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麼寧死也不過烏江,不是他不想,只是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楚漢之爭,劉邦大敗,項羽自刎烏江之岸,這是廣為人知的歷史事實,可是我們並沒有親眼見過,對於其中的細節也是知之甚少。項羽是敢作敢當的人,他寧死也不願意過烏江,於是自刎烏江岸,是時事之英雄,自古人們對他評價都很高。又有諸多軼事典故見證了歷史,耳熟能詳的就數霸王別姬、四面楚歌、作壁上觀等等,這些都在訴說著項羽傳奇的一生。
為什麼項羽至死都不願意過烏江,這中間有沒有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那麼就和小編一起來探索一下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原因吧。項羽為人耿直,英勇無畏,不會為了一己之私而讓別人做無謂的犧牲。更不願看到人民受苦,所以他一直受到他麾下士兵的愛戴,項羽力大無窮,又有霸王之稱。
當年,項羽和叔父項梁一起反秦,秦亡之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後來劉邦出兵進攻項羽,楚漢四年之爭,後項羽軍壁垓下,面臨著兵少糧盡的處境,最終項羽戰敗,一路逃到烏江,面對烏江的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帶領江東人民,東山再起,可是項羽寧死都不過江。
項羽本可以東山再起,可是項羽卻自刎烏江畔,不是項羽傻,而是他自己發現了一個秘密。劉邦作為君王,自然深謀遠慮,項羽作為劉邦唯一的威脅,固然不會放任項羽不管,定會無論如何都要要了項羽的命,再加上以項羽對劉邦的了解,若他渡過烏江,保全性命,劉邦也勢必會找到項羽,就算不惜把江東夷為平地,也不會放過他的,而此時和他一起受罪的就是江東無辜的父老鄉親,和同他一起的兄弟,平白為了他的功業而送命。他不願意這樣做,不願意以別人犧牲來成就自己的豐功偉業,就算他集合兵力,籌備糧草,東山再起,也無法與劉邦的軍隊相抗衡,這種慘痛的代價他經受不起,更是出於項羽已無顏再見江東父老,當初跟著他打天下的八千江東勇士無一人生還,自己有何顏面再去江東苟且偷生。
項羽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虞姬為了他自刎,虞姬之死在他的心頭也是一道不可癒合的傷疤,自己一人苟且於世上也沒有任何意義,就算有萬裡江山,自己的摯愛已無法在與自己同喜同悲,不是他傻,而是他發現了這樣的一個秘密。