,專注力是打開他心靈的大門。這扇大門開得越大,孩子接收到的東西越多,掌握的知識就越多。

如果孩子的專注力不足,他的注意力就無法集中,只有少部分的知識和信息能夠被接收,甚至所有的知識和信息都無法被接收。

如果孩子具有良好的專注力,他就會常常達到忘我的狀態,專注於一件事情,克服各種困難,直至完成。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自信心逐漸增強,意志力也逐漸增強,解決問題的決心和能力隨之被激發出來。

女兒4歲的時候在家玩多米諾骨牌。她不停地把卡片擺好,但只要手一抖,就會不小心碰壞之前的成果。

可是,女兒依舊繼續擺,所有的過程看上去緩慢而有節奏。出於好奇,我就在旁邊觀察她但不打擾她,結果她足足擺了五六遍才擺好。

看著這些卡片像一條龍一樣連鎖反應,女兒的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微笑,她茫然地環顧四周,感覺像剛從夢中醒來。

看到女兒的這個表現說明了,當一個人在專注認真地反覆做一件事時,不會留意到外界的情況。事情做成之後,就會感覺完成了了不得的任務,充滿了愉悅與滿足。

一般四五歲的孩子注意力還不夠持久,總是不斷地從一件事轉換到另一件事。

可是,一旦碰到他感興趣的事物,便會忘我地投身其中,專注力十分驚人。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去幹擾孩子,讓他們多經歷這樣的體驗,更有助於他們專注度的提升。

事實上,成功人士通常在小的時候就具有專注的特質,因為專注是走向成功的必備條件。

某俱樂部正在舉行圍棋比賽,這吸引了許多人觀看。一位教練注意到在觀眾中,有一個小男孩在棋盤旁整整站了一上午,他目不轉睛地盯著棋盤,生怕錯過任何一個下棋的精彩之處。

第二天,小男孩又來了,他又專心致志地看了一上午。教練認為,一個孩子能有這樣專注的品質,實在難能可貴。

於是,教練將這個兒童招進了圍棋隊。這個男孩就是著名圍棋高手常昊。當時,他才6歲。後來,常昊果然沒有讓教練失望。

3年後,他獲得了全國「棋童杯」賽冠軍。有一次,在被讓四子的情況下,常昊戰勝了日本棋聖。

常昊能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和他的專注力高度集中是分不開的。如果常昊對圍棋不是那麼入迷,不那麼專注,那麼他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好的專注力,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成績,還能帶來內在的改變,包括綜合素質的提高等。因此,在早期教育中,我們都應該重視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和訓練。

二、專注力差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記得有一次坐地鐵,一位媽媽帶著兒子坐在我旁邊,一上車孩子拿著平板在玩遊戲。

在接下來1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這位媽媽不停地去打擾孩子,一會問熱不熱,渴不渴,一會拿水果給孩子吃,一會又讓孩子和爺爺奶奶視頻通話,在這不停打擾的期間,孩子沒有幾分鐘時間是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連我都覺得那個媽媽太吵了,更何況是那個孩子。

每個孩子行為的背後都有其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影響極大,這也是影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之一。


法國的一位生物學家說過一句體會頗深的話:「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識的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進來」。

所以,注意力是一切學習的前提和基礎。

如果孩子做事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存在著不可小覷的影響:

1、不能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

經常分心,做事有始無終,經常忘記老師分配的任務。

2、出現學習困難的現象

學習粗心大意,經常看錯、看漏,聽錯、抄錯、抄漏。上課思想開小差、不能堅持聽講。學習成績差,做作業拖拉磨蹭。作業、考試常因馬虎大意而丟分等。

3、自信心差

學習成績不好,跟同學關係也處理不好,孩子的自信心自然會下降,自我評價也會比較低。但是,有的孩子會表現出來,過度的自信,這種過度自信是內心自卑的一個反向的表現。

4、做事缺乏熱情

孩子做事不專注,可能導致他對所做的事無法投入熱情,甚至失去興趣。

孩子對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前提是他必須對所做的事感興趣,那樣他才能調動起他的激情和熱情,從而更加專注地去完成。

作為父母,應當要意識到注意力缺失的嚴重性,重視孩子好習慣的培養。排除幹擾孩子注意力的因素,對孩子進行有效的引導和訓練,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三、培養孩子專注力利用好小遊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豐富認知、增長技能的一種重要方式。

我們要順應孩子這種愛玩的天性,通過遊戲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搭積木、拼圖、串珠、找不同等遊戲都是培養孩子專注力不錯的方式。

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讓孩子有始有終,做完一個遊戲再進行下一個,想辦法讓孩子關注一件事的時間逐漸延長。

當孩子3歲以後,我們可以逐漸增加遊戲的難度,以此延長孩子專注的時間,提高孩子的快速反應能力。

當孩子5歲以後,我們可以跟孩子這樣玩:

1、數字劃消

數字劃消是我給女兒注意力訓練中最常用,也是最簡單的一種訓練方法,而且玩法有很多種:

①、指定數字劃消

比如,把數字2找出來,並劃掉,這個可以鍛鍊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力。

②、把數字5前面數字劃掉,這是對注意轉移力的一種訓練。

③、把「3」前一位的是「6」字(或其他數字)劃掉,這種訓練有助於發展注意的選擇性。

④、把左右相鄰兩個數字相加和為8的數字畫出,這是集注意力和計算能力為一體的訓練。

玩法有很多種,也可以自行創造一些有趣的玩法,增加趣味性,讓孩子樂於參與這種遊戲。

這種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注意力範圍,還能提升孩子的視覺敏感度以及觀察力,從而有效改善孩子考試時漏題或者粗心做錯題的現象。

2、臥地推球

這個也是我女兒經常練習的,拿中號球,距離牆30-50釐米,身體趴在地上,雙臂和頭抬起,不碰地,對牆推球彈回。

這是訓練專注力很好的一種方法,每天讓孩子練習幾組,每組50個,長久堅持下來,就會看到孩子專注的效果會大有提升。

3、單腳站立

我們在孩子單腳站立、保持平衡的那一刻起,開始用秒表計時。直到孩子堅持不住,抬起的腳觸地,這時需重新開始計時。

這個遊戲是對孩子平衡能力的一種訓練。我們要想讓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就必須讓他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

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孩子的學習能力息息相關,它不僅關係孩子身體的協調性,而且還關係孩子的注意力的專注度和粗心程度。

4、舒爾特方格

舒爾特方格,是世界上公認專業、普及、簡單的注意力訓練法。也是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的有效訓練法,特別適合親子互動遊戲。

舒爾特方格 從最簡單的2*2、3*3到9*9都有,最常見的是5*5格的。

讓孩子用手按 1~25 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大聲說出來。記錄孩子所用的時間,數完 25 個數字所用時間越短,注意力水平就越高。

尋找數字時,注意力是需要極度集中的,把這短暫的高強度的集中精力過程反覆練習,大腦的集中注意力功能就會不斷地加固、提高。

開始可以從3*3格開始練起。熟練達到要求之後,再逐漸增加難度,不要因急於求成而使孩子的熱情受挫。

5、專注力訓練遊戲書

我給女兒買過專注力訓練的遊戲書,每天堅持做練習,鍛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比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不同等,一般時間不會太長,每天抽出十分鐘來堅持練習。

寄語: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具體實施方法也不盡相同。父母可以根據孩子專注力的程度,採取適當的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帶著孩子多加練習,相信孩子能慢慢地養成專注的習慣。

關注【涵妮媽媽育兒經】,在這裡獲得更多的育兒知識,幫你解決育兒難題,如果你有好的育兒心得和體會,歡迎一起分享,讓我們科學育兒,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兒有道的好媽媽。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教室座位有「C位」嗎?西湖班主任是怎樣安排座位的?快來看~
    教室的正中間座位是「黃金座位」?老師會給調皮學生安排「特殊座位」?春晚小品《佔位子》擊中了萬千父母的焦慮。小品中,家長們為了給孩子搶到所謂的「C位」各顯其能。在現實中,老師們是如何排座位的呢?來一探究竟!西湖區的班主任們安排學生座位是按身高、按表現,還是有其他標準?
  • 新學期開始,從孩子的座位「安排」能看出老師的態度,家長要留意
    而這個環境,讓家長們最操心的就是「座位」問題。這不,閨蜜家兒子上一年級了,前幾天閨蜜去送孩子上學,發現他被安排在了一個很不起眼的角落裡,閨蜜心裡就很難受。擔心孩子坐在角落裡,影響上課聽講,所以她很想跟老師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給兒子調一個好的座位。但是,又擔心這樣直接去跟老師說,會被老師認為是難纏的家長。所以,閨蜜現在也是左右為難。
  •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培養孩子這項能力!別把孩子養成令人討厭的人
    導讀: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培養孩子這項能力!別把孩子養成令人討厭的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培養孩子這項能力!別把孩子養成令人討厭的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遠見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愛的能力
    從不懂事的孩子,到已畢業工作的成年人,現實生活中,確實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只知道索取,從不懂得為別人付出,情感淡漠,逐漸變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我們談論教育孩子,不只是幫助孩子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將來獲得很好的工作,還有一項很重要的責任,就是培養孩子愛的能力。
  • 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
    孩子的起跑線,不是興趣班、不是學區房、不是進名校,而是父母的遠見。因為,父母的遠見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你的修煉、你的眼界、你的格局、你的婚姻都藏在孩子的性格裡。對於孩子起跑線的問題,讓父母內心的糾結與恐慌與日俱增:怕孩子太晚學,會來不及;怕別人跑得太快,自己孩子趕不上;怕現在起點低了,就永遠是低起點,不允許孩子落後,時刻盯著自己的孩子,也盯著別人。
  • 父母「四有」,孩子優秀:有修養,有原則,有格局,有遠見
    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如盧梭所說: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在孩子教育中意義重大。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長遠。作為父母,不能只關心孩子吃的飽不飽,穿的暖不暖,對孩子的關心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更要在精神層面關心自己的孩子。養育孩子,不是只有「養」還要有「育」。除了物質上的滿足,父母更應考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擁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創造各種可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價值,從而內心變得強大起來。
  • 孩子一問三不知上課走神,不是不愛學習,問題可能出在這項能力上
    不過,孩子成長有他們自己的節奏,很多父母容易操之過急,把七八歲孩子的標準,往自己三四歲的孩子身上套,這樣就的評判標準不僅不客觀家長不能只看著幼兒願意抱著繪本看一會兒,就以為已經培養出了閱讀習慣,若父母自己不懂得做好閱讀的榜樣而沉迷於手機,孩子長大以後也會有樣學樣,把書本丟到一旁。反之,哪怕孩子現在看起來注意力不集中,那只是因為他們還受到年齡的局限,注意力只能保持那麼會兒,自然就顯得&34;了。
  • 老師安排座位有「潛規則」,坐在最後一排的孩子,往往是這幾種
    文|文兒上星期,我和表姐視頻通話的時候,表姐說,她最近在忙著給學生排座位,焦頭爛額,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讓所有學生滿意。我充滿好奇地問表姐,一個班裡有這麼多座位,要說最不好的座位,應該就是最後一排。最後一排,不僅離老師遠,上課聽講聽不清楚,而且前面還有很多人擋住視線。你們老師在排座位的時候,都是把哪些學生排在最後一排?
  • 開學季,從孩子的「座位」安排,能看出老師對學生的態度,別不信
    終於迎來了開學季,爸爸媽媽們開開心心地將「神獸」送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校園當中,雖然家長減輕了不少負擔,但分開學分座位,也是父母所頭疼的一件事。王女士的兒子東東上初中二年級了,一開學,老師就根據他們上學期的表現進行了座位調整。
  • 有遠見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孩子的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們只能協助,不能代替。家長的代替會在孩子心中埋下憤怒的種子。因為潛意識裡孩子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獨立的人。家長的代替也會影響孩子能力的發展。有的家長不放心孩子,孩子往往就會在無形中接受父母投給孩子的這種擔心和不信任,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真的認為:我不行,有問題我得請教爸爸媽媽。
  • 你的婚宴座位安排好了嗎?
    說了這麼多,座位到底怎麼安排,要注意哪些事項,就快接著往下看吧。小編都為大家整理出來了噢。   婚宴座位安排流程  1、確定宴請賓客名單  備婚過程中座位也不要安排太早,太早確定了座位,如果有變動,座位的改動性就很小。  在預定婚宴時,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大概來賓人數,了解酒店宴會廳或外景場地的情況,以免造成擁擠狀況。
  • 開學季到來了,從老師給孩子安排的座位,能看出老師對孩子的重視
    ,那麼孩子的座位究竟是怎麼調換的?老師對孩子的座位調換有什麼樣的態度。現在不少班級中總會有一些「雅座」,做到這些未知的孩子要麼就是學習成績很好,要麼就是有其他的特殊原因。1.緊挨著老師的講桌,被老師寄予厚望有的孩子的座位會有緊挨著老師的講桌,老師希望坐在這裡的孩子能夠認真聽講,看清楚黑板,往往被老師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需要坐在這兒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會有很大的提高,也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
  • 如何看待班級中安排的那些特殊座位
    就拿安排座位這件事來說,有的班主任採用了下面的某一做法:(1)設「隔離帶」,其典型的做法就是前後左右都是女生,中間安排一名問題生,讓他處於包圍圈之中。(2)有的老師喜歡為紀律差的學生設「專座」。有的老師把「專座」 設在眼皮底下,這樣便於控制;有的老師設在犄角旮旯,以減少影響。
  • 「四有」父母:有修養,有原則,有格局,有遠見
    正如盧梭所說: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在孩子教育中意義重大。擁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創造各種可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價值,從而內心變得強大起來。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看世界的視野和態度。成為父母並不意味著失去自己,有大格局的父母不會把所有的勁都使在孩子身上,而是給孩子獨立生活和思考的空間。
  • 有遠見的父母,都特別重視孩子的這四個方面的培養!
    平凡、甚至貧窮的家庭,也可以如莫言母親那樣,鼓勵孩子多看書、多聽書、多說書,讓孩子把話說好。階層不同,但遠見相同。有遠見的父母,都重視孩子的語言、寫作能力我有位教幼兒英語的朋友,她春節回老家的時候,曾經動員一位親戚的孩子,早點開始學英語。
  • 課室座位編排的秘密關聯到孩子的學習
    可是,前三排的座位真的要比最後一排更加好嗎?父母對於孩子的座位,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家長們又會擔心:以前怕孩子個子太矮,現在卻發愁孩子長得太高了。如今,有關於孩子座位的問題,家長們都操碎了心。孩子在課室最後一排坐,家長都怕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老師也不能夠及時的發現。
  • 0~6歲孩子的專注力,是可訓練,可破壞的,有遠見的父母這樣做
    導讀:0~6歲孩子的專注力,是可訓練,可破壞的,有遠見的父母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0~6歲孩子的專注力,是可訓練,可破壞的,有遠見的父母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慣子如害子,有遠見的父母,都會給孩子立下這10個規矩!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立規矩,是父母的責任。有遠見的父母,都會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立下這10個規矩,讓孩子終生受益。1、不講禮貌的行為不能有小孩子往往說話做事不知道對錯,要麼是受周圍人影響,有樣學樣,要麼是出自自己的喜好本能。家長自己首先要規範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 學校教改讓學生上課圍著坐 家長:上課說話更方便了
    (原標題:學校教改讓學生6人一組圍著坐 家長:上課說話更方便了)近日,網曝江蘇鹽城某中學對學生座位進行調整,6人一組圍在一起上課,家長紛紛熱議:脖子酸了,頸椎疼了,更便於上課講話了。10月23日,該校一位老師在接受北京時間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學校剛剛推行的教學改革,為了讓孩子們用交流合作的方式探究知識。
  • 老師安排座位有套路,這類小孩容易坐前排?看看你家娃會坐在哪兒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發現:大概有73.6%的家長為孩子的座位問題而感到煩惱。父母都希望老師能將最有利的「C位」給自家孩子,於是爭奪教室「有利地形」的「競賽」也應運而生。看看著急上火,拼盡全力的父母,不得不感嘆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小品中簡單幽默的故事情節以及很多搞笑的梗在逗笑觀眾時,與此同時也反映出了一個社會現狀:家長對孩子班級的座位十分重視,甚至認為只要坐上了好位子,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