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行有小魔,大修行有大魔,不修行就沒有魔

2021-02-19 大勢至菩薩道場

點擊↑↑上方標題下藍字「大勢至菩薩道場」免費進行「關注」訂閱。

  大家不要發火。發一次無明火,你的功德就少一分。我們有一分的恭敬心,你的功德就加一分,就長一分,你的身心就自在一分,你的煩惱就少一分,業障就消除一分,自性就顯露一分。這無明火和我們的歡喜自在清淨心相比較,和我們的恭敬心相比較,怎麼樣啊?天壤之別!一個拉我們下地獄,一個拉我們去極樂世界,所以在我們修行路上多磨難啊!

  我在閉關之中曾經說過幾句話:「小修行有小魔,大修行有大魔,不修行就沒有魔。」大家聽起來好像有點不理解,為什麼不修行還沒有魔?乾脆我不修行算了,你這樣想就更錯了。小修行有小魔,是指我們剛發心的菩薩,皈依受五戒了,魔子魔孫怕你出三界,怕你做人天師表,他要幹擾你,處處找你麻煩,讓你發火,讓你起瞋恨心,讓你起煩惱,這都是小魔。這個小魔很厲害的,可是菩薩有恭敬心、忍辱心,這樣一點點地戰勝了他。小魔不行打不過我們,就撤退跑了,第一關我們就戰勝了。

  這一關過了,我們繼續努力,又精進了。那菩薩們就有了發心,受菩薩戒了。菩薩戒更了不起,修行涵養素質更高了,真的是很不錯,大修行、發大心、了脫生死出三界。這個時候大魔該出現了,為什麼呢?小魔鬥不過你,他就去找他的爺爺、找他的父親,找他的長輩來跟你鬥。咱們在電視裡也看到了,你把徒弟打敗了,徒弟肯定要找他的師父來跟你比武。那我們修行路上呢?小魔就去報告他的父王,魔王。這魔王一聽,那不行,不能讓你出離三界。魔王就帶領魔軍,帶領他的千軍萬馬來攪亂我們的修持,讓我們把功德燒掉,讓我們這個那個的退道。這叫小修行有小魔,大修行有大魔,戰勝群魔才登極樂。

  那不修行就沒有魔,這啥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不信佛、不修行,像社會上其他人一樣,正常的做生意、奔波勞碌、人情往來啊等等世俗的那一套。雖然也很樂觀,生活的也很好,也很幸福。可是連魔子魔孫都不理他,都不跟他玩。為什麼?因為他永遠都出不去輪迴!連那個魔的重孫他都打不過,「沒事,不用理他。」是這樣的。是他自己認為比較太平比較好,其實啊根本談不上出離三界的,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小修行有小魔,大修行有大魔,不修行就沒有魔。」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剛開始的時候行苦行,拜名師,有多少業障啊?這個幹擾那個幹擾,外道來幹擾啊,自己總結以後知道這種方法不行。後來受了一粒米,一麻一麥等等這樣做,還是不得法,還是不行。最後受牧女供養,然後到了尼羅河,洗的乾乾淨淨。他就發願:如果我自己不得到生死之法、不得到了脫之法、不得到正覺,我就坐這裡不起來,死也死在這裡。一下了狠心就是發了大願,往那樹下一坐,我們後人把那棵樹就叫做「菩提樹」。

  他往那菩提樹下一坐的時候,魔宮都震動。他的大心大願,震動了魔宮。魔王一看,那哪行呢?不行!就派他的魔女,長得很漂亮的魔女來幹擾佛的道心。魔女確實長得很漂亮,就我們世間所謂最漂亮的大美人,都趕不上魔女長的漂亮。魔女來到釋迦牟尼佛面前做各種各樣的舞姿,怎麼樣怎麼樣的勾引佛啊,讓他破戒。

  釋迦牟尼佛就給她講說生老病死,又用神通讓魔女一下子看到她的那種老相。你不是漂亮嗎?你不是美嗎?但是你還得要老啊?還得要死啊?所以釋迦牟尼佛就沒有理她,往那兒一坐入定,他的功德力自然地就把魔女給降服了。這個魔女就變回了原形,看到自己老的一面、死的一面、壞的一面、苦的一面,這樣被佛感化了,感化以後就回去了。

  佛勝利了,魔王一看不行,領著他的千軍萬馬都來了,來幹擾佛。魔對佛說啊:「我的魔宮給你一半,我的座位給你一半,我的天下給你一半,你別去成佛了。」佛不要。魔王一看鬥不過佛,他就說了一句:「現在我鬥不過你不要緊啊,等以後我慢慢跟你鬥,等末法時期我跟你的徒子徒孫鬥。我打不過你,我打你的後人,打你的孩子。」釋迦牟尼佛落淚了,為什麼落淚呢?因為正法、像法時代都能夠頂住魔的誘惑,唯獨末法一萬年期間,眾生頂不住誘惑,頂不住魔力啊!他們倆的對話,我就不說了。(妙量法師2010年哈爾濱咱爸咱媽老年公寓念佛堂佛七開示節選)

♥直接發簡訊:詳細地址+姓名到:18210003668,免費結緣大勢至菩薩道場開光慶典和妙量法師開示光碟。

♥助印《妙量法師開示錄》,每本15元。

開戶行:農業銀行北京玉淵潭支行

農行卡號:622848.0010.8219.59813

戶名:劉瑋

聯繫人:常紅18210003668

常麗13031159986

QQ:894218708

郵箱:894218708@qq.com

相關焦點

  • 魔考,魔考,考倒多少修行人?
    時下每個人,不管現在做什麼,只要初心不改、信仰不移,必然涅槃重生。當我們明心見性、完成使命,人人皆可成聖賢!因為你最終的方向都是完成生命的蛻變。所以,未來新世紀,註定就是一場高能覺醒的修行,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完成使命,回歸本源。我們就相互珍惜當下,珍惜每一次思想的碰撞與心靈的共振!一起共享夢想成真的機會,一起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一起共享和祖國與時代共同成長進步的機會!
  • 修行人有一點魔考沒有問題,不要不認識當面關(宣化上人)
    修行人有一點魔考沒有問題不要不認識當面關◎ 宣化上人魔有時含有一股惡毒之氣,雖然它含著惡毒,若是你真明白真理,真會修行,魔反而能從反面來幫助你。修行人成就道業是魔磨出來的,「道不磨不快」。所以才說:「魔是磨真道,真道才有魔」,你若真修道才有魔。「越磨越光亮,光亮更要磨。
  • 人生就是修行:一路妖魔鬼怪,一路降妖除魔!
    卻說唐三藏醒悟過來後,反身就感謝幾個徒弟,這時孫悟空有句話很有意思:兩不相謝,彼此皆扶持也。我等虧師父解脫,借門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師父也賴我等保護,秉教伽持,喜脫了凡胎。所以西天取經是一個團隊,孫悟空儘管神通廣大,但也必須藉助唐僧取經的門路修行,不然不能成正果。而唐僧也需要依靠幾個徒弟的護持,不然走不到西天。
  • 學佛修行的11大禁忌
    2、可能有的同修深入經典後,把閱讀經典當成閱讀小說一樣,作為謀求閱讀快樂的一種方式而忽略了自心的修行,應當要行門(實修)和解門(讀經、看開示)並重,否則可能走偏,成為佛學愛好者或者佛學研究者,這樣對佛經的真實義理就可能理解偏。
  • 感恩修行途中的提婆達多
    修行要經魔考在修行路上很辛苦,少不了魔幹擾陪護,想起六道輪迴的苦,再大的磨難要忍受。佛魔一對孿生兄弟,佛中有磨魔中有佛,考驗就在不經意間,魔考及格才能成就。無煩無惱恨無憂仇,魔佛一如心量大度,假殼子不要太在意,要常思不魔不成佛。成就菩提享樂永久,魔王那能看你成就,用各種方法打擊你,心如如不動即成佛。感恩打擊我的人。感恩惱害我的人。感恩刁亂我的人。
  • 魔考:任何修行者都逃不過!
    例如兒子在外欠債,做父母的難辭償還之理,所以很多修行很高的人最後都敗在自己最親信的人。不要把魔考當成很嚴重很困難的事情,而不敢修道,沒有修道的魔考才是嚴重,而且永遠在痛苦中六道輪迴,今世如此,來世也是如此,只要一世不修就別想有翻身的日子。    初期魔考是考全家,中期魔考只考自己是否能明辨是非,改過向善。
  • 修行之人「十不求」,讓你的修行越來越順,得大解脫!
    妙葉禪師《寶王三昧論》云:今依佛經立十種大礙之行,名十不求行,下十段每段第一句標起,第二句反明病根,第三句詳列病症,第四句出正義,第五句顯力用。「十不求行」雖是佛門修行要訣,但也不僅僅有利於修行,而且是有利於一切眾生。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慾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以病苦為良藥。修行之人,不要奢求自己的身體永遠都健健康康,永遠無病無痛。
  • 【佛教常識】修行著魔後的二十五種現象
    著魔的現象中,不僅有做弟子,還有做老師的事。自己做老師,將一些不具備條件的人拉攏到身邊為其作依止,教他去修行,冷落了具備堪能的弟子。這也是一種有魔障的表現。三、道伴學見行不合。自己身邊的同伴、道友之間的矛盾大,行為與見地都不能磨合,這也是魔入的現象。四、視為苦難。將修行視為困難,將該做的事情視為困難,轉入逆境,這也是有一些障礙出現了。
  • 淨空法師:魔是什麼?
    佛給我們講魔有四類,《八大人覺經》上講得很清楚,第一個是五陰魔,我們人人都有,五陰是什麼?色、受、行、想、識。色是身體、色身,受想行識是情緒、是心理,你的情緒不穩定,你的心不安、心不定,這屬於自身的。第二個煩惱魔,煩惱是貪瞋痴慢,無量無邊的煩惱,煩惱魔。第三個是死魔,每個人有生一定有死,死為什麼是魔?
  • 不可思議錄——修行人切忌沉迷幻境走火入魔
    仔細詢問原因,他對我說:「近來我的境界與以前大有不同,每次誦經時,形形色色的非人眾生,不計其數,都來圍繞在我的座位之周圍,匍匐聽經。而左鄰右舍的牆壁,突然變得無阻隔之相,我能見到其中的人和物。有些時候,這無阻隔之相,突然變為未曾見到的美麗之地。」
  • 魔眼
    密續裡面有許多不是因循習性所生的教法,能幫助我們克服染汙的覺知能力,例如:施身法(chod,音譯為「覺宇」,意譯為能斷),就是慢慢減弱那些籠罩著我們的錯誤知覺的力量。從前,有個專修施身法的修行人獨自在東藏閉關,他努力要認知實相及一切事物的空性。藉著施身法的修行,他逐漸能克服虛幻的假象,統稱之為魔。
  • 修行概要(秘本)
    對於一個修行的人而言,應該認知到,修行,它並不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事實上,在上古時期,幾乎每個人都是擁有靈性的修行人,但是對於這句話,「它只是其表面意思」,所謂「上古」,不是過去某個時間點,而是名「上古」的時空區域,與「現在」之間並沒有前後的區別。
  • 每個修行者都會經歷「魔考」,如何度過呢?
    ,一律都存在魔考,沒有修道的人,他所受到的魔考是事業不順、身體不好、家庭不和、感情不順,種種的不順就是魔考。而這些魔考就是業障,這些業障對一般人確實很難消受,有時會逼人自殺,很多人也是因為這些種種的不如意事,而走入修道這一條路。如果業障太重的要走入修道是不太容易,但如不修道卻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修行到一定境界會陸續引來累世冤親債主及地府的因果業報前來討報,有些人視之為魔考,這些魔考因人而異。
  • 「修行人的脖子」,這裡頭大有玄機.
    我們無法擺脫他們,我們只是個凡人,如果不知道去修行,就無法擺脫,我們對他們連基本的認識都沒有。有沒有認識到學佛的終極目標在哪裡?是不是整天為了一些非常小的事情,比如和你的同事家人親戚朋友之間產生了一些小矛盾,內心非常不平憤怒?當這種念頭升起來時會有沒有想過這是不好的,想著這是在造業,想著如何避免去造業,當下你的想法是什麼樣的,還是任由這些惡念發展呢,你是在迴避嗎?
  • 修行:什麼是真正的解脫?如何解脫?(道出真相)
    你只要心裡還有我,還不能達到忘我、無我的心境,圍繞著我的一切都不可能放下。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淨,有我就是在執著個性,有我就失去了整體性,那麼,你就永遠不可能進入道。2. 破我執, 眾生一體,同體大悲,由小我,大我到無我。
  • 《魔與道》清明祭祀送魔寶等您拿
    《魔與道》清明祭祀送魔寶等您拿 來源:上海易聯 作者:上海易聯 發表時間:2013-04-02
  • 一個用了幾年的修行方法
    大道至簡,一開始可能會有些不相信,怎麼這麼簡單,有沒有搞錯?別看這麼簡單,真正做好了,自會發現其中的妙處,此言不虛。以前說話不考慮,經常答應別人的事情,就是嘴上說說,不做。但踐行言行如一之後,那就對自己有了標準。
  • 修行人魔考的種類及原因和解脫
    釋迦牟尼佛有被哥利王割截身體之難;妙善公主有火厄及殺身之禍;孔子有陳蔡絕糧之災;邱祖則大餓七十二回;劉備有當陽之慘敗;韓信有胯下之辱;張良有進履之謙……。古往今來,聖賢仙佛、王公將相,莫不備受考驗磨難而成就者。 2 、考驗的種類及原因 天考:渺茫宇宙,浩大乾坤,道德見棄,理教盡衰,人心不齊,浩劫將至。
  • 佛教中所說的魔到底指的什麼?又該如何降服?
    佛教中的「魔」,又稱魔羅,意譯為障礙、殺者、能奪命者。魔剛開始時寫作磨,到梁武帝時才改為魔字。魔分四類:一為煩惱魔,指三界內眾生皆有貪嗔痴等煩惱;二為五陰魔,指輪迴六道受生死;三為病魔,肉身凡胎,誰能無病?四為天子魔,指內心邪念,外魔得其便。還有出三乘聖者,尚有無明塵沙變易生死,還有微細的四魔。若依止觀魔事發相,則有捶惕鬼、時媚鬼、魔羅鬼,千變萬狀,破壞行人。
  • 《人生處處是修行》:逆境,是最好的老師
    奶奶不僅幽默,而且心思細膩,她有自己的私房錢,每月還有退休金。她在手機上設置了生日提醒,把晚輩的生日都記下來,等到生日那天,會給個紅包,打個電話,見面的話還會送禮物。很多子女晚輩們在外地,奶奶每年都會去不同的城市在不同晚輩家裡住上幾天。她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去一次少一次,趁自己還走得動的時候,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